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71章 雪夜叩门声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71章 雪夜叩门声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今年的冬天冷得邪乎。老北风像刀子,刮在人脸上生疼。大雪封门已有三日。赵大山蹲在炕沿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那张老脸像极了干裂的树皮。

窗外,风声凄厉,卷着雪粒子拍打窗纸,发出沙沙的响声。

“这鬼天气。”赵大山嘟囔一句,伸手摸了摸炕头匣子里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他儿子赵卫国,穿着军装,英气勃勃。那是七九年拍的了,就在儿子上前线前一个月。十年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咚咚咚!”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让赵大山浑身一颤。这都半夜三更了,谁会来?

“谁啊?”他喊了一嗓子,声音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显得格外突兀。

门外静了片刻,只有风声呼啸。

“爹,是我,开门啊。”

那声音飘飘忽忽,像是隔着层什么,又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但赵大山听得真切,这声音熟悉得让他心颤——是卫国!

他连鞋都顾不上穿,赤脚踩在冰冷的地面上,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门前。

“卫国?真是你?”他的手搭在门闩上,激动得发抖。

“爹,冷,开门让我进去暖和暖和。”

赵大山猛地拉开门闩,一股寒风裹着雪花扑了他满脸。门外空荡荡的,只有老榆树的影子在风雪中摇晃。

“卫国?”他探出头去,左右张望。雪地上连个脚印都没有。

赵大山站在门口愣了好一会儿,直到脚冻得生疼,才悻悻关上门。老了,耳朵背了,他自言自语,心里却空落落的。

回到炕上,他再也睡不着,只是盯着窗外发愣。十年前,县里的人送来通知,说赵卫国在边境战斗中失踪,大概率是牺牲了。他不信,总觉得儿子哪天会突然回来。老婆子等了一年又一年,前年终于撑不住,咽气前还抓着他的手说:“听见卫国叫门,一定给他煮碗热面。”

“咚咚咚!”

敲门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急更响。

赵大山猛地坐直身子,心跳如鼓。

“谁?”他的声音有些发抖。

“舅爷爷,我是小军,快开门啊,冻死我了。”

这回是个年轻声音,带着哭腔。赵大山愣怔片刻,想起这是远房表姐的外孙,那孩子去年进城打工,再没联系过,怎么会深夜来访?

“小军?你咋来了?”

“舅爷爷,快开门吧,我脚都冻僵了。”

赵大山犹豫了一下,还是摸黑下炕,再次走到门前。这次他多了个心眼,先透过门缝往外瞧,却只见一片漆黑。

“小军,你站到亮处来。”他喊道。

“舅爷爷,我冷,开门吧。”

那声音飘飘忽忽,忽远忽近。赵大山的手停在门闩上,忽然想起老辈人说的“冻死鬼叫门”——那些冻死在野外的孤魂野鬼,会冒充别人的亲人,骗人开门,好吸取屋里的热气。

他打了个寒颤,慢慢收回手。

“你不是小军。”他低声说。

门外瞬间安静了,连风声都似乎小了下去。寂静中,赵大山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咚咚,像是要冲破胸膛。

突然,门上传来抓挠声,刺啦刺啦,像是有人用指甲在木头上划拉。赵大山倒退两步,脊背发凉。

“滚!给我滚!”他大吼一声,抄起门后的顶门杠。

抓挠声停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若有若无的啜泣,渐渐消失在风雪中。

这一夜,赵大山再没合眼。天蒙蒙亮时,风声渐息,他才敢开门查看。

门板上,几道深深的抓痕清晰可见,像是被人用指甲狠狠抓过。更让他心惊的是,雪地上依然没有任何脚印。

赵大山一屁股坐在门槛上,浑身发软。

“老赵叔,咋啦这是?”邻居王老五扛着铁锹路过,看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赶紧上前询问。

赵大山哆嗦着指向门上的抓痕。

王老五凑近一看,脸色顿时变了:“这、这是鬼抓痕啊!老赵叔,你昨晚遇上‘叫门’的了?”

赵大山点点头,把昨晚的事一五一十说了。

王老五听罢,叹了口气:“你这是遇上‘冻死鬼’了。咱屯东头老刘家,前年也碰上过,他家老太太没挺过去,吓出病来,转年开春就走了。”

“为啥找上我?”赵大山喃喃道。

王老五欲言又止,最后压低声音说:“我听老辈人说,这种鬼专找心里有牵挂的人。你...是不是还在等卫国回来?”

赵大山沉默了。

送走王老五,赵大山独自坐在冰冷的炕上,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十年前,儿子穿上军装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卫国笑着说:“爹,等我回来,把咱家这老房子翻新一下,再给您砌个热炕头,冬天就不冷了。”

可冬天一年比一年冷。

那天晚上,赵大山早早闩上门,还把一把杀猪刀放在炕沿。他下定决心,不管外面怎么叫,绝不开门。

夜深了,风声又起。

“爹,我回来了。”

赵大山握紧杀猪刀,一声不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爹,我知道你在里面。我冷,让我进去吧。”那声音带着哭腔,像极了卫国小时候受委屈时的语调。

赵大山的嘴唇咬出了血。

“你不是我儿子,”他嘶哑着说,“我儿子是军人,就是死,也不会做这种勾当。”

门外静了片刻,忽然传来压抑的啜泣:“爹,我死得好惨啊...冰天雪地,连个埋骨的地方都没有...”

