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49章 鬼遮眼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49章 鬼遮眼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06年的东北,刚入秋就刮起了凉风。我们那个小城叫白山镇,靠着一座秃山,建着几座半死不活的工厂。我爸是白山水泥厂的工人,下岗三年了,整天蹲在家里抽烟看电视。我妈在镇上的纺织厂做工,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回来时浑身沾着棉絮,像白了头的老人。

我家住在镇东头的工人新村,那是一片红砖楼,密密麻麻像蜂巢。每天放学,我得穿过两条马路,拐进一条百米长的巷子,才能到家。那巷子我们叫它“建设巷”,两旁是工厂的后墙,墙上刷着些模糊的标语,偶尔有几个破窗户,高得没人能够着。

事情是从九月初开始的。

那天轮到我们组做值日,我走出校门时,太阳已经西斜,把整个小镇染成橘黄色。建设巷口那盏老旧的路灯已经亮了,发出滋滋的响声,忽明忽暗。

我一脚踏进巷子,忽然觉得不对劲。

平日里闭着眼睛都能走过去的巷子,突然变得陌生。原本笔直的通道莫名其妙地多了个弯,两旁的墙壁也变得不一样了—不再是水泥厂那种粗糙的水泥墙,而是刷着半截绿漆的砖墙,像是医院或者学校的那种。

我愣了一下,回头看去,巷口还在,只是变得模糊,像是隔了一层毛玻璃。

“见鬼了。”我嘟囔着,继续往前走。

按照平时的步数,五分钟就能走通的巷子,我走了十分钟还没出去。拐过那个不该存在的弯,前面又出现一段陌生的巷道,两旁是高耸的围墙,墙上有些斑驳的痕迹,像是曾经贴过什么东西又被撕掉了。

我心里开始发毛,小跑起来。可是越跑越不对劲,这条巷子仿佛没有尽头,拐来拐去总是回到类似的地方。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的光线越来越差。

“有人吗?”我喊道,声音在墙壁间碰撞,传回空洞的回音。

就在这时,我听见了一阵细微的哭声,像是个孩子。声音若有若无,分不清方向。

我后背发凉,头皮发麻,朝着一个方向猛冲过去。不知跑了多久,终于看到了熟悉的景象—巷口那棵老槐树,树下王爷爷的修车摊。我气喘吁吁地冲出来,差点撞到正在收摊的王爷爷。

“小子,慌啥呢?”王爷爷扶住我。

“巷子...巷子不对劲!”我上气不接下气。

王爷爷往巷子里看了一眼,又看看我:“建设巷不就在那儿吗?有啥不对的?”

我回头看去,巷子恢复了平常的模样—笔直,短促,一眼就能望到头。

“我刚才在里面绕了好久...”

王爷爷摇摇头:“小孩子家,别瞎说。快回家吧,天要黑了。”

这件事我没跟爸妈说,我爸心情不好,动不动就发火;我妈太累,我不想让她担心。

但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事又发生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在黄昏时分,我独自一人走进建设巷时,熟悉的道路就会突然变得陌生,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地方。有时我会听见那孩子的哭声,有时会感觉有人在背后轻轻呼吸,但回头什么都看不见。

班上同学没人相信我的话。大胖说我是看漫画看傻了,小眼镜推推眼镜,一本正经地说可能是“鬼打墙”。

“我奶奶说过,要是遇到鬼打墙,就闭着眼睛往前冲,鬼遮眼就遮不住了。”小眼镜说。

我记下了这话。

九月末的一天,学校开运动会,结束得晚。我走到建设巷时,天已经半黑了。果不其然,一进巷子,熟悉的异样感又来了—道路变长,墙壁变样,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哭声。

这次我没有犹豫,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按照记忆中巷子的方向猛冲过去。

风在耳边呼啸,我跑得飞快,心里数着步子:十步、二十步、三十步...按理说早就该出巷子了,可脚下还是平坦的水泥地。

突然—“砰!”

我狠狠撞上了什么东西,眼前金星乱冒,鼻子一酸,感觉有热流涌出。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撞在了一面墙上—一面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墙。

更奇怪的是,墙上有一个粉笔画的涂鸦—一个蒙着眼睛的小孩,线条简单,像是小孩子画的。那小孩的嘴角向上弯,像是在笑,但那笑容让人心里发毛。

我摸了摸生疼的鼻子,手上沾了血。回头一看,惊愕地发现我竟然还在建设巷的入口处,仿佛刚才那番狂奔根本没移动过位置。巷子恢复了正常,短而直,尽头就是我熟悉的家属院灯光。

可是那面墙...

