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24章 地窖下的小手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24章 地窖下的小手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光绪三十四年的冬天,关东的雪下得比往年都早。爹用洋镐在冻得硬邦邦的黑土地上刨了三天,才挖出能容下半间屋的地窖,又和娘一起扛来青石板铺在窖底,说是能隔潮气,好存过冬的苞米饼子、干白菜和土豆。那时候我才六岁,裹着娘改了三回的旧棉袄,蹲在窖口看爹干活,哈出的白气一飘到空中就散了,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得生疼。

我们家是头一年闯关东来的。爷爷说关内闹饥荒,地里长不出粮食,再待着就得饿死,揣着最后半袋小米,领着爹、娘和我,走了三个多月才到这片叫 “乱葬岗子” 的地方 —— 不是真的乱葬岗,是早先来的人随口叫的,说这地方早年没人管,冻死饿死的闯关东人,就随便找个坑埋了,土浅,开春化雪的时候,偶尔能看见露出来的骨头。爷爷不信邪,说 “人勤地不懒”,找了块相对平整的地,砍了山上的柞木,搭了间半地下的地窨子,又挖了地窖,才算有了个家。

头一回发现干粮少了,是腊月初八。娘早上起来去地窖取苞米饼子,回来的时候脸煞白,手里攥着个空陶盆,跟爷爷和爹说:“饼子少了俩,我昨儿个明明数着还有二十三个,今早就剩二十一了。”

爹以为是娘记错了,挠挠头说:“许是你昨儿个累糊涂了,地窖黑,数错了也正常。”

娘急了,声音都颤:“我数了三遍!用灶台上的柴火棍摆着数的,怎么会错?再说那陶盆旁边,还有个黑糊糊的印子,像…… 像小手印。”

爷爷当时正坐在炕沿上抽旱烟,烟杆停在嘴边,眼睛眯了眯:“啥样的手印?”

“小,比我巴掌还小,沾着泥,印在装干菜的布袋子上。” 娘说着,拉起我的手比了比,“也就这么大。”

我吓得往娘身后躲。爷爷把烟锅子在炕沿上磕了磕,站起身:“去看看。”

地窖在屋角,掀开盖在窖口的厚木板,一股混着干菜和泥土的凉气就冒了出来。爹举着松明火把,火光晃悠悠的,照亮了窖里的景象:左边摆着两袋苞米,右边挂着一串串干白菜和干辣椒,中间的石板上,放着装饼子的陶盆和装干菜的布袋子。娘指着布袋子上的印子,火把光凑过去,能清楚看见五个小小的指印,边缘沾着湿泥,像是刚按上去没多久,印子还透着点潮气。

“是黄鼠狼吧?” 爹皱着眉,用脚踢了踢地窖的墙角,“这玩意儿精着呢,专偷粮食。”

爷爷没说话,蹲下身摸了摸那个手印,手指蹭了点泥,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又往窖底的青石板上敲了敲,石板发出闷闷的 “咚咚” 声。“不像是黄鼠狼,” 他站起身,声音沉了点,“黄鼠狼的爪子印不是这样的,再说这泥,是地下的黑泥,不是外头的雪泥。”

那天晚上,爹在窖口加了道木闩,又在窖里放了个铁夹子,说是要是黄鼠狼再来,准能夹住。可第二天早上,娘去取干粮的时候,铁夹子好好的,没动过,陶盆里的苞米饼子又少了一个,这次的手印,出现在了陶盆的边上,比上次的还清楚,指缝里似乎还嵌着点碎土。

爷爷这才说起,他刚来的时候,听隔壁屯子的王大娘说过,这片黑土地邪性,早年有户人家挖地窖,挖着挖着就挖出了一堆小孩的骨头,后来那家人没过多久就搬走了,说晚上总能听见地窖里有小孩哭。当时爷爷没当回事,觉得是老辈人编出来吓人的,可现在,他看着那手印,没再说话,只是抽旱烟的频率变高了,烟杆上的火星子在昏暗的地窨子里一明一暗,像个不安的眼睛。

接下来的日子,干粮丢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是一个苞米饼子,有时候是半袋干土豆,甚至有一次,娘刚晒好的干辣椒,也少了一串。每次丢东西,都能看见那个小小的泥手印,有时候在布袋子上,有时候在石板上,甚至有一次,印在了窖口的木板内侧,像是那东西从地窖里爬上来过,又缩了回去。

我们开始想各种办法防范。爹把木闩换成了铁的,又在窖口周围撒了草木灰,说是能看见脚印;娘找了块红布,缝了个小布袋,里面装了朱砂和糯米,挂在窖口,说是听关内的老人说,这东西能镇邪;爷爷则每天晚上都坐在窖口旁边的炕沿上,抽着旱烟守着,直到后半夜才睡。

