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395章 红毛狐仙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395章 红毛狐仙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九九八年,农历七月十五,辽北大地上的高粱红得发紫,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腰,远远望去,犹如一片血海在夕阳下翻滚。

赵有田背着空背篓,拖着疲惫的步子走在高粱地旁的土路上。他刚从十里外的集市回来,用最后一点粮食换了盐和煤油。晚风掠过,高粱叶子沙沙作响,像有无数双看不见的手在拍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和高粱的甜香,混着他身上汗水的酸馊味,搅和成一团难以名状的气息。

这天是鬼节,辽北人管这叫“七月半,鬼乱窜”。老人们常说,这天太阳落山后,阴间的门会打开,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便会到阳间游荡。赵有田原本打算在亲戚家过夜,避过这晦气日子,可想起家里还有一头待产的母羊,终究放心不下。

“我都五十有三了,什么邪乎事没见过?”他自言自语着,既是为自己壮胆,也是真的这么想。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包用油纸裹着的烟叶,这是他在集市上特意买的,准备晚上抽上几口,驱驱寒气。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西边的天空从橘红变成暗紫,最后沉淀为一种不祥的绛红色。土路两旁的杨树影影绰绰,像是站了一排高大的鬼影。赵有田加快了脚步,再有四五里地就到家了。

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的路旁,一个矮小的身影从高粱地里钻了出来。

赵有田停下脚步,眯起昏花的老眼。那身影约莫三四尺高,像是个人,又不太对劲。它戴着顶破草帽,遮住了大半张脸,身子微微佝偻,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谁家的娃子这天黑了还在外头晃悠?”赵有田心里嘀咕,又往前走了几步。

待距离拉近,他才看清那东西的真面目——一身火红的毛发在暮色中格外扎眼,尖嘴长吻,尾巴拖在身后,分明是只狐狸!可它不像寻常野兽四脚着地,而是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破草帽下那双细长的眼睛闪着诡异的光。

赵有田浑身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后背一阵发凉。他记起老辈人讲过的传说——深山老林里的狐狸修炼到一定年头,会找人“讨封”,也就是问人它像什么。若你说它像人,它便能得道升仙;若你说它不像,它几十年修行就毁于一旦。

那红毛狐狸拦在路中央,两只前爪合在一起,像模像样地作了个揖,尖声尖气地开口:

“老乡,你看我像个啥?”

赵有田脑子里嗡的一声,全身的血液都往头上涌。他听说过这档子事,可亲眼见到还是头一遭。恐惧像一条冰冷的蛇,顺着他的脊梁骨往上爬。他想跑,双腿却像灌了铅;想说句吉利话,舌头却僵直得不听使唤。

狐狸见他迟迟不答,往前凑了一步,草帽下那双狡黠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又问了一遍:“老乡,你看我像个啥?”

暮色渐浓,四周不知何时起了薄雾,高粱地的沙沙声更响了,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东西在窃窃私语。赵有田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骚臭味,混杂着坟土的阴湿气息,呛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恐惧终于压倒理智,赵有田猛地一跺脚,脱口骂道:“操你娘的!戴个破草帽装什么人!我看你像个吊死鬼!”

话音未落,四周的空气骤然冷了下来。那狐狸的眼神瞬间变了,从先前的狡黠谄媚化作滔天的怨毒。它发出一声不似活物的尖啸,身体开始扭曲、拉长,红色的毛发渐渐褪去,露出青灰色的皮肤。它的脖子越伸越长,舌头从嘴里吐了出来,垂到胸前,紫黑紫黑的。

不过眨眼工夫,眼前的红毛狐狸已变成一副骇人模样——青面獠牙,眼珠暴突,三尺长的舌头垂在胸前,脖子上还缠着一圈粗糙的麻绳,活脱脱就是一个吊死鬼!

那东西凄然一笑,声音像是从坟墓里传出来的:“你说像,那就是了……”

赵有田惨叫一声,转身就跑。他不敢回头,只觉得背后阴风阵阵,似有无数只冰冷的手在拉扯他的衣角。他一口气跑出二里地,直到看见村口的灯火,才敢放慢脚步。

回到家,赵有田拴紧房门,点亮油灯,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妻子早逝,儿女在外打工,这间土坯房里就他一人。他摸出烟袋,手抖得几乎装不进烟叶。

那一夜,赵有田彻夜未眠。每当他要合眼,就感觉脖子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像是绳子在慢慢收紧。

第二天清晨,赵有田对着水缸一照,差点昏死过去——他的脖颈上,赫然多了一道紫黑色的勒痕,像是被绳子狠狠勒过一般。

自此,赵有田的苦日子开始了。

那道勒痕不痛不痒,却日日加深,像是有一条无形的绳子在慢慢收紧。他呼吸日益困难,吃饭喝水都感到吞咽受阻,夜里常常因窒息感而惊醒。不过半月工夫,一个原本硬朗的庄稼汉,已变得骨瘦如柴,眼窝深陷。

