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47章 血色皮影戏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47章 血色皮影戏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靠山屯这地方,是被老天爷扔在东北极寒角落里的一块硬骨头。自打入了秋,风雪就没断过,鹅毛似的雪片子扯着嗓子往人脸上抽,把山路封得严严实实,连只飞鸟都难进来。屯子四周的山像蹲在那儿的老妖精,黑黢黢的轮廓在风雪里若隐若现,风刮过树梢的声音,夜里听着就跟哭丧似的,呜呜咽咽能渗到骨头缝里去。

屯子里最扎眼的,是村东头那座老戏台。木头架子被岁月啃得坑坑洼洼,红漆早就褪成了灰粉色,戏台檐角挂着的灯笼,布面都冻硬了,里面点着的油灯一照,影子投在雪地上,歪歪扭扭的像个要扑人的怪物。这戏台是福顺戏班的根,可如今这根,早就快烂透了。

福顺戏班的班主叫秦老栓,不是屯里土生土长的,三十多年前跟着师父逃荒过来,就扎在了这儿。如今师父早没了,戏班也败了,拢共就剩五个人——秦老栓,唱花脸的老赵,敲锣的王三,还有两个年轻的,一个是老赵的徒弟狗剩,另一个就是小栓子。小栓子不是秦老栓的亲儿子,是十年前雪灾里捡的孤儿,眉眼亮堂,嗓子也脆,秦老栓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教给了他,盼着这孩子能把福顺戏班的招牌再撑起来。

这年冬天冷得邪乎,屯子里的人都缩在炕头猫冬,谁也没心思看戏。眼瞅着米缸见了底,秦老栓急得满嘴燎泡,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屯西头的大户张老爷差人来传话,说要请戏班去家里唱三天,给老母亲冲喜,酬劳给得厚道,还管饭。秦老栓攥着那几张皱巴巴的钱票子,手指头都攥得发白,当即拍板:“唱!就唱咱的压箱戏《冤鬼诉》。”

《冤鬼诉》这出戏,在福顺戏班传了多少代,没人说得清。讲的是一个姑娘被恶绅害死,魂魄附在皮影上,夜里出来诉冤的故事。戏里最核心的物件,就是那尊祖传的“冤鬼”皮影。这皮影比别的皮影都沉,皮子不知道是用啥做的,摸上去又凉又硬,颜色是深褐色的,像浸过血的木头。皮影的脸雕得极细,眉梢耷拉着,眼窝深陷,嘴角撇出一抹似哭非哭的弧度,灯一照,影子投在幕布上,活脱脱一个真鬼。

小栓子第一次见这皮影的时候,才刚到秦老栓腰那么高。他伸手去碰,被秦老栓一把打了回来,秦老栓的脸在油灯下绷得紧紧的:“这皮影碰不得,唱的时候再拿出来,平时都得锁在樟木匣子里。”那时候小栓子只当是师父护着宝贝,直到他开始学唱《冤鬼诉》,才知道这皮影有多邪性。

张老爷家的戏台搭在院子里,用帆布围了三面挡风。演出的头天晚上,风雪小了点,可寒气还是跟针似的往骨头里钻。戏班的人都裹着厚棉袄,手脚还是冻得发僵。小栓子唱的是被害死的姑娘的兄长,负责引“冤鬼”出场;秦老栓则在幕布后操控那尊“冤鬼”皮影,老赵和王三在一旁伴奏。

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幕布上的光影也跟着晃。小栓子亮开嗓子唱:“冤魂泣血在三更,盼得青天把冤平——”他的声音清亮,穿透了院中的风雪。就在这时,幕布后的秦老栓忽然皱了皱眉。他的手指扣着皮影的操纵杆,按照熟得不能再熟的套路拉动,可指尖传来的力道却不对。那皮影的胳膊,本该只抬到胸口,却莫名地多甩了半圈,动作比他的手势快了一瞬,就像有自己的心思似的。

