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电力设计院的日常 > 焦虑症——爱哭的宝妈

刘莹觉得自己像一根时刻绷紧的弦,在变电部办公室的日光灯下,发出只有自己能听见的高频嗡鸣。她刚把第五版变电站改造方案的图纸保存,右下角的时间显示晚上十点零三分。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短短一行字:“宝宝又发烧了,38.5度,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那一刻,胸腔里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攥紧了,呼吸困难,手指发麻。她死死盯着屏幕,视线开始模糊。不,不能在这里。她对自己下命令,深呼吸,像心理咨询师周老师教的那样——吸气四秒,屏住七秒,呼气八秒。可那股熟悉的、滚烫的液体根本不听使唤,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迅速蓄满了眼眶。

“又来了。”她绝望地想。

同事们的目光像细密的针,若有若无地扎过来。她猛地站起身,几乎是跑着冲进了洗手间。锁上隔间的门,世界只剩下头顶惨白的光和自己压抑的、断断续续的抽泣。眼泪不是一颗颗掉,是直接连成线往下淌,砸在冰冷的瓷砖地上。委屈像决堤的洪水——为什么方案永远改不完?为什么孩子总在生病时自己不在身边?为什么丈夫只是发来一句“早点回来”,而不是“别急,有我”?为什么自己就这么不争气,连情绪都控制不住?

这根弦,快要断了。

---

每周四下午,是刘莹的“救赎时间”。她坐在周老师那间布置得温暖而简洁的心理咨询室里,像一艘颠簸的小船暂时驶入了避风港。

“上次我们谈到,当‘委屈’这种情绪上来时,试着不要评判它,只是观察它,像看天上飘过的云。”周老师的声音平和,有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今天感觉怎么样?”

刘莹绞着手指,努力想挤出一个“还好”的笑容,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下弯去。眼泪又一次抢先一步。她懊恼地偏过头。

“没关系,刘莹,在这里,眼泪是被允许的。”周老师轻轻递过一盒纸巾。

“我恨我自己这样。”刘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在单位,一点小事,被主任说两句,或者看到别人一家三口的照片,眼泪就自己跑出来。我控制不了……我觉得自己像个废物,根本不配做变电设计师,也不配当妈妈。”

她断断续续地讲述着这一周的挣扎:深夜画图时对孩子的愧疚,家庭聚餐时婆婆那句“女人还是得以家庭为重”的暗示,还有昨天,因为一个数据复核的小疏漏,被项目经理当众点了名,她当时就红了眼圈,狼狈逃回工位。

“我不是故意要哭的,”她哽咽着,“它自己就来了,我拦不住。”

周老师安静地听着,直到刘莹的倾诉暂告一段落,才温和地开口:“刘莹,你不是脆弱。长期的焦虑和压力,会让我们的神经系统一直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就像一部始终在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委屈’和眼泪,或许不是软弱,而是你的身体在超负荷运转下,发出的求救信号。它在提醒你,弦太紧了,需要松一松。”

“求救信号?”刘莹抬起泪眼。

“对。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不再把眼泪当作敌人,而是把它看作一个需要被倾听的、疲惫的内在自我。”

那天离开咨询室时,周老师给了她一个“小任务”:下次感到委屈想哭时,试着在安全的环境下,不抗拒,不评判,只是感受那份情绪,并且在一张便签上记下三个问题:是什么引发了这种感觉?它让我身体哪里不舒服?此刻,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

回到现实,挑战接踵而至。

周五,部门召开项目评审会。刘莹负责汇报的部分,被一位资深同事老张从头质疑到尾。“小刘啊,你这个接地网的设计,考虑过极端天气的土壤电阻率变化吗?想法是好的,但还是太理想化了,缺乏现场经验。”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那种熟悉的、被扼住喉咙的感觉又来了。眼眶开始发热,视线里的图纸线条变得模糊。完了,又要哭了。她在心里哀嚎,手指用力掐进掌心,试图用疼痛转移注意力。

