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53章 阴差勾魂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53章 阴差勾魂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九九六年寒冬,沈阳铁西区一家老医院里,消毒水的气味掩盖不住死亡的气息。李秀英已经在重症监护室外守了三天三夜,眼皮沉得像挂了铅块,可心里那根弦却绷得紧紧的,一刻也不敢放松。

监护室里的父亲李明凯,建国初期就在铁西区的工厂里干活,车钳铣刨,样样精通。那些年,他手上磨出的茧子比牛皮还厚,带出的徒弟少说也有二三十个。如今工厂改制,老师傅们散的散,退的退,父亲这病,有一半是心病给熬出来的。

“秀英啊,要不你回家歇会儿?”姑姑拎着保温饭盒走过来,压低声音说,“这儿有我盯着呢。”

李秀英摇摇头,目光仍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门。她才三十二岁,可这几个月陪着父亲辗转医院,眼角已爬上了细纹。母亲去得早,是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把她拉扯大,这份情谊,哪是几句话能说清的。

夜深了,探病的家属陆续离开,走廊里只剩下零星几个守夜人。白炽灯管忽明忽暗,发出滋滋的电流声。李秀英靠在冰凉的塑料椅上,迷迷糊糊中,感觉一阵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窜上来。

她睁开惺忪的睡眼,看见两个模糊的人影从走廊尽头缓缓飘来。

走在前面的那个,身形高瘦,穿着一件不合时宜的旧式黑棉袄,头戴一顶破旧的貂皮帽,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后面的那个略矮些,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白大褂,像极了医院里老医生穿的那种,只是脏得不成样子。两人走起路来悄无声息,身影在灯光下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在看。

李秀英本能地感到一阵心悸,想喊却发不出声音。只见那两人径直走向监护室的墙壁,就这么穿了进去,如同穿过一层水幕。

她猛地站起身,心脏狂跳。还没等她反应过来,监护室里突然传来刺耳的警报声。紧接着,护士站的灯光大亮,几个值班医生护士急匆匆冲进监护室。

“爸!”李秀英扑到门前,透过门上的小窗,她看见医生正在给父亲做心肺复苏。而在病床旁,那一黑一白两个人影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就在这时,她清晰地看见那个穿黑棉袄的从怀里掏出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轻轻往父亲身上一抛。说来也怪,那铁链仿佛穿透了父亲的身体,却又似乎套住了什么透明的东西。

“不!不要!”李秀英用力拍打着门,眼泪模糊了视线。

当她再次擦干眼泪看向里面时,心电图已经变成了一条直线。而那一黑一白两个人影,正缓缓从监护室里穿墙而出。

就在他们完全出来的那一刻,那个穿白大褂的突然转过头,朝李秀英的方向瞥了一眼。就那么一瞬间,李秀英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那张脸苍白如纸,没有鼻子,没有嘴巴,只有一双深不见底的黑洞,仿佛是眼睛的位置。

彻骨的寒意从头顶灌到脚底,李秀英腿一软,瘫倒在地。

等她回过神来,医护人员已经推出了父亲的遗体。姑姑抱着她痛哭,而她却死死盯着空荡荡的走廊,浑身发抖。

“同一时间,隔壁监护室的王大爷也走了。”护士小声对医生说,“真是邪门,两台监护仪同时报警,两个老人同时断气。”

守灵那晚,李秀英把看到的事情悄悄告诉了姑姑。姑姑脸色骤变,急忙捂住她的嘴:“傻孩子,那是你太累了产生的幻觉!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

但坐在一旁的老邻居赵爷爷却若有所思。等没人的时候,他悄悄把李秀英拉到一边:“秀英啊,你看到的,怕是咱们东北老话里说的‘走无常’。”

赵爷爷压低声音说,早年间东北民间传说中,阴司有时会招募活人充当临时鬼差,帮忙勾魂引路。这些人生前多是吃公家饭的,死后穿着生前的工作服,带着铁链镣铐,专门负责引领新死的魂魄去地府报到。

