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深秋,沈阳铁西区,一栋九十年代的旧办公楼里依旧亮着灯。窗外北风呼啸,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拍打在生了锈的消防梯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程序员小王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屏幕上的代码已经模糊成一片。这是他连续加班的第三个星期,公司接了个政府项目,要求月底前完成一套复杂的后台管理系统。项目用的是老技术栈,但需求却新颖得很,几个年轻同事私底下抱怨这是“用擀面杖造火箭”。
凌晨两点十七分,小王终于保存代码,关掉电脑。脖子僵硬得像冻硬的铁丝,一动就咔咔响。
公司楼下,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小王裹紧羽绒服,正要往地铁站走,忽然听见一声微弱的猫叫。转头看去,一只通体雪白的猫蹲在垃圾桶旁,两只眼睛一蓝一黄,直勾勾地盯着他。
“又是你。”小王认出这只常在公司附近出没的流浪猫。他从背包里掏出半根火腿肠——这是他熬夜时的储备粮,小心地剥开,放在不远处的空地上。
白猫警惕地靠近,嗅了嗅,然后小口吃起来。小王蹲在一旁看着,忽然想起奶奶生前说过的话:“异色瞳的白猫,能看见人看不见的东西,也能解决人解决不了的难题。”
“要是你真能帮我解决bug就好了。”小王苦笑着自言自语。项目进展不顺,一个关键模块的代码怎么也跑不通, deadline眼看就要到了。
白猫抬起头,像是听懂了似的,朝他轻轻“喵”了一声。
第二天,问题果然出现了。小王昨晚写的代码在测试环境中频繁报错,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登录。项目经理老李急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必须今天解决!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拿到二期款!”
小王额头冒汗,双手在键盘上飞舞,尝试了各种方法,直到下午三点,问题依然无解。他连午饭都没吃,眼睛里布满血丝。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道白影忽然从半开的窗户跃入,轻巧地落在他的键盘上。
“喂!别捣乱!”小王急忙伸手要赶,可白猫的爪子已经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按了一通。
“完了完了...”小王心凉了半截,赶紧查看代码。但奇怪的是,屏幕上原本标红的错误提示消失了。他迟疑地按下运行键,系统居然正常启动了。
“这...这怎么可能?”
白猫蹲在键盘旁,悠闲地舔着爪子,异色瞳瞥了小王一眼,仿佛在说:“小事一桩。”
从那天起,小王和白猫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默契。每当遇到技术难题,白猫总会“恰好”出现,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有时是在键盘上踩出一串看似杂乱的字符,有时是用爪子指着某行代码,有时干脆把咖啡杯推倒在键盘上,迫使小王重新检查。
但这些“帮助”往往伴随着麻烦。有一次,白猫踩出的代码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导致另一个模块出现了更隐蔽的漏洞;另一次,它打翻的水险些让小王丢失了一整天的工作成果。
小王开始留意这只神秘的白猫。它不像普通流浪猫那样怕人,也不亲人,总是保持着一种疏离的智慧。公司里的老保安说,这猫在这一带已经待了十多年,按理说早该老死了,却不见它有什么变化。
“九九年那会儿,这地方还是个国营厂,”老保安抽着烟说,“厂子里也有一只这样的白猫,异色瞳,听说能预知危险。厂子倒闭前那晚,那猫叫了一整夜,像哭似的。”
小王心里一惊:“九九年?那不就是国企改制大批工人下岗的那年?”
“可不是嘛,”老保安吐了个烟圈,“那厂子关门前,传说有个工程师在机房上吊了,就因为不肯交出什么重要数据。自那以后,就有人说在附近看见白影,听见键盘声。”
小王后背一阵发凉。
十一月中旬,项目进入最关键阶段。小王再次加班到深夜,办公室里只剩他一人。北风呼啸,敲打着窗户,像是有人在敲门。
凌晨三点,系统突然崩溃,所有数据接口无法调用。小王尝试了所有已知的解决方法,全都无济于事。他疲惫地趴在桌子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梦中,他看见一个穿着九十年代工装的中年男人,坐在老式计算机前,不停地敲打着键盘。男人转过头,脸色苍白,嘴唇蠕动,像是在说什么,但小王听不清。
“你说什么?”小王在梦中问道。
“错...全都错了...”男人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小王惊醒,发现白猫就蹲在他的键盘前,异色瞳在黑暗中闪着微光。
“你又来了。”小王叹了口气,“这次能帮我吗?”