秦老栓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是自己冻僵了手没知觉,赶紧攥了攥拳头,哈了口热气。可接下来,更诡异的事儿发生了。“冤鬼”皮影在幕布上跪下身诉冤,按照戏词,它该用袖子捂着脸哭,可秦老栓明明没动操纵杆,那皮影的袖子却自己抖了抖,像是真的在抹眼泪。油灯的光刚好打在皮影的脸上,秦老栓瞥见它的眼窝处,似乎比平时更黑了,像两个深不见底的洞,正盯着自己看。

“秦叔,咋了?”幕布后传来小栓子的声音,他刚唱完一段,回头看见秦老栓脸色发白,手都在抖。秦老栓赶紧定了定神,把皮影往身后藏了藏:“没啥,手冻麻了。接着唱,别出错。”小栓子哦了一声,转回头去,可他没看见,秦老栓盯着那尊皮影,喉结狠狠滚了一下——刚才皮影的嘴角,好像往上咧了咧,露出一抹极淡的笑。

这一晚的演出,秦老栓全程提心吊胆。那皮影的动作时不时就“出格”,一会儿脚多挪一步,一会儿头多转一下,都只是微妙的一点,台下的观众没察觉,可他这个操控者,却看得清清楚楚。他甚至觉得,手里的皮影越来越沉,像是在吸他的力气,指尖的凉意顺着胳膊往上爬,冻得他骨头缝都疼。

散场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张老爷家的人都睡熟了,院子里只剩戏班几个人收拾东西。雪又开始下了,落在脸上冰凉。小栓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给秦老栓递了个热乎的烤红薯:“秦叔,今天唱得真痛快,你看张老爷家的老太太,哭得都快喘不上气了。”他的脸上沾着点没卸干净的油彩,眼睛亮得像星星,一点都没察觉秦老栓的异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秦老栓接过烤红薯,暖意顺着手心蔓延开,可心里的寒意却更重了。他摸了摸小栓子的头:“累了吧?回去赶紧睡,明儿还得接着唱。”小栓子点点头,又跑去帮老赵搬锣鼓了。秦老栓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刚才幕布上的皮影——那皮影的身形,好像比以前更清晰了些,不再是模糊的一团影子。

回到戏班的破院子,其他人都累得倒头就睡,秦老栓却抱着装皮影的樟木匣子,坐在炕沿上没动。他点了盏油灯,把匣子打开,那尊“冤鬼”皮影静静地躺在里面,还是那副似哭非哭的模样。秦老栓伸出粗糙的手指,轻轻碰了碰皮影的袖子——就在这时,他的指尖顿住了。

皮影的袖口处,沾着一点暗红色的东西。秦老栓心里一紧,赶紧把油灯凑过去。那东西是湿的,黏糊糊的,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腥气。他用袖口蹭了蹭,想把那东西擦掉,可不管他怎么蹭,那暗红色的印记都纹丝不动,反倒像是渗进了皮影的皮子里面,越来越清晰。

这不是油彩,也不是灰尘。秦老栓的心跳得像擂鼓,一个可怕的念头钻进脑子里——这是血。新鲜的血。他猛地抬头看向窗外,风雪正拍打着窗纸,发出沙沙的声响,院子里的戏台在黑暗中,像个蛰伏的怪兽。谁的血?这皮影怎么会沾上血?

那一晚,秦老栓抱着樟木匣子坐了一夜。油灯燃尽了,屋里陷入一片漆黑,他就坐在黑暗里,听着外面的风雪声,还有自己越来越响的心跳声。那尊皮影在匣子里,像是有了呼吸,他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冰冷,诡异,带着一股说不清的恶意。

第二天一早,第一个发现不对劲的是老赵。他喊小栓子起来练嗓子,喊了好几声都没人应,跑到小栓子的屋门口一推,门是虚掩着的。屋里的炕是凉的,铺盖叠得整整齐齐,可小栓子人却不见了。“小栓子!小栓子!”老赵的喊声惊动了所有人,秦老栓冲出屋的时候,鞋都没穿好,脚踩在雪地上,冻得钻心疼。

