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衍启元 > 第91章 不战而降;麾下再添一员猛将

大衍启元 第91章 不战而降;麾下再添一员猛将

作者:小麒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渐浓,入秋的晚风带着几分微凉,吹得营地的篝火微微晃动,卷起细碎的火星。吃过热乎饭的士兵们脸上还带着满足的暖意,纷纷起身,朝着营地中央的辎重队走去——沈砚早让人备好了应季的被褥,就等着大军安营后分发。

辎重队的帐篷灯火通明,几名后勤士兵正有条不紊地清点、发放被褥,摞得整整齐齐的被褥堆成了小山。这些被褥都是沈砚按照现代后勤标准筹备的,垫被厚实,铺着柔软的棉絮,还特意做了防潮的衬里;盖被轻便却保暖,针脚细密,边角都缝了耐磨的布条,刚好适配入秋的微凉天气。

“按队列来,依次领取!每个人一套垫被、一套盖被,仔细检查有没有破损!”后勤将领高声吆喝着,声音清晰地传遍四周。

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个上前领取属于自己的被褥。入手沉甸甸、软乎乎的触感,让不少常年睡硬邦邦毡毯的士兵忍不住咧嘴笑了:“这被褥也太舒服了!比家里的还厚实!”

“可不是嘛!世子连入秋的天气都算到了,这盖被刚好挡风,垫被铺着也不硌得慌!”一名老兵掂量着手里的被褥,脸上满是感慨。他从军半辈子,哪见过这样贴心的筹备,以前行军赶路,能有块破毡毯裹身就不错了,哪像现在,能用上这样厚实柔软的被褥。

领取完被褥的士兵们三三两两走回自己的帐篷,借着篝火的余光铺床。有人先把防潮垫被铺在帐篷里的地铺草席上,用手抹平褶皱;再把盖被叠放在一旁,留着睡前铺开;还有人拿出白天洗漱用的布巾,擦了擦帐篷里的灰尘,动作里透着对这份舒适的珍惜。

“哎,你闻闻,这被褥还有太阳晒过的香味呢!”一名年轻士兵把脸凑近盖被,吸了吸鼻子,笑着对身边的战友说。

“那是自然,世子特意让人在靖安郡提前晒过、晾过,就是怕潮着咱们!”战友一边铺床,一边应道,语气里满是感激。

另一边,周霆爷孙五人也领了被褥,回到自己的营帐。周虎和周雄合力把垫被铺在帐篷内侧的石板地上,尽量铺得平整;周豹则拉过自己的儿子周凌峰,帮他整理盖被,语气里带着几分疼爱与叮嘱:“入秋夜凉,你睡觉不老实,晚上可别踢被子,免得着凉生病,影响明日战事。”

周凌峰听话地应着,把盖被叠放在床头,又忍不住用手摸了摸柔软的棉絮,脸上满是新奇。他随军历练时日不长,还是第一次用上这样舒服的被褥,心里越发觉得跟着沈砚出征,事事都透着踏实。周凌云站在一旁,看着堂弟和三叔的互动,也笑着帮衬着把周凌峰的垫被压实了些。

周霆坐在铺好的垫被上,拉过盖被搭在腿上,感受着被褥带来的暖意,眼底满是欣慰。他看向身边的后辈们,缓缓开口:“世子凡事想得周全,从吃食到被褥,无一不贴心。咱们能做的,就是明日好好打仗,不辜负这份善待。尤其是你,凌峰,”他看向周豹的独子,语气多了几分期许,“这是你历练的好机会,要跟着你爹和大伯好好学,在战场上立住脚。”

“孙儿记下了,爷爷!”周凌峰挺直腰板,郑重应道,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周凌云也跟着点头,心里暗下决心要好好表现。

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帐篷里的灯火陆续熄灭。士兵们大多已经躺进了温暖的被褥里,白日的疲惫伴着被褥的柔软,很快便有均匀的呼吸声传来。有人睡前还在小声念叨着白天的自热米饭和牛肉罐头,也有人想着明日的攻城战,心里却没有半分慌乱——吃饱喝足,又有温暖的被褥护体,军心早已稳如泰山。