可这些都没用。草木灰上没留下任何脚印,红布袋子也好好的,爷爷守了几晚,也没听见任何动静,可干粮还是照样丢,手印还是照样出现。有一次,爷爷早上起来去看地窖,发现铁闩竟然被打开了一道缝,不是被撬开的,像是被什么东西从里面顶开的,而石板上,并排印着三个小手印,像是有三个小东西,一起在那儿待过。

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娘晚上总是睡不着,坐在炕边缝衣服,针脚歪歪扭扭的,有时候缝着缝着就发呆,眼睛盯着窖口的方向;爹话变少了,每天出去劈柴的时候,都要往山上看几眼,像是在找什么,回来的时候,斧头柄上都被他攥得全是汗;爷爷更是沉默,有时候坐在那儿抽旱烟,能抽一下午,烟锅里的烟丝烧完了,也不知道换,直到烟杆烫了手才反应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也开始害怕。以前我还敢在屋门口玩,现在只要一靠近窖口,就觉得浑身发冷,像是有双眼睛在黑暗里盯着我。有天晚上,我起夜,看见窖口的木板缝里,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不是火光,是那种灰蒙蒙的光,还听见里面传来 “窸窸窣窣” 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小声嚼东西。我吓得尖叫起来,爹和爷爷赶紧跑过来,掀开木板一看,里面啥都没有,只有装干粮的陶盆,又空了两个位置,石板上,新的手印还没干。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爷爷把烟锅子往地上一摔,烟杆断成了两截,“得把窖底的石板撬开,看看底下到底有啥。”

娘一听就哭了:“爹,别撬了,咱搬家吧,这地方邪性,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往哪儿搬?” 爷爷的声音有点哑,“冬天这么冷,出去了没地方去,冻也得冻死。再说这地窖里的粮食,要是再丢下去,开春之前咱就得断粮,到时候还是饿死。与其等着,不如查清楚,到底是啥东西在作祟。”

爹沉默了半天,点了点头:“爹说得对,咱得弄清楚。我去山上砍根粗点的柞木当撬棍,再找把结实的洋镐。”

第二天一早,爹就扛着一根碗口粗的柞木回来,又磨了磨洋镐的尖。爷爷把家里仅存的半瓶高粱酒拿出来,倒了点在手上,搓了搓,又在撬棍和洋镐上抹了点,说是能壮胆。娘煮了几个苞米饼子,让我们吃了垫肚子,她自己却一口没吃,只是坐在炕边,双手合十,嘴里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我蹲在屋门口,看着爹和爷爷把窖口的木板掀开,又把里面的苞米袋、干菜袋都搬了出来,地窖一下子空了,只剩下那块青石板,在松明火把的光线下,泛着冷幽幽的光。石板有门板那么大,边缘和地窖的墙缝贴得严严实实,看起来像是从一开始就长在那儿的。

爹先拿着洋镐,在石板的边缘凿了凿,想凿出个缝,方便撬棍伸进去。洋镐砸在石板上,发出 “当当” 的响声,在安静的冬天里,显得特别刺耳,震得我耳朵嗡嗡响。凿了半天,才凿出一个小小的豁口,爹把撬棍的一端塞进去,爷爷在后面帮忙,两人一起用力,撬棍 “嘎吱” 一声弯了,石板却只动了一下,从缝里掉下来点碎土。

“再加吧劲!” 爷爷喊了一声,脸憋得通红,手上的青筋都爆了起来。爹咬着牙,脚蹬在窖壁上,身体往后仰,撬棍又弯了些,这次石板终于松动了,发出 “轰隆” 一声闷响,往一边倾斜了点,一股浓烈的土腥味和霉味,从石板底下涌了出来,呛得我忍不住咳嗽。

爹和爷爷停下来,喘了口气,火把凑过去,往石板底下照。我也凑过去,踮着脚往窖里看 ——

石板底下不是泥土,是个黑漆漆的洞,深不见底,火把的光只能照到洞口周围的地方。而就在洞口的边缘,就在那些潮湿的黑土上,密密麻麻地 “长” 着无数只小手。

那些手很小,都是孩童的手,有的只有我的巴掌一半大,像是刚学会走路的小孩的手;有的稍大些,能看出是五六岁孩子的手。每只手都沾满了湿泥,土黄色的泥裹在手指上,指甲缝里嵌着黑褐色的土块,有的手背上还沾着碎草和小石子。它们不是静止的,是活的,在慢慢地蠕动,有的手指蜷缩起来,像是在抓什么东西,有的手指伸展开,朝着窖口的方向,像是在够上面的光,动作很慢,很僵硬,像是刚从冻了很久的土里醒过来,还没恢复力气。

