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24章 凶车索命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24章 凶车索命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10年寒冬,东北长白山脚下的小县城里,四十二岁的出租车司机陈大勇,掏尽积蓄买下了一辆报废翻新的桑塔纳出租车。这车便宜得不像话——八千块,几乎白送。前车主只说了句“出过事”,便匆匆拿钱走人,连头都没回。

陈大勇不是不知道这车有问题,可他缺钱,女儿小雅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像座大山压在他肩上。夜班跑车,白天去货场搬货,他把自己当牲口使,就为多攒几个铜板。

车到手第三天,已是午夜十一点。陈大勇在火车站拉了个小伙子,要去三十里外的柳河屯。小伙子钻进后座,裹紧羽绒服,一路无话。行至半路,陈大勇无意间瞥了眼后视镜,心里咯噔一下——后座空空如也。

他一个急刹,扭头看去,座位上确实没人,只有些残雪融化留下的水渍。

“人呢?”陈大勇喃喃自语,脊背发凉。

“师傅,咋停了?”熟悉的声音从后座传来。

陈大勇猛回头,那小伙子好端端坐在那儿,一脸困惑。他揉揉眼睛,确信自己没看花。

“没、没事,路滑。”陈大勇结巴着,重新挂挡上路。

这只是开始。

那晚之后,怪事接二连三。明明空车,计价器却会突然跳动;收音机常自动打开,调到不知名的频率,播放着似有若无的哀乐;车内温度总比外面低上许多,空调开到最大也无济于事。

最让他发毛的是,夜深人静时,他总感觉后座有“人”。不是真的看见什么,而是一种直觉——有双眼睛正盯着他的后颈。

陈大勇去找过前车主,那人早已搬走,杳无音信。他又去了县里老司机常聚的“老张修车铺”,打听这车的来历。

老张是修了三十年车的老把式,听他描述,脸色渐渐凝重。

“大勇啊,你那车,是不是车牌尾号37的绿色桑塔纳?”

陈大勇点头。

老张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那车去年冬天出过大事,在二道沟那边翻下悬崖,车上五个人,一个没活。最邪门的是,打捞上来时,司机王老五的手还紧紧握着方向盘,掰都掰不开。”

王老五,陈大勇听说过这人。也是老司机,媳妇跟人跑了,留下个痴呆的老娘,他一个人拉扯着上中学的儿子。出事前几个月,他儿子在学校打篮球猝死,据说是隐性心脏病。

“那之后,这车就邪性了。”老张接着说,“接手的几个司机,都说车里不对劲,有人还听见小孩哭。你小子,怎么敢接这车?”

陈大勇苦笑,没提女儿的病。穷比鬼可怕,这是他爹常说的话。

当晚,陈大勇拉了个醉汉去城郊。醉汉一路上骂骂咧咧,说公司裁员,自己中年失业,不敢告诉家人,每天假装上班。下车时,他多给了二十块钱:“兄弟,都不容易。”

看着醉汉踉跄的背影,陈大勇心有戚戚。这年头,谁不是在苦海里扑腾?

回城路上,雨夹雪越下越大。经过二道沟——那辆车出事的地方——陈大勇不由自主放慢速度。就在这时,后座突然传来一声清晰的叹息。

“爸爸,我冷。”

是个男孩的声音,稚嫩,带着哭腔。

陈大勇猛踩刹车,车轮在湿滑的路面上打滑,车子转了半圈才停住。他惊恐地回头,后座依然空空如也,但车窗上却莫名其妙地结了一层霜花。

他颤抖着手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车内弥漫着廉价的烟草味,混着一股说不清的腐木气息。

“王老五,是你吗?”他壮着胆子问。

没有回应,只有雨刷器来回摆动的声音。

第二天,陈大勇去了县医院看望女儿。小雅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却还笑着安慰他:“爸爸,我不疼,真的。”

主治医生把他叫到办公室,说小雅的情况恶化,必须在一个月内手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手术费十五万,这对陈大勇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那晚,他破天荒地买了瓶二锅头,坐在车里自斟自饮。醉眼朦胧间,他看见后视镜里多了一个人影——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满脸疲惫,眼中有化不开的悲伤。

“我儿子...需要钱手术...”那身影低声说,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陈大勇一个激灵,酒醒了大半。回头看去,人影已经消失。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王老五死前,一定也处在类似的绝境中。儿子猝死,老娘痴呆,他肩上的担子太重,重到生不如死。

接下来的夜晚,陈大勇开始尝试与车里的“东西”沟通。他会在车上放两个苹果,一个给自己,一个放在后座;他会讲述自己的烦恼,关于小雅的病,关于生活的艰辛。

渐渐地,车内的气氛变了。虽然仍有怪事发生,但不再那么阴森可怖。有时收音机会自动调到戏曲频道,播放王老五生前爱听的《四郎探母》;有时车里会多出一包未开封的纸巾,当他因疲惫和压力落泪时用。

一晚,陈大勇载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上车后就盯着后座看,下车时说:“小伙子,你车上有个男人和一个小男孩,他们说是你的乘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大勇心头一震:“他们...什么样?”