戏班的人把整个靠山屯都翻遍了,张老爷也派了家丁帮忙搜寻,可小栓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留下一点痕迹。雪地上只有他昨天晚上回屋时的脚印,到了屋门口就断了,像是被风雪凭空抹去了。小栓子是个机灵的孩子,从来不会乱跑,更不会在这么冷的天里不打招呼就离开。

“是不是被狼叼走了?”王三哆哆嗦嗦地说,屯子附近有狼出没,以前也出过牲畜被叼走的事儿。老赵一巴掌拍在他背上:“放屁!狼叼走能一点动静没有?小栓子喊一声咱都能听见!”秦老栓没说话,他的目光落在了院角的樟木匣子上,心里的不安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搜寻到傍晚,所有人都灰头土脸地回来了,脸上满是绝望。张老爷的家丁也撤了,临走前说,这么大的雪,人要是真走丢了,恐怕凶多吉少。秦老栓独自走回屋,关上房门,从樟木匣子里拿出那尊“冤鬼”皮影。油灯的光再次照亮皮影,这一次,秦老栓看得清清楚楚——皮影的轮廓,变了。

以前的“冤鬼”皮影,身形是模糊的,看不出具体的高矮胖瘦,可现在,它的轮廓分明起来,肩膀的宽窄,腰身的粗细,甚至连头上的发式,都和小栓子一模一样。秦老栓颤抖着伸出手,比了比皮影的高度,刚好到他的腰——那是小栓子的身高。他又看向皮影的脸,眉梢的弧度,嘴角的线条,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小栓子的模样,只是脸色依旧是深褐色的,眼窝深陷,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小栓子……”秦老栓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他猛地把皮影扔在炕上,后退了两步,撞在桌角上,疼得他直咧嘴,可他一点都没察觉。这不是巧合,绝对不是。皮影上的血,失踪的小栓子,变了模样的皮影……这些线索串在一起,指向一个让他毛骨悚然的答案。

“秦叔,你咋了?”门外传来老赵的声音,他听见屋里的动静,担心秦老栓出事。秦老栓赶紧把皮影塞回樟木匣子,锁上,才打开门。老赵看见他脸色惨白,眼睛里布满血丝,吓了一跳:“你这是咋了?跟丢了魂似的。”

秦老栓摆摆手,示意老赵进屋,然后关上了门。他压低声音,把昨晚皮影沾血和今天皮影变样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赵。老赵越听脸色越白,最后猛地一拍大腿:“邪性!这皮影太邪性了!我爹以前跟我说过,咱福顺戏班的老皮影有‘灵性’,可没说过是这么个灵性法啊!”

“我得去问问老马头。”秦老栓突然说。老马头是靠山屯最老的人,活了快九十岁,屯子里的事儿,就没有他不知道的。秦老栓小时候听师父说过,老马头的爹,以前跟福顺戏班的老班主是拜把子兄弟,说不定知道这皮影的来历。

老马头的家在屯子最西头,是一间低矮的土坯房,房顶上的雪积了厚厚一层,眼看就要压塌了。秦老栓和老赵踩着没过膝盖的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门口,敲了半天门,才听见屋里传来老马头浑浊的声音:“谁啊?这么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大爷,是我,秦老栓。”秦老栓喊道。屋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挪动东西的声音,门吱呀一声开了,老马头披着一件破棉袄,站在门口,浑浊的眼睛打量着他们:“啥事儿?小栓子找到了?”

秦老栓摇摇头,跟着老马头进了屋。屋里又黑又冷,只有一盏小油灯亮着,照亮了墙上挂着的一张旧照片——那是几十年前的福顺戏班,老马头的爹站在最中间,手里捧着的,正是那尊“冤鬼”皮影。秦老栓的目光落在照片上,心里一沉。

“马大爷,我问您个事儿,”秦老栓坐下,搓了搓冻僵的手,“咱福顺戏班那尊‘冤鬼’皮影,到底是啥来历?”老马头的身体猛地一僵,端着烟袋的手抖了抖,烟锅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捡起来,重新装上烟,却半天没点着。

