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衍启元 > 第98章 岳鹏醒了;一碗手擀面

大衍启元 第98章 岳鹏醒了;一碗手擀面

作者:小麒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秋晨的微光透过中军帐的缝隙钻进来,给帐内镀上一层淡淡的暖黄。秋露的寒气顺着帐帘缝隙渗进来,带着草木的清冽,拂在人脸上,凉丝丝的。

沈砚是被脊柱传来的酸痛惊醒的。他趴在案几上睡了一夜,双臂交叠当枕头,额头抵着微凉的木面,身上只盖了件薄披风,根本挡不住秋夜的寒气。醒来时,浑身的骨头都像生了锈,一动就发出“咯吱”的轻响,尤其是脊柱,僵硬得像是被冻住的钢板,稍微挺直身子,就传来一阵钻心的酸胀,顺着后颈蔓延到腰腹,让他忍不住皱起眉,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慢慢抬起头,揉了揉僵硬的脖颈,指尖按在脊柱第三节的位置,轻轻揉捏着,指腹能感受到肌肉的紧绷。视线下意识地投向床榻,岳鹏还在睡着,脸色已经褪去了昨日的惨白,泛着一丝淡淡的血色,呼吸平稳而深沉,胸口规律起伏,不再像昨夜那般急促微弱,连眉头都舒展了些。

沈砚看着他,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眼中满是欣慰,没有说话,只是轻轻起身,动作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岳鹏的好梦。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每动一下,脊柱都传来阵阵酸痛,昨晚光着脚冲出去、一夜未眠的疲惫,此刻尽数涌上心头,连带着太阳穴都隐隐作痛。

但他没有多做停留,心念一动,身形瞬间消失在中军帐内,下一秒,便出现在了现代公寓的客厅里。

公寓内干净整洁,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落在浅灰色的地板上,暖融融的,与军营的简陋寒酸形成了鲜明对比。沈砚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洗衣液清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没有耽搁,径直走向卫生间,拧开热水龙头,温热的水流倾泻而下,落在脸上,瞬间驱散了大半疲惫。

他掬起一捧温水,泼在脸上,反复揉搓着额头和脸颊,直到皮肤泛起微红,才拿起挤好洁面乳的毛巾,仔细清洗着每一寸皮肤。洗漱台上摆着简约的男士护肤品,他擦干脸后,拿起舒缓喷雾对着后颈和脊柱两侧喷了喷,冰凉的雾气落在皮肤上,稍稍缓解了肌肉的僵硬。最后,他对着镜子,伸出手指用力按压着脊柱两侧的穴位,眉头微蹙,那股酸痛感依旧清晰,却比醒来时舒缓了不少。

洗漱完毕,他换上一身舒适的棉质家居服,走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熟练地拨通了之前合作过的大型餐饮供应商的电话——他早已通过特殊渠道,打通了现代与军营之间的物资输送通道,确保哪怕是八万六千人的饮食,也能兼顾营养、口味与时效。

“喂,张叔,”沈砚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却依旧沉稳有力,“今天给军营送早饭,按八万六千人的量准备,品类弄扎实点,都是早上吃的家常东西,务必让弟兄们吃好吃饱。”

电话那头的张叔是老合作方,早已习惯了他的要求,连忙应道:“沈先生放心,八万六千人的量我们有预案,您说品类就行。”

沈砚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仔细盘算着士兵们的需求,一口气报出六七种贴合早餐场景的品类:“粥类要两种,小米粥按三千斤米的量熬,必须稠糯,米油要足,喝着暖肚子;再弄个杂粮粥,里面加红枣、红豆、薏米,每种配料各备五百斤,顶饱还易消化,适合早上吃。”

“主食来四种,肉包做十万个,鲜猪肉大葱馅,皮薄馅大,每个至少一两重,咬着有肉香;菜包分两种,白菜豆腐和韭菜鸡蛋,各备八万五千个,照顾不爱吃肉的弟兄;再蒸十五万个松软的白馒头,掰开能拉丝的那种;另外炸七万根油条,控油别太腻,炸好后用吸油纸吸掉多余油脂,外酥里嫩,配粥刚好。”

“蛋白质不能少,每人一个煎蛋,备九万个,要煎得外焦里嫩,别糊底,撒点细盐提味就行,早上吃着不腻。”

“小菜就来两种咸菜,都是配粥的家常味,”沈砚特意强调,“腌黄瓜丁备三千斤,切得碎碎的,脆嫩咸淡适中,解腻又下饭;再来两千斤腌萝卜干,晒得半干,嚼着有韧劲,咸香开胃,用小布包分装,方便弟兄们拿着吃。”

报完品类,他又仔细叮嘱:“所有食材必须新鲜,凌晨现采购现做,粥和馒头用大型保温桶装,每桶能装两百人份,桶口盖严实,别凉了;油条用三层保温箱,底层垫保温棉,别软塌塌的没口感。安排三十辆保温车,每车配两名司机轮换,半小时内必须送到指定接应点,我让人在那边等着交接,按营区分发,务必保证每个弟兄都能吃上热乎的,不准出现克扣、漏发的情况。”

“沈先生放心!”张叔连忙应下,“我们已经在备料了,都是早上该吃的家常饭,保证按时按质送到!”