白猫一动不动,只是盯着屏幕。突然,它跳下桌子,向门口走去,然后回头看着小王,示意他跟上来。
鬼使神差地,小王跟着白猫走出办公室,沿着楼梯下到地下室。这里是公司堆放杂物的地方,积满了灰尘。白猫在一个老旧的铁柜前停下,用爪子挠着柜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王打开手机电筒,发现这是一套九十年代的计算机设备,机箱上还贴着泛黄的生产标签:“沈阳红星计算机厂,1998年制”。
柜子里除了设备,还有一个牛皮纸笔记本。小王好奇地翻开,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代码和注释,署名是“工程师赵明远”,日期止于1999年11月。
小王忽然想起老保安说的那个上吊的工程师,手一抖,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
把笔记本带回办公室后,小王仔细翻阅,发现里面记录了一套独特的编程思路和算法,与当今的主流方法截然不同,却恰好能解决他眼下遇到的难题。
“这太不可思议了...”小王喃喃自语。
白猫蹲在一旁,异色瞳中似乎闪过一丝悲伤。
借助笔记本中的思路,小王很快修复了系统漏洞,项目如期完成。公司为此举办了庆功会,但小王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那个笔记本和神秘的白猫。
庆功会结束后,小王独自留在办公室,在网上搜索“沈阳红星计算机厂 赵明远”。费了一番周折,他终于在一个陈旧的本地论坛找到了相关信息。
赵明远,原沈阳红星计算机厂工程师,1999年11月15日死于厂区机房,官方结论是自杀。但帖子中提到,赵明远生前正在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厂子倒闭前,有人想低价收购这项技术,被他拒绝。
“他死前一周,总是说有一只白猫在晚上来找他,看他写代码。”帖子最后引用了一位匿名老工人的话。
小王感到一阵寒意。他看向蹲在窗台上的白猫,它正望着远处的霓虹灯,眼神像是穿越了时空。
“你就是那只猫,对吗?或者说,你是赵工的灵魂?”小王轻声问道。
白猫转过头,异色瞳在月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它没有叫,也没有动,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这个疲惫的年轻人。
“你是想完成他未完成的工作吗?”小王继续问道,声音有些颤抖。
白猫轻轻跳下窗台,走到键盘前,像往常一样,用爪子按下几个键。屏幕上出现了一行简洁而优雅的代码,比小王见过的任何现代代码都要精妙。
那一刻,小王突然明白了。他打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将笔记本中的内容一一录入。他知道,这套诞生于二十多年前的编程思想,值得被传承下去,而不是随着一个悲剧被遗忘。
随后的几周,小王在工作之余,开始整理赵明远的笔记,并尝试用现代语言重新实现那些超前的算法。白猫总是安静地陪伴在一旁,偶尔会在关键时刻给出“提示”。
十二月的沈阳,大雪纷飞。一晚,小王正在测试一段基于赵明远算法的程序,白猫突然焦躁不安,对着门口低声嘶吼。
“怎么了?”小王问道。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项目经理老李带着两个陌生男人走了进来。三人面色严肃。
“小王,听说你最近在研究一些...老东西?”老李的语气不再像往常那样友好。
小王下意识地合上笔记本电脑。“只是个人兴趣。”
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上前一步:“赵明远的那套技术,属于国有资产,你不能私自研究。”
白猫弓起背,发出警告的嘶嘶声。
“赵工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小王平静地说,“而且,我研究的是我自己的东西。”
老李冷笑一声:“别装糊涂,小王。把那笔记本和你的研究资料交出来,有人出高价买。”
小王突然明白了什么:“当年逼死赵工的,也是你们这样的人吧?”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就在双方对峙之时,白猫突然跃上办公桌,爪子在全键盘上飞快地按下一串命令。霎时间,办公室的灯忽明忽暗,所有电脑屏幕闪烁不定,显示出大串大串的代码。
“怎么回事?”一个陌生男人惊慌地问道。
灯光恢复正常时,白猫已经不见了踪影。
那晚之后,白猫再也没有出现。老李第二天向小王道了歉,说自己是受人胁迫,并辞去了项目经理的职务。
小王没有停止他的研究。他将赵明远的算法与现代技术结合,开发出了一套新颖的软件架构。一年后,他离开公司,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专注于创新性的编程思想。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小王都会回到那栋旧办公楼前,放一根火腿肠在角落里。
2023年初春,小王的团队获得了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奖。领奖当晚,他梦见了一个穿着九十年代工装的男人,身边蹲着一只白猫,异色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谢谢。”男人微笑着对他说,然后转身离去,消失在光芒中。
小王醒来时,眼角还挂着泪痕。窗台上,一根白色的猫毛在晨光中微微晃动,像是最后的告别。
他走到电脑前,打开一个命名为《传承》的文件夹,继续他的工作。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