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 第38章 河内惊变司马凉凉

河内郡,温县。

往日里还算热闹的县城,如今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街巷之间,茶馆酒肆,但凡有三人以上聚集之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内容都绕不开那场发生在数日前的惊天惨案。

“听说了吗?司马家……没了!整整一大家子啊,上上下下百十来口,一夜之间,被杀了个精光!府邸都给烧成了白地!”一个茶客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惊惧和不可思议。

“何止是听说!那晚雷声那么大,雨下得跟瓢泼似的,俺家就离得不远,隐约是听到些不对劲的动静,可谁想得到……”另一个老汉摇着头,唏嘘不已,“那可是司马家啊!京兆尹司马防大人的祖宅!怎么说没就没了?”

“造孽啊!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天杀的贼寇,下手忒狠了!连几岁的娃娃都没放过!”一个妇人挎着菜篮,心有余悸地插嘴,“听说那场面……唉,县衙的人去了都吐了好几个!”

“嘘!小声点!如今这世道,兵荒马乱的,谁知道是哪路神仙作的案?可别惹祸上身!”旁边一人谨慎地提醒道。

流言蜚语如同雨后的霉菌,在温县乃至整个河内郡迅速滋生蔓延。有人说这是董卓的余孽报复,因为司马防在朝中与王允走得近;有人猜是太行山上的巨寇流窜作案;甚至还有人神秘兮兮地暗示,是司马家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秘密,被灭口了……

各种猜测甚嚣尘上,唯独没人能拿出半点真凭实据。那一夜的瓢泼大雨,早已将可能存在的车辙、脚印等痕迹冲刷得干干净净。而那把冲天的大火,更是将司马府烧得只剩残垣断壁和焦黑的尸骸,什么线索都没留下。

温县县令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组织人手清理现场、收敛尸首、询问邻里……忙得脚不沾地,却一无所获。上头河内张杨和朝廷迟早会过问,到时候他怎么交代?只能硬着头皮往上报:疑为流寇或董卓余孽所为,正在全力缉拿……他自己都知道这纯属屁话。

就在温县上下被这无头公案搞得人心惶惶之际。

数日后一匹快马携带着李傕、郭汜发出的密报,冲破雨后的泥泞,悄无声息地驶入了长安城,将消息送到了贾诩手中。

绣衣府内,贾诩展开密信,快速浏览一遍,脸上古井无波,只是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下弯了一下,随即恢复原状。

“任务完成,目标确认清除,财物按约定处置,已撤离至安全地带。”——信的内容言简意赅,符合李傕郭汜的风格。

贾诩指尖窜起一簇火苗,将密信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他沉吟片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瞬间切换成沉痛凝重的表情,快步向宫外走去——他要去“探望”一下那位刚刚经历“丧亲之痛”的同僚,京兆尹司马防。

司马防府邸内,一片缟素,哀声不绝。

就在不久前,河内郡的紧急公文和家族幸存活口外围仆役的哭诉信几乎同时送达。当“满门诛绝”、“府邸焚毁”、“二公子三公子皆殁”等字眼映入眼帘时,司马防只觉眼前一黑,胸口如同被万斤巨锤狠狠击中!

“噗——!”一口殷红的鲜血猛地从他口中喷出,染红了面前的公文书信。

“大人!”

府中顿时乱作一团。

司马防直挺挺地向后倒去,面如金纸,气若游丝。而贾诩带来的医官诊脉后也只是摇头叹息:“急火攻心,悲恸过度,伤了心脉根源……只能静养,再用好药吊着,能否撑过去,全看天意了。”

消息很快传开,朝野上下无不唏嘘感叹。司马家这是遭了什么大难?竟落得如此下场!

贾诩“适时”地前来探病,看着榻上形容枯槁、昏迷中仍不时痛苦抽搐的司马防,他脸上满是“悲戚”与“同情”,握着司马防冰凉的手,说着些“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朝廷必会追查到底”的场面话。

然而,就在贾诩探病后的第三天夜里,司马防病情突然急剧恶化,呼吸艰难,最终没能熬到天亮,便追随他的族人而去。“医官”给出的结论依旧是“伤心过度,油尽灯枯”。

京兆尹司马防,因家族惨遭灭门,悲恸离世。这个消息迅再加上河内的惨案,成为长安朝堂最新的震动。有人惋惜,有人兔死狐悲,也有人暗中揣测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但死无对证,一切都被归结于“命运无常”。

