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帝道大圣 > 第六百四十九章 南宋国私塾

帝道大圣 第六百四十九章 南宋国私塾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4-03 01:32:01 来源:就是看

新蓝星的变化,让四位仙祖越看越不懂,又不愿意放弃。

新蓝星的中南部,有一个大湖,名为清音湖,湖水清澈,就算成人站在水里,都能从水面清晰的看到脚下的泥土,大湖的四周是三座并不高大的山峰,三山之间两条大河从高处极速奔泻而下,形成的大湖,将狂暴而下的河流逐渐安抚,又向着东方汇聚成一条大河缓缓流走。而清音湖也因此得名。

从有大河经过开始,不断的水流奔腾将大河的两岸冲刷成了宽阔的平原地带,最后在最早被冲刷的低凹地带形成了河床,因为大河也被固定了下来,乖乖的向着东方而去,此河因为是两条大河汇聚而成,被称为双河。而那两条从山峰奔腾而下的大河则被命名为北河和南河。

唯一没有山峰的一面双河的两岸有一个国度:南宋国。

当年在这里建立南宋国的的人族,是厌烦了纷争,只想安安静静的生活,而这一大片的湖泊和山峰有足够的自然条件供养人族生活。

南宋国从从最初的几万人,因为远离战争,人口繁衍和外来的人族增加,已经不可能再避世不出,与外界的接触越多,纷争就开始不可避免的产生,几经易主,最后人族宋氏成了新的皇族就再没有被易主过。

这片临湖的平原上大大小小的已经数十个城市,在最靠近清音湖的城市叫南都城,是南宋国的皇都所在。

城外再靠近湖泊的地方有一个村落,是不愿意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逐渐群居而成,姓氏复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姓氏,有一小半的南宋国的姓氏都在这里出现,随着时间流失,最后形成以张、王、李三个姓氏为主的村子。

村里有一户人家,父母早逝,留下一个孤儿,名为王莽,其实他的确姓王,原本的名字他自己都早已经忘记,这个莽字乃是因其做事莽撞,被相邻久而久之叫出来的。

张姓家族有一户人家,丈夫早逝,留下一个妇女精通岐黄之术,膝下无儿无女,待公婆都去世之后,就把王莽接回家收做了义子,这本是为了自己养老之举,众相邻也念其医术高超,纷纷劝阻张氏考虑清楚。

然而这王莽却把前来劝阻的村民,一个一个都赶了出去,有家的感觉是真的好,岂能让这些闲人将自己到手的幸福感再剥夺。

也不知道这王莽从哪儿找来一条癞皮狗,长相奇特,但毛发黑亮,从小养大,到这条大黑狗两岁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癞皮狗的模样,甚是威猛。张氏但凡出诊,这条名为大黑的狗就前后脚的跟着,甚至还充当起了本该牛、马才干的事,驮起了张氏的药箱。

更为奇特的是,有一年出诊回来的路上,张氏看见一只浑身泥浆的巨型鸟奄奄一息,医者的本能喂食了救命的药。第二天一头浑身红毛的巨鸟就飞到张氏家叼来了一头山间的野兽,把张氏乐得,孤儿寡母的生活不易,这一头野兽能吃好久,就这样,这头巨鸟隔三差五的九叼来野兽,让张氏感叹巨鸟能知恩图报。

这只红鸟出了张氏和王莽之外,再无人可以靠近。王莽总觉得当年给大黑取名的时候有欠考虑,名字太简单。这些年跟着张氏学习岐黄之术也学了些文字,绞尽脑汁终于给这只红鸟取了个霸气的名字,赤炎。

而四位仙祖本就因南宋国建立数百年未曾被人抢夺开始注意这里,这王莽、大黑和赤炎一出来,顿时让四位仙祖坐不住了,再巧合也不会巧合到这个程度吧!虽然悄悄的问过洪中天那多话的木木,直达洪中天上大黑和赤炎活得好好的,根本不是转世的这俩,但所有的名字巧合放到一起,就算没有想法也会产生想法的。

