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86章 蛤蟆替身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86章 蛤蟆替身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我给你说个真事儿,就咱们靠山屯老李家的。这事儿过去好些年了,可屯子里的人提起来,后脊梁还嗖嗖冒凉风呢。那是九二还是九三年,记不太真了,反正是个拉秋儿的时节,地里的苞米秆子都砍倒了,码成一个又一个的柴火垛,天地间一下子空阔起来,就剩下灰秃秃的天,和一阵紧似一阵、带着哨儿的西北风。

咱屯子东头的李老蔫家,就出了邪乎事儿。

李老蔫,人如其名,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的老实庄稼汉,一辈子就会在土里刨食儿。他媳妇儿张桂兰,那可是屯子里有名的能干人儿,屋里屋外一把好手,性子也爽利。可就是这么个人,好模好样儿的,说倒就倒了。开头就是发高烧,浑身滚烫,嘴里叨叨些个谁也听不明白的胡话。拉到县里医院,大夫查了个溜够,血也抽了,片子也拍了,最后直咂嘴,说没啥器质性的毛病,给开了点退烧药就让回来了。

可回来之后,张桂兰的病不但没见好,反倒添了新症候。那高烧是退了,可人变得冰凉,不是一般的凉,是那种摸一把,冰得你激灵一下,好像摸在井沿儿青石板上的凉。她整日介昏睡,偶尔睁开眼,那眼神也直勾勾的,没个焦点,看得人心里发毛。喂她水米,牙关咬得死死的,硬撬都撬不开。没几天的功夫,一个好端端的人,就脱了相,眼窝子抠抠着,颧骨支棱着,就剩下一口气儿吊着了。

李老蔫这下可真成了霜打的茄子——蔫透了。蹲在灶坑前头,抱着脑袋,唉声叹气,眼圈老是红的。还是邻居看不过眼,偷偷提点他:“老蔫啊,桂兰这……别不是冲着啥了吧?我看你这劲儿,不像实病,倒像是‘外病’。”

“外病”俩字儿,像根针似的扎了李老蔫一下。他抬头看看里屋炕上人事不省的媳妇,把心一横,趿拉上棉鞋就出了门。他得去后沟屯请孙二娘。

后沟屯离咱靠山屯十几里山地,李老蔫一路走,心里一路打鼓。天阴得沉沉的,像口倒扣的大黑锅,压得人喘不过气。路两边的杨树,叶子都快掉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枝桠,被风吹得呜呜响,跟谁家死了人哭丧似的。荒草甸子一片枯黄,偶尔有只乌鸦“嘎”一声飞过去,更添了几分凄凉。李老蔫心里盼着孙二娘在家,又有点怕见她。这孙二娘,在十里八村是出了名的神婆,都说她看得准,但也邪性得很。

孙二娘家那三间旧瓦房,独门独院,离后沟屯的住户还有点距离。院墙不高,能看到里面飘着几面褪了色的布幡,也看不清画的是啥。李老蔫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栅栏门,一股子浓得化不开的香火味儿混着点草药味儿就扑了过来,呛得他直想咳嗽。

屋里昏暗,窗户小,还糊着厚厚的窗户纸。正堂屋当间儿,摆着个黑黢黢的神龛,用红布蒙着,看不真切里面供的是哪路神仙,只觉得那红布后面,好像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香炉里的香灰积得老厚,三炷线香正燃着,火头在昏暗里一明一暗。孙二娘就盘腿坐在神龛前的一个蒲团上,穿着一身青布裤褂,干瘦干瘦的,脸上褶子不少,可那双眼睛,亮得吓人,跟两把小钩子似的,一下就能剜到你心里去。

李老蔫磕磕巴巴地把媳妇的病状说了。孙二娘眯着眼听着,没打断他。等他说完,孙二娘才慢慢起身,从神龛底下摸出个小布包,说:“走吧,去你家瞅瞅。”