娘站在后面,看见那些手,“啊” 的一声尖叫,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爹赶紧回头扶住她。爷爷拿着火把的手,也有点抖,火光晃得那些小手的影子在洞壁上跳动,看起来更吓人了。我吓得躲在爹的身后,不敢再看,可眼睛又忍不住往里面瞟,那些小手还在动,一只挨着一只,没有空隙,像是整个洞口都被这些手铺满了,甚至能看见洞里面更深的地方,还有模糊的手影在晃动,不知道还有多少。

“这…… 这是啥啊?” 爹的声音都在颤,他活了三十多年,在关内见过饥荒,见过死人,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吓人的景象。

爷爷深吸了一口气,把火把举得更近些,仔细看了看那些小手,又闻了闻从洞里飘出来的味,突然叹了口气,声音很沉:“是那些闯关东的孩子…… 没活下来的孩子。”

我们都愣住了,看着爷爷,等着他往下说。

“早年闯关东来的人多,路上饿死冻死的,十有**。” 爷爷的声音有点哑,像是在回忆很久以前的事,“尤其是孩子,身子弱,扛不住饿,扛不住冻,有的走着走着就没气了,大人没力气埋,就随便找个坑,挖点土盖上,有的甚至就扔在路边,让野狗叼走。这片土地,底下不知道埋了多少这样的孩子。”

他指了指那些小手:“这些孩子,是没走出来的,埋在这地下,连个正经的坟都没有。天这么冷,地这么硬,他们在底下冻得慌,饿得慌,闻见咱地窖里的干粮味,听见咱屋里的人声,就想上来找口吃的,找个暖和的地方。那些手印,就是他们爬上来的时候,按在上面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娘听着,眼泪就下来了,她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可怜的娃…… 这么冷的天,在底下得多难受啊。”

爷爷放下火把,蹲在窖口,从怀里掏出个布袋子,里面是他攒了很久的纸钱,又让娘拿了几个苞米饼子和一串干白菜,放在窖口的边上。“咱不害他们,” 爷爷说,“他们也是可怜人,就是想找口吃的。咱把饼子放在这儿,让他们吃,再烧点纸钱,让他们在底下能暖和点。”

爹也缓过神来,帮着爷爷把纸钱点燃,火光映着那些小手,它们的动作似乎慢了点,不再像刚才那样朝着窖口伸,而是有的手落在了苞米饼子上,轻轻碰了碰,像是在确认是不是能吃。娘站在旁边,又拿了几个土豆,放在饼子旁边,嘴里念叨着:“娃啊,吃吧,吃饱了就不冷了,别再往上跑了,上面也冷。”

那天下午,我们没把石板盖回去,就那么敞着窖口,在旁边烧了纸钱,放了干粮。到了晚上,再去看的时候,那些苞米饼子和土豆都没了,只剩下空空的盘子,而那些小手,大多都缩回了洞里,只有几只还留在洞口,动作很轻,像是在休息。

从那以后,我们家的地窖,就再也没丢过干粮。爷爷每天早上,都会往窖口放两个苞米饼子,有时候是几个土豆,晚上再去看,那些吃的都会不见,而石板上的手印,也再也没出现过。偶尔在晚上,能听见地窖里传来 “窸窸窣窣” 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小声吃东西,可我们都不害怕了,知道是那些孩子在底下吃东西,他们只是饿,只是冷,不是要害人。

开春的时候,雪化了,地也软了。爹和爷爷在房子后面,挖了个很大的坑,又砍了些松树枝,铺在坑里,算是给那些孩子立了个简单的坟。爷爷还在坟前立了块木牌子,上面写着 “闯关东无名孩童之墓”,每天早上,都会去坟前烧点纸钱,放个苞米饼子。

后来,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地窨子换成了砖瓦房,地窖也重新挖了个更大的,可那个有小手的地窖,我们没填,就那么留着,偶尔还会往里面放些干粮。再后来,附近来了更多闯关东的人,盖了房子,成了个小屯子,爷爷就跟他们说,这片土地底下有很多可怜的孩子,让他们多留意,别惊扰了他们。

我长大以后,离开过关东,去关内读过书,可每次回来,都会去那个旧地窖看看,去坟前烧点纸钱。有时候站在坟前,能看见风吹过松树枝,发出 “沙沙” 的声音,像是有很多小孩在小声说话,又像是他们在笑。我知道,那些孩子,还在这片黑土地上,他们没走,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和我们一起,守着这片他们曾经没能活下去的土地。

关东的黑土地,是肥沃的,能长出庄稼,能养活人,可它也是沉重的,埋着无数闯关东人的眼泪和骨头,埋着那些没能长大的孩子的执念。那些小手,不是恐怖的怪物,是一个个渴望活下去的小生命,是这片土地上,永远不该被忘记的魂。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