沈砚巡视完营地,回到自己的中军帐。他铺好被褥,躺在上面,能清晰地感受到棉絮的柔软和恰到好处的暖意。入秋的晚风从帐篷缝隙吹进来,却被厚实的被褥挡在外面,只剩下一片静谧。

他侧耳听着营地外巡逻士兵整齐的脚步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从现代带来的这些寻常物资,在这个时代却成了最实在的底气——让士兵们吃好、睡好,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力。

帐篷外的篝火渐渐弱了下去,只剩下暗红色的余烬。八万靖安军在温暖的被褥中沉沉睡去,养精蓄锐,只待明日天一亮,便要向着衡阳城发起雷霆一击。而衡阳城头上的起义军,还在夜色中忐忑不安,丝毫不知城外的对手,早已在周全的筹备中,积蓄好了必胜的力量。

夜色笼罩下的衡阳城,没有城外靖安军营地的静谧安稳,反而透着一股窒息般的紧迫。西城的粮仓外,几名士兵正借着月光清点粮袋,原本该堆得满满当当的粮仓,此刻只剩寥寥几十袋粮食靠墙堆放,袋口松散,能清晰看到里面见底的谷物,每一袋的重量都轻得让人心慌——库存粮食,连同百姓自愿上交的最后一点余粮,只够五千弟兄和城内万余百姓支撑三天。

议事厅内,灯火昏暗,一盏油灯的火苗被穿堂风拂得摇摇欲坠,映着陈宽棱角分明却满是焦虑的脸庞。他身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肩头的甲胄磨出了冷光,双手死死按在案上的粮册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粮册上“剩余三日口粮”的字迹,像烧红的烙铁般刺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哥,真的……只剩三天了?”陈安掀帘而入,脚步声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急促。他身形与陈宽相差无几,同样挺拔健壮,只是眉宇间的急躁比往日更甚。兄弟二人手中的玄铁双戟斜靠在墙角,戟身黝黑,泛着冷冽暗光,戟尖锋利得能映出人影——这对玄铁双戟是父亲陈禹泽早年请名师锻造,重达三十六斤,需天生神力方能驾驭,兄弟俩自幼苦练,凭着这对双戟,步战从未逢敌,可此刻,再厉害的武器也解不了粮食的燃眉之急。

陈宽抬起头,眼底布满红血丝,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账算三遍了,没错,就三天。”他指尖划过粮册上“百姓口粮”一栏,语气沉重到极致,“咱们不抢不掠,守着衡阳城护着这些百姓,可粮食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再找不到粮源,三天后,不管是弟兄们,还是城里的老人孩子,都得挨饿。”

提起往事,陈安的眼神瞬间冷得像冰。他走到案前,拿起一块硬邦邦的干粮,咬下去几乎硌得牙酸,咽下去时喉咙发紧:“若不是赵瑜那昏君!父亲一生清廉,任职户部尚书三十年,辅佐三朝君主,到头来却被安了个‘通敌’的罪名,满门抄斩……母亲、嫂子、侄女们,一个都没逃过!”

这话像一把淬毒的尖刀,刺破了议事厅的沉寂。陈宽闭上眼,父亲临刑前的从容、母亲受刑时的哭喊、女眷们绝望的眼神,一幕幕在脑海中炸开,心口像是被巨石碾过,闷得发疼。赵瑜登基后,大兴牢狱,屠戮功臣,父亲陈禹泽因不愿同流合污、直言进谏,便成了刀下亡魂。那时他还是衡阳城守将,接到家破人亡的消息时,整个人都红了眼,拔剑就要杀回京城,是陈安死死拦住他:“大哥,冲动是死路!咱们带着弟兄反了,守着衡阳城,既能自保,也能护着城里的百姓,不让他们再遭赵瑜那般毒手!”