挂了电话,沈砚又揉了揉脊柱,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阳光洒在他身上,暖融融的。他稍稍定了定神,确认早饭安排妥当,心念一动,身形再次消失,回到了中军帐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时,军营已经渐渐苏醒,远处传来士兵们集合的口号声,整齐而有力,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中军帐外,亲卫已经候着了,见沈砚出来,连忙上前躬身行礼:“世子,早。”

“早饭半小时后到,”沈砚吩咐道,声音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只是眉宇间还残留着一丝疲惫,“通知下去,各营按编制到指定地点领取,排好队伍,不准拥挤,让伙夫班的人帮忙分餐,务必让每个弟兄都吃好、吃饱,粥管够,咸菜不够再补。”

“是!属下这就去通知各营统领!”亲卫应声而去,脚步轻快。

沈砚转身回到帐内,走到床榻边,再次看向岳鹏。岳鹏似乎感受到了动静,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翻了个身,面朝帐内,眉头舒展,睡得愈发安稳。沈砚伸出手,轻轻探了探他的额头,温度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不再像昨夜那般灼人,掌心能感受到平稳的体温。

他松了口气,走到案几旁坐下,再次伸出手,轻轻按压着脊柱两侧的肌肉,嘴角却带着难以掩饰的笑意。昨夜的奔波与疲惫都值了,岳鹏转危为安,八万六千名弟兄的早饭也安排妥当了,都是早上该吃的热乎家常饭,踏实又顶饱,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帐外的阳光越来越亮,透过缝隙洒满整个营帐,驱散了最后的寒意。军营里的喧闹声渐渐清晰,夹杂着士兵们的谈笑声和餐具的碰撞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沈砚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稍稍休憩,等待着岳鹏醒来,也等待着那顿热气腾腾的早饭,开启这充满希望的一天。

秋晨的阳光已经洒满军营,露天用餐区里,一排排长桌被擦拭得干净透亮,空气中弥漫着小米粥的醇厚米香、肉包的浓郁油香、油条的酥脆焦香,还有咸菜的清爽咸香。热气腾腾的白雾缭绕在餐桌上方,混杂着八万六千名士兵的谈笑声,热闹又踏实,透着一股久违的烟火气。

士兵们按营区有序排队取餐,保温桶前围满了人,伙夫班的人手脚麻利地舀粥、递包子、分咸菜,没人拥挤,没人喧哗,只有碗筷碰撞的清脆声响和满足的喟叹,整支队伍井然有序,尽显强军风范。

七兄弟凑在一张长桌旁,王斩棘、李擎苍等人熟门熟路地端来满满一碗小米粥,碗里浮着一层厚厚的米油,又拿起两个肉包、一根油条,夹了碟腌黄瓜丁,吃得不亦乐乎。张怀瑾、刘镇川却站在原地,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手脚都有些僵硬,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他们这辈子,尤其是在铁壁关坚守的最后日子里,早饭从来都是掺着草根、难以下咽的稀粥,或是硬邦邦、带着霉味的杂合饼,能勉强填肚子就不错,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小米粥稠得能挂住碗壁,米油亮晶晶的,吹一吹,热气里都是纯粹的米香,没有半点杂质;肉包个头饱满,捏在手里沉甸甸的,面皮松软得能回弹,咬一口,鲜美的猪肉大葱馅汁水四溢,烫得人直呼气却舍不得松口;油条金黄酥脆,咬下去“咔嚓”一声,咸香适中,没有半点油腻感;就连咸菜,腌黄瓜丁脆嫩爽口,萝卜干咸香有韧劲,配着粥吃,解腻又下饭,恰到好处。

“二哥,三哥,愣着干啥?快拿啊!”王斩棘咬着肉包,含糊不清地喊道,“粥管够,包子油条也管够,想吃多少拿多少,别客气!”

张怀瑾迟疑着拿起一个肉包,指尖触到温热的面皮,感受到里面饱满的馅料,鼻子忽然一酸。他想起在铁壁关,弟兄们分食一块杂合饼,连掉在地上的碎屑都要小心翼翼捡起来吃掉,而现在,这样实打实的肉包,竟然能随便吃、管够,这样的待遇,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刘镇川端起一碗小米粥,吹凉了喝了一大口,浓稠的米粥滑过喉咙,带着自然的甜香和暖意,瞬间驱散了身上最后一丝寒气。他忍不住又喝了两口,眼眶微微发热——这是他这几个月来,喝到的第一碗真正的、没有掺任何草根碎石的热粥,纯粹又暖胃。

“张兄弟、刘兄弟,快坐下来吃。”周霆老将军端着粥走过来,身后跟着周凯、李奎、陈宽、陈安、张恒、赵玮等人。周霆老将军笑着给两人各递了一个煎蛋,“世子向来疼弟兄们,早饭从不含糊,都是顶饱又养人的东西,快尝尝这煎蛋,外焦里嫩,就撒了点细盐,正好下饭。”

张怀瑾连忙接过煎蛋,蛋壳煎得金黄,蛋白紧实,蛋黄微微流心,放在鼻尖闻了闻,满是纯粹的蛋香。他之前在铁壁关,别说煎蛋,就连完整的鸡蛋都没见过几次,此刻拿着这枚热乎乎的煎蛋,竟有些舍不得下口。

李奎凑过来,拍了拍刘镇川的肩膀,手里还拿着一根油条:“刘兄弟,快吃!这油条配粥是绝配,凉了就不脆了!咱们跟着世子,别的不说,吃饱饭、穿暖衣是肯定的,往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周凯看向王斩棘等人,笑着补充:“王兄弟、李兄弟你们刚归降时,我也跟张兄弟、刘兄弟一样,没想到能有这样的待遇。世子常说,弟兄们抛家舍业跟着他打仗,不能让大家受委屈,吃好喝好,才能有力气打胜仗,才对得起弟兄们的血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恒端着粥坐下,给张怀瑾夹了一碟萝卜干:“张兄弟,尝尝这腌萝卜,越嚼越香,配粥最开胃。”赵玮也跟着附和:“是啊,我刚来的时候,天天盼着吃这口,比家里的饭菜还踏实。”

