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56章 鬼拍肩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56章 鬼拍肩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九九九年腊月廿三,小年,东北吉林省舒兰县。

二十三岁的小丽裹着厚重的棉袄,挤在熙熙攘攘的庙会人群里。她刚从深圳打工回来不过三天,裤兜里还装着那张返程的火车票——初七就得回去,工厂不等人。三年没回家,舒兰这座小城几乎没变,变的只有母亲鬓角多出的白发和父亲更加佝偻的背。

“让一让!让一让!”小丽护着刚买的灶糖,艰难地在人潮中挪动。庙会的气味混杂:糖葫芦的甜腻,炸油条的焦香,人群呼出的白气,还有远处鞭炮燃放后的硝烟。这些都是她梦里思念的家乡味道。

就在她停在一个卖剪纸的摊子前时,一只冰冷的手搭上了她的右肩。

那手沉得很,隔着厚棉袄仍能感到刺骨的凉。小丽下意识回头,身后挤满了陌生人——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两个叼着烟卷的中年男人,几个追逐打闹的半大孩子。没人看着她,没人像是拍她肩膀的人。

“谁啊?”小丽轻声问,声音淹没在庙会的喧嚣中。

无人应答。

一阵莫名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小丽打了个哆嗦,裹紧棉袄继续往前走。她没注意到,右肩后方,一个若隐若现的乌黑手印正慢慢渗入棉布。

当晚回到家,小丽就感觉右肩酸痛异常。在深圳电子厂流水线上日夜加班落下的肩周炎又犯了,她心想,从行李中翻出膏药贴上。

母亲李桂兰端着热水进屋,看了眼女儿的肩膀,眉头微皱:“咋了?肩膀又不舒服?”

“没事儿,妈,老毛病了。”小丽勉强笑笑,“今天庙会人多,挤的。”

母亲没说话,只是伸手轻轻按了按她的右肩。小丽疼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疼?”

“嗯,像是有个铁钳子夹着骨头。”

母亲眼神闪烁,没再说什么,默默帮女儿铺好被褥。

夜里,小丽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她还是个孩子,站在一片荒芜的田埂上,一个佝偻的老人背对着她,肩膀一耸一耸,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醒来时,枕头上湿了一片,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

第二天清晨,小丽换衣服时,无意中瞥见镜中的右肩,顿时愣住了——一个清晰的乌黑手印印在肩头,五指分明,指节突出,像是老人的手。

“妈!妈!”小丽惊慌地叫道。

李桂兰冲进屋里,看到女儿肩上的手印,脸色霎时变得惨白。她颤抖着伸手触碰那手印,冰冷的,仿佛能透过皮肤直接冻到骨头上。

“这是...鬼拍肩。”母亲喃喃道。

“啥?”小丽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撞上讨债鬼了。”母亲的声音低沉而肯定,“这是来找替身的冤魂,手印不消,七日之内,必来索命。”

小丽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头顶。在深圳打工三年,她早已习惯了流水线的机械声和城市的霓虹灯,这些乡下迷信,她只当是老人嘴里的故事。

“妈,你说啥呢!这肯定是我不小心在哪儿蹭的...”小丽强装镇定。

“蹭的?”母亲冷笑一声,从炕柜深处摸出一面铜镜,“你自己看看,这是蹭的吗?”

小丽接过镜子,仔细端详肩上的手印。那乌黑处并非浮在表面,而是从皮肉里透出来的青色,指节处的纹路清晰可见,宛如真有一只手一直按在那里。

父亲王建国从外面回来,听妻子一说,二话不说拉着小丽就去了县医院。

医生也解释不了那手印,X光片上骨骼完好,血检结果一切正常。开了几贴活血化瘀的膏药,嘱咐回家观察。

“爸,你看,医生都说没事。”小丽试图安慰一脸愁容的父亲。

王建国摇摇头,闷头抽着烟袋:“闺女,你不懂,有些事儿,医院看不明白。”

回家路上,小丽注意到父亲绕道去了城西的老街区,在一间破旧的平房前停下。门楣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解厄”二字。

“爸,这是干啥?”

“见你陈爷爷。”王建国敲了敲门,“全县就他能解这个。”

开门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眼睛却亮得吓人。陈老爷子没多言,直接让小丽脱下外套,露出肩上的手印。

“嗬,老手印。”陈老爷子眯着眼,“这主儿死了起码三十年,怨气不小啊。”

小丽心里一紧,原本的怀疑被恐惧取代。

陈老爷子点燃一炷香,烟雾缭绕中,他开始念念有词。突然,屋内的温度骤降,小丽肩上的手印由乌黑转为青紫,痛得她几乎晕厥。

“不行。”陈老爷子停下仪式,摇头叹息,“这鬼不肯走,说是你们王家欠他的债。”

“欠债?”王建国一脸茫然,“我家祖辈都是本分人,没欠过谁啊。”

“不是钱财债,是命债。”陈老爷子压低声音,“回去问问你娘,一九六一年冬天,村东头的老槐树下,发生过什么。”

王建国身体一震,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回家的路上,父亲一言不发。小丽从没见过父亲这样,记忆中的父亲总是笑呵呵的,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从不把愁苦写在脸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爸,一九六一年怎么了?”

