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东汉不三国 > 第878章 忍仇育孤 沥血承艰

东汉不三国 第878章 忍仇育孤 沥血承艰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1 16:08: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话音未落便被周瑜打断,他伸手替孙绍正了正箭囊带子,指尖触到冰凉的青铜时心头一颤。"你父亲们的威风,不是靠耍木枪学来的。"他望着马越,想起马超跨下白马踏碎敌阵的模样,喉结在衣领下滚动了下,"先把今日的《吴子兵法》背熟,明日让太史将军教你们练'七突枪'的起势。"

孙绍突然拽住周瑜的衣袖,箭囊里的木箭哗啦作响:"叔父,昨日教的'兵者国之大事',我会背了!"马越却把木枪往沙盘里一插,槊尖戳穿了代表"濡须水寨"的小旗:"我不要背兵书!我要学爹爹们杀贼!"铜灯光流在他脸上晃过,映得那双酷似马超的眼睛亮晶晶的。

周瑜沉默着替两个孩子理了理乱掉的发辫,指腹擦过马越额角的汗渍。帐外夜风卷着湿气扑进来,吹得屯兵图的边角哗哗作响,图上朱砂点出的兵屯在灯影里如跳动的血点。他望着眼前两张写满憧憬的小脸,突然觉得案头那碗凉透的汤药,比往日更苦了几分——这两个肩不能挑担的孩子,终究要扛起父辈未竟的血海深仇,而他能做的,不过是把这柄名为"复仇"的剑,磨得更锋利些罢了。

小乔抱着昏昏欲睡的周胤掀开军帐布帘,檐角铜铃被夜风吹得叮咚作响。帐内篝火余烬未熄,映着马越与孙绍在毛毡上嬉闹的身影——前者正挥着枣木枪模仿马超的"回马枪",后者则趴在屯田图旁往鹿皮箭囊里塞木箭,两人靴底的泥渍在毡垫上踩出暗痕。"你这两个小皮猴还不歇着?"小乔用脚尖勾过铜灯台,灯芯爆出的火星落在马越肩头的兽纹披风上,"再把沙盘碰翻,明早小心泰太史将军抓你们操出晨操"

马越立刻收枪立正,枪尖却不慎挑落孙绍的箭囊,二十支木箭哗啦啦散了满地。"三弟快下来玩!"周胤仿佛来了精神,小乔将周胤放在毡垫中央:"他刚才还困得眼皮打架,这会儿看见你俩又精神了。"

周瑜伏在案前的身影被灯影拉长,小乔推过温在火边的陶碗,药香混着墨味扑面而来:"这碗汤药又要凉了,"她指尖触到他握笔的手,冰凉得像帐外的雨,"整天这般熬着,身体何时能好?"周瑜搁下狼毫替她捋顺被风吹乱的鬓发,指腹擦过她眉梢:"已经把屯田方面的事捋顺了,下一步便交给沙摩柯首领就好。"忽然瞥见孙绍正把木箭往周胤手里塞,箭羽扫过婴儿脸颊时,他喉结滚动着补问:"大姐今日可从山越营地回了?"

马越突然把木枪往沙盘里一插,槊尖戳穿"合肥"的朱砂标记:"舅父白日说,大乔姨母在给小兄弟们缝棉衣,指尖都磨出了血泡!"话音未落,孙绍嘟囔着:“母亲怎么还不回来”篝火跳跃的光流在他脸上晃过,映得那双酷似孙策的眼睛亮晶晶的。小乔望着两个孩子沾满泥污的衣襟,又看看周瑜案头凉透的汤药,陶碗边缘凝着的水珠突然顺着碗壁滑落——不知是药气蒸腾的雾,还是她没忍住的泪。

周瑜蹙眉说道:"莎莉儿嫂嫂拼死救下孙绍,"他望着帐外的夜幕,声音混着篝火噼啪声沉下来,"大姐便觉得亏欠,如今每见着兄长亲卫的遗孤,便像见着莎莉儿嫂嫂临终前攥着她的手......"

小乔跪坐在毡垫上替他揉按肩井穴,"前日我去山越营地,"她的指腹擦过周瑜后颈的冷汗,"见大姐正在给那些小家伙们补衣服。沙摩柯首领送来的野猪肉,她全熬了粥喂给最小的那个......"

小乔将狐裘大氅披在他肩头,毛领蹭过他泛青的下颌。她看见马越正把自己的兽纹披风盖在熟睡的周胤身上,孙绍则用箭杆在沙盘里划着。

小乔轻拍周瑜后背,指尖触到他甲胄下的微颤:"自两位兄长故去,你事事亲为。军务、屯田,还要教马越孙绍兵法,身子怎受得住?"