到了李老蔫家,孙二娘没急着进屋,先在房前屋后转了一圈,眼神在那口早就封了不用、盖着石板的老井边上停留了好一会儿。进了屋,她走到炕沿边,伸出鸡爪子似的手,在张桂兰的额头、眼皮、手腕上挨排摸了摸。她那手指头冰得,连李老蔫在旁边看着都觉得冷。可张桂兰被她这么一摸,喉咙里反而发出一声极轻极弱的呻吟,身子不易察觉地哆嗦了一下。

孙二娘让人拿来一碗清水,又找来三根筷子。她把筷子在碗里蘸了水,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三根筷子,试着在碗底立起来。说来也怪,那筷子颤颤巍巍的,居然真就靠着,在光滑的碗底立住了!看得李老蔫心里咯噔一下。孙二娘盯着那立住的筷子,脸色更沉了。她又点了三炷香,插在香炉里,那香烧得极不均匀,中间那炷烧得飞快,两边两炷却慢吞吞的,烟雾缭绕,拧着劲儿地往上飘。

“是‘撞客’了,”孙二娘终于开了口,声音沙哑,“在井边,冲着了。”

她转向李老蔫,眼神锐利:“你们屯子东头那口老井,早些年,是不是淹死过一个小小子?”

李老蔫脑子里“嗡”一声。可不是嘛!那还是他小时候听老人说的,解放前,有个外乡来的女人,带着个五六岁的男娃,不知怎么的,那娃子就掉那井里淹死了,女人后来也疯了,不知去向。年头太久,这事儿早就没人提了。

“那孩子怨气没散,成了‘水鬼’,在底下孤零零的,这是看上你媳妇了,拽着她的魂儿往水里拖呢。”孙二娘语气平淡,却说着最瘆人的话,“再晚上几天,魂儿入了水,就是大罗金仙也救不回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老蔫腿一软,差点跪下,带着哭腔求:“二娘,您可得救救她啊!”

孙二娘沉吟半晌,说:“救,倒还有个法子,就看你们家心诚不诚,造化大不大了。得做个‘替身’。”

这“替身”,可不是扎个纸人纸马那么简单。孙二娘吩咐,要一只从野地里自个儿抓来的、健壮的公蛤蟆,得是那种叫声响亮、皮色发亮的。用它来做这“替身”,引开那水鬼的注意,把张桂兰的魂魄换回来。

事不宜迟,李老蔫赶紧叫上本家几个胆大的侄子,拿着手电筒和麻袋,到屯子外的河沟子、草窠里去翻找。深秋天,蛤蟆本就难找,何况还要公的。忙活了大半宿,好不容易才逮着一只,个头不小,背上的疙瘩癞癞的,在月光下泛着一种暗沉沉的光泽,两只眼睛鼓鼓的,看着就有一股子野性。

孙二娘这边已经在李老蔫家外屋地(厨房)布置开了。她把那张平时吃饭的旧八仙桌拖到屋子当间,蒙上一块黄布,算是法坛。坛上摆着那碗清水,还有几道用朱砂画在黄裱纸上的符。她让李老蔫把家里那个平时用来储水、能装下大半个人的酱色大水缸刷洗干净,放在八仙桌旁边,里面添上七分满的清水。

法事是在半夜子时开的坛。屋里只点了一盏小小的煤油灯,灯苗忽闪忽闪,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墙壁上,张牙舞爪的。孙二娘披散着花白的头发,手里拿着把桃木剑,围着八仙桌和水缸转圈,步子很怪,时快时慢,嘴里唱诵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那调子忽高忽低,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诡异。她拿起一道符,在煤油灯上点燃,灰烬簌簌地落进水碗里。然后又拿起另一道符,贴在了那只被捆着的公蛤蟆背上。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她用一根崭新的、浸过鸡血的红绳,一端死死地系在了蛤蟆的一条后腿上,打了个古怪的结。另一端,则小心翼翼地系在了炕上张桂兰的右手腕上。那蛤蟆被放在冰冷的地上,就在大水缸的旁边,因为腿被拴着,只能不安地原地蹦跶,发出“噗嗒、噗嗒”的沉闷声响。

孙二娘做完这一切,额上也见了汗。她神色极其严肃地对李老蔫和他找来帮忙守夜的侄子交代:“这蛤蟆,就是桂兰的替身。从此刻起,整整七天七夜,一百六十四个时辰,你们必须轮班,目不转睛地看着它!记住,是眼睛一刻都不能离!绝不能让它离开你们视线,更绝不能让它沾到这水缸里的水,或者死掉!要是这替身没了,法就破了,那东西……”她顿了顿,瞥了一眼那口幽深的水缸,“……就会顺着这根红绳,彻底缠死桂兰,到时候,大罗金仙也难救!那可是滔天的大祸!”