刘镇川咬了一口油条,酥脆的口感在嘴里炸开,配着一口温热的小米粥,浑身都舒坦了。他看向张怀瑾,两人眼中都带着同样的震撼与感动——这样的待遇,这样体恤下属的明主,确实值得弟兄们追随。

七兄弟围坐在一起,王斩棘和李擎苍比谁吃的油条多,陈守义慢条斯理地啃着肉包,杨破虏一边喝粥一边给大家夹咸菜,周护粮则惦记着岳鹏,说道:“等大哥醒了,我给大哥端一碗粥过去,让他也尝尝这热乎的,刚好养肠胃。”

周霆老将军点了点头,赞许道:“说得是,岳兄弟刚醒,肠胃弱,喝点小米粥正好。世子已经让人给岳兄弟单独留了粥和软一点的馒头,等会儿让人送过去,你们不用急。”

正说着,沈砚走了过来。他身上还穿着玄色常服,眉宇间带着一丝未消的疲惫,显然刚从中军帐照看岳鹏回来,手里端着一碗小米粥和一个白馒头,吃食简单,与普通士兵无异。

“各位将军,弟兄们,吃好喝好。”沈砚笑着颔首,目光落在张怀瑾、刘镇川身上,语气温和,“张兄弟、刘兄弟不用拘束,想吃什么尽管去拿,粥和包子都管够,不用客气。”

张怀瑾、刘镇川连忙起身行礼,声音有些哽咽:“谢……谢谢世子!”

沈砚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都是自己人,不用多礼。岳兄弟那边我刚看过,已经醒了,精神还不错,就是身子还有些虚,等会儿你们吃完早饭,再过去探望,别打扰他静养。”

“真的?大哥醒了?”七兄弟异口同声地问道,脸上满是惊喜,连手里的筷子都停住了。

沈砚笑着点头:“醒了,刚喝了小半碗粥,气色比昨天好多了。你们吃完慢慢过去,陪他说说话,也好让他宽心。”

众人纷纷应下,餐桌上的气氛愈发融洽。周凯给陈守义夹了一筷子咸菜,笑道:“陈兄弟,尝尝这腌萝卜干,配粥最是开胃。”陈宽也对杨破虏道:“杨兄弟,多喝点杂粮粥,顶饱还养人,世子特意交代要给弟兄们补补气血。”

张怀瑾咬着肉包,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饭菜,看着身边周凯、李奎等人亲切的招呼、弟兄们谈笑风生的模样,看着不远处排队取餐、脸上满是满足的士兵们,又想起昨夜沈砚光着脚、穿睡衣冲出来救岳鹏的模样,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他和刘镇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定——这样体恤下属、珍视将才的世子,这样心怀天下、善待弟兄们的队伍,值得他们托付性命。等大哥彻底康复,他们八个兄弟,定会跟着世子,好好打一场翻身仗,推翻暴政,让天下百姓都能像现在这样,吃上热乎饭,过上安稳日子。

阳光越发明媚,用餐区的热气渐渐散去,却散不去空气中的食物香气和弟兄们心中的暖意。这一顿普通的早饭,不仅填饱了肚子,更凝聚了人心,为即将到来的新征程,埋下了最坚实、最温暖的伏笔。

中军帐内,阳光透过帐帘的缝隙,在床榻边投下一片暖融融的光斑。岳鹏靠在床头,身后垫着厚实的被褥,脸色已褪去大半苍白,泛着一层淡淡的血色,眼神虽不如往日锐利,却依旧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坚定,像一块浸了寒的铁,硬邦邦的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他刚喝完小半碗小米粥,肠胃里暖暖的,身体的酸痛也减轻了不少,但浑身仍有些虚软,抬手时还能感觉到一丝无力。军医刚给他把过脉,说烧已经完全退了,只是体虚,需要静养几日,他却没把这话放在心上,心里只盘算着一件事——离开。

就在这时,帐帘被轻轻掀开,七兄弟鱼贯而入,手里还端着热腾腾的粥碗和包子,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欣喜。

“大哥!你可算醒了!”王斩棘第一个冲上前,把手里的肉包放在床头的小几上,语气激动,“感觉怎么样?身子还虚不虚?”

张怀瑾紧随其后,伸手探了探岳鹏的额头,确认没有再发热,才松了口气:“大哥,你大病初愈,可不能再逞强了,得多歇几日。”

刘镇川端着一碗杂粮粥,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几上:“大哥,这粥养人,你再喝点,垫垫肚子。”

李擎苍、陈守义、杨破虏、周护粮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近况,眼里满是真切的关心。八兄弟时隔多日再次齐聚,帐内满是浓浓的兄弟情谊,连空气都变得暖了起来。

岳鹏看着眼前的七位兄弟,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浅笑,刚想开口说话,目光却扫过帐内熟悉的陈设,想起了这里是沈砚的中军帐,神色瞬间沉了下来,语气坚定得没有一丝波澜:“我没事了,收拾一下,咱们走。”

这话一出,帐内瞬间安静下来,七兄弟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哥,你说啥?”王斩棘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走?往哪走?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呢!”

“回铁壁关也好,另寻去处也罢,总之不能留在这里。”岳鹏挣扎着想要下床,手臂撑在床榻上,因用力而泛白,可刚一挪动身子,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又跌坐回床上,却依旧梗着脖子,语气不容置疑,“沈砚救了我,这份人情我记下了,日后定当百倍奉还,但我岳鹏一生傲骨,绝不会归顺于他,留在这里,于我而言是奇耻大辱。”

“大哥,你这是何苦呢?”刘镇川急得直跺脚,“世子待咱们是真心实意,军营里的弟兄们顿顿有热粥肉包,这样的待遇咱们以前想都不敢想!”

