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45章 鬼换衣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45章 鬼换衣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九八八年的殡仪馆,冬。

刘一手站在停尸房的白炽灯下,灯管忽明忽暗,发出令人心烦的嗡嗡声。他已经五十六岁,在这行干了三十八年,眼角皱纹里藏着无数生死故事。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工作台上那具年轻的遗体,心里泛起少有的酸楚。

“何苦来哉。”他喃喃自语。

小伙子叫张志强,才二十二岁,厂里的技术能手,本有大好前程。昨夜下工,抄近路穿过铁路,醉眼朦胧的火车司机没看见他小小的身影。车轮碾过,头颅几乎与身体分离,半边脸塌陷,惨不忍睹。

刘一手点上烟,吸了一口,把烟搁在台子边缘。他从不把烟灰掉在逝者身上,这是规矩。

“小张啊,咱爷俩今天处一处,我给你收拾体面点,让你妈最后看一眼,不至于太揪心。”他对着遗体轻声说,像是怕惊扰了谁的安眠。

殡仪馆里老人都知道,跟死者说话不是迷信,是让活人心里踏实。但刘一手有时觉得,他们真能听见。

他开始整理仪容,用特制的蜡和工具一点点修复那张破碎的脸。这是一门绝活,整个东北也没几个人比他做得更好。他动作轻柔而精准,仿佛在雕刻一件艺术品。三小时后,张志强的面容基本恢复了原貌,除了过于苍白,几乎像在沉睡。

“手艺没丢。”刘一手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去取那套崭新的藏蓝色寿衣——张家母亲特意买的,花了她三个月退休金。

就在这时,他感觉背后有人轻轻碰了他的工具袋。

“谁?”他猛地回头。

停尸房空荡荡的,只有十二具覆盖着白布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门关得严严实实,风都透不进来。刘一手皱了皱眉,继续工作。

为遗体穿衣是最难的环节。僵硬关节不听使唤,刘一手却有一套祖传的手法,能让人穿戴整齐而不显狼狈。他小心翼翼地为张志强套上寿衣,系好每一个扣子。

又来了——这次是明确的触碰,在他后腰处,轻轻一拍。

刘一手浑身一僵。这次他确定不是错觉。他缓缓转身,目光扫过整个停尸房。东北十二月的寒气从窗缝渗进来,却有一种不同于寒冷的凉意顺着他的脊椎爬行。

“小张,是你吗?”他低声问,“不满意这衣服?”

没有回答。只有旧冰柜压缩机发出的低沉轰鸣。

刘一手加快动作,整理好最后一点褶皱,对着遗体鞠了一躬,匆匆离开。

那晚,他梦见一个年轻人背对着他,反复说:“穿错了,穿错了。”

第二天清晨,刘一手推开停尸房的门,眼前的景象让他血液凝固。

昨晚他亲手为张志强穿上的那套藏蓝色寿衣,此刻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工作台上,如同百货商店里刚展示的新品。而更让他毛骨悚然的是,张志强的遗体上,竟然套着他昨晚脱在更衣室的那件灰布外套——他唯一一件女儿给买的羊绒混纺外套,平时舍不得穿,昨天是因为天太冷才裹上的。

刘一手双腿发软,扶住门框才没倒下。

“这、这怎么回事?”他声音嘶哑。

几个年轻同事闻声赶来,也都惊呆了。

“刘师傅,这是...闹鬼了啊!”小徒弟颤声说。

馆长很快赶到,面色凝重:“老刘,是不是你昨晚忘了给他穿寿衣?”

