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94章 凶窑童工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94章 凶窑童工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我随民俗调查队来到东北一个名叫黑石坳的小村庄。

村里老人听说我们要收集民间传说,都欲言又止。直到第三天,一位姓赵的老汉喝了我带的烧刀子,才红着眼睛说:“你们真想知道?那去村西头的破窑看看吧。只是...千万别在日落後待在那儿。”

我问为什么。

他压低声音:“那儿有娃娃唱歌。”

一九四零年,东北沦陷已有九个年头。黑石坳地处偏僻,却因土质特殊,日本人在这里建了一座砖窑。窑厂四周架着铁丝网,有日兵和汉奸把守。

那年小石头刚满十岁,原名陈石柱。春天,他爹给抗联送粮被汉奸发现,当着全村人的面被枪决。当夜,母亲把他推向后窗:“石头,快跑!往山里跑!”他刚钻进林子,就听见屋里一声枪响,房子随即燃起大火。

小石头没跑远,第二天在村口被“勤劳奉公队”抓住,送进了砖窑。

窑厂里已有三十多个孩子,最小的不过七八岁。他们睡在窑洞边的草棚里,每晚挤在一起取暖。寒冬里,常有孩子一睡不醒。监工山本是个矮壮的日本人,留着卫生胡,手里总握着根藤条。副手李老歪本是地痞,靠巴结日本人得了这差事,对孩子们比日本人还狠。

“不好好干活,就把你们砌进窑里当填料!”李老歪常这么吼。

小石头起初被分配在晾晒场,搬运土坯。他瘦小,每次只能搬两三块。同组的春生比他大两岁,常帮他搬重的。

“俺弟要活着,也该你这么大了。”春生有天晚上悄悄说。他一家从山东逃荒来,路上爹娘和弟弟都死了。

一个月后,小石头被调进窑洞出砖。窑内温度灼人,孩子们赤身**,身上却仍被烫出水泡。出砖要快,稍慢一点,李老歪的藤条就抽下来。

第一个死的是个叫狗蛋的孩子。高烧三天,仍被逼着进窑,一头栽倒在热砖上,再没起来。

山本皱皱眉:“拖出去,埋了麻烦,砌进下窑的夹层里。”

孩子们默默看着,不敢哭出声。那晚,小石头听见身旁的春生咬着被子啜泣。

“俺弟...俺弟就是这么没的。”

砌入窑壁的不只狗蛋。随后的日子里,病弱的孩子一个接一个消失。伤寒流行时,一夜就少三个。李老歪笑着说:“省粮食了。”

七月十五中元节夜,小石头被尿憋醒,蹑手蹑脚走出草棚。月光如水,照在砖窑上,泛着青灰色。忽然,他听见一阵细微的抓挠声,像是有人用指甲抠刮砖块。

声音来自他们白天干活的那孔窑。

小石头屏息细听,抓挠声中夹杂着微弱的哭泣:“放我出去...娘...我疼...”

是狗蛋的声音。

小石头吓得倒退几步,绊倒在地。声音戛然而止。

第二天,他悄悄告诉春生。春生脸色煞白:“俺也听过...半夜里,好像有好几个娃娃在唱歌。”

“唱的啥?”

“没听清,像是山东老家的小调。”

孩子们开始暗中传递消息:谁谁听见自己名字被叫,谁谁看见砖块上有手印。恐惧像瘟疫般蔓延。

八月,春生染了咳疾,愈来愈重。一晚,他拉住小石头:“石头,俺要是不中了,你得逃出去。”

“咱一块逃。”

春生摇头:“俺怕是撑不住了。记住,西山里有抗联,找他们去。告诉外人...窑里的事。”

三天后,春生咳血不止,被李老歪拖走。小石头追出去,被一脚踢翻。他最后看见的,是春生回头看他那一眼,满是泪水与不甘。

当夜,小石头蜷在草棚角落,听见窑方向传来熟悉的嗓音,轻轻哼唱:

“月娘娘,圆滚滚

娃娃想家泪汪汪

爹娘啊,何时归

砖窑困住小魂魂...”

是春生老哼的山东童谣。

九月,砖窑要赶一批重要用砖,据说用于日本军营建设。孩子们劳动时间延长,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

小石头已学会在极限中生存。他暗中观察哨兵换岗,记下铁丝网破损处,藏起半块窝窝头。他必须逃出去,为了春生,为了所有被砌进窑壁的孩子。

重阳节前夜,机会来了。一场暴雨倾盆,哨兵躲进岗楼。小石头假装腹泻,溜出草棚,钻过铁丝网破洞,扑进漆黑山林。

他不敢回头,拼命向西跑。树枝刮破衣服和皮肤,浑然不觉。直到天亮,才找个树洞藏身。

两天后,饥寒交迫的小石头遇上抗联侦察员。听完他的叙述,侦察员脸色凝重:“孩子,带我们去看看。”

然而当小队赶到黑石坳时,砖窑已空无一人,只剩未出窑的砖坯。窑壁上,隐约可见一些奇怪的痕迹,像是无数小手印。

“日本人撤得匆忙,”侦察员检查后说,“但窑里...好像有什么。”

他们打开已冷却的窑室,在夹层中发现了几具小小的骨骸。

抗联将此事上报,但在日伪统治下,终究不了了之。砖窑废弃,据说夜里常有童谣声,村民避而远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九四五年光复后,有新政府人员来调查,记录下“凶窑童工”事件,存入档案。但窑壁内的哭声和童谣,仍不时传出。

一九六二年,几个年轻人不信邪,夜探破窑。第二天,一人疯疯癫癫跑回来,反复念着:“小娃娃...好多小娃娃在唱歌...”其余几人再没找到。

改革开放后,有开发商看中这块地,想拆窑建厂。动工前一天,负责人梦见一群浑身是血的孩子围着他哭。第二天,推土机莫名失灵,工人称在窑壁上看见密密麻麻的小手印。项目最终放弃。

赵老汉讲完,又灌一口酒:“小石头后来参加了抗联,四七年牺牲在解放战场上了。但他魂儿回来了,守着那窑,陪着那些孩子。”

我问他怎么知道。

“俺是他侄孙,”老汉抹把脸,“那窑里不只有别家的孩子。”

我们最终还是去了砖窑,在黄昏时分。

夕阳西下,废弃的砖窑矗立在荒草中,如一座巨大的坟墓。窑壁上砖块斑驳,我凑近看,有些确实像小小的手印。

“可能是自然风化形成的,”队长说,“民间传说常有附会。”

但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童谣声,清脆稚嫩:

“月娘娘,圆滚滚

娃娃想家泪汪汪

爹娘啊,何时归

砖窑困住小魂魂...”

声音缥缈,似有若无。我们全都僵住。

我鬼使神差地伸手,触碰窑壁上的一处手印。刹那间,一股刺骨寒意顺着指尖蔓延,耳边响起无数孩子的哭泣和抓挠声。

“回家...”我听见一个细微的声音说。

队长拉我一把:“快走!天黑了。”

回头望去,最后一缕夕阳照在窑壁上,那些手印的阴影格外清晰,仿佛有无数小手正从砖块中伸出。

回城后,我查到了官方档案简短的记载:“黑石坳砖窑童工事件,一九四零年,三十二名童工被迫害致死...”

民间记载却详细得多,包括每个孩子的名字:狗蛋、春生、小菊、铁柱...

据说,直到今天,若在清明或中元夜经过黑石坳,仍能听见砖窑里传出童谣声。那是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们,在月光下唱着想家的歌。

而有些砖块上的小手印,怎么也擦不掉。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