于是,陈宽带着衡阳城五千守军反了。但他从未像其他起义军那样烧杀抢掠,反而严令军纪:“谁敢动百姓一针一线,军法处置!”他们守着衡阳城,打退了一波又一波趁火打劫的起义军——有盘踞山林的悍匪,有裹挟百姓的乱兵,最多的一次,对方来了上万人,却被陈宽兄弟俩带着五千训练有素的士兵杀得大败而逃。

那日,陈宽、陈安兄弟二人手持玄铁双戟,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双戟挥舞间,风声呼啸,玄铁相撞发出沉闷的巨响,敌兵的刀枪被纷纷斩断,肢体横飞。陈宽一招“横扫千军”,双戟带着千钧之力扫过,七八名敌兵瞬间倒地;陈安紧随其后,双戟直刺,精准挑翻敌首,硬生生在万军丛中杀出一条血路。五千守军见状士气大振,个个奋勇争先,最终以少胜多,守住了衡阳城。经此一役,“陈氏双戟,步战无敌”的名声传遍了南方,那些作乱的起义军再也不敢轻易觊觎衡阳城。

可名声换不来粮食。衡阳城被战乱包围,城外的农田大多荒芜,粮道早被切断,库存的粮食越吃越少。士兵们早已从一日两顿减到一日一顿,顿顿都是能照见人影的稀粥,配着一小块硬得硌牙的干粮,却无一人抱怨,无一人敢违反军纪去劫掠百姓——他们都记得陈宽的话:“我们反的是昏君,不是天下百姓。若失了民心,我们与赵瑜何异?”

“大哥,要不……我们冒险去城外的粮庄抢一次?就一次!”陈安咬着牙开口,话一出口就自己摇了摇头,“不行,那些粮庄里的粮,也是周边百姓存的活命粮,抢了他们,咱们和赵瑜的爪牙有什么区别?”

陈宽苦笑一声,眼底满是挣扎:“我知道你急。可你想想,三天后断粮,弟兄们饿肚子,百姓们也得饿肚子。可就算饿死,我们也不能丢了父亲的教诲,不能丢了军人的底线。父亲一辈子为百姓谋福祉,我们不能给他丢脸。”

他站起身,走到墙角,握住玄铁双戟的戟柄,入手的冰凉让他瞬间清醒了几分:“再派人去城周边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粮源,哪怕是能找到一些野菜、野果,也能多撑一天是一天。另外,严令全军,粮食按人头定量发放,谁也不能多占,包括你我。”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连滚带爬闯入议事厅,声音带着颤抖:“将军!城外发现大量军队,旗帜上写着‘靖安军’,看规模……怕是有七八万人!”

陈宽和陈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绝望。南方的起义军他们都了如指掌,从未听说过“靖安军”这号势力。粮食只够三天,城外却来了十几倍于己的大军,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去看看!”陈宽提起玄铁双戟,率先走出议事厅,脚步比往日沉重了数倍。陈安紧随其后,双戟在夜色中划过一道寒光,却少了几分往日的锐气。

衡阳城头上,陈宽兄弟俩凭栏远眺。城外十里处,靖安军的营地灯火通明,帐篷整齐排列,壕沟栅栏层层环绕,透着严明到令人心惊的军纪,绝非寻常起义军可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靖安军……来路不明,却气势逼人。”陈安眉头紧锁,声音发沉,“粮食只够三天,他们若攻城,我们怕是……”

陈宽沉默不语,目光死死盯着靖安军的营地。他能感觉到,这支军队的气息与其他势力截然不同,既没有乱兵的凶悍,也没有官府军队的腐朽。可对方兵力是自己的十几倍,粮食只够支撑三天,衡阳城怕是真的守不住了。

“传令下去,加强城防,日夜警戒!”陈宽沉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绝,“另外,把最后一点余粮先分给城里的老人和孩子,弟兄们……再苦一苦。就算守不住,我们也得护着百姓多活一天!”