“我干了三十八年,什么时候出过这种差错?”刘一手涨红了脸。

大家面面相觑,无人敢接话。最后,馆长只好说:“赶紧把衣服换回来,家属下午就来告别了。”

刘一手战战兢兢地走近遗体,准备脱下自己的外套。就在他的手触碰到衣领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这外套的内兜里,有他昨晚放进去的一张照片。

他颤抖着手伸进衣兜,摸到了那张硬纸片。掏出来一看,是他和女儿的合影,但照片背面,多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迹:

“刘师傅,铁路东,杨树林,第三棵树。”

刘一手倒吸一口冷气,照片差点脱手。他定定神,仔细检查那件藏蓝色寿衣,发现在内侧领口处,用同色线绣着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名字:“赵德柱”。

他立刻翻出档案记录,发现这套寿衣是由张家提供,但收据显示是从“德福寿衣店”购买的。

“小王小李,你们先准备着,我出去一趟。”刘一手脱下工作服,匆匆离开殡仪馆。

铁路东的杨树林是城里出了名的乱葬岗,早些年饿死、横死的人没地方埋,都往那儿扔。刘一手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找到第三棵杨树。树下有一个微微隆起的小雪堆,他用手扒开积雪,发现一个铁盒子。

盒子里是一本日记和几张泛黄的照片。

回到殡仪馆,刘一手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仔细阅读那本日记。越读心越沉。

日记主人叫赵德柱,曾是城里最有名的裁缝,专做寿衣。一九八七年,他为一位有权势的人物制作寿衣时,偷偷在衬里绣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他的习惯,算是一种艺术家的签名。不料这被视为大不敬,招来杀身之祸。他被埋在杨树林,无人知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那套藏蓝色寿衣,正是他最后一件作品。

下午一点,张志强的母亲和妹妹提前来到殡仪馆,想再看孩子一眼。刘一手鼓起勇气迎上去。

“张妈妈,有件事想问问,这套寿衣,您是从德福寿衣店买的吗?”

老太太红肿着眼睛点头:“是啊,老板说这是他们那儿最好的,纯手工的,去年做的,还没卖出去。”

“为什么选这套呢?”

一旁的女儿子轻声说:“我哥生前最喜欢蓝色,而且...而且这套看着厚实,冬天穿着暖和...”她哽咽得说不下去。

刘一手心头一震。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送走家属后,他回到停尸房,对着张志强的遗体轻声说:“小张,你是觉得这衣服不该你穿,是吗?你是想帮赵师傅申冤?”

没有回应。但刘一手感觉空气中的压力减轻了些。

他立刻行动,通过殡葬业的老关系,找到了赵德柱的侄子——一个在农机厂工作的老实工人。他把日记和照片交给了对方。

三天后,本地报纸刊登了一篇报道《一代寿衣裁缝的悲惨结局》,引起不小轰动。虽然由于时过境迁,无法追究责任,但赵德柱的名字总算得以正名。

事情平息后,刘一手特意买了两套新寿衣——一套藏蓝色,一套深灰色。夜深人静时,他回到停尸房,先为张志强换上那套藏蓝色的,然后取出赵德柱的照片,将深灰色的那套寿衣在照片前焚化。

“赵师傅,小张,现在你们都有自己合身的衣服了,安心走吧。”他喃喃道。

火焰跳跃中,他似乎看到两个模糊的身影对他鞠躬,然后消散在夜色里。

第二天清晨,刘一手早早来到停尸房。一切正常,寿衣好好地穿在张志强身上,再没有异常发生。

告别仪式上,张志强的母亲看着儿子安详的面容,泪流满面地对刘一手说:“谢谢您刘师傅,我儿子就像睡着了一样,这衣服也合身,他一定喜欢。”

刘一手点点头,心里明白,有些真相,不如随逝者长眠。

那天下班前,他在工作日记上只写了一句话:“衣归原主,各自安息。”

窗外,一九八八年的雪依然下个不停,覆盖了生与死的界限。刘一手裹紧衣服,走入漫天飞雪中,他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逝者等待他送去最后的体面。在这个与死亡打交道的行当里,他不仅是生命的送行人,有时也是未了心愿的传递者。

这份工作,远不止是整理遗容那么简单。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