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247章 归队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247章 归队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东北边境的寒风吹得营房窗户啪啪作响。杨德胜团长裹紧军大衣,提着马灯,开始了每晚的例行巡查。再过三天就是授衔仪式,他这位参加过长征、抗日和解放战争的老兵,即将被授予上校军衔。

营地坐落在牡丹江附近的山坳里,据当地老乡说,日伪时期这里曾是万人坑。建国后部队选址,看中了这处易守难攻的地形,硬是在荒芜中建起了营房。

杨德胜走过训练场,风中似乎传来不同于往常的声响。他停下脚步,侧耳倾听,那声音又消失了。

“老了,耳朵也不中用了。”他自言自语,继续向前。

就在他即将走完巡查路线时,忽然注意到最远处的岗哨上站着一个人影。这很奇怪,今晚的岗哨安排在主营区,这个老岗哨早已废弃不用。

杨德胜提起马灯,朝那边走去。随着距离拉近,他看清那是一名站得笔直的士兵,身形瘦削,穿着一身他再熟悉不过的、早已褪色的灰色红军军装。军装上的红领章已经泛白,但依然整齐。士兵脚上穿的是一双破烂的草鞋,裹腿打得一丝不苟。

更让杨德胜心惊的是,那士兵肩上的步枪,是一把老套筒——这种汉阳造的前身在红军长征后期就几乎全部淘汰了。

“站住!口令!”哨兵听见脚步声,转过身来,声音清脆,带着稚气。

杨德胜愣在原地。马灯光线下,他看清了哨兵的脸——一张最多十七八岁的年轻面庞,冻得发青,却目光炯炯。这张脸,莫名地让他想起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口令!”少年士兵再次喝道,同时拉动了枪栓。

“山河统一!”杨德胜终于反应过来,说出了今晚的口令。这太荒谬了,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但这场景又如此真实。

少年士兵听到正确口令,表情缓和下来。当他的目光落在杨德胜的军装和领章上时,突然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那礼敬得如此用力,仿佛凝聚了全部的生命。

“报告首长,红三军团五团三连战士李栓柱,奉命归队!”

杨德胜如遭雷击,呆立当场。红三军团五团——那是他二十三年前刚参军时所在的老部队,在湘江战役后因为伤亡惨重,已经被整编解散。而李栓柱这个名字…

风更紧了,杨德胜手中的马灯闪烁不定。他下意识地举手还礼,动作缓慢而沉重。

就在他放下手的瞬间,一阵狂风卷起地上的落叶,迷住了他的眼睛。等他再睁开眼时,岗哨上空无一人,只有秋风呼啸而过。

“栓柱?”杨德胜轻声呼唤,声音被风吹散。

他快步走到岗哨位置,马灯四下照射。没有任何人影离去的脚印,只有地上放着一枚锈迹斑斑的五角星,那是红军军帽上的帽徽。

杨德胜弯腰捡起,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明白,这不是幻觉。

他狂奔回办公室,叫醒文书,命他取来部队名册。两人在灯下翻遍了所有现役人员名单,没有李栓柱这个人。

“还有…牺牲人员名录。”杨德胜声音干涩。

文书疑惑地搬来厚厚的牺牲人员名册。在“中央苏区及长征途中牺牲人员”一栏中,他们找到了那个名字:

“李栓柱,红三军团五团三连战士,籍贯江西兴国,1915年生,1934年11月湘江战役中失踪,推定牺牲。”

名册备注栏里还有一行小字:“曾参与第四次反围剿黄陂战斗,作战勇敢,获连队嘉奖。”

杨德胜瘫坐在椅子上,挥手让文书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他一人时,他才从抽屉深处取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翻到某一页,那里夹着一张黑白合影——一群衣衫褴褛但精神饱满的红军战士。站在他身旁的,正是那个年轻的、笑容灿烂的李栓柱。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

一九三四年深秋,湘江岸边,炮火连天。红三军团五团担负阻击任务,已经坚守阵地三天三夜。当时还是班长的杨德胜带着全班仅剩的六名战士,在第二道防线上顽强抵抗。

“班长,我没子弹了!”年仅十九岁的李栓柱喊道,举起了手中的刺刀。

杨德胜记得自己声嘶力竭地命令:“栓柱,你带两人从左翼突围!这是命令!”

李栓柱倔强地摇头:“班长,你们先走!我断后!”

在最后的混战中,杨德胜被迫带领剩余战士撤退,而李栓柱和另外两名战士留下来掩护。他记得自己回头看到的最后一幕——李栓柱站在阵地上,举着已经没有子弹的步枪,向着冲上来的敌人扑去。

战后清点人数,李栓柱和那两名战士没有归队。由于战事紧急,部队不得不立即转移,他们被列为“失踪,推定牺牲”。

这一别,就是二十一年。

杨德胜抚摸着名册上那个熟悉的名字,老泪纵横。

第二天,杨德胜以调研地形为名,走访了当地几位老人。一位姓金的八旬老汉告诉他,日伪时期确实有很多抗日志士在这里被杀害。

“特别是三十年代,抓了不少关内来的‘探子’,说是**,就地枪决。”金老汉抽着旱烟,眯着眼睛说,“那时候,晚上经常能听见有人喊口号,唱国际歌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另一个大娘神秘地补充:“建国后,部队来这里建营房,我们都说过这地方不干净。但当兵的说他们是唯物主义,不信这个。不过,确实有战士说晚上看见过穿旧军装的人站岗...”

杨德胜沉默地听着,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授衔前夜,杨德胜再次独自来到那个废弃的岗哨。月光如水,洒在空荡荡的哨位上。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锈迹斑斑的红军帽徽,轻轻放在哨位旁的木桩上。

“栓柱,如果你能听见...”他声音哽咽,“我们都活下来了,我们胜利了。”

风突然停了,四周一片寂静。

“新中国成立了,现在老百姓有地种,有饭吃,孩子们能上学...”杨德胜继续说着,像是向上级汇报,又像是向战友倾诉,“咱们当年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

他站在那里许久,直到月亮西斜。

“安息吧,战友。”最后,他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哨位上,向他回礼。杨德胜猛地转头,却只见月光下的树影摇曳。

但他清晰地听见风中传来一句话:“班长,为你骄傲。”

授衔仪式上,杨德胜站得笔直。当首长将上校肩章佩戴在他肩上时,他的目光穿过礼堂的窗户,望向远山。

他知道,在这片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土地上,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消失——那些年轻的英灵,依然以他们的方式,守护着这个他们未能亲眼见到的新中国。

仪式结束后,杨德胜回到办公室,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晴。今天我接受了上校军衔,但真正的荣誉属于那些永远年轻的战友。他们未能看见黎明,却为黎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李栓柱,‘奉命归队’的不是你,而是我们这些幸存者的记忆。你和你代表的千千万万烈士,将永远活在新中国的记忆里。”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