村里人都说赵有田撞邪了。几个老伙计帮他请了邻村的神婆,那神婆一看他脖子上的勒痕,就连连摇头,说这是“鬼印”,是那狐狸借他的口封,化成了吊死鬼,如今缠上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神婆做了法事,烧了符水,却毫无用处。赵有田脖子上的勒痕依旧,窒息感一日强过一日。

“那狐狸本是修仙的,被你一句话破了道行,化作厉鬼缠上你了。”神婆临走时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儿,怕是不好办啊。”

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赵有田躺在床上等死。他已经两天没能咽下饭食,呼吸微弱得如同游丝。油灯如豆,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恍惚间,他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床前。

“后生,那狐仙修行三百年,只差一句人言便可位列仙班。你一句‘吊死鬼’,毁了它道行不说,还让它堕入魔道。它怨气缠身,如今已成了这一方的祸害。”老者叹息道。

赵有田艰难开口:“我、我该咋办?”

“万物有灵,不可轻辱。”老者道,“它讨封不成反成魔,你若能化解这段恩怨,不但能救自己,也能救这一方百姓。”

说罢,老者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

赵有田猛然惊醒,发现自己是做了个梦,但梦中老者的话却言犹在耳。他挣扎着爬起身,翻出箱底那件许久未穿的干净衣裳,又找出当年结婚时用的红布,包上一把自家种的烟叶。

夜深人静,赵有田提着灯笼,一步一步走向当初遇见狐狸的那片高粱地。

月明星稀,秋虫啁啾。那片高粱比一个月前更加红艳,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赵有田放下灯笼,将红布铺在地上,摆上烟叶,然后跪了下来。

“狐大仙,”他声音嘶哑,几乎发不出声,“赵有田给您赔罪来了!”

风吹过高粱,沙沙作响。

赵有田磕了三个响头,继续说道:“我那日猪油蒙了心,口出恶言,毁您修行,是我的不是!求您老人家高抬贵手,饶我一条贱命。我愿日日供奉,为您积德行善,助您早日得道!”

话音刚落,一阵阴风骤起,灯笼里的烛火猛烈摇曳。前方的红高粱向两侧分开,那吊死鬼模样的狐狸缓缓走了出来。它青灰色的脸上毫无表情,暴突的眼珠死死盯着赵有田,三尺长的舌头在夜风中微微晃动。

赵有田强忍恐惧,又磕了三个头:“我知道您心中有怨,若取我性命能消您心头之恨,我认了!只求您放过村里其他人,他们都是无辜的!”

吊死鬼狐狸发出一阵咯咯的怪笑,声音像是夜枭啼哭,令人毛骨悚然。它飘到赵有田面前,冰冷的手指触碰到他脖颈上的勒痕。

赵有田闭上双眼,等待死亡的降临。

然而,预想中的痛苦并未到来。相反,他脖颈上的压迫感竟然减轻了些许。

他惊讶地睁开眼,只见那吊死鬼狐狸退后几步,眼中的怨毒之色稍减。它伸手指了指赵有田带来的烟叶,又指了指西方。

“您、您是要我为您立个牌位,供奉香火?”赵有田试探着问道。

吊死鬼狐狸点了点头,身形渐渐淡去,最终消失在浓密的高粱地里。

赵有田连滚爬回村里,天已蒙蒙亮。令他惊奇的是,脖子上的勒痕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呼吸已经顺畅了许多。

第二天,赵有田请人做了个牌位,用朱砂写上“胡仙之位”,供奉在村头的小庙里。他每日清晨必去上香,供奉新鲜的瓜果和自家种的烟叶。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赵有田脖子上的勒痕一日日变淡,虽然最终没有完全消失,但不再影响他的生活。而村里原本频发的怪事——张家鸡窝被掏、李家婴儿夜啼、王家牲口莫名死亡——也都渐渐平息了。

第二年开春,赵有田在当初遇见狐狸的地方种了一棵松树。松树长得极快,不过三年工夫,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有人传说,月明之夜,常能看见一只红毛狐狸在树下拜月,那模样,竟有几分庄严肃穆。

赵有田活到了七十三岁,无疾而终。临终前,他把孙子叫到床前,摸着自己脖子上那道淡淡的疤痕,说:“万物有灵,不可轻辱。见怪莫怪,恭敬自在。”

他下葬那天,有人看见一只毛色火红的狐狸远远站在山岗上,对着送葬的队伍点了点头,而后消失在茫茫山林中。

自此,辽北一带多了一个规矩:路上若遇动物讨封,定要说吉利话。若是心情好,便赠它一句“像人像仙”;若是不情愿,便低头快步走过,万万不可口出恶言。

而那棵松树,至今仍屹立在那片高粱地旁,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总有村民在树下摆放供品,点燃香烛,祭拜那位不知是狐是仙的存在。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