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宰相 > 第67章 诗,要出名了

大宰相 第67章 诗,要出名了

作者:拜见小道长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03 13:46:00 来源:就是看

清源不富,很穷,年前那场大雪灾,让本就不富裕的清源县雪上加霜。

不过还好,官府赈灾的队伍来的很及时,更甚至户部尚书秦相如大半时间都留在清源县境内,主持赈灾事宜。

清源县恢复的很快,至少没有饿死人的现象发生。

初春的风,吹的人暖暖的,枝头上桃花一朵朵。

安老头肩头扛着一柄锄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恰逢日暮,夕阳将他的影子拉的老长,这幅画面和谐而又美好。

他要去官府新建的学堂里,接自家的小孙子安景下学。

要说,从年初开始,官府颁布的一系列政令,让人摸不着头脑。

安老头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些政令。

比如,政令上规定:

凡四到十二岁适龄稚童,必须前来学堂接受教育,每个孩子每月补助十枚铜板,食宿全包,中午还有红烧肉吃。

再比如:

若是哪些家长将自家孩子藏匿在家中,不许孩子去学堂读书,官府一经发现,将严惩不贷。

最高可判罚三十大板,屁股都得打开花。

于是乎,这些政令一经颁布,田间再也看不见到处乱跑的稚童,除非学堂放学或者放假。

田埂上,安老头脚步轻快,很快便看见远处那一排排红砖修建的学堂。当安老头走到的时候,放学的铃声正好敲响,学堂中稚童一窝蜂地跑出来,身上挎着五颜六色的书包。

安老头在操场外等了许久,也不见自家小孙子出来,一时摸不着头脑,便主动上前几步,来到一间教室门前,伸头朝里望去。

一瞧,安老头开心地笑了笑。

安家祖祖辈辈都是农人,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没想到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小孙子安景竟然是一个读书的料,每日上学天不亮就到,放学了也会缠着学堂里的先生请教问题,这不,正缠着先生问问题呢。

“苏先生。”

安老头伸手拍拍身上的泥土,对这位官府派来的年轻教书先生微微躬了躬身子,以表尊敬。这可是十里八乡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听说没来清源县教书以前,是国子监的监生呢,日后若是高中,那也是官。

苏仁安身穿一袭洗的发白的长衫,二十岁出头,在他身边请教他问题的,正是安老头的小孙子,对于这个小稚童苏仁安烦恼的很,小孩子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问题也是千奇百怪,有些他能回答上来,可有些……让他哑言。

摸了摸安景的小脑袋,苏仁安对安老头点点头,想着安景的爷爷可算是来了,可算是能把安景这个小童领回家。

他能轻松不少,做教书先生不比监生容易。

“苏先生辛苦了……”

“不辛苦。”苏仁安一举一动颇有文人典范,说话语速时正正好,不快不慢。

“安景,与先生告别,咱们回家了。”安老头看向安景吩咐道。安景身子站的笔直,向苏仁安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捧着书卷,小跑到安老头身边。

“先生,我们这就回家了。”

“好。路上慢走。”

爷孙俩大手牵着小手,慢慢消失在苏仁安到视线中。

可是过不多久,只听学堂里,苏仁安一拍大腿,大叫一声“遭了”。

然后,就看见苏仁安提着长衫,小跑向安姓爷孙两个离去的方向追了过去,跑出去老远,终于在一处田埂间,追上爷孙二人。

安老头看着面前气喘吁吁的苏仁安,有些奇怪:

“先生,这是为何?”

苏仁安看了看安老头,又把视线转移到安景身上,指着小童,喘着粗气道:“安景,书……书还给先生,明日来学堂再借与你看。”

安景小童手里紧紧握着一本书,往身后藏了藏,奶声奶气地说道:“先生,这书您就送给我吧,我还有好多问题没搞明白呢。”

说罢,安景抓住安老头的衣角,躲在安老头身后。

苏仁安哭笑不得。

安景手中的书,是苏仁安平时用来教书的。

若是送给安景,他日后可不知从何教起。

安老头这时也明白过来,呵斥安景快把书还给先生。

可安景小童调皮,竟是挣脱,朝远处跑掉了。

安老头在后面一阵追,害得苏仁安也在后面追。

于是乎,这一日日暮,田埂间出现极为有趣的一幕。

一个顽皮的小童在前面跑,两个大人在后面追。

跑不多久,安景被追上了。

安老头抢过小童手中的书,捋平之后,将书工工整整地还给苏仁安,又说了一些好话,说小孩子不懂事,还请先生大人有大量。

苏仁安自然不会生气,有的只有叹息。

看来回去后,还得专门向上面反应一下,得多拨一些课本前来,学生人手一本才好。

“嘿,你小子还跑?”

“别跑,龟孙子,找打!”

还没等苏仁安说句话的功夫,安景赌气跑掉,惹得安老头拿着锄头又是在后面一阵追。

苏仁安站在原地,手里拿着书,笑着摇摇头。

正要按照原路返回学堂,脚下踩到异物发出声响,低头一看,发现是一张被折好的纸,苏仁安弯腰将其捡了起来。

这年头,纸可是稀罕物。

不会是人不要随便丢的,应该是方才安老头身上掉的。

好奇心驱使,苏仁安展开纸,纸上写有字。

不。

是一首诗。

一眼看过去,渐渐的,苏仁安双手有些颤抖,瞳孔忽然骤缩,很震惊的模样,说话结巴起来:

“这,这……好诗,好诗!”

“……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诗好诗……没想到小小的清源县,竟然出了一位人才斐然的诗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好诗。”

“妙,实在是妙,妙不可言……”

“可与之为友,与之为友啊……”

赞叹过后,苏仁安捏着这一张纸,无所适从。

这首诗,是从安老头身上掉出来的,可是据他所知,安老头全家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安景也只是才上了两个月学堂不到的小童,如何能写出这样的好诗来?

苏仁安眉毛一拧,若有所思。

他多年怀才不遇,几次落榜。

难道这是老天爷可怜自己,给自己送来的敲门砖?

如此一想,苏仁安抿抿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今晚,燕王府中有一场诗会,燕王邀请各方才子才女相聚一堂,品读佳作、玩飞花令……若是能以这首诗在诗会上一鸣惊人,日后的仕途不用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