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 第56章 韦杜薅羊毛薅到飞起,百姓换新钱换到手软!

未央宫中,刘协关于新钱政策的旨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京兆地区。尚书郎钟繇的动作极快,新铸的、黄澄澄、沉甸甸的足值五铢钱,第一时间就被装车运往韦端和杜畿的府邸兼临时办公点。

韦端和杜畿接到正式旨意和首批新钱时,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既有被陛下委以重任的郑重,更有一种“终于等到你”的如释重负和隐隐的兴奋。天知道他们家地窖里、库房中,堆着多少占地方、擦屁股都嫌硬的董卓小钱!那玩意儿,平日里看着就堵心,丢又不敢丢,花出去又遭人白眼,简直就是鸡肋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也不敢弃。

“杜兄,陛下圣明啊!”韦端捧着那一串串用料扎实、铸工精湛的新钱,感受着那令人心安的分量,几乎要老泪纵横,“此策一出,不仅是惠民,更是救我等于水火啊!”

杜畿相对冷静些,但指尖摩挲着新钱上清晰深刻的“五铢”二字,眼中也是精光闪烁:“确是圣明。然则,此事千头万绪,关乎民心稳定,你我需即刻操办,不容有失。首要之事,便是广而告之,令百姓周知!”

两人都是实干派,雷厉风行。当即,一队队信使手持盖有官府大印的告示,骑着快马,奔往京兆尹下辖的各个县城、乡亭、乃至大的村落。更有嗓门洪亮的小吏,在长安各市坊、城门处敲锣打鼓,反复宣读:

“乡党们听真了!陛下有旨!体恤万民,革除弊政!即日起,回收董卓逆贼所铸之劣钱啦!”

“五十枚旧钱,可至官府指定地点,兑换一枚新铸足色五铢钱!童叟无欺,过时不候!”

“朝廷赋税、市场交易,日后只认新钱!旧钱限期半年兑换,半年之后,皆为废铜烂铁!”

“新钱铸工精良,分量十足,保值耐用!快拿家里那些破烂来换真正的钱吧!”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关中大地。起初,百姓们是怀疑的,甚至是恐惧的。朝廷又要搞什么名堂?董卓小钱虽然烂,但好歹是钱啊,五十换一?听着怎么像骗人的?别是新的盘剥手段吧?

然而,就在告示贴出、锣声敲响的几乎同一时间,几辆遮盖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在一众豪奴壮仆的护卫下,悄无声息地从韦府和杜府的后门驶出,径直前往刚刚设立、还没几个百姓敢来的官方兑换点。

“快!快搬进去!”韦府管事低声催促,指挥着仆役将一箱箱、一袋袋沉甸甸的董卓小钱从车上卸下,抬进兑换点的后院。那数量之多,几乎要把临时仓库堆满。

杜家那边也是类似光景,甚至动作更快几分。

兑换点里负责清点记录的小吏们都看傻眼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破烂钱。清点起来叮当作响,效率极低,但韦、杜两家的管事就笑眯眯地等在旁边,也不催促,只是眼神示意:赶紧的,按规矩办,给我们换新钱!

这一切,自然被混在围观人群、乃至小吏中的绣衣使者看得一清二楚。详细记录迅速被整理成密报,送到了未央宫刘协的案头。

刘协看着密报上“韦家首批兑换旧钱约合新钱一万五千贯”、“杜家首批兑换约合新钱一万二百贯”的数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哭笑不得。

“好嘛……朕的两位能臣干吏,这执行政策的速度是真快,薅朝廷……呃,是响应朝廷号召的积极性也是真高啊!”刘协摸着下巴,对身旁的小太监笑道,“你看,这算不算‘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么,趋利避害,人之常情。韦、杜两家囤积旧钱甚巨,借此良机出手,合乎情理。且其身为政策执行者,自家率先兑换,虽存私心,却也无形中向观望的百姓示范此举‘有利可图’,并非朝廷陷阱,或可加速推行。只要其不逾矩,不克扣百姓兑换比例,便无大碍。”

“也罢。他们若能借此机会,把他们自家那些破铜烂铁都清理干净,轻装上阵,好好给朕办事,这点‘羊毛’,朕让他们薅了!”刘协大度地一挥手,“告诉绣衣,继续盯着,重点是看他们是否公平对待百姓兑换,有无克扣、拖延、刁难之举。至于他们自家换多少,不必干涉。”

正如天子所料,韦端和杜畿这两大京兆豪族“争先恐后”兑换新钱的行为,果然产生了奇妙的示范效应。

原本还在观望的百姓们,开始窃窃私语:

“哎,看见没?连韦公、杜公家都拉着大车小车的去换新钱了!”

“真的假的?他们那么大的官,也信这个?”