周瑜张了张嘴,终是化作一声长叹。帐外更鼓沉沉,案头药碗早凉透。

她转身招呼孩子:"马越、孙绍,快带三弟回帐睡。"两孩子正围着周胤逗趣,闻言才恋恋不舍放下木枪。周瑜望着他们背影,又看向小乔鬓边碎发,喉间涩意翻涌却只道:"知道了。"

周瑜捏着陶碗的指节泛白,凉透的汤药滑入喉间,苦涩混着药渣沉在胃里。案头铜灯芯爆出火星,照亮屯田图,下午申时三刻,巡江斥候急报水寨西闸传来异响,太史慈点了骑兵前去查看,至今已过数个时辰。他将空碗重重搁在案上,心绪不宁。

更夫敲更的梆子声透过牛皮帐,惊得檐角铜铃叮咚作响。周瑜亲卫在帐外跺了跺冻僵的脚,甲叶摩擦声里传来士卒低语:"太史将军到现在还没见着返营......"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杂乱的马蹄声,铁蹄踏碎积水的声音由远及近。

"可是子义回来了?"周瑜扶着案角的手骤然收紧,屯田图边缘被攥出褶皱。亲卫撩开帐帘的刹那,冷风卷着雨丝扑进来,他望着帐外晃动的火把光影,听见自己的声音发哑:"让太史将军即刻进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牛皮帘被猛地掀开,太史慈带着一身夜露闯进来,络腮胡上还挂着冰珠,却笑得眉眼弯弯:"都督!大喜大喜!"周瑜正对着屯田图凝神,闻言抬眼时,"子义,吕蒙、全琮那边有何动静?何喜之有?"

话音未落,太史慈侧身让开,灯影里赫然立着两人——鲁肃手持羽扇含笑而立,青衫下摆沾着道泥痕;甘宁斜挎铜铃箭囊,环眼在烛火下闪闪发亮,腰间酒葫芦随着步子轻晃。周瑜声音轻颤:"子敬?兴霸?你二人怎会到此?"

鲁肃轻摇羽扇,笑纹里漾着风尘:"公瑾,自扬州渡口一别,倏忽半载矣。"他青衫袖角尚沾着泾县泥星,显然是兼程赶路。甘宁早按捺不住,铜铃箭囊在腰间晃得叮当作响:"都督怎的瘦了这许多?眼窝都凹进去了!"

周瑜指尖划过案头凉透的药碗,苦笑道:"不瞒子敬、兴霸,自孟起与伯符两位兄长先后离世,军中大小事务压在肩头,个中辛劳..."话未说完便被甘宁打断。

"哎!说这些作甚!"甘宁拍着胸脯,铁手套震得沙盘簌簌响,"某在程普老将军帐里早听明白了!且告诉你一桩天大的好事——我家大王在长安安好无恙!"

"此话当真?"周瑜霍然抬眼,烛火映得眸中泛起微光,"快与我细细道来!"

鲁肃在周瑜急切的目光中沉声道:"我家大王在长安兵变那夜九死一生,幸得甄宓姑娘冒死护送至汉中,才得华佗先生救治。"他指尖摩挲着羽扇竹柄,"张鲁感念旧情,赠了千骑助战,待大王伤愈领兵杀回长安时,正赶上西凉复仇大军与朝廷对峙。"

周瑜攥紧案头竹简的指节泛白,听至"九死一生"时喉结猛地滚动。帐外更鼓敲过二更,烛火将鲁肃的影子投在地图上,扇尖正划过"长安"二字:"偏先帝此时骤然崩逝,王允与曹操拥立刘协登基,为安抚西凉军势,下旨将长安让与西凉,封我主为凉王,统辖西凉与三辅。"

"当真?!"周瑜豁然起身,袍袖扫得砚台倾侧,墨汁在"渭水"标记上漫成暗痕。他望着鲁肃眼中确凿的笑意,先是眼眶泛红,随即笑逐颜开,连拍大腿时震得沙盘簌簌落沙:"好!好!兄长还活着!"

周瑜猛地起身,青铜灯影随他踱步在帐壁上晃动。待狂喜稍歇,他忽然驻足蹙眉:"天子封兄长为凉王,恐怕暗藏机锋。"指节叩在沙盘,"昔日高祖立誓'非刘姓不封王',如今破此祖制......子敬可曾劝过兄长?"

鲁肃羽扇轻摇间,烛火映得他眸色深沉:"李儒、贾诩、徐庶三位先生合议过。"扇尖轻点地图上"长安"的朱砂标记,"如今西凉军势正盛,受封凉王可名正言顺统辖三辅,比困守西凉更利筹谋。"

周瑜背着手在帐中绕了半圈,甲叶摩擦声混着更鼓沉沉。当听到"李儒"二字时,他忽然停步失笑:"有这乱国毒士在,倒不愁算计不精。"指尖蹭过案头的药碗,苦笑道:"我困守吴郡数月,消息闭塞,倒忘了长安城里的棋局早已不同。"

甘宁拍了拍周瑜肩膀,铜铃箭囊震得灯火乱晃:"都督何必忧心!如今大王据守长安,西凉铁骑威震天下......"

周瑜猛地握拳砸在案上,震得屯田图上的"合肥"小旗歪斜:"如此一来,二兄的血海深仇......"话音未落便被鲁肃打断。

鲁肃的羽扇停在半空,:"某等奉大王之命前来,正是为了伯符将军的死因。"他望着周瑜泛青的下颌,声音沉下来,"程普老将军只说江东局势骤变,却始终未查明真相——"羽扇尖轻轻叩着地图上"吴郡"的标记,"为何公瑾会舍弃都督之位,困守这半郡之地?"

周瑜忽然转向太史慈,指尖叩着案角:"子义,去将魏延、周泰二位将军请来。"片刻过后,帐外已传来甲叶摩擦声,魏延与周泰并肩而入。

甘宁欣喜猛地起身,铁手"啪"地拍在魏延肩上:"你这小子!见了汝父怎不打招呼?"甘宁与魏延并肩作战交情甚厚。魏延却只是垂眸一笑,自从孙策死后,他被反诬为凶手,性情变得沉闷内敛:"兴霸、子敬先生安好。"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