“你问这干啥?”老马头的声音有些沙哑。“小栓子不见了,”秦老栓的声音带着颤抖,“那皮影……沾了血,还变了模样,变得跟小栓子一模一样。”

老马头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恐,他盯着秦老栓看了半天,才叹了口气,从炕席底下摸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福顺戏班记”。“这是我爹留下来的,”老马头说,“你自己看吧,看完就啥都明白了。”

秦老栓拿起小册子,借着油灯的光翻看起来。册子上的字迹很潦草,是老马头爹的笔迹。上面写着,福顺戏班的“冤鬼”皮影,不是普通的皮影,是用一个含冤而死的女子的皮,混着特殊的药材制成的。这皮影有“灵性”,能让戏演得活灵活现,但要维持这份“灵性”,必须以“活人魂”为祭。每过十几年,就会有一个年轻的戏班成员失踪,他们的魂魄被皮影吸走,成为皮影的“戏奴”,皮影才能继续“活”下去。

册子上还记着历代失踪者的名字,三十年前的小花,二十年前的狗剩他爹,十年前的……秦老栓的手指顿住了,十年前失踪的,是他的师父。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师父失踪前,也说过皮影动作异常的事儿;为什么他接手戏班后,秦老栓总觉得师父的影子,好像附在了皮影上。

“这皮影是个催命鬼啊,”老马头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爹当年就想烧了它,可老班主不让,说这是戏班的根。后来我爹亲眼看见小花被皮影吸走魂魄,就再也不敢碰这戏班的事儿了。秦小子,你可别犯傻,赶紧跑吧,离开靠山屯,再也别回来。”

“跑?”秦老栓猛地站起来,手里的小册子掉在地上,“小栓子还在里面!我不能跑!”他的眼睛红了,小栓子从那么小一点跟着他,他早就把小栓子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了。就算是拼了命,他也要把小栓子救出来。

老马头看着他,叹了口气:“你想救他,也不是没办法。册子最后一页,写着‘烧影送魂’的法子,是我爹后来琢磨出来的,只是从来没人试过。得在朔月之夜,也就是月亮完全看不见的时候,把皮影放在戏台上,用祖传的黄纸符贴在皮影上,再浇上戏班班主的血,点一把火,把皮影烧了,魂魄才能出来。只是……”

“只是啥?”秦老栓赶紧追问。“只是这法子凶险,”老马头说,“烧皮影的时候,那些被吸走的魂魄会出来,怨气重得很,搞不好连你自己的魂都得搭进去。而且,烧了皮影,福顺戏班也就彻底没了。”

“戏班没了就没了,”秦老栓斩钉截铁地说,“只要能救小栓子,我啥都不在乎。”他捡起小册子,翻到最后一页,把“烧影送魂”的法子记在心里,然后对着老马头磕了个头:“马大爷,谢谢您。”

走回戏班的路上,风雪更大了,秦老栓却一点都不觉得冷。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小栓子。老赵跟在他身边,脸色发白:“秦叔,这法子太险了,要不咱再想想别的办法?”秦老栓摇摇头:“没时间了,再等下去,小栓子的魂就彻底被皮影吸没了。”

回到戏班,秦老栓把自己关在屋里,准备“烧影送魂”的东西。他从樟木匣子里拿出祖传的黄纸符,那是用朱砂混着鸡血画的,上面的符文扭曲怪异,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他又找出一把小刀,放在桌上,刀刃闪着寒光。老赵和王三、狗剩站在门口,想劝他,却又不知道该说啥。他们都知道秦老栓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儿,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秦老栓没再去张老爷家唱戏,张老爷派人来催,被他以“戏班出事,无心演出”挡了回去。他每天都坐在院子里的戏台上,等着朔月之夜的到来。那尊“冤鬼”皮影,他一直带在身边,皮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小栓子的模样越来越明显,甚至在夜里,他能听见皮影里传来细微的哭声,像小栓子的声音,又像以前失踪的那些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听得人头皮发麻。