陈安重重点头,转身去传达命令。城头上的风更冷了,吹得陈宽的衣袍猎猎作响,他握紧手中的玄铁双戟,指节发白——三天,他只有三天时间,要么找到粮源,要么……战死在这衡阳城头。

中军帐内,灯火通明,沈砚坐在帅案前,手中捏着一份刚送来的密报,指尖缓缓划过上面的字迹,眼底神色变幻不定。密报上,关于陈宽兄弟的所有情况都清晰明了——原衡阳城守将,父亲陈禹泽是三朝老臣、户部尚书,被赵瑜无辜屠戮,家眷尽丧,走投无路才率部反叛;麾下五千士兵训练有素,恪守军纪,不抢不掠,反倒屡次击退作乱的起义军,守护衡阳城百姓;兄弟二人手持玄铁双戟,步战无敌,声名远播;而最关键的一点,城中粮食仅够支撑三天。

“陈宽……陈禹泽……”沈砚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指尖敲击着帅案,“赵瑜这昏君,真是自毁长城。陈禹泽清廉一生,辅佐三朝,竟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也难怪陈宽会反。”

站在一旁的周霆闻言,眉头紧锁:“世子,这陈宽倒是条汉子。麾下士兵军纪严明,还护着百姓,与那些烧杀抢掠的起义军截然不同。只是他粮食只够三天,咱们八万大军压境,他怕是会以为咱们要攻城夺地,拼死抵抗。”

“拼死抵抗?”沈砚抬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他若想拼,五千对八万,粮食还只够三天,无异于以卵击石。但他不会,他护着满城百姓,绝不会让百姓跟着他一起送死。”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衡阳城地图前,手指点在西城的位置:“陈宽的软肋,一是百姓,二是粮食。他反赵瑜,是为了报仇,更是为了护民。咱们若强攻,他或许会战死,但城里的百姓难免遭殃,这不是我想要的。”

周虎上前一步,沉声道:“世子的意思是……招降?”

“正是。”沈砚点头,眼神坚定,“陈宽是忠臣之后,有勇有谋,麾下士兵精锐,若能招降,对咱们推翻赵瑜、平定天下,大有裨益。而且他与赵瑜有不共戴天之仇,这正是咱们的契机。”

周霆捋了捋胡须,赞许道:“世子所言极是。这陈宽是条血性汉子,若能以大义相邀,以粮草相助,再晓以利害,他未必不会归降。只是……他会不会信咱们?毕竟咱们也是‘兵临城下’。”

“信不信,得看咱们的诚意。”沈砚转身,语气果决,“周将军,你立刻让人从辎重队调出一批物资——自热米饭、牛肉罐头、预制红烧肉包,还有足够的干粮和面粉,装成二十车,作为见面礼。”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选一名能言善辩、处事稳妥的使者,随我亲自到城下喊话。我要让陈宽知道,我沈砚不是赵瑜那样的昏君,我来衡阳,不是为了攻城掠地,而是为了联合天下义士,推翻暴政,为百姓谋太平。”

“世子要亲自去?”周霆一愣,连忙劝阻,“万万不可!陈宽虽是义士,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您亲自到城下,太过危险!”

“危险?”沈砚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凤翅镏金镋,“有八万靖安军在,他若真想对我不利,也得掂量掂量。更何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亲自去,才能显出我的诚意。”

周霆见沈砚态度坚决,不再劝阻,拱手应道:“遵命!我这就去安排物资和使者,再调一千精兵随行护卫!”

“不必。”沈砚摆手,“只带百名亲卫即可,兵多了,反倒显得咱们没诚意。”

半个时辰后,二十辆装满物资的马车整齐排列在营地前方,车上的自热米饭、牛肉罐头堆得满满当当,散发着食物的香气。沈砚骑上赤焰火龙驹,身后跟着百名亲卫和一名中年使者,缓缓朝着衡阳城的方向行去。

衡阳城头上,陈宽兄弟正亲自巡视,看到沈砚带着少量人马和车队靠近,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大哥,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带了这么多车东西,难道是想劝降?”陈安握紧手中的玄铁双戟,眼神警惕。

陈宽眉头紧锁,目光死死盯着沈砚的身影,沉声道:“不好说。先看看他们想做什么,传令下去,弓箭上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但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擅自放箭。”