我再次转头看那面我撞上的墙,心跳几乎停止—墙上干干净净,什么涂鸦都没有。

回到家,我妈看见我脸上的血,吓了一跳。我谎说不小心撞到电线杆了。她一边给我清洗,一边唠叨:“这么大孩子了,走路也不看着点。”

那晚我没睡好,梦里全是那个蒙着眼睛的小孩。

第二天是周六,我去了镇上的图书馆。那是个老旧的二层小楼,里面弥漫着纸张发霉的味道。管理员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正趴在桌子上打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想查查建设巷的历史,但没什么收获。倒是翻一本本地风物志时,看到了一段关于“鬼遮眼”的记载。

书上说,旧时候东北民间相信,有些横死的人,特别是孩子,因为心有执念,无法超生,会困在死去的地方。他们的怨气会形成一种“障”,遮人眼目,使人迷失方向,这就是“鬼遮眼”。

书中还提到,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会请萨满来“打扫”,但若那鬼魂执念太深,有时也无可奈何。

我把书放回原处,心里沉甸甸的。

周日下午,我奶奶从邻村来看我们。奶奶快八十了,腰板挺直,眼神锐利。她是我们家族最后一个经历过民国时期的人,脑子里装满了老辈子的故事和禁忌。

吃过晚饭,爸妈出门散步,我在写作业,奶奶坐在旁边削苹果。我犹豫再三,还是把建设巷的怪事告诉了她。

奶奶削苹果的手停住了,她抬头看着我,眼神复杂:“浩子,你说那墙上有个蒙眼孩子的画?”

我点点头。

奶奶沉默良久,叹了口气:“那是‘遮眼童子’啊。”

“什么是遮眼童子?”我追问。

奶奶放下苹果和刀,用围裙擦擦手:“那是老早以前的说法了。有些没满十二岁的孩子横死,又没人为他们立牌位供奉,就会变成游魂。他们不甘心,就想找替身,但又怕看见将死之人脸上的惨状,所以就蒙住自己的眼睛。”

我后背一阵发凉:“那...建设巷里有个这样的鬼魂?”

奶奶摇摇头:“不一定是建设巷。可能是别的地方的游魂,顺着什么‘路’飘过来的。浩子,你再说说,那条巷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想了想:“就是普通巷子啊...哦,对了,巷子一边是旧棉纺厂的围墙,一边是老百货公司的后墙。”

奶奶眼神一凝:“老百货公司?是不是那栋日本人盖的红砖楼?”

“对,就是那栋,现在废弃了。”

奶奶深吸一口气:“那就对了。那栋楼...1943年冬天,日本人在那里关过不少人。有天晚上发生了骚乱,日本兵开枪,流弹打死了一个在附近玩要的盲童,那孩子才七八岁。后来那里就时常不太平,建国后拆了原来的建筑,盖了百货公司,但怪事还是时有发生。”

“那为什么我现在才遇到?”

奶奶看着我:“你今年十四了吧?半大小子,火力旺,本来不该招惹这些东西。但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倒霉事?或者身体不舒服?”

我愣了一下,想起最近一个月总是头晕,校医说可能是贫血,我也没在意。

奶奶站起身,从她的布包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又从里面取出一枚铜钱,用红绳系好,挂在我脖子上。

“这是光绪年的铜钱,过过百家火,能辟邪。你戴着,再走那条巷子,要是还不对劲,就咬破舌尖,喷口血沫。”

我听得心惊肉跳:“一定要这样吗?”

奶奶表情严肃:“鬼遮眼一次比一次厉害,一开始只是迷路,后来就可能永远走不出来了。浩子,实在不行就绕路走吧,多走二里地,总比碰上那东西强。”

但我心里却有一股不服气。为什么是我要绕路?我做错了什么?