“待遇再好,也换不来我心里的自在。”岳鹏冷冷打断他,眼神里满是傲气,“我等起兵,为的是推翻暴政,不是为了寄人篱下,看他人脸色!”

李擎苍上前一步,语气恳切:“大哥,沈砚胸怀天下,与咱们志同道合,跟着他不是寄人篱下,是并肩作战!”

“志同道合?”岳鹏嗤笑一声,摇了摇头,“他是靖安王世子,我是草莽将领,道不同不相为谋。”

陈守义语气沉稳地劝:“大哥,你向来以弟兄们的安危为重,如今咱们走投无路,弟兄们也都愿意跟着世子,你要是执意离开,弟兄们该何去何从?”

“愿意留下的,便留下;愿意跟我走的,我岳鹏就算拼了这条命,也护得住。”岳鹏语气决绝,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

杨破虏、周护粮也跟着劝了几句,可岳鹏像是铁了心,不管兄弟们说什么,都只是摇头,脸上满是“多说无益”的固执。七兄弟急得团团转,却半点办法都没有,帐内的气氛一时变得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着的张怀瑾缓缓开口了。他是七兄弟里最沉稳的,此刻脸色凝重,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声音低沉而清晰,一字一句地说道:“大哥,你以为,你能活下来,只是因为沈砚的一碗药、一根针吗?”

岳鹏愣了愣,挑眉看向他,没说话。

张怀瑾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了昨夜的情景,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像是刻在了骨子里:“昨夜,我和三哥背着你到营门时,已经快夜里十点了。秋夜的风跟刀子似的,地上的碎石子凉得刺骨,我们通报过后,心里还忐忑不安,怕沈砚不肯见,怕他借机刁难。可没等多久,我们就看到他冲了出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岳鹏,看到他脸上依旧带着不屑,却还是继续说了下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他身上只穿了一件浅灰色的短袖睡衣,就是那种薄薄的、夏天才穿的料子,领口松松垮垮,裤腿只到膝盖,连件外套都没加,胳膊和小腿就那么露在外面,冻得起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

“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他连鞋都没穿,光着脚就跑了出来!”张怀瑾的声音微微发颤,“营门口的路哪里有平整的?全是碎石子和枯草,他就那么光着脚踩在上面,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冲到我们面前,第一句话问的不是‘你们来做什么’,也不是‘岳鹏肯归顺了吗’,而是‘岳鹏怎么样了?气息还稳吗’?”

岳鹏脸上的不屑渐渐消失了,眼神里多了一丝疑惑,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

“我们把你抬进帐里,他亲自指挥士兵铺厚被子,让人去拿药,半点没顾上自己冻得发抖的身子。”张怀瑾继续说道,语气愈发沉重,“你烧得厉害,军医都束手无策,是他亲自拿出那种叫‘退烧针’的东西,亲手给你注射,动作细致得不像个主帅,倒像个悉心照料亲人的弟兄。注射完了,他又让人端来温水,亲自给你擦身子降温,从额头到手脚,每一处都擦得仔仔细细,生怕弄疼了你。”

“整整一夜,他就守在你床边,没合过眼。后半夜天更冷了,他就披了件薄披风,趴在案几上眯了一会儿,今早我们去看你时,亲卫说他醒了之后,脊柱都僵了,动一下都疼得皱眉——那是冻了一夜,又趴着睡了一宿的缘故啊!”

张怀瑾说完,帐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起来。

岳鹏僵坐在床上,脸上的傲气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震惊。他瞪大了眼睛,眼神呆滞地看着张怀瑾,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身下的被褥,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喉结滚动了几下,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怎么也想不到,沈砚身为靖安王世子,身份尊贵,竟然会为了他一个尚未归降、甚至处处与他为敌的人,做到这般地步——光着脚、穿短袖,在秋夜的寒风里冲出来,亲自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守他一夜,冻得自己浑身僵硬。

这已经超出了“惜才”的范畴,更不是“做戏”能做到的。那份不顾体面的急切,那份发自内心的关切,是装不出来的。

岳鹏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张怀瑾描述的画面:一个穿着单薄睡衣、光着脚的身影,在寒夜里匆匆奔跑,脸上满是焦急,眼里只有他的安危。这个画面,与他印象中“高高在上的世子”形象截然不同,狠狠冲击着他的认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沉默了许久,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有震惊,有茫然,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动容。之前那份坚不可摧的固执,像是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湖面,荡开了层层涟漪。

“大哥……”王斩棘小心翼翼地开口,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岳鹏抬手打断了。

岳鹏深吸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向帐外,阳光透过缝隙照在他脸上,明明是暖的,他却觉得心里五味杂陈。他挣扎着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语气也缓和了许多:“罢了……我暂且留下养伤。”

他没有提归顺的事,可这已经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七兄弟见他松口,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容。王斩棘连忙把肉包递给他:“好!先养伤!大哥,快尝尝这肉包,皮薄馅大,可香了!”

帐内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八兄弟围坐在一起,说着分别后的经历,只是岳鹏大多时候都在沉默,眼神里带着一丝思索。他吃着肉包,喝着热粥,心里却翻江倒海——沈砚的这份情,这份敬重,他该如何偿还?或许,兄弟们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阳光越发明亮,透过帐帘洒进营帐,照在岳鹏脸上,也照进了他心里那片曾经固执的角落,悄悄融化着坚冰。

中军帐内的沉默还没持续多久,帐帘外忽然传来一声轻咳,不重,却刚好打破了帐内的凝滞。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砚掀帘走了进来。他依旧穿着那件玄色常服,袖口平整,只是眉宇间还残留着昨夜未消的疲惫,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显然休息得并不好。方才那声咳嗽,像是刻意为之,带着几分“无意闯入”的分寸,不让人觉得他是刻意偷听。

“打扰各位兄弟相聚了。”沈砚脸上带着温和的浅笑,目光扫过床榻上的岳鹏,又看向七兄弟,语气自然,“刚到帐外,就听到里面说话的声音,没敢贸然进来,没想到还是惊扰了。”

七兄弟连忙起身行礼,齐声喊道:“世子!”