贾诩在值房内听到这个消息时,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便继续低头处理他那堆积如山的公文。仿佛一位两千石高官的离世,还不如他手中关于河南尹的规划图重要。

河南尹。就在司马家覆灭、司马防“伤心而亡”的这段时间里,贾诩的“007”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长安城内,一批批看似普通的车队,借着夜色掩护,悄然驶出城门。车里装的不是货物,而是被“秘密转移”的农械监核心工匠及其家眷。他们的目的地,是河南尹邙山脚下那片被史涣带着先头部队选定的、隐蔽而广阔的废弃皇庄,然而进度缓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与此同时,徐荣率领的两万五千大军,对河南尹境内的匪患进行了拉网式的清剿。战果……颇为尴尬。偌大的河南尹,历经董卓迁徙、李傕郭汜蹂躏、匪患肆虐,早已十室九空,荒芜不堪。徐荣大军来回梳了几遍,剿灭的所谓“匪寇”多是些活不下去、几十人聚在一起抢点吃食的流民团伙,真正的悍匪少之又少。

最终清点下来,整个河南尹境内,接收到的流民和俘虏的“匪患”加起来,竟只有可怜的两万余人,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男子,老弱妇孺极少——残酷的乱世早已替大自然做了一轮筛选。看着这份报告,就连徐荣这等见惯了生死的宿将,也不禁对着一望无际的荒芜田野长长叹息了一声:“昔年一百七十万口……煌煌帝乡,竟至于斯……”

叹息归叹息,活还得干。徐荣接到了贾诩的密令和天子的旨意,立刻分派兵力,开始配合史涣营建那座规模庞大的“超级农械监”。砍伐树木、平整土地、修建围墙和工棚……巨大的工地日夜不休,渐渐有了雏形。

而贾诩本人,也迎来了明面上的升迁——天子下旨,任命贾诩为河南尹,总揽河南尹民政,负责筹备修复洛阳旧都,协助荀彧流民迁徙,为天子将来东归做准备!

这道旨意合情合理,河南尹如今就是个烂摊子,正需要贾诩这种“能干”又“得罪了世家”的官员去收拾。谁也说不出什么。而贾诩正好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将长安剩余的大部分工匠和打造好的工具、以及部分曲辕犁的图纸,浩浩荡荡地运往河南尹。美其名曰:为重建洛阳、恢复生产做准备!而随着兖州的大量流民涌入,也加快了贾诩的暗探的扩张,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道德在这一个年代都失去了意义。

徐荣的大军也分出了一部分人手,开始进行修复洛阳的先期工作,比如清理废墟、修筑道路。一方面是为天子东归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用这种繁重但相对“安全”的体力活,来进一步磨一磨那些收编来的西凉降兵的性子,磨合队伍。

说到整编降兵,无论是徐荣这边,还是远在陕县的黄忠那边,都并非一帆风顺。

总有些习惯了散漫抢劫、不服管教的兵痞,无法适应严格的军纪和艰苦的训练(或劳作),试图闹事、逃跑,甚至有小股规模的哗变。

但徐荣和黄忠是什么人?那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将,治军极严!

徐荣对付哗变者,手段干脆利落。直接将为首闹事的几十人揪出来,当着全军的面,以违抗军令、煽动叛乱之罪,全部斩首!人头挂在校场旗杆上示众三日!参与闹事者,一律重打三十军棍,打完后扔进“苦役营”,去修城墙、挖水渠,累到没力气胡思乱想为止。

黄忠那边更是直接。一群西凉老兵油子仗着资格老,不服空降来的老将管束,聚众饮酒,拒不出操。黄忠得知后,单人匹马闯入其营房,宝雕弓连珠箭发,直接将带头闹事的几个军官射翻在地!随后他带来的部下迅速控制局面,所有参与闹事者,不论缘由,一律按军法处置,砍头的砍头,鞭笞的鞭笞,毫不容情!

几番铁血手段下来,刺头被拔除,杀鸡儆猴的效果显着。剩下的降兵们终于彻底老实了。他们意识到,这位新主公和以前的董卓、牛辅完全不同,军纪就是铁律,触之即死!再加上朝廷确实按时发放粮饷,比跟着董卓时朝不保夕强多了,只不过是训练苦一点,慢慢地,军心也就安定下来。毕竟,大多数普通士兵所求的,也不过是一条活路和一份安稳,即使是这样,西凉的降兵仍需操练磨合,反倒是李傕郭汜带的亲信彻底回归了野性。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