“千真万确!我二舅家的三小子的连襟在兑换点当差,亲眼所见!说韦家拉去的旧钱,堆得跟小山似的,换走的新钱哗啦啦的,那叫一个眼馋!”

“连他们都急着换,看来这新钱是真的好?朝廷这次不是骗人的?”

“五十换一……赚大了,这破钱现在都没人收了,得赶紧去换,总比烂在家里强啊!韦家杜家那么精明都认了,咱们还等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于是,从第三天开始,一些胆大的、或者家里实在被董卓小钱恶心得不行的百姓,开始小心翼翼地揣着几十枚、几百枚旧钱,来到兑换点尝试。

长安西市兑换点外,老农李老汉攥着一个破旧的钱袋,里面是他攒了多年、原本打算给儿子娶媳妇用的“财富”——足足三万枚董卓小钱(理论上可兑换600枚新钱)。他排在队伍里,惴惴不安,手心全是汗。

终于轮到他了,他颤抖着将钱袋递给柜台后的小吏。小吏面无表情地接过,倒入一个特制的大筛盘中,粗略检查了一下没有明显掺杂石块泥土,然后便由两名杂役抬到后面去称重估算(按重量和大致成色折算,并非真的一枚枚数)。

李老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官府找借口不收,或者克扣他的比例。

没过多久,那小吏便拿着一个小木匣走出来,“啪”地一声放在柜台上:“清点无误,折合新钱六百整!当面点清,离柜不认!”

李老汉猛地瞪大眼睛,只见木匣里,整整齐齐码放着六串崭新的铜钱!每一枚都闪着润泽的黄光,边缘规整,文字清晰,拿在手里沉甸甸、凉丝丝的,那质感,那分量,跟他带来的那袋轻飘飘、粗糙不堪的破烂玩意儿简直是天壤之别!

“真……真给换啊?!都是……都是给我的?”李老汉声音发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废话!朝廷旨意,还能有假?快拿走,后面还有人等着呢!”小吏不耐烦地催促道,这几天他见多了这种反应。

李老汉如同做梦般,紧紧抱住那盒新钱,挤出人群,走到一个角落,又一枚枚地仔细摸了一遍,还放在嘴里咬了一下(留下个牙印),终于确认这是真的!实实在在的好钱!

他顿时老泪纵横,又哭又笑:“好啊!好啊!陛下圣明!真是好钱啊!这下娃娶媳妇的聘礼有了!有了啊!”

周围排队的人见状,立刻围了上来。

“老哥,真给换?没刁难你?”

“快让我看看!嚯!这钱真漂亮!真沉手!”

“六百枚!这得买多少米啊!”

“早知道我也多带点来了!家里那几万枚烂钱,可算有救了!”

李老汉的成功兑换,如同点燃了导火索。百姓们的疑虑瞬间被打消,热情被彻底点燃!

接下来的几天,各个兑换点人满为患,队伍排出去好几里地!男女老少,扶老携幼,有的用麻袋扛,有的用独轮车推,有的用箩筐挑,将自家积存多年、怨声载道的董卓小钱运往兑换点。那场面,简直是万人空巷,比过年赶集还热闹!

市井之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和关于新钱的议论:

“哎呀呀,张婶子,你也来换钱啊?”

“可不是嘛王婆!家里那些破钱,占地方不说,买个菜都没人要,可憋屈死我了!这下好了,换了新钱,心里踏实!”

“谁说不是呢!你看这新钱,多亮堂,多结实!拿在手里都有面子!”

“快别说了,赶紧排队去吧!去晚了听说新钱要不够了!”

“对对对!快走快走!”

还有精明的商贩已经开始盘算:

“以后买卖都用新钱,这物价是不是就该稳了?听说官府说了,一石米就定一百文新钱!”

“那敢情好!再也不用扛着几万枚钱去买斗米了!算账都省事!”

也有百姓担忧:

“这新钱好是好,可……以后缴税也都用这个,朝廷不会再加税吧?”

“应该不会吧?陛下不是说了要安定民生吗?”

“但愿吧……反正这新钱拿着,比那些破烂安心多了!”

韦端和杜畿忙得脚不沾地,一方面要调度源源不断从钟繇那里运来的新钱,确保兑换点供应充足(当然,他们自家后续几批兑换也“恰到好处”地穿插其中),另一方面要处理各种纠纷——有人怀疑称重不准啦,有人换到新钱后乐极生悲被小偷盯上啦……

虽然忙得焦头烂额,但看着市面上那些碍眼的董卓小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制作精良、信誉度极高的新钱开始流通,两人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家库房里那堆积如山的“历史包袱”,可算是清空了!虽然资产严重缩水,但换回来的可是硬通货!这波不亏,甚至血赚!

未央宫中,刘协听着绣衣使者汇报各兑换点火爆的场面和民间对新钱的赞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韦端、杜畿……虽然小心思多了点,但这执行力,确实没得说。”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