岳鹏也下意识地想坐直身子,刚一动,就被沈砚抬手按住了:“岳将军身子还虚,不必多礼,躺着就好。”

他的指尖带着微凉的温度,动作轻柔,没有半点上位者的压迫感。岳鹏僵了一下,最终还是顺着他的力道靠回了被褥上,眼神复杂地看向他,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他没想到沈砚会在这个时候进来,更没想到自己方才那番“执意要走”的话,会被他听了去。

沈砚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脸上的笑容不变,语气却多了几分诚恳:“岳将军方才说的话,我在帐外都听到了。”

岳鹏的脸色微微一红,既有被撞破心思的窘迫,也有几分莫名的愧疚,下意识地低下了头,避开了沈砚的目光。

“将军一身傲骨,不愿寄人篱下,这份气节,我敬佩。”沈砚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坚定,“我沈砚从来不是强求他人归顺的人,将军若是执意要走,我绝不强留,也绝不会因此为难你和各位兄弟。”

七兄弟闻言,都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他们好不容易才让岳鹏松口留下养伤,沈砚这话,会不会又让他改变主意?

王斩棘刚想开口劝说,就被沈砚用眼神制止了。

沈砚继续说道:“但有一点,我必须坚持。将军大病初愈,烧刚退,身子虚得很,此刻别说长途跋涉,就算是短距离行走,都可能伤了根本。所以,就算要走,也得等将军身子彻底养好了,能跑能跳、精气神十足了,再走不迟。”

他顿了顿,看向岳鹏,眼神里满是真切的关心,没有半点算计:“这些日子,将军就在营中安心静养,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只管跟我说,我让人照办。营中的弟兄们都是豪爽之人,不会有人因为将军尚未归顺就怠慢你。你就当这里是自己家,好好养伤,其他的事,等养好了身子,再慢慢商议。”

岳鹏抬起头,对上沈砚的目光。沈砚的眼神清澈而坦荡,没有丝毫虚伪,那份关心是发自内心的,那份尊重也是实打实的。他忽然想起了张怀瑾描述的昨夜情景,眼前这个温和有礼、处处为他着想的世子,和那个光着脚、穿短袖睡衣冲出来救他的身影,渐渐重合在了一起。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愧疚,有动容,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动摇。他活了这么大,见过趋炎附势的小人,见过野心勃勃的诸侯,却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明明手握重兵,身份尊贵,却能放下身段,真心实意地对待一个尚未归降的敌将,不计回报,只念惜才。

岳鹏沉默了许久,喉结滚动了几下,最终缓缓开口,声音不再像之前那般冰冷固执,多了几分缓和:“多谢世子……成全。”

这一声“成全”,既是谢沈砚不勉强他归顺,也是谢他关心自己的身体。

沈砚见他松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将军不必客气。你我虽立场不同,但同为乱世中人,都想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这份初心是一样的。日后若是有缘,或许能并肩作战;若是无缘,能结识将军这样的英雄,也是我的幸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没有再多说什么,怕打扰岳鹏休息,转身对七兄弟说道:“各位兄弟,将军刚醒,需要静养,你们也别太吵闹,让他好好歇着。我还有些军务要处理,先告辞了。”

七兄弟连忙应下:“世子慢走!”

沈砚又看了岳鹏一眼,点了点头,转身轻手轻脚地走出了营帐,帐帘被轻轻放下,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帐内再次安静下来,岳鹏靠在床头,眼神复杂地看着帐帘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

七兄弟你看我,我看你,都松了口气。王斩棘凑上前,笑道:“大哥,你看世子多好!真心实意地为你着想,咱们就安心留下养伤,别再胡思乱想了!”

岳鹏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自己心中那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在沈砚一次次的真诚相待下,已经渐渐崩塌了。或许,留下养伤,不仅仅是为了报答这份人情,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看清沈砚、看清这支队伍的机会。

阳光透过帐帘的缝隙,洒在床榻上,暖融融的。岳鹏闭上眼,感受着身体里渐渐恢复的力气,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或许,这个决定,并没有错。

沈砚刚踏出中军帐,脸上那副温润谦和的神色就绷不住了,眼底瞬间炸开藏不住的狂喜,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胸腔里的心脏“咚咚”狂跳,像揣了只欢腾的兔子。

他刻意放缓动作,对着帐外值守的亲卫颔首示意,维持着世子该有的端庄,可走到无人的营道拐角时,再也按捺不住,抬手捂住嘴,肩膀却抑制不住地轻轻颤抖——不是紧张,是纯粹的、意料之外的狂喜!

“我靠!成了!岳鹏这态度,明显是松动了啊!”他在心里疯狂呐喊,眼底闪着亮得惊人的光,“而且……我刚才忽然反应过来,我这波操作,不就是现代看的《三国演义》里,曹操赤脚迎许攸那一段的复刻吗!”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沈砚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他清晰记得现代看《三国演义》时的场景:书中写许攸弃袁投曹,曹操正解衣歇息,听闻许攸到来,大喜过望,连鞋都来不及穿,赤着脚就跑出帐外迎接,一边跑还一边喊“子远来,吾事济矣”,那份求贤若渴的急切与真诚,隔着书页都能感受到,至今想起来都印象深刻。

而自己呢?昨夜听闻岳鹏病危,心急如焚,哪顾得上体面,连睡衣都没换、鞋都没穿,光着脚就冲了出去,迎着秋夜的寒风,踩着碎石子跑到营门,满心满眼都是“岳鹏不能有事”。那会儿只想着救人,没顾上别的,现在想来,这不正是和《三国演义》里曹操迎许攸一模一样的心境吗?一样的不顾身份体面,一样的发自内心珍视人才!

