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十三年冬,长白山已积雪数尺。山脚下的村民早早闭门不出,唯恐触怒了山神老爷。老辈人说,这年的雪下得邪乎,白毛风刮起来,连熊瞎子都要躲进洞里头哆嗦。
山顶玄清观里的李长生却偏选了这个时节闭关。观里只剩两个小道童,一个叫明心,一个叫明性,都是十岁上下的娃娃。
明性扯着师兄的衣袖,怯生生望着师父闭关的石室:“师兄,师父进去多久了?”
明心掰着手指算:“整九十天了。莫怕,师父修的是金丹大道,出关时便是半仙之体。”
两个孩子不晓得,他们的师父李长生修的并非正统金丹法。三年前有个游方道人途经道观,与李长生彻夜长谈后留下半卷残经。自那夜起,李长生常常对着东北方向的星空发呆,眼神里燃着一种明心从未见过的光。
腊月初八,狂风卷着雪片拍打道观门窗。明心端着饭食来到石室外,轻叩石门:“师父,用斋了。”
里头毫无回应。明心侧耳贴在冰凉的石门上,听不见一丝动静。按照规矩,闭关期间不得打扰,可一种莫名的不安攥住了孩子的心。他想起昨日半夜似乎听见石室内传来一声压抑的惨叫,当时只当是风雪声。
“师父?”明心提高声音,仍无回应。
孩子慌了,扔下食盘,拼命推开沉重的石门。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面而来,既似檀香,又带着些许腥甜。
李长生端坐蒲团之上,双目紧闭,面色红润如生。明心稍感安心,轻唤一声,不见回应。他大着胆子上前探试鼻息,顿时骇得跌坐在地——师父早已没了呼吸。
明心连滚带爬叫来明性,两个孩子跪在尸身旁痛哭流涕。哭了半晌,明心忽然扯住明性的衣袖:“师弟你看!”
李长生的指甲似乎比先前长了一截,花白头发也显着浓密了些。明心记得清楚,师父闭关前是他亲手为师父理的发。
消息传到山下,知县派了仵作上山。验看后果不其然,人确已没了脉息,可身体柔软不僵,面泛红光,哪有死人的样子?更奇的是,指甲头发真还在长。仵作私下对衙役嘀咕:“邪门得很,我验尸二十年,没见过这等事。”
知县老爷听得汇报,捻须沉吟:“既是修道之人,或有异象。且安置观中,静观其变。”
李长生被装入柏木棺材,停放在石室中。明心和明性守着师父的灵柩,转眼就是三年。这期间,两个孩子每隔七日便为师父修剪一次指甲头发。尸身始终不腐,甚至偶尔能闻到若有似无的香气。
第三年冬至夜,狂风大作,吹得道观门窗砰砰作响。明心突然从梦中惊醒,仿佛听见石室方向传来一声长叹。他推醒明性,两个孩子瑟缩着偎在一起,不敢去看。
天亮后风停了,他们推开石室的门,顿时目瞪口呆——棺材盖板敞开,里面空无一物。北面石墙上,赫然几个血字:尸解成仙。
明心认得那是师父的笔迹。
此事轰动一时,连盛京将军都遣人来查。只见血字不见尸身,最终只能以“成仙”上报朝廷。嘉庆皇帝御笔亲书“丹道通天”匾额赐下,玄清观一时香火鼎盛。
然而明心总觉得那血字透着一股邪气。他在整理师父遗物时,发现暗格里藏着一本手抄经文,封面上无字,里头画的尽是些人体诡异姿势,旁边注着“炼生魂为尸解仙”的小字。明心看得脊背发凉,悄悄将经书投入灶膛。
岁月流转,明心明性各自云游。玄清观日渐破败,成了狐鼠巢穴。附近村民偶尔还能提起李长生成仙的传说,不过愈传愈玄,早已失了本真。
百年弹指而过,民国十七年,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踩着积雪摸上山来。
“疤脸,你确定是这儿?”一个瘦高个喘着粗气问。
领头的疤脸汉子掏出一张发黄的纸:“错不了!我太爷爷当年在县衙当差,亲眼见过李长生尸身不腐。成仙是假,陪葬是真——那棺材里指定有宝贝!”
矮胖同伙搓着手:“尸解仙的墓?听着就邪乎…”
“怕就别来!”疤脸瞪眼,“富贵险中求,懂不?”
三人撬开道观残破的木门,凭着疤脸太爷爷留下的草图,很快找到已被落石半掩的石室。棺木居然完好无损,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奇异香味。
“奇了怪了,”瘦高个嘀咕,“这香味咋百年不散?”
疤脸才不管这些,抡起铁镐就撬棺材盖。盖板轰然落地,三人迫不及待伸头去看,却齐刷刷愣住——棺内没有尸骨,只有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道袍。
“妈的,白忙活了!”胖贼骂骂咧咧。
疤脸不甘心,伸手去扯道袍。道袍应手而碎,化作飞灰,底下却露出一本皮质封面的古书。书页泛黄却完好无损,封面上四个朱砂大字:《尸解秘录》。
“我就说有宝贝!”疤脸哈哈大笑。
三人围拢过来,借着煤油灯翻看。书中尽是诡异符咒和人形图谱,字句邪异非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