终于,到了朔月之夜。这一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整个靠山屯都陷在一片漆黑里,风雪停了,死一般的寂静,连狗叫都没有。秦老栓让老赵他们待在屋里,无论听见啥动静都别出来,然后独自抱着皮影,走上了戏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戏台的木头上结着一层白霜,踩上去咯吱作响。秦老栓把皮影放在戏台中央,用石头压住,然后拿出黄纸符,贴在皮影的额头上。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桌上的小刀,在自己的手心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立刻涌了出来。他把血滴在黄纸符上,符纸瞬间被染红,上面的符文像是活了一样,开始扭曲蠕动。

“小栓子,别怕,秦叔来救你了。”秦老栓喃喃自语,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吹亮,凑近了皮影。就在火苗快要碰到皮影的时候,戏台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一阵阴冷的风从戏台底下钻出来,吹得火折子的光忽明忽暗。皮影的眼睛里,突然渗出了暗红色的液体,顺着脸颊流下来,像血一样。

“谁让你多管闲事!”一个尖利的声音从皮影里传出来,不是小栓子的声音,而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充满了怨气。秦老栓心里一紧,知道这是那个含冤而死的女子的魂魄。“你害死了这么多人,该还债了!”秦老栓大喝一声,毫不犹豫地把火折子扔在了皮影上。

火苗瞬间窜了起来,包裹住皮影。诡异的是,这火不是红色的,而是幽蓝色的,映得秦老栓的脸忽蓝忽白。皮影在火里发出滋滋的声响,像是皮肉被烧焦的声音。紧接着,无数凄厉的哭声从火里传出来,有小栓子的,有他师父的,有小花的,还有很多他不认识的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在寂静的夜里回荡,听得人毛骨悚然。

秦老栓站在火边,一动不动,任凭那些哭声钻进耳朵里。他看见火里的皮影开始扭曲变形,小栓子的模样渐渐模糊,变成了一个女子的轮廓,然后又变成了其他失踪者的模样,最后彻底烧成了一团灰烬。幽蓝色的火焰越来越旺,照亮了整个戏台,秦老栓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投在地上,像一个守护的巨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火焰终于熄灭了,只剩下一堆黑色的灰烬。哭声也消失了,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烧焦的味道,还有淡淡的血腥味。秦老栓蹲下身,用手拨了拨灰烬,里面什么都没有了,那尊诡异的皮影,彻底消失了。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灰烬被吹散,露出了戏台木板上的一个印记——那是一个小小的手印,和小栓子的手印一模一样。秦老栓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他知道,小栓子的魂,回来了。

他站起身,准备回屋,却突然感觉手心一阵剧痛。他低头一看,自己的手心,那个被小刀划开的伤口,竟然愈合了,只留下一个和“冤鬼”皮影轮廓一模一样的烙印,深褐色的,像嵌在肉里一样,再也消不掉了。

第二天一早,靠山屯的人发现,福顺戏班的戏台被烧了,只剩下一堆黑黢黢的木头架子。秦老栓和戏班的人,也离开了靠山屯,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有人说,他们去了南方,再也不会回来了;也有人说,秦老栓把自己的魂留在了戏台上,陪着那些被救出来的魂魄。

后来,靠山屯的人再也不唱皮影戏了,甚至没人敢提“福顺戏班”这四个字。每当风雪夜,有人经过那座烧毁的戏台,总能听见一阵轻轻的歌声,像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唱戏,声音清亮,却又带着一丝说不出的忧伤。

而秦老栓,他带着老赵他们,在南方的一个小镇落了脚,开了一家小面馆。他的手心,那个烙印一直都在,天阴下雨的时候会疼,像有东西在里面蠕动。但他不后悔,只要小栓子能安息,这点疼又算得了什么。

有时候,他会坐在面馆门口,看着南方温暖的阳光,想起靠山屯的风雪,想起小栓子亮堂的眼睛,想起那尊血色的皮影。他知道,有些东西,就算烧成了灰烬,也永远不会消失,就像他手心的烙印,就像那些被救赎的魂魄,永远刻在他的生命里。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