“哈哈哈哈!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沈砚在心里笑得直打跌,“《三国演义》里曹操赤脚迎许攸,换来了乌巢奇袭的妙计,一举扭转官渡之战的局势;我现在赤脚救岳鹏,看来是要换回来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啊!”

他越想越觉得贴切,越想越开心。岳鹏是什么人?是忠义勇武、麾下弟兄个个精锐的猛将,这样的人才,要是能真心归顺,靖安军的实力绝对能翻倍,推翻赵瑜的胜算也大大增加!

而自己刚才那番“不强留、只养伤”的话,更是暗合了曹操对待许攸的路子——给足尊重,不施加半分压力,让对方心甘情愿放下心防。岳鹏一身傲骨,硬逼只会适得其反,这般以退为进,反而更能打动他,就像曹操当年对许攸那般,用真诚换真心。

沈砚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努力压下脸上的笑意,重新整理好神色。他深吸一口气,心里默念:“稳住!《三国演义》里曹操迎回许攸后,还得靠他出谋划策;我现在只是让岳鹏松了口,接下来还得继续拿出诚意,让他彻底放下顾虑,心甘情愿地留下来!”

阳光洒在他身上,暖融融的,连营道两旁的草木都显得格外有生机。沈砚挺直脊背,迈着稳健却难掩轻快的步伐走向军务帐,嘴角虽已平复,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连带着处理军务的心情都好了几分。

他知道,收服岳鹏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战事等着他,但此刻,这份复刻《三国演义》经典桥段的意外收获,已经足够让他满心欢喜,也让他更加坚信:真心待才、求贤若渴,终会有回报。而岳鹏,迟早会成为他麾下最得力的干将,与他一同平定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晌午的日头正盛,洒在靖安军的营地上,暖得有些晃眼。两万五千名忠义军将士刚完成整编,身着崭新的玄色军服,与原有八万六千名靖安军将士一同列队,十一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旌旗猎猎,气势如虹,连地面都仿佛在随着整齐的脚步声微微震颤。

军营的伙房区早已忙碌起来,一排排大型保温箱整齐排列,里面是沈砚提前统筹备好的荤素菜肴,刚用沸水加热完毕,浓郁的香气便争先恐后地涌了出来,弥漫在整个营区。八样菜品荤素搭配,个个扎实顶饱:软糯入味的红烧肉、香辣过瘾的辣子鸡、鲜嫩多汁的清炖排骨、咸香下饭的梅菜扣肉,再配上清炒时蔬、蒜蓉油麦菜、凉拌海带丝、酸辣土豆丝,色彩鲜亮,香气扑鼻。主食更是准备了两种,颗粒饱满的白米饭蒸得松软弹牙,白面馒头暄软香甜,按需取用,管够管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将士们按营区有序取餐,碗筷碰撞声、满足的喟叹声此起彼伏,十一万人同时用餐的场面壮观又有序,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众武将则聚在中军帐旁的临时用餐区,面前的木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却没几人动筷——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不远处的小灶方向。

那里,沈砚正挽着袖子,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木案前,手里捧着一袋雪白的面粉,正小心翼翼地往案上倒。阳光洒在他身上,把他玄色常服的边角染得发亮,平日里运筹帷幄的世子,此刻却像个寻常伙夫,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连额角渗出的细汗都没顾上擦。

“世子这是……要做什么?”周豹性子最急,忍不住凑上前几步,瞪大了眼睛看着那袋面粉,满脸疑惑。周霆坐在主位,捋着花白的胡须,眼神里也满是诧异;周虎、周雄、周凌云、周凌峰几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周凌云、周凌峰望着祖父,周虎、周豹、周雄则看向父亲,神色里满是好奇。

张恒走上前,指了指沈砚手边的清水和擀面杖,迟疑道:“看这架势,世子像是要和面?”

“和面?”李奎挠了挠头,嗓门洪亮,“世子日理万机,军中十一万人的午饭都已经准备妥当了,怎么还亲自和面?再说,有这么多好菜,配米饭馒头不好吗?”

岳鹏的七个兄弟也围了过来,王斩棘皱着眉道:“世子这是给谁做的?难道是……”他话没说完,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中军帐——岳鹏还在里面静养。

这话一出,众武将都反应了过来,脸上的疑惑瞬间变成了震惊,面面相觑,都有些不敢相信。

陈宽推了推身边的陈安,低声道:“不会吧?世子竟然要亲自给岳将军做饭?”

陈安连连点头,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岳将军尚未归顺,世子就这般待他,不仅昨夜亲自治病,今日还亲自下厨,这也太少见了。”

正说着,沈砚已经倒好了面粉,用手指在面粉中间扒了个小坑,将清水缓缓倒入,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拌,动作娴熟,显然不是第一次做。面粉遇水渐渐凝结成絮状,他放下筷子,双手按在面絮上,开始用力揉搓。

“世子,您这是要给岳将军做吃食?”周霆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军中自有伙夫,何须您亲自动手?”

沈砚闻言,手上的动作没停,抬头对着周霆笑了笑,语气温和:“周将军有所不知,岳将军大病初愈,肠胃虚弱,桌上的菜肴虽香,却未免油腻,不如一碗清淡的手擀面好消化。”他揉着面,手腕用力,将面团揉得光滑筋道,“我小时候生病,母亲就总给我做手擀面,暖乎乎的一碗下肚,身子立马就舒坦了。岳将军是难得的人才,我既惜才,便该真心相待,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赵玮走上前,看着那渐渐变得光滑的面团,赞叹道:“世子不仅懂军务,连做饭都这般熟练,真是令人佩服。只是十一万人的午饭已经让您费心了,这手擀面交给我们或者伙夫来做便是,怎敢劳烦您亲自动手?”