“你爸那辈人,经历过多少动荡岁月,现在工厂改制,他们那代人的时代过去了。”赵爷爷叹了口气,“说不定是阴司也改制,招了些新鬼差呢。”

这话说得李秀英后背发凉。

父亲头七那晚,李秀英独自一人在老房子里守夜。半夜时分,一阵冷风突然吹开了窗户,窗帘猛烈翻飞。在朦胧的月光下,她又一次看到了那一黑一白两个人影,他们就站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静静地望着屋内。

这一次,李秀英不知哪来的勇气,冲到窗前大声质问:“为什么带走我爸?他苦了一辈子,连一天福都没享过!”

那个穿黑棉袄的身影似乎愣了一下,随后缓缓抬起手,指向东南方向。紧接着,两人影如烟雾般消散在夜色中。

李秀英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便按照记忆中黑影所指的方向找去。在两条街外的一处老式居民楼前,她看见一户人家正在办丧事。门旁摆放的花圈上,赫然写着挽联——悼念王建国同志。

王建国,正是与父亲同一天在同一医院去世的王大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秀英鼓起勇气上前询问,王大爷的儿子王建军接待了她。当听说李秀英的父亲也是在同一时刻离世时,王建军的脸色变得古怪起来。

“不瞒你说,我父亲走的那晚,我也做了个怪梦。”王建军压低声音,“梦见两个穿黑衣白衣的人来接他,说是工厂重组,需要老技术员回去指导。醒来就接到医院电话,说人没了。”

两人越聊越觉得蹊跷,决定一起去医院讨个说法。然而医院方面坚决否认有任何异常,只说那晚是电路故障导致两台监护仪同时失灵,纯属巧合。

无奈之下,李秀英开始四处打听类似的故事。令她惊讶的是,在铁西区的老工厂区,不少人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亲人在弥留之际看到一黑一白两个人影前来接引,而且大多发生在1995年之后,正是东北国有企业大规模改制的时期。

“这或许是时代的印记,”一位研究民俗的老教授告诉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会反映在集体潜意识中,进而影响民间信仰和灵异传说。你说的这两个‘阴差’,不像传统的黑白无常,反倒像是工厂里的老劳模或者老医生,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

1996年冬天,李秀英决定去找一位有名的出马仙。那位姓黄的老太太在听完她的描述后,闭目沉思良久,然后猛地睁开眼睛。

“闺女,你爹没受罪。”黄老太太说,“那两位确实是新上任的本地鬼差,专接你们这一片的老工人。他们生前也是厂子里的,一个是在车间因公殉职的技术员,一个是厂医务室的老医生。如今阴司改革,就地取材,招募他们做这份差事。”

“那我为什么能看见他们?”李秀英追问。

黄老太太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你爹临走前,是不是紧紧攥着你的手?”

李秀英猛然想起,父亲进监护室前,确实紧紧握了她的手好久。

“那是他把一部分阳气过给了你,让你有了‘阴阳眼’。不过别担心,过段时间就会消失的。”黄老太太说着,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红布包,“这个你拿着,下次再看见他们,把这个亮出来,他们就不会为难你了。”

回家的路上,李秀英心事重重。如果真如出马仙所说,父亲是被同辈的“工友”接走的,或许真的比被陌生的黑白无常带走要好得多。她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咱们这代人,生在一起,干在一起,走也要一起走。”

那年除夕,李秀英按照传统,在院子里画圈烧纸。寒风呼啸中,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两个人影站在老槐树下,但这一次,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没有再靠近。

李秀英犹豫片刻,然后朝他们的方向点了点头,又多烧了一些纸钱,轻声说:“麻烦二位,多照顾照顾我爸。”

恍惚中,她似乎看见那个穿黑棉袄的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便消失在夜色中。

从那天起,李秀英再也没见过那两个阴差。但她始终相信,父亲是被“自己人”接走的,在那个世界,他们依然会像在工厂时那样,互相照应。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