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宰相 > 第14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宰相 第14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者:拜见小道长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03 13:46:00 来源:就是看

永兴元年,腊月初四。

在户部尚书秦相如的安排下,休养在府几个月之久的陈朝离开魁寿街,前去城外主持赈灾事宜。

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一路看过去,触目惊心。

外面的世界白茫茫一片,田里的积雪有一米多深,半人高。

这次受灾的情况,比奏折上写的还要严重些,那些数字乘以倍数的往上增加。受灾的百姓高达三十多万人,京城周边各县镇,没有一处无辜。

车队于午时抵达受灾最严重的一个县,青山县。

这个县常住人口达到八万人,经过初步统计,全县境内将近八成的房屋全部都被大雪压塌,各式各样的帐篷被临时调来,扎在空地上。

但近日,大雪不停,有的帐篷不堪重负,有毁坏的迹象。

陈朝换上一身常服,走下马车,带着韩忠和秦相如便衣走访,了解实情。

街道上,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百姓,他们被赈灾的官兵安置在临时的庇护所,成千上万的百姓挤在一起,相互抱团取暖。

年幼无知的孩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三两聚在一起,撅着屁股,堆着雪人玩,而那些汉子们将手蜷缩在袖子里,排队领着救济的粮食。

时不时就会发生打架,斗殴现象,临时的安置所乱作一团,官兵们苦苦支撑。

陈朝驻足,看着杂乱的一切,心情沉重,轻声低叹。

“这样下去不行,迟早有一天会出事。要想办法让这些灾民找点事情做,分开精神,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闲起来会出事的。”

“相爷……话虽这么说,可赈灾向来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啊。”秦相如躲在厚厚的棉服里,只露出脑袋。

他是户部尚书,赈灾主官,这些年赈过大大小小的灾。

依他的眼光来看,现在这种情况算是好的,调集过来的救济粮尚有富余,不担心饿死人。

只要等大雪过去,灾区重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换句话来说,现在的情况不能轻易改变,谁也不敢保证新的政令下达后,会不会引起民众动乱。

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陈朝想了想,既然他来了,这一切都该变了。

以后世的视角来看,让这些灾民全部聚集在一起,每日无所事事,只等着领救济的粮食填饱肚子,度过灾年,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不明智的。

陈朝抓起路边的雪,扬在空中,目光复杂,“秦尚书觉得,这次灾情会持续多久?”

“一般三四个月……不过看今年的鬼天气,五六个月,半年也是有可能。”秦相如道。

“半年时间,秦尚书觉得半年时间,这些灾民会一直听朝廷的话吗?安安分分地待在这里。”

秦相如摇摇头,苦笑一声,“肯定不会。”

还是那句话,时间久了以后,灾民会出现新的变化。

比如,对朝廷赈灾力度的不满,发生大规模的动乱,甚至引起械斗。

“所以,是该变变了。”陈朝道。

“变则生乱啊。”秦相如苦口婆心地劝道。

陈朝瞪了他一眼,微微不悦,秦相如瞬间闭嘴,拱手领命道:“全听相爷的安排。”

走进临时的帐篷庇护所,陈朝召来各方赈灾的官员。

当众人一听要改变惯有的赈灾条令,他们都有些不可置信,齐刷刷地看向主位上的陈朝。

陈朝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开口道:“出了任何事情,一切责任由本相承担,你们只负责执行。”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众人也不好再阻拦。

喝了一杯热茶,陈朝看向众人,道:“听说过以工代赈吗?”

啥?

以工代赈?

这是什么稀有的东西?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摸不着头脑。

“相爷,什么叫作以工代赈?”有人开口询问。

陈朝笑了笑,解释道:“简单来说,由朝廷出资,修建基础设施工程……哦,基础设施工程就是修建房屋、道路、水坝、等等一系列,满足百姓日常生活的。再聘请受灾的灾民参与灾后的重建,在此期间,朝廷付给灾民一定的报酬,比如每日十文钱什么的,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相爷,您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有官员似乎忘记自己的身份,站出来被气笑了。

“赈灾哪有这样的?如此一来,和大兴土木有何分别?大灾当前,这是要被其他人抓住把柄,非得参我等一本不可。还要被戳着脊梁骨骂,还发工钱?那些灾民能把朝廷吸光,我大纪本就不富裕,户部还能有多少余粮?”

其实,也不怪他。

往年灾情发生,朝廷赈灾,只负责帮助灾民度过最困难的日子,保证他们不被饿死。

至于灾后的重建,全靠灾民自觉。

而方才陈朝的提议,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天方夜谭。

由朝廷出资?聘请灾民?帮助他们修建房屋,还发给他们工钱?

简直不可理喻,闻所未闻。

陈朝摇摇头,并未生气。站的高度不一样,见识不一样,这不能怪他。

记忆中,以工代赈,最出名的还要数远在大洋彼岸的鹰国,当时,鹰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泥潭中,数以千万的企业倒闭,国家的经济水平整体倒退二十年。

这时候,刚刚上任的总统罗斯福,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颁布一系列新政,其中最重要一项措施便是以工代赈。它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建设,给两千多万人提供就业岗位,把鹰国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而这些基础设施,为日后鹰国的强盛铺平道路。

这是一笔长远的投资!

“你们都跟他是一样的看法吗?”陈朝问道。

其他人面面相觑,不语。

这时候,秦相如眼眸一转,突然站出来,拱手道:“相爷,下官誓死追随你。”

……

……

不愉快的会议很快结束,秦相如留在帐篷里,抿了一口茶水,只觉苦涩,难以下咽。

他刚才之所以站出来说出那番话,就是不想让相爷太过于难堪,其实他心里也没底,相爷“以工代赈”的计划,到底靠不靠谱。

“相爷……”秦相如看着陈朝,脸上忧愁,想说点什么。

陈朝摆摆手,打断他,凝眉在想事情。

已经决定的事情,陈朝不会再犹豫。他现在思考的是,该用什么材料进行灾后重建,以保证日后遇上大雪,不会再被压塌。

“本相这一路看下来,发现青山县境内有矿是吧?”

秦相如点点头,“是铁矿,不过产量不高。”

陈朝眯眼想了想,回忆这一路的暗中走访,青山县境内有铁矿,但让陈朝注意的是那些矿区内,被开采出来,堆积成山的无用石头。

记忆中,那些碎石断面呈现一种灰白色,矿区的百姓时常用他们搭建围墙什么的。

灰白色,也就是说这些碎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丰富,若是磨碎后,就是石灰石。

石灰石,铁矿……陈朝的表情越来越凝重,最后脸上竟然浮现淡淡的笑容。

这两样,加上黏土,按比例混合,在1450度高温下煅烧,再与石膏和各种辅料混合磨细,就得出一种灰色的粉状物。

而这种粉状物,便是开展基建工程的决定性材料。

水泥!

有了这种东西作为粘合剂,建造出的房屋,比土质,亦或是木质的都要坚硬,就算遇上再大的雪灾也不会被压塌。

打定主意,陈朝指尖轻敲桌面,发出哒哒哒的声响,心情无比愉悦。

但难题是,这个时代,煅烧的温度,能不能达到既定的一千多摄氏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