“无妨。”沈砚笑着摇了摇头,将揉好的面团放在案上,盖上一块干净的布巾醒发,“伙夫们要照看十一万人的饭菜,已经够忙了。我这也是忙里偷闲,亲手做的面,总归比旁人做的多一份心意,岳将军吃着也舒心。”

说话间,面团已经醒发好。沈砚拿起擀面杖,双手握住两端,开始用力擀动。擀面杖在他手中灵活地转动,面团随着他的力道渐渐展开,从一个小圆球变成了一张薄薄的面饼,厚薄均匀,边缘整齐。他时不时用擀面杖卷起面饼,调整方向,再继续擀,动作一气呵成,看得众武将眼花缭乱。

周凌云忍不住拍手赞道:“世子好手艺!这擀面的功夫,比我们家的伙夫都强!”转头又对周霆道,“爷爷,您看世子多厉害,不光会打仗,还会做吃食!”

周凌峰也跟着点头,望着祖父笑道:“爷爷说得对,世子真是少见的明主,连做饭都这么用心!”

沈砚笑了笑,没说话,拿起一把锋利的菜刀,开始切面。刀刃落下,“唰唰唰”的声响清脆利落,一根根宽窄均匀的面条从面饼上分离出来,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一条条白色的丝带。

“我的天,世子这刀工!”刘镇川看得目瞪口呆,转头对身边的张怀瑾道,“二哥,你看世子,身为世子,竟然连切面都这么熟练,真是没话说。”

张怀瑾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世子待大哥,是真的用了心。这般礼遇,古往今来,怕是没几个将领能享受到。”

沈砚将切好的面条抖散,避免粘连,转头对身边的亲卫道:“去,把这锅水烧开,再准备点葱花、香油和少许盐,做个清汤面即可,别放太多调料,免得刺激肠胃。”

“是!”亲卫连忙应声,快步去准备。

周霆看着沈砚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身边的周虎道:“虎儿,你看看世子,这般体恤下属,珍视人才,咱们跟着这样的明主,是咱们的福气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虎连连称是,对着父亲拱手道:“父亲说得是!世子不仅有雄才大略,还这般亲民,亲自为尚未归顺的将领做饭,这份胸襟,属下佩服!”

周豹也凑到父亲身边,点头附和:“父亲,儿子也这么觉得!以前只听说世子能征善战,没想到对下属这么上心,跟着他,弟兄们心里都踏实!”

周雄也道:“父亲所言极是,世子这份诚意,比任何赏赐都能打动人心。”

李奎挠了挠头,拿起一块馒头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要是早知道世子这么好,我当初就该早点来投奔!跟着这样的主子,就算打仗再苦,心里也舒坦!”

周凯也附和道:“可不是嘛!世子待下属不分亲疏,连尚未归心的岳将军都这般厚待,咱们这些跟着世子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众武将纷纷点头,语气里满是敬佩与信服。他们见过高高在上、视下属如草芥的诸侯,也见过吝啬小气、苛待将士的将领,却从未见过像沈砚这样的人——手握十一万大军,身份尊贵无比,却能放下身段,亲自为一名尚未归顺的敌将做手擀面,这份真诚与体恤,远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更能打动人心。

很快,水烧开了。沈砚亲自将面条下入锅中,白色的面条在沸水中翻滚,渐渐变得透亮。他站在锅边,不时用筷子搅动,防止面条粘连,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做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

众武将围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没人再说话,空气中弥漫着面条的清香和饭菜的香气,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这支十一万人的大军,不仅在人数上壮大了,人心也彻底凝聚在了一起。

沈砚将煮好的面条捞进一个洁白的瓷碗里,舀了一勺温热的面汤,撒上少许葱花和盐,滴了几滴香油,一碗清淡鲜香的手擀面就做好了。他端起碗,擦了擦额角的汗,对身边的王斩棘道:“王兄弟,麻烦你把这碗面给岳将军送过去,告诉他,这是我亲手做的,让他趁热吃。”

王斩棘连忙接过碗,碗壁温热,面条的香气扑面而来,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世子放心,我这就送去!”

看着王斩棘快步走向中军帐的背影,沈砚才松了口气,转身对着众武将笑道:“让各位将军见笑了,耽误大家吃饭了。来,咱们也快吃,饭菜都要凉了。”

众武将这才纷纷落座,拿起碗筷,却没人再像刚才那般随意——他们看着面前的饭菜,心里却想着那碗手擀面,想着沈砚方才专注的模样,心中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周霆端起酒杯,对着沈砚举了举:“世子,老夫敬您一杯!得遇明主,是我等之幸,也是天下百姓之幸!”

“周将军客气了!”沈砚端起酒杯回敬,“众人拾柴火焰高,靖安军能有今日,全靠各位将军和弟兄们的鼎力支持。来,咱们共饮此杯,愿早日平定乱世,还天下太平!”