她的话像钉子一样,楔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头两天,是李老蔫和他大侄子守。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死死盯着地上那只蛤蟆。那蛤蟆也焦躁,不停地试图蹦开,但红绳拴着,它最大的活动范围,也就在离水缸一尺远的地面上。它鼓着气囊,发出“咕嘎、咕嘎”的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说来也怪,自打法事做完,炕上的张桂兰,呼吸好像平稳了些,虽然还是昏迷,但脸上似乎有了一丁点活气儿。这细微的好转,给了李老蔫莫大的希望。

第三天,第四天……守夜的人轮换着,谁也不敢大意。屋里总是弥漫着一股香火、朱砂和蛤蟆身上那股土腥气混合的怪味儿。那口水缸静静地立在墙角,缸里的水映着守夜人手里马灯的光,幽幽地泛着微光。偶尔有水滴从缸沿滴落,发出“叮”的一声轻响,都能让守夜的人心惊肉跳。

到了第六天夜里,是李老蔫自己守。连日的担忧、疲惫,加上秋深露重带来的寒意,一起袭上身来。他坐在小板凳上,身子靠着冰冷的墙壁,眼皮子开始不由自主地打架。他看着地上那只蛤蟆,它好像也累了,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只有肚皮一鼓一鼓的。红绳的另一端,连着炕上似乎正在好转的媳妇。他心里琢磨,就剩最后一天一夜了,眼看就要成功了,等桂兰好了,一定好好谢谢孙二娘,给屯子里土地庙捐点香油钱……

他这么迷迷糊糊地想着,脑袋越来越沉。窗外,风声好像也停了,万籁俱寂。他就这么着,身子一歪,靠在墙上,打了一个盹儿。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可能只是一瞬间,也可能有一炷香的功夫,李老蔫猛地一个激灵惊醒过来!心里叫声“不好!”,赶紧揉眼往地上一看——

地上空空如也!只有那根红绳,一头还系在炕上媳妇的手腕上,另一头……另一头延伸出去,竟然垂进了那个大水缸里!

李老蔫的魂儿瞬间飞了一半!他连滚带爬地扑到水缸边,伸头往里一看——

只见那只蛤蟆,直挺挺地漂在水面上,四条腿伸得僵直,肚皮朝上,已经淹死了。缸里的水被它挣扎时搅动过,泛着一圈圈细微的涟漪,正慢慢平静下来。那根红绳,还死死地拴在它的后腿上,像一道索命的符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老蔫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进水缸里。他张着嘴,想喊,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只有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像破风箱一样的声音。完了!全完了!

就在他瘫软在地,万念俱灰的当口,猛然间,听得炕上传来“呃”的一声长吟!那声音,不像人发出的,倒像是……像是什么东西终于喘上来一口气。

李老蔫猛地回头,只见昏睡了好几天的张桂兰,竟然直挺挺地、像个木头橛子似的,猛地从炕上坐了起来!她的眼睛睁得溜圆,瞳孔却在扩散,里面没有一丝光彩,只有一片死寂的黑。她就那么坐着,直勾勾地看着前方,看了有那么几秒钟,然后,身子一软,又“噗通”一声倒回了炕上,没了声息。

李老蔫连滚带爬地过去,摇晃她,呼唤她。过了好半晌,张桂兰的眼皮才颤动了几下,慢慢地,又睁开了。

“桂兰?桂兰?你……你醒了?”李老蔫声音发抖,带着哭腔,心里却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张桂兰转过头,看着他。那眼神,空洞,陌生,还带着一丝……孩童般的茫然。她看了李老蔫好久,好像从来不认识这个人。

然后,她开口了。发出的声音,让李老蔫浑身的汗毛“唰”一下,全都立了起来!