周一放学,我故意等到黄昏,再次站在建设巷口。

路灯依旧忽明忽暗,巷子里静悄悄的。我摸了摸脖子上的铜钱,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果然,没走几步,周围景象开始变化。熟悉的扭曲感袭来,道路变长,墙壁变样。远处又传来了孩子的哭声,这次更清晰了,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悲伤。

我继续往前走,不像以前那样慌乱。

拐过一个弯,我愣住了—眼前的景象完全不同以往。不是建设巷,也不是之前见过的任何一段巷道,而是一条我从没见过的小街,两旁是低矮的平房,远处有一栋红砖楼,像是老照片里的日本兵营。

天突然暗了下来,不是夜晚的那种黑,而是像暴风雨前的昏暗。

哭声变得更近了,似乎就在不远处。

我循声望去,看见了一个蹲在墙角的小身影。那是个七八岁的男孩,穿着破旧的棉袄,双手捂着脸,肩膀一耸一耸地哭泣。

我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前进还是后退。

就在这时,男孩放下了手,抬起头—他的眼睛部位是一片平滑的皮肤,没有眼睛。但他似乎能“看”到我,朝我的方向“望”来。

“你看得见我?”他问,声音直接在我脑海里响起。

我喉咙发干,说不出话,只能点头。

“他们都看不见我,”男孩的声音带着委屈,“我喊他们,他们听不见。我跟着他们,他们不知道。”

“你...你是谁?”我终于挤出句话。

“我叫小豆子,”男孩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那天我在玩捉迷藏,躲得太好了,没人找到我。后来响起了枪声,大家都跑了,忘了我还躲在里面。”

“你在哪里躲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男孩指向那栋红砖楼:“那里的地下室。但我现在出不来了,门锁着,外面总是变样,不像从前了。”

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叫小豆子的盲童,死后一直困在那个地下室里。但他的魂魄能通过某种方式影响到外面的世界,特别是这条与地下室相邻的巷子。

“我帮你找到出路,你能不再让人在巷子里迷路吗?”我鼓起勇气问。

男孩偏着头,像是在思考:“你能带我回家吗?我想我娘了。”

我心里一酸。这个鬼魂不是什么恶鬼,只是个想回家的迷路孩子。

“我试试。”我说。

就在这时,我脖子上的铜钱突然发热,眼前的景象开始晃动,像水中的倒影般扭曲起来。

“明天...”小豆子的声音渐渐远去,“明天黄昏...”

眼前的景象瞬间恢复正常,我站在建设巷的中段,离出口只有十几米远。天色已暗,巷口路灯稳定地亮着,不再闪烁。

回到家,奶奶看我脸色不对,追问之下,我说出了实情。

奶奶听后沉默良久,然后说:“这孩子可怜,但人鬼殊途,你不能一直跟他打交道,会折损阳气的。”

但我已经答应了。

第二天,我去了文化馆,找到了一位研究本地历史的老先生。当我问起那栋红砖楼和1943年的事件时,他颇为惊讶。

“那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了,”老先生说,“当时日本人在那栋楼里关押了一些抗日分子。1943年12月10日,发生了越狱事件,日本兵开枪镇压,流弹打死了一个在附近玩耍的盲童,叫豆子,姓陈。”

“他家在哪里?”我急忙问。

老先生翻着一本旧册子:“记录上只写着他母亲陈氏,住在镇南的棚户区,后来那片区域失火,烧死了不少人,不知道他母亲是否幸存。”

放学后,我再次来到建设巷。这次我没有犹豫,直接走了进去。

异变立刻发生,但这次我没有恐惧。当小豆子的身影出现时,我直接对他说:“我查到了你的事情。你叫陈豆子,1943年12月10日被流弹打死,对吗?”

小豆子愣住了,然后用力点头,无眼的脸上似乎有了一丝希望。

“你娘后来住的棚户区失火了,我不知道她是否逃了出来。但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你娘如果还活着,也已经很老了,如果不在世了,可能已经转世投胎了。”

小豆子低下头,肩膀又开始耸动。

我心里难受,但还是继续说:“你一直困在这里,也不是办法。你应该继续往前走,说不定能在另一个世界见到你娘。”

小豆子沉默了很久,然后抬起头:“怎么继续走?路都被遮住了。”

我这才想起他是个“遮眼童子”,自己蒙住了自己的眼睛。

“也许...你应该把蒙眼布拿下来。”我说。

小豆子迟疑地抬手,在眼前虚抓了一下,仿佛真的扯下了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然后他脸上那片平滑的皮肤开始变化,逐渐出现了一双正常的眼睛。

他眨了眨眼,惊讶地看着周围,然后看着我,笑了:“我看得见了。”

就在这时,周围的环境开始变化。那条陌生的小街和红砖楼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我从没见过的旧时街道,远处有温暖的灯光。

“我想我找到路了,”小豆子笑着说,“谢谢你。”

他转身走向那条街道,身影渐渐变得透明,最终消失不见。

建设巷恢复了原样,夕阳的余晖照在墙上,我注意到,那面我曾经撞上的墙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淡淡的印记,像是一个孩子在微笑。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