等他们前去查看,大黑和赤炎总给他们一种被识破的感觉,商议一番之后在城里给他们自己找了一个适合身份,那就是教书先生,这既不显眼,还能有机会接触王莽。

对于教书的夫子,自然大家都很尊重,而且夫子慷慨,所有学子只需少许米粮就可上学,就算真的拿不出,也不过记下账就可以。

他们给学堂取名私塾,也相当于暗示学堂能教授的比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家的私塾不差。

如此的学堂颇受大家认可和欢迎,仅仅开学不到一个月,就收了三百余学生。虽不是每天三百学生都能到,但一般也有三分之一的能来。

张氏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考虑到自己虽然精通岐黄之术,但教授给王莽的毕竟只在医道之上,就让王莽也去私塾学堂上学。有赤炎捕捉野兽,家里也不缺米粮了,有些余粮按照学堂的要求也是完全可以的。

王莽想着义母身边有大黑和赤炎,也同意了。并非是真的想学什么,只是单纯的不想让义母操心。

或许是因为私塾学堂的名字引起了注意,就连南宋国皇室也注意到了。当朝国王在庞大的皇族中挑选了一位排行老七的郡主,也进入私塾学堂学习,算是给私塾学堂一个身份的肯定。

这一举动,让南都城的豪门都震惊了,不少有心与皇室联姻却找不到门路的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适龄的公子哥不少也前去学堂,连锁反应不少大家个闺中秀女也因此去了学堂。

四个仙祖倒是一点也不拒绝,似乎整个南宋国的适龄学子都来也无所谓。

当然,地方小了,自有学子出钱,出钱的自然不是那些只能拿米粮换学费的,也不是那些还需要记账的学子。出钱最多的当然是皇室,有了这个打底的标准,各家都纷纷掏钱。轮到一户以镖行出身,最后做起了药商的南都城首富李家,武行加上商贾出身本是不缺钱,实在是不好与皇家争颜面,组织劳工承担了学堂的修建不收一分钱,唯一的条件就是自家女儿身体羸弱,须有两个丫头陪伴。

四位仙祖见状,自然是全都答应了。在他们眼中,这些凡尘俗事都是过眼云烟,重要的是能借此机会接近王莽,探寻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南都城的私塾学堂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扩建,变得越发气派起来。

学堂中的学子们也逐渐发现了四位夫子的不凡之处。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各有特点,令人敬仰。四位仙祖也借着教书的名头,开始在南都城中布道**,将自己的仙道理念悄然融入教学之中。

王莽在学堂中虽然并不是最出众的学子,但因其幼年吃百家饭,又得义母吩咐,所以格外珍惜,每每夫子考较之时,总是第一。

少年心性自然是见不得有超越自己的存在,更何况学堂之中多有王公贵族家纨绔,想要给他使绊子,常常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凡张氏不外出就诊,大黑和赤炎就跟随着王莽一起,无论小孩子人多,谁又真能和恶狗凶禽对抗?

王莽之名在私塾之中渐渐一枝独秀。若非考虑家世问题,怕也是早就有媒婆上门,这种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少年,谁家不喜欢。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皇室七郡主在休堂的时间,径直走出独属于自己的围帘之处,来到王莽身旁,向他请教。

一波惊诧刚起,李家女儿隔日却再次抢在了七郡主之前坐在了王莽身旁请教。

看得四位仙祖有种错觉,这该不会真的是被天尊看重的那个王莽转世之人吧?一个穷小子居然惹得皇室和首富千金都前来相争。

这个时候四位仙祖才发觉王莽居然并没因为身份不同,小心谨慎,反而处事得体,夫子所授的礼节全然没有一丝出错,并没有因为是少年而有一点错漏。

要知道,四位仙祖虽将礼教之事融入教学,却并非主课,却被王莽举一反三的做得让人无话可说。反而李家女儿和皇室七郡主之间在课休的时候,总是争抢谁能先坐在王莽身旁请教,引起了更多少年少女们的猜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