赵大山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他想起十年前,县里的人说,卫国是在巡逻时遇上暴风雪,掉进冰窟窿里的,连尸体都没找到。

“爹,就让我看一眼,就一眼...”

赵大山的手不由自主地伸向门闩,又猛地缩回来。他想起老婆子临终前的话:“不管是人是鬼,都是咱的儿啊。”

这一夜,叩门声时断时续,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第二天,赵大山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了屯西头的李半仙家。李半仙已经八十多了,是屯里最年长的老人,据说懂些阴阳事。

听了赵大山的讲述,李半仙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同情。

“大山啊,”他慢悠悠地说,“这不是一般的‘冻死鬼’。我听我爷爷说过,有一种冤魂,死在异乡又没人收尸,就会找回家来。它们不是要害人,就是想让亲人知道自己死在哪儿,好把尸骨带回家安葬。”

赵大山愣住了:“您是说...这真是卫国?”

李半仙摇摇头:“说不准。可能是,也可能是什么东西借了你儿子的名义。但有一点,这东西跟你家肯定有渊源。”

回家路上,赵大山心事重重。路过屯口的老槐树时,他看见树下蹲着个人影,走近一看,竟是王老五的傻儿子铁蛋。铁蛋今年三十多了,智力还像个孩子,平时屯里人都不怎么搭理他。

“铁蛋,大冷天蹲这儿干啥?”赵大山随口问。

铁蛋抬起头,神秘兮兮地说:“赵爷爷,我看见卫国叔了。”

赵大山浑身一僵:“你说啥?”

“昨天晚上,我看见卫国叔在你家门口转悠,身上全是冰碴子。”铁蛋比划着,“我叫他,他不理我,就在那儿敲门。”

赵大山一把抓住铁蛋的肩膀:“你真看见了?啥样子的?”

铁蛋缩了缩脖子:“就穿着军装,浑身湿漉漉的,跟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赵爷爷,你抓疼我了。”

赵大山松开手,心里翻江倒海。铁蛋虽然傻,但从不说谎。

那天晚上,赵大山做了一个决定。他找出家里存的黄纸和香烛,又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摆在门口。

夜深人静时,叩门声如期而至。

“爹,我冷...”

赵大山没有拿刀,而是平静地说:“你要是真是我儿卫国,就告诉我,你死在哪儿了?”

门外沉默良久,只有风声呜咽。

“黑水潭...冰窟窿...”那声音断断续续,“好冷啊爹...”

赵大山的心沉了下去。黑水潭在二十里外的老林子里,正是当年县里人说卫国失踪的地方。

“十年了,你为啥现在才回来?”

“雪太大...找不到路...今年冰薄...我才漂出来...”

赵大山老泪纵横。他颤抖着手,端起那碗面,轻轻打开一条门缝。

“儿啊,爹对不起你,让你在外头受苦了。”他把面放在门外,“吃碗热面,暖暖身子吧。明天爹就去找你,一定带你回家。”

门外再没有声音,只有风雪呼啸。赵大山透过门缝,似乎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蹲在门口,正低头吃着什么。

第二天一早,赵大山召集了屯里几个壮劳力,把昨晚的事说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不少人表示愿意跟他去黑水潭看看。

“老赵,不管是真是假,总得弄个明白。”王老五说,“万一真是卫国的魂回来报信呢?”

一行八人,顶着寒风,踏着齐膝的深雪,向黑水潭进发。一路上没人说话,只有踩雪声和喘息声在林中回荡。

黑水潭位于一处山谷中,四面环山,即便是正午,阳光也照不进来多少。潭面早已冰封,白茫茫一片。

“分头找找。”王老五指挥道。

众人分散开来,在潭边搜寻。赵大山独自沿着潭岸往前走,心里既期待又害怕。期待找到儿子的遗骨,又害怕真的找到。

突然,他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撑起身时,他看见不远处冰面上有一个窟窿,像是最近才裂开的。窟窿边缘,似乎挂着一片破布。

赵大山连滚带爬地过去,捡起那片布。是军装的布料,已经褪色,但还能辨认出颜色。他死死攥着那片布,对着冰窟窿嚎啕大哭。

众人闻声赶来,见状都明白了七八分。王老五拍拍赵大山的肩膀:“老赵,别难过了,总算找到了。”

他们在潭边挖了个坑,把赵大山带来的一个木匣子埋了进去,里面放着那片布和卫国生前的一些物品。赵大山跪在坟前,烧了纸钱,上了香。

“儿啊,跟爹回家吧。”他喃喃道。

那天晚上,又下起了雪。赵大山睡得很沉,十年来第一次没有在半夜醒来。窗外的老榆树上,一只寒鸦突然惊起,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

门上,那几道抓痕依然清晰,但赵大山不再害怕。他请人在上面刻了一行字:“赵卫国之墓——父赵大山立”。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