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229章 夜班车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229章 夜班车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九五三年的长春,风里还带着股铁锈和焦煤的味道。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区像座沉睡的钢铁巨兽,夜里只有铁路专线上几盏孤零零的灯亮着,光线昏黄,勉强照亮一段段铁轨。

我那时二十出头,刚被分配到夜班巡逻队。父亲早逝,母亲在纺织厂熬坏了眼睛,家里还有个妹妹念书,这份工作对我家来说,是天大的恩赐。带我的是老杨,五十多岁,铁路上干了一辈子,左腿有些跛,据说是日本人占领时在铁路上落下的伤。

“小陈,夜班有夜班的规矩,”老杨第一天就告诫我,“厂区铁路专线长,夜里有些声响、有些影子,看见听见都当没看见没听见。特别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要是碰上无声的车,躲远点,别好奇,更别上前。”

我那时年轻,读过几年书,对这些老工人的迷信只当是玩笑。老杨看出我的不屑,摇摇头不再多说。

直到那个寒冷的十月夜晚。

北风刮得像刀子,我和老杨沿着专线巡逻,快到子夜时分,远处忽然传来汽笛声——悠长、低沉,不像我们平日听的那么刺耳。

老杨猛地站住,脸色变了:“不对,这声儿不对。”

“咋不对了?”

“这声儿太老了,像几十年前的鬼子车。”老杨竖起耳朵听着,眉头越皱越紧,“而且方向不对,是从废弃的3号支线来的。”

3号支线是日本人留下的,早已废弃不用,铁轨都生锈了,怎么会来车?

就在这时,它出现了。

一台老旧的蒸汽机车头,通体漆黑,只有烟囱下方有一道暗红色的漆线。它拉着一节节平板车厢,上面满载着刚刚下线的红旗轿车,正无声地滑行在铁轨上。真的没有一点声音——没有汽笛后续的嘶鸣,没有车轮与铁轨的撞击,没有蒸汽喷发的呼啸,就像一场默片电影。

最诡异的是,驾驶室里空无一人。

我后背一阵发凉,老杨则已经拉着我躲到一堆枕木后面,手紧紧捂着我的嘴,生怕我出声。

车头经过我们藏身之处时,我清楚地看到了它的编号:SL-757。

“记住这个号,”等那列幽灵车远去,老杨才松开我,声音颤抖,“明天去档案室查查。”

我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厂档案室。老管理员听我说明来意,眼神变得复杂,但还是帮我找出了厚厚的机车登记册。

我在已经报废的车辆名录里找到了它:SL-757,日本满铁1942年制,1948年因严重事故报废,三名司乘人员全部遇难。

我手一抖,册子差点掉在地上。

那天晚上,我战战兢兢地上工,老杨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直到巡逻间隙,他才开口:“看见了?”

“SL-757,1948年报废的。”我低声说。

老杨点点头,掏出烟袋点上:“不止你一个人看见过。厂里老人都知道,但谁也不公开说。”

“为什么?”

“五一年冬天,有个愣头青,非要查个明白,跟着那车走了很远,结果第二天被人发现昏倒在轨道旁,醒来后左耳聋了,话也说不利索。”老杨吐出一口烟圈,“有些事,知道得越少,睡得越安稳。”

然而命运弄人,一周后,我又一次遇见了它。

那晚老杨发烧请假,我一个人巡逻。走到材料仓库附近,忽然听见身后有微弱的汽笛声。我一回头,浑身血液几乎凝固——那列幽灵车又来了,这次走的是正线,依然无声滑行,驾驶室空无一人。

我想起老杨的警告,本应躲起来,可就在这时,我注意到车厢上红旗轿车的摆放有问题——有一辆车没固定好,半截悬在外面,随时可能掉下来。

那是国家财产啊!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竟忘了恐惧,冲了上去。

靠近列车时,空气骤然变冷,那不是冬天的寒意,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阴冷。我跳上最后一节平板车,固定那辆摇摇欲坠的红旗。就在这时,我无意中往车头方向瞥了一眼。

驾驶室里有人了。

一个模糊的身影在里面操作,穿着老式铁路制服,背对着我。他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目光,缓缓转过头来——

“小陈!下来!”

一声暴喝惊醒了我。是老杨,他竟然带病来了。我急忙跳下车,老杨一把抓住我,脸色苍白得吓人。

“你不要命了?”他怒吼。

我回头再看,那列车已经消失在夜色中,就像从未出现过。

“我看见驾驶室有人了,”我颤抖着说,“他差点转过头来。”

老杨长叹一声:“走,今晚不巡了,我带你去个地方。”

老杨带我去了厂区边缘的一间小值班室,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木箱,里面是些发黄的档案和笔记本。

“这事,该让你知道了,”他沉重地说,“SL-757不是普通事故报废的。四八年冬天,它执行一次紧急运输任务,路上遭遇土匪袭击,三名司乘人员——李师傅、小刘和小王——坚守岗位,确保物资送达,但全牺牲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翻开那些发黄的记录,里面有事故报告和几张模糊的照片。

“苏联专家怎么说?”我问。

老杨笑了笑:“巴甫洛夫专家有次喝醉了告诉我,在中国这些年,他见过太多这种事了。他说这是‘工业建设的英灵’,因为对事业放不下,所以还在加班。”他顿了顿,“我觉得他说得对,这些英灵和我们一样,都是为了新中国建设拼命的人。”

那一刻,我突然不怕了。如果说这些幽灵是为此牺牲的先烈,他们有什么可怕的呢?

之后几个月,我又见过几次夜班车,但不再躲藏,只是站在远处,默默行个礼。有次我甚至觉得驾驶室里的身影也向我回礼。

十一月底,厂里来了重要任务——一批红旗轿车必须连夜发往北京。所有机车都派出去了,还差一台。

当晚,我和老杨在值班室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外面空无一人,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3号支线,有车待命。”

我和老杨对视一眼,拿起手电筒走向3号支线。

在那条废弃的轨道上,停着一台锃亮的蒸汽机车——SL-757,驾驶室里隐约有三个身影。

“他们想帮忙,”老杨声音哽咽,“即使死了,也想为新中国出力。”

我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谢谢前辈!但这次任务,请交给我们活人吧!”

车头亮起一道柔和的光,然后缓缓后退,消失在黑暗中。

第二天,我们从备用车场调来了一台机车,按时完成了任务。

自那以后,夜班车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到一九五五年,苏联专家开始陆续撤离,工业建设步入正轨,那列幽灵列车就再也没出现过。

老杨七七年退休,我接替了他的班长职位。每年清明,我都会去厂史馆,在那张SL-757事故牺牲人员的照片前放一束花。

照片上的三个人很年轻,笑得灿烂。他们本该有妻子儿女,有平凡幸福的一生,却永远停在了那个冬天。

如今我也老了,厂里的铁路专线即将拆除,改建为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年轻人不再相信这种传说,只当是老一辈的迷信。

但我知道,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那个百废待兴、全民奋发的年代,连逝去的灵魂都被感召,为共同的理想贡献一份力量。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