就在这时,她想起了周老师的话:“求救信号……感受它……”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不再对抗那股上涌的情绪。她感受着胸腔里的憋闷,喉咙的哽咽,眼球的酸胀。她意识到,那份“委屈”底下,混杂着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被认可的愤怒,是作为部门里少数女性设计员常常被“格外关照”的憋屈,是连日加班后身心俱疲的辛酸。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仓皇低头或借口去洗手间,而是微微仰起脸,快速眨了几下眼睛,让那股湿意稍微退潮。然后,她拿起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就着模糊的视线,快速记下了几个关键词:“质疑”、“不被信任”、“疲惫”。

做完这个小小的动作,奇迹般地,那股强烈的、想要痛哭失声的冲动,竟然缓和了一些。她清了清嗓子,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老张:“张工,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关键。关于土壤电阻率,我在附录三的详细计算书中,已经参考了近十年本地气象数据做了动态模拟分析,结论是安全裕度足够。会后我可以把数据发您再核对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电力设计院的日常请大家收藏:()电力设计院的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的声音不算特别响亮,但清晰、稳定。老张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含糊地“哦”了一声。主持会议的主任看了她一眼,眼神里似乎有了一丝不同的东西。

那天晚上,她在咨询笔记上写道:“今天,我第一次在‘委屈’来袭时,没有逃跑。我听见了它的声音,它告诉我,我需要被尊重,需要休息。”

---

改变是细微而缓慢的,但确实在发生。

她开始学着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划下一条模糊但确实存在的界限。她不再把工作图纸带回家画,而是在下班前,用十分钟整理好次日思路,然后告诉自己:“工作模式关闭。”回到家,哪怕再累,她也强制自己放下手机,专心陪孩子玩十五分钟积木,或者读一本绘本。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高质量陪伴,竟让她内心的愧疚感减轻了许多。

她也不再硬扛。有一次,孩子高烧不退,丈夫出差,她看着手头即将到期的图纸,第一次拨通了主任的电话,清晰地说明了情况,请求将工期宽限一天,或者请同事暂代。主任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说了句:“孩子要紧,工作你安排好。”

放下电话,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有委屈,没有眼泪,只有一种为自己争取到空间的、微小的胜利感。

又一个周四,心理咨询室里。

“上周,哭了几次?”周老师问。

刘莹认真地回想:“两次。一次是看到孩子画的全家福,把我画得特别小,躲在爸爸身后,当时很难过。另一次是……看电影感动哭的,不算吧?”她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笑。

“当然不算。”周老师也笑了,“感觉怎么样?”

“像……像一直漏水的阀门,终于被自己一点点拧紧了。”刘莹想了想,认真地说,“周老师,我好像明白了一点。家庭和工作,或许根本没法真正‘平衡’,那是一个太完美的词。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艰难的切换和取舍。我接受了自己有时候会搞砸,接受了孩子生病时我的无能为力,也接受了工作中无法让所有人满意。当我接受这些‘做不到’,反而觉得肩膀上的重量,轻了一些。”

“更重要的是,”她顿了顿,眼神里有了一种新的东西,“我学会了在眼泪要来的时候,先停下来,听听它到底想告诉我什么。是太累了?是受委屈了?还是需要帮助了?然后,试着去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

她想起昨天,在变电部办公室,一个新来的女同事因为图纸被打回而红了眼眶,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刘莹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递上一张纸巾,轻声说:“没关系,我第一次被退回七八次呢。去洗手间洗把脸,回来我帮你看看。”

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但不同的是,她不再只是那个一委屈就流泪的脆弱者,她也在学习,如何成为那个可以传递一点点理解和力量的人。

窗外,夜晚城市灯火通明。刘莹知道,明天依然会有画不完的图纸,孩子依然可能会突然生病,生活依然是一地鸡毛。那根弦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放松,但她终于开始学习,如何与这根紧绷的弦共存,如何在自己的节奏里,找到片刻的安宁。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情绪浪潮淹没的小船,她正在努力,为自己打造一副小小的、却属于自己的船桨。

喜欢电力设计院的日常请大家收藏:()电力设计院的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