“男人四十多岁,穿着旧夹克,愁眉苦脸的。小男孩七八岁,抱着个旧篮球,一直说‘谢谢叔叔’。”

陈大勇愣在原地,眼眶发热。

离医生给的期限只剩一周时,陈大勇在车上捡到一个信封,里面竟有三万块钱和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个地址:北山公墓B区17号。

第二天,陈大勇去了北山公墓。在B区17号,他看到了王老五和他儿子的合葬墓。墓碑上,王老五的照片正是那晚他在后视镜里看到的男人。

墓地管理员是个驼背老人,听说他找王老五,叹了口气:“那爷俩命苦啊。老五儿子死后,他就变了个人。出事那天,他刚拿到保险公司的赔偿金——正好三万块,是准备给老娘治病的。”

“那他娘现在...”

“送养老院了,费用是一个匿名好心人出的。”老人摇头,“说来也怪,那笔钱刚好够她住到上个月去世。”

陈大勇恍然大悟,车上的王老五不是要找替身,而是想完成生前未尽的承诺——照顾好自己的娘。

当晚,陈大勇买了纸钱香烛,在二道沟事发地点祭奠了王老五父子。他烧着纸,轻声说:“老王,你娘已经安顿好了,你放心吧。小雅的事,我自己想办法。”

纸灰随风飘散,像是无声的回应。

回家路上,车内出奇地宁静,那种一直萦绕的寒意也消失了。陈大勇知道,王老五父子终于走了。

然而,小雅的手术费依然没有着落。期限只剩三天时,陈大勇几乎绝望。他开车时精神恍惚,差点撞上路边大树。

紧急刹车后,他趴在方向盘上,泪水夺眶而出。

就在这时,车内突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是王老五!

“手套箱...证据...”

陈大勇一惊,赶紧打开手套箱,翻找之下,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夹层。里面有一本王老五的日记和一叠材料。

日记里详细记录了王老五如何发现自己儿子死亡的真相——不是自然疾病,而是学校体育设施老化,篮球架倒塌砸中孩子胸口导致的内出血。学校为逃避责任,隐瞒了实情。

那叠材料,正是足以证明学校有过错的证据。王老五死前一直在收集这些,准备起诉学校。

第二天,陈大勇带着材料找到了律师。律师看后表示,这案子证据确凿,胜诉可能性极大,学校很可能愿意和解。

一周后,在校方会议室,校长面色凝重地推过来一张支票:三十万。

“陈先生,我们希望这件事就此了结。”校长低声说。

陈大勇盯着支票,没有立即去拿。他想起了王老五日记最后一页的话:“若我遭遇不测,请好心人用这笔钱照顾我娘,剩下的,救救那些像小雅一样的孩子。”

“这笔钱,十五万给我女儿手术,十万捐给儿童心脏病基金会,”陈大勇平静地说,“剩下的五万,我会用来帮助那些像王老五儿子一样遭遇不公的孩子。”

校长愣住了,缓缓点头。

小雅的手术很成功。出院那天,阳光明媚。陈大勇开着那辆桑塔纳接女儿回家,车内暖洋洋的,收音机播放着欢快的歌曲。

等红灯时,陈大勇无意间瞥了眼后视镜,恍惚间似乎看到两个模糊的身影——一个男人和一个男孩,正朝他微笑点头,然后慢慢消散在阳光里。

陈大勇没有害怕,反而轻声说:“谢谢,一路走好。”

小雅好奇地问:“爸爸,你在跟谁说话?”

陈大勇摸了摸女儿的头:“两位老朋友。”

那之后,陈大勇继续开着那辆桑塔纳。车不再闹鬼,反而成了县城里最“旺”的出租车,生意好得出奇。有人说,这是王老五父子在暗中保佑。

陈大勇知道,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心里的魔。而那些放不下的执念,有时是诅咒,有时,却是照亮他人黑暗的一盏孤灯。

每当深夜开车经过二道沟,他总会放慢速度,按两声喇叭,向那段人与鬼的奇异缘分致意。然后载着新的乘客,继续行驶在漫长而坚韧的人生路上。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