“干!”众武将齐声应和,酒杯碰撞的声响清脆响亮,回荡在营地上空,与远处将士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军心凝聚、士气高昂的壮阔画卷。

中军帐内,阳光依旧暖融融的,透过帐帘缝隙落在床榻边,将瓷碗里的手擀面映得愈发清亮。

岳鹏靠在床头,刚接过王斩棘递来的碗,鼻尖就萦绕开一股清淡的香气——没有营中菜肴的厚重油香,只有面粉的本味混着葱花与少许香油的鲜,浅淡却绵长,像春日里的微风,悄悄钻进鼻腔。

他低头看着碗里的面,面条宽窄均匀,根根分明,在温热的面汤里微微浮动,汤色清亮,只飘着几粒翠绿的葱花,干净得不像话。指尖触到碗壁,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不烫也不凉,刚好是入口舒适的温度,显然是算好了时间送来的。

“大哥,这是世子亲手给你做的!”王斩棘站在床边,语气里满是赞叹,“我们在外头看得真真的,世子挽着袖子和面、擀面、切面,连水都是亲自看着烧开的,说你肠胃弱,只放了点盐和葱花,半点油腻都没有。”

“你说……什么?”

岳鹏的声音忽然顿住,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沙哑得厉害。他猛地抬眼看向王斩棘,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捏着碗沿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指节微微泛白,连带着碗里的面汤都轻轻晃了晃,溅起细小的水花。

王斩棘以为他没听清,又重复了一遍,语气更真切了:“是世子亲手做的!十一万人的午饭都已经备好,满营都是肉香,可世子偏偏抽时间给你做了这碗手擀面,说小时候他生病,母亲就这么给他做,暖肠胃、养身子。”

“亲手……做的?”

岳鹏喃喃地重复着这三个字,目光重新落回碗里。他的视线像是黏在了面条上,却又有些失焦,脑海里瞬间炸开了惊雷。

他想起张怀瑾描述的,沈砚昨夜光着脚、穿短袖睡衣冲出来救他的模样——秋夜的寒风、营门的碎石、冻得发僵的胳膊,那份不顾体面的急切,他原以为已是极致的礼遇。可此刻,这碗看似普通的手擀面,却像一块更重的石头,狠狠砸在了他心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砚是谁?是靖安王世子,是手握十一万大军的主帅,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这样的身份,本该是前呼后拥、养尊处优,别说亲手做饭,怕是连面袋子都未必碰过。可他,竟然为了自己一个尚未归顺、甚至处处透着抵触的敌将,挽起袖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和面、擀面、切面,亲手煮了这一碗面。

岳鹏的手指微微颤抖起来,指尖传来碗壁的温热,那温度不像食物的热气,反倒像一股暖流,顺着指尖往上爬,穿过手腕,漫过胳膊,最终涌向心口,烫得他有些发慌。

他下意识地拿起筷子,夹起一根面条。面条柔软却带着韧劲,入口是淡淡的麦香,面汤温热,顺着喉咙滑下去,没有半点刺激,只留下一片温润的暖意,从肠胃里慢慢扩散开来,熨帖得浑身都松快了几分。

可这口面下肚,岳鹏的眼眶却莫名热了。

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南征北战,见惯了尔虞我诈、趋炎附势。诸侯们招揽将领,无非是许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宝,从未有人会放下身段,如此“接地气”地待他——不是刻意做戏的赏赐,而是一碗亲手煮的、带着烟火气的手擀面。

这碗面里,没有算计,没有功利,只有纯粹的关心,是把他当成“人”来疼惜,而不是当成可以利用的“将才”。

他又想起自己方才的固执,想起自己说“绝不归顺”“留在这里名不正言不顺”,想起自己对沈砚的种种戒备。对比沈砚做的这一切,那份傲骨忽然变得有些可笑,甚至让他生出几分愧疚。

喉结用力滚动了一下,岳鹏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又夹起一根面条,慢慢送进嘴里。这一次,他吃得很慢,细细咀嚼着,麦香在舌尖散开,暖意越来越浓,渐渐驱散了心底最后一丝寒凉。

眼泪不知何时涌上了眼眶,却被他硬生生逼了回去,只在眼角泛着一层湿润的红。他的视线落在碗底,看着那些清亮的面汤,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两个画面:一个是寒夜里光着脚冲出来的身影,一个是阳光下挽着袖子擀面的身影。

这两个身影重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沈砚——尊贵却不骄矜,强大却不冷漠,惜才如命,更懂得真心待人。

“大哥,世子是真的看重你。”王斩棘见他半天没说话,只是默默吃面,忍不住轻声道,“咱们兄弟跟着你出生入死,图的就是一个明主,如今这样的人就在眼前,你……”

“别说了。”岳鹏打断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比之前柔和了太多。他放下筷子,抬手揉了揉眉心,指尖划过眼角,悄悄拭去那一点湿润。

此刻,他心里的那道防线,早已在沈砚一次次的真诚相待下土崩瓦解。那点引以为傲的傲骨,在这份沉甸甸的真心面前,再也撑不住分毫。

他捧着碗,碗壁的温热透过掌心传来,像沈砚的诚意,坦荡而炙热。岳鹏深吸一口气,胸口微微起伏,眼神里的固执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动容与坚定。

他知道,自己这一辈子,从未服过谁,可今日,他心甘情愿地被这份真心打动了。

“替我……谢谢世子。”岳鹏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等我身子好些,亲自去谢他。”

王斩棘闻言,脸上瞬间露出了狂喜的笑容:“大哥,你这是……想通了?”

岳鹏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低头看着碗里剩下的面,嘴角勾起一抹极浅、却无比真切的弧度。阳光落在他脸上,驱散了最后一丝阴霾,那双曾经锐利却冰冷的眼眸,此刻盛满了暖意,像被春风融化的寒冰,澄澈而明亮。

他知道,自己不会再走了。这样的明主,这样的真心,错过了,便是一辈子的遗憾。而他岳鹏,从来不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

一碗清淡的手擀面,没有金银财宝的厚重,却比任何东西都更能打动人心。岳鹏慢慢吃着,每一口都细细品味,感受着那份藏在烟火气里的真诚,心中只剩一个念头:往后,便跟着沈砚,好好打一场仗,不负这份知遇之恩,也不负天下百姓的期盼。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