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帝道大圣 >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知礼数

帝道大圣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知礼数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4-03 01:32:01 来源:就是看

运筹帷幄绘乾坤,决胜千里意气真。

国泰民安情所系,盛世繁华梦所牵。

山河锦绣心陶醉,黎庶安康泪满襟。

勿忘初心常感念,砥砺前行护家园。

-----(华丽的分割线)

宋平存不知道消失的姬知恒和那个占据宋未果身躯出现在他面前的人之间到底赌的是什么。但从临走之前的简短对话以及利用时空之力捕捉到的模糊印象,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座石塔前两人对弈的场面。

而那句姬知恒,你输了。也能印证寰宇世界其实被人置于棋盘之中在博弈。

他们二人能在自己面前“为所欲为”且不受寰宇世界规则限制,那种黑洞的力量和自己最后情急之下爆发出来的力量都是以前从未在寰宇世界出现的。也是让姬知恒最后有那么一丝意味不明的感觉。

新蓝星在演变的几十万年中,宋平存一直在想,到底要如何来应对。显然这个时候离开寰宇世界并不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对方手段比自己高明,这个棋局的开始甚至都可以追溯到“洪”圈护寰宇世界之前。

之所以换了无数代天帝、界主到自己这里才发生变化,起因就是自己对于寰宇世界的规则改变。当然也有可能之前有天帝或者界主做过,只是没有在寰宇世界留下任何一点信息。

从自己可以改变规则开始,他就知道要实现这些并非不可能,那么棋局是在不断变化还是在不断的尝试都有可能。

新蓝星虽然是激愤之下有些冲动的行为,但也未尝不是自己最本能的选择。所以,当他把王莽的走向彻底想清楚之后,就是在等待执棋之人落子。

从南宋国七郡主、李家小姐带着两个丫头出现在私塾之中,他似乎看到了一些端倪。

这些都是宋平存曾经经历过的,从微弱开始文慧、七郡主和自己无意中救下的红翠、绿衣,看起来都那么巧合的又开始重新上演。

至少借了阴阳仙祖四人的私心。

记得最早之时,稽山策曾经和自己明言过,可以策万物,唯独难策人心。既然如此,人心就是变数,王莽的走向就要彻底的颠覆原来的人生轨迹。

当年是一路掩饰不愿多与人打交道,那这一次干脆就直面出头。

南宋国建国庆典还在继续,数百年没有在战争中失败过的国度,无论国情还是民心开始失去了当初的悍勇守卫的决心,有些浮躁,对于庆典的热情,不管是什么阶层都兴致盎然。

阳光普照,万民欢腾的场面让端坐在龙椅上南宋国皇帝,望着下方的臣民,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今日,他欲选拔一位优秀少年,以今日之盛况为题赋诗一首,不论年纪、不论出身,加封国士之名,以此彰显南宋国的繁荣。

广场上人山人海,各方才子佳人云集,他们或低声交流,或昂首凝望,期待着当朝文人骚客当场献诗。

一时间,墨香四溢,诗意盎然。他们的诗作无不描绘了南宋国的繁荣昌盛,以及庆典的喜庆氛围。有专人吟诵,不乏喝彩之声。

在皇室的人群中,王莽静静地站着张氏身后,得益于七郡主的邀请,高台上听得更清楚。但一个时辰过去,他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这一幕恰巧被皇室的几个皇子看到,不久便在皇室人群中传了开来。

“七郡主身旁那位少年,似乎对文人们的诗作不以为然啊。”有人窃窃私语。

“哼,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有人冷哼一声,不满地说道。

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有人将此事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微微侧头,要说这些诗作不满意那倒未必,只是总感觉少了什么?但是一个少年能有多大的水准,当下传话的人将王莽在私塾之事,甚至七郡主明显有亲近的举动都一一告知。皇帝当场命人传话,让王莽也下场赋诗一首。

张氏吓得不知所措,七郡主反而如同事先已经知道一般,事实上这些就是她所安排。自小在皇宫之中长大,心机断不是王莽所能比较的。王莽若是没有功名,就算少年再过几年依然还是少年,最多民间有些薄名,身份的差异她当然明白,索性建国庆典之上就让王莽露脸,倒是没有期望一举夺魁,却可为今后博得一线机会。

王莽却是面不改色,步履从容地走到广场中央的高台上,礼节周全,看得皇帝都心下惊讶,要知道此子也不过十五岁而已。

只见王莽向皇帝施礼之后,走到高台书案之前,提笔挥毫,一气呵成,写下之后,手上一用力,笔断侧飞而出。

原本大家以为只是皇帝的一时兴起,虽说是不限身份、年龄,但十五岁少年上高台当着所有人的面作诗,能有多大的才情。

然而当吟诵之人拿起王莽所作之后,却是久久不能出声,直到皇帝脸色不悦,身边的人催促,吟诵之人才开口吟诵而出。

运筹帷幄绘乾坤,决胜千里意气真。

国泰民安情所系,盛世繁华梦所牵。

山河锦绣心陶醉,黎庶安康泪满襟。

勿忘初心常感念,砥砺前行护家园。

尽管诗词用句的确稍显稚嫩,但很明显这一段诗作不是他一个十五岁少年能写的,准确的说不是他这一普通百姓应该说的,这已经是站在君王的角度带有劝诫之意了。

因而刚才吟诵之人着实是有些不敢,所以王莽此诗一出,深明诗词之道的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七郡主身边不乏也有懂诗之人,赶紧将此诗意境说与七郡主。把一个小姑娘吓得花容失色,张氏在一边听完,更是从椅子上直接跌坐在地。

这一下,整个广场都陷入了沉寂。人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十五岁少年能写出的诗作。皇帝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望着王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好诗!好诗!”片刻之后,皇帝突然拍手称赞,打破了沉默,“少年,你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期望。朕很欣赏你的才华和抱负。”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老臣却突然站了出来,他指着王莽,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此子不知礼数,竟敢在庆典之上写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诗句!他这是在讽刺朝廷,藐视皇权啊!”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哗然。人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赞同老臣的说法,认为王莽的诗确实太过犀利;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王莽只是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和期望,并无不敬之意。

皇帝的脸色也变得更加难看起来。他望着王莽,沉声问道:“少年,你这首诗究竟是何意?你是在讽刺朝廷吗?”

王莽神色坦然,他向皇帝深深一礼,然后朗声说道:“陛下明察,小子绝无此意。有人安乐,自然就有人忧思,若一国之人皆是得意忘形,南宋国未来岂不日渐忘忧!一国之士,当以一国为基,舍一身而顾,虽死不悔。何来不敬?言我大逆不道者,试问上可能对天,下可能对地?更别说这朗朗乾坤,万民之所愿!谁愿赴死?唯大义者!谁会苟活,唯自利之辈尔!”

这一番说辞,简直让所有人都震惊,而刚才说王莽大逆不道的老臣此时却是沉默不敢再言。

听到王莽的解释,皇帝虽脸色缓和,但对于王莽逾越之意却已是记在了心间,沉默了片刻,然后挥了挥手说道:“好了,此事就此作罢。王莽年幼,有少年雄心抱负,应当鼓励。先退下吧!”

皇帝的话给王莽定了性,似乎不计较王莽的逆,却也只是草草的一句“应当鼓励”就收尾,谁也不敢再多言。

然而这场风波却并没有就此平息下去,反而愈演愈烈。

庆典结束之后不久,关于王莽的诗作就传遍了整个南宋国都城开始向其他城市扩散而去,人们都在议论着这个突然崛起的少年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和经历,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诗作?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