那根本不是张桂兰平时爽利的声音!那是一个尖细、稚嫩,带着点委屈哭腔的、完完全全的小孩子的声音!

“你……你是谁呀?”那“孩子”透过张桂兰的嘴,怯生生地问,“我……我娘呢?”

李老蔫如遭雷击,僵在当场。

从那天起,李老蔫的媳妇就“没”了。活着的这个,顶着张桂兰的皮囊,内里却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她怕生人,尤其怕李老蔫,看见他就往炕旮旯里缩。她说话永远是那个尖细的童声,反反复复,颠来倒去就是那么几句:

“水里有东西拉我……”

“它拽我脚……可疼了……”

“水里冷……娘,我冷……”

家里开始不对劲了。那口淹死蛤蟆的大水缸,没人动它,里面的水却会自己无缘无故地泛起涟漪,一圈一圈的,由小变大,慢慢扩散,好像底下有什么东西在吹气。夜深人静的时候,能清晰地听到屋里屋外,有“啪嗒、啪嗒”的声响,像是光脚小孩在潮湿的地上跑动,可拉亮电灯,外面月光地儿明晃晃的,啥也没有。家里的人,老是觉得有看不见的小手在扯他们的裤腿,低头看,却空空如也。

张桂兰——或者说占据了她身子的那个东西——对水表现出一种极端的、矛盾的态度。她怕水,看见水缸、水盆就尖叫,浑身发抖。可有时候,她又会趁人不备,溜到水缸边,把脑袋探进去,一动不动地看,一看就是老半天,拉都拉不开。把她拉开,她就用那种孩童的声音幽幽地哭,说:“我在找……找我的替身儿……它替我淹死啦……”

李老蔫受不了了。他再一次,踏上了去后沟屯的路。这次,他觉得脚下的路比上次更荒凉,天也更冷了。

孙二娘听他说完蛤蟆溺亡和后续的一切,久久没有说话。她坐在蒲团上,像是老了好几岁。最后,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在充满香火味的小屋里回荡,沉重得压得人喘不过气。

“老蔫啊,这都是命数,该着有这么一劫。”她摇着头,“那替身,死在了水里。水鬼的怨气,蛤蟆临死前的怨魂,就顺着那根没断的红绳,一股脑地,全缠上你媳妇了。它们现在成了一个‘共同体’,在你媳妇身子里扎了根。想送走?难喽!比登天还难!”

她看着面如死灰的李老蔫,又补了一句,声音低得像耳语:“它现在……就是想找个真正的‘替身’啊。盯上的,恐怕不止一个了……”

李老蔫是怎么失魂落魄地走回靠山屯的,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只知道从那以后,李家就彻底被一片看不见的阴影给罩住了。那个顶着张桂兰脸孔的“东西”,依旧用孩童的声音说着令人头皮发麻的话。屯子里的人,天一擦黑就紧闭门户,宁愿绕远路,也不从李老蔫家房前屋后走。

后来,在一个秋雨连绵的深夜,雨下得哗哗的,砸在屋顶、窗棂上,响得吓人。李老蔫因为连日的恐惧和疲惫,睡得很死。等他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身边的炕上空了。

张桂兰不见了。

他发疯似的叫上人,满屯子找,最后,还是在屯子东头那口早就封了的老井旁边,找到了她的一只鞋——一只湿透了、沾满了泥巴的、张桂兰平时常穿的千层底布鞋。

井口的石板,好像被挪动过,留下一条窄窄的、黑黢黢的缝隙,往下看,深不见底,只有一股阴冷潮湿的寒气冒上来。

张桂兰到底去哪了?是失足滑倒了?还是被什么东西,终于拖进了它渴望已久的水里?没人知道。

只知道,那以后,靠山屯的人用水都格外小心,尤其不敢让家里的孩子靠近水边。偶尔在深夜,尤其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晚上,似乎还能听到,从屯子东头那口老井的方向,隐隐约约传来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一种是小孩子“咯咯”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另一种,则是“咕嘎、咕嘎”的,像是蛤蟆的鸣叫……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