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拖着疲惫的身子踏进公寓电梯,按下了15楼的按钮。这是栋新建的高层公寓,玻璃幕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与她从小住的红砖老厂房形成鲜明对比。她刚结束一场漫长的加班,手机屏幕显示已是晚上十一点四十七分。
电梯门缓缓合上,开始上升。小美靠在镜面上,瞥见自己憔悴的脸。这年冬天格外冷,零下三十度的气温让城市几乎停滞,她却不得不为了一份会计工作日夜奔波。
电梯升至八楼,突然发出“咔哒”一声,猛地停住了。
“怎么回事?”小美皱眉,这里不是该停的楼层。
门缓缓打开,外面却不是熟悉的楼道。
一片漆黑、布满管道和水泥柱子的毛坯空间展现在眼前,冷风从开口处飕飕灌入,带着陈年灰尘和铁锈的气味。小美打了个寒颤,眯眼细看,隐约可见远处有几根粗大的供热管道蜿蜒延伸,消失在黑暗中。墙上的水泥还没抹平,裸露的钢筋像骨头一样刺出。
“这什么地方?”她嘀咕着,伸手去按关门键。
就在门即将合拢的瞬间,她似乎听见黑暗中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伴随着若有若无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口哨声。
门完全关上了,电梯继续上升。小美心跳加速,安慰自己这大概是楼层的夹层或设备间。但直觉告诉她,普通住宅楼的层高不可能有那么高挑的空间。
回到家,小美脱下外套,走到窗前。窗外,哈尔滨的夜景在寒雾中朦胧闪烁。这城市曾经遍布工厂,如今许多已经搬迁或倒闭,留下大片待改造的老区。她住的这栋公寓正是建在当年哈尔滨第一机械厂的旧址上。
小美的祖父就是那家厂的工人,1987年冬天因锅炉爆炸死在了厂里。那事在当年被定性为意外,但坊间流传着不同说法——有人说是因为厂领导漠视安全规范,也有人说是为了掩盖某种更黑暗的秘密。
隔天乘电梯时,小美特意仔细观察了控制面板。突然,她的呼吸停滞了。
在原本标着“-1”的地下室按钮下方,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按钮,上面刻着“-18”。按钮颜色比其他按键略深,像是老旧得多,边缘还有些锈迹。
“这不可能,”小美喃喃自语,“这栋楼根本没有地下十八层。”
她试着按了那个按钮,没有亮起。又连续按了几次,依然没有反应。
“眼花了?”她摇摇头,走出电梯。
那天晚上,小美梦见祖父。在梦中,他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站在一个漆黑的空间里,身后是巨大的锅炉轮廓。
“美儿,别往下走,”祖父的声音遥远而焦急,“那不是你去的地方。”
小美惊醒,汗水浸湿了睡衣。
接下来的日子,-18层的按钮时有时无。有时它清晰可见,有时又完全消失,就像从未存在过。小美开始记录这些异常,却发现它们毫无规律可循。
她向物业反映,对方笑着告诉她:“小姐,咱们楼一共就地下两层,哪来的-18层?您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小美几乎要相信这个解释了,直到她遇到住在九楼的刘奶奶。
那是个周六下午,小美在楼下信箱前碰到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闲聊中得知,刘奶奶是原来机械厂的老职工家属,在这片地区住了一辈子。
“姑娘,你住得惯吗?”刘奶奶眯眼问,“我当初就劝我儿子别买这儿的房子,他不听。”
“为什么?”小美好奇。
“这地方...”刘奶奶压低声音,“底下不干净。老厂那年爆炸,死了十八个人,尸体都没找全。有人说,他们被困在地下工事里了。”
“地下工事?”
“早些年,这儿下面有日本人修的防空洞,后来厂子扩建,把它改成了地下仓库和部分车间。”刘奶奶神秘地说,“那场爆炸后,入口就封死了,再没人能进去。”
小美感到一阵寒意。“那地下有多少层?”
“明面上就两层,但老人都知道,底下深着呢。有人说有十八层,像十八层地狱一样。”刘奶奶拍拍她的手,“不过这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谁还信这些。”
当晚,小美翻出祖父的遗物——一个旧铁盒,里面有几张泛黄的照片和一枚生锈的厂徽。有张照片是祖父和工友在厂门口的合影,背后用钢笔写着“1987.1.15 最后一班”,正是事故发生的前一天。
照片上,十八个年轻人肩并肩站着,笑容灿烂,对未来一无所知。
小美的眼眶湿润了。她记得父亲说过,祖父的尸体始终没有找到,最终下葬的只是个衣冠冢。
一周后的深夜,小美加完班回家。电梯里只有她一人。按下15楼后,她习惯性地瞥向那个异常的位置——-18层的按钮赫然在那里,而且这次,它正幽幽地发着暗红色的光。
电梯开始上升,突然,灯光闪烁了几下,完全熄灭。紧接着,小美感到一阵失重——电梯失控下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啊!”她尖叫着抓住扶手,心脏几乎跳出胸腔。
紧急照明灯亮起,猩红的光芒笼罩着狭小空间。楼层显示数字疯狂跳动:15、14、13...然后跳过正常范围,直接显示-1、-2、-3...最终停在-18。
电梯猛然停住,震得小美差点摔倒。
门缓缓打开。
外面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机油和陈年灰尘的气味。昏暗的灯光下,可以看到老旧的机器、传送带和锅炉,墙上还贴着泛白的标语:“大干一百天,为四化做贡献”。
这是八十年代的工厂车间,时光在这里凝固。
小美颤抖着走出电梯,寒风刺骨。远处似乎有人影晃动,还有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有人吗?”她轻声问,声音在空旷中回荡。
一个穿着工装的身影从机器后走出,面容逐渐清晰——正是照片上的祖父,比记忆中年轻许多。
“美儿?”那人惊讶地睁大眼睛,“你不该来这里。”
“爷爷?”小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哪里?你还活着?”
“活着?”祖父苦笑,“不,我们都死了,三十多年前就死了。这里是我们的牢笼。”
更多人影从阴影中走出,小美认出他们都是照片上的人——那十八个在爆炸中失踪的工人。
“为什么困在这里?”小美问,泪水在眼眶打转。
“那天,领导明知锅炉有问题,还逼我们开工,”祖父声音平静却带着深深的疲惫,“爆炸后,他们为免责任,封死了所有出口,把我们和真相一起埋在了这里。”
“三十多年了,没人记得我们,”另一个工人说,“我们的家人连个祭奠的地方都没有。”
小美心痛如绞。她想起父亲每年清明都会在空墓前发呆,想起那些关于事故赔偿不公的流言,想起这座城市快速发展背后被遗忘的历史。
“我记得你们,”小美坚定地说,“爸爸也一直记得。”
祖父慈爱地看着她:“美儿,你长大了,和你爸爸年轻时真像。”他回头看了眼同伴们,“时间不多了,电梯门要关了,你必须回去。”
“但我怎么帮你们?”小美急切地问。
“记住真相,告诉活着的人,”祖父的声音开始变得遥远,“我们不需要别的,只需要被记住...”
电梯门发出警告的嘀嘀声,小美不得不退回去。在门关上的瞬间,她看到十八个工人在祖父带领下,向她挥手告别,脸上终于有了释然的微笑。
电梯开始上升,小美瘫坐在角落里,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枚生锈的厂徽。
第二天,小美联系了当年遇难工人的家属,一起向政府请愿,要求重新调查1987年的事故,并为死者建立正式的纪念碑。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