王建国长叹一声:“那年是困难时期,你爷爷就是那年冬天没的。”

回到家,王建国直奔老母亲的房间。九十岁的王家奶奶坐在炕上,眼神已经有些浑浊。当听到“一九六一年”“村东头老槐树”时,她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了。

“你们...怎么知道那事?”老人声音颤抖。

在儿女的追问下,一段被掩埋的往事浮出水面。

一九六一年冬,饥荒席卷东北。小丽的爷爷王老栓和同村的赵老蔫一起被派去挖水库。一天夜里,两人因半块窝头发生争执,推搡间,王老栓失手将赵老蔫推倒,后脑撞在槐树根上,当场就没气了。

“你爹回来时,浑身都在抖。”王家奶奶抹着眼泪,“他说老赵睁着眼死的,右手还保持着抓东西的姿势。当时为了活命,你爹把老赵埋在了槐树下,谎称他逃荒去了。这事除了我,没人知道。”

王建国听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怪不得...怪不得赵叔家里人后来都搬走了,原来是...”

小丽肩上的疼痛突然加剧,那手印似乎又深了几分,隐约能看出五指蜷曲的形状。

“是赵爷爷...”小丽声音发颤,“他找我讨债来了。”

陈老爷子被再次请到王家。听完往事,他点点头:“这就对了,冤有头债有主。老赵死得冤,又没后人祭祀,成了孤魂野鬼,怨气自然就冲着老王家的后人来。”

“那该怎么办?”李桂兰急切地问。

“两个办法。”陈老爷子伸出两根手指,“一是强行送走,但我没十足把握,万一失手,丫头性命难保。二是做一场和解法事,让老赵安心上路。”

“怎么和解?”

“需要至亲之人,在子时到事发地点,烧纸认错,承诺超度。”陈老爷子顿了顿,“但有一点,认错之人要承担一部分怨气,往后怕是会体弱多病。”

“我去!”王建国毫不犹豫。

小丽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和粗糙的双手,心头一热:“不,爸,我自己去。这是我的劫,我自己扛。”

“胡说!我是你爹,哪有让闺女冒险的道理!”王建国瞪起眼睛。

最终,父女俩决定一同前往。

腊月廿七子时,月黑风高。村东头的老槐树在寒风中瑟瑟作响,光秃秃的枝桠像鬼怪的手指伸向夜空。

陈老爷子在槐树下摆好香案,点燃蜡烛。烛光摇曳,映出几张紧张的面孔。

法事开始,陈老爷子摇铃念咒,小丽和王建国跪在案前,一遍遍替死去的王老栓忏悔。随着法事进行,四周的温度越来越低,小丽肩上的手印剧痛无比,几乎让她昏厥。

突然,一阵阴风刮来,烛火剧烈晃动,几乎熄灭。

“来了!”陈老爷子低喝一声,“老赵不肯原谅,他要带一个人走!”

小丽感到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抓住她的肩膀,用力向后拖。王建国见状,猛地扑上去抱住女儿,另一只手抓起一把纸钱奋力抛向空中。

“赵叔!冤有头债有主!我爹欠你的,我还!”王建国嘶声喊道,“求你放过我闺女!”

话音刚落,一阵更强烈的阴风席卷而来,槐树枝干剧烈摇晃,发出呜咽般的声音。小丽肩上的手印突然发出幽幽青光,一个模糊的老人身影在槐树下若隐若现。

“赵爷爷!”小丽不知哪来的勇气,大声说道,“我爷爷对不起您,我们王家对不起您!我们会为您立牌位,年年祭祀,绝不让您再做孤魂野鬼!求您放过我们吧!”

老人身影停滞了一下,空洞的眼眶望向小丽。

陈老爷子抓紧时机,将一碗鸡血泼向槐树根,大声念诵超度经文。

渐渐地,风停了,槐树不再摇晃,小丽肩上的剧痛也开始减弱。那模糊的老人身影慢慢消散,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夜色中。

小丽低头看自己的肩膀,那乌黑的手印正在一点点变淡,最终只剩下淡淡的青痕。

法事结束后,王建国病了一场,休养了半个月才好转。小丽肩上的青痕又过了许久才完全消退,但每逢阴雨天,仍会隐隐作痛,像是提醒她那段不可思议的经历。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