沈砚在离城墙百米处停下,勒住马缰,朗声道:“城上可是陈宽将军?我乃靖安军世子沈砚,今日前来,并非为了攻城,而是为了送粮,更是为了与将军共商大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声音洪亮,借助风力,清晰地传到了城头上。

陈宽心中一震——沈砚?他倒是听说过,荆阳城的起义军就是被他用“吃食”轻松拿下的,只是没想到,对方会亲自前来,还说要送粮。

“沈世子远道而来,不知所送何粮?所商何事?”陈宽站在城头,高声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沈砚笑了笑,指了指身后的车队:“车上是我军的军粮,有能直接加热食用的米饭,有肉质紧实的牛肉罐头,还有现成的熟肉包。将军城中粮食紧缺,这些东西,足够将军麾下五千弟兄和城中百姓吃上几日。”

这话一出,城头上的士兵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甚至有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们早已饥肠辘辘,听闻有这样的好东西,难免心动。

陈宽的脸色却更加凝重:“沈世子平白送粮,怕是有所图谋吧?”

“图谋自然是有的。”沈砚坦然道,“我图谋的,是推翻赵瑜的暴政,是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陈将军,你父亲陈禹泽尚书一生清廉,辅佐三朝,却被赵瑜无辜杀害,家眷尽丧,此等血海深仇,难道将军不想报?”

他的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陈宽的心上。陈宽的身体微微颤抖,眼底瞬间燃起怒火,握着玄铁双戟的手青筋暴起。

“赵瑜昏庸无道,屠戮功臣,鱼肉百姓,早已天怒人怨。”沈砚继续高声道,“我靖安军八万将士,皆是为了推翻暴政而来。将军麾下五千精锐,皆是忠义之士,若能与我联手,定能早日杀回京城,为陈尚书报仇,为天下百姓除害!”

“你我皆是为了反赵,何必刀兵相见?”沈砚的声音带着恳切,“我知道将军担心我诚意不足,今日送粮,便是我的诚意。这些粮食,将军可先分给百姓和士兵,让大家吃饱肚子。至于联手之事,将军可慢慢考虑,我给将军三天时间,三天后,我再来听将军的答复。”

说完,沈砚示意使者上前,高声道:“请陈将军打开城门,接收粮草!这些物资,皆是无偿赠送,绝无半分条件!”

城头上,陈宽和陈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犹豫。沈砚的话,句句说到了陈宽的心坎里——报仇、护民,这正是他起兵的初衷。而眼前的粮草,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大哥,这沈砚……看起来不像是说谎。”陈安低声道,“而且这些粮食,确实能救城中百姓和弟兄们的命。”

陈宽沉默良久,眼底的挣扎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决断。他深吸一口气,高声道:“沈世子的诚意,陈某心领了。城门可以打开,但我只能让后勤士兵出城接收粮草,还请沈世子和你的人留在城外,以免发生误会。”

“好!就依将军所言!”沈砚爽快答应,“我就在城外等候将军的答复!”

陈宽当即下令:“打开西城门,让后勤队出城接收粮草,严密警戒,不得有误!”

沉重的西城门缓缓打开,一队后勤士兵推着小车,小心翼翼地走出城门,朝着沈砚的车队走去。沈砚示意亲卫退到一旁,让陈宽的人安心接收物资。

看着车上那些包装奇特的自热米饭和牛肉罐头,陈宽的士兵们脸上满是好奇,动作却不敢怠慢,迅速将物资搬上车,运回城中。

沈砚骑在马背上,看着粮草被顺利接收,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知道,这第一步,他走对了。接下来,就看陈宽如何选择了。

而城头上的陈宽,看着那些被运进城的物资,心中五味杂陈。他握着玄铁双戟的手微微松动,眼神中多了几分思索——沈砚的出现,或许真的是他报仇雪恨、守护百姓的唯一机会。

二十车物资刚堆进衡阳城西郊空地,满城军民就围着这些“新奇玩意儿”犯了难——陈宽攥着一盒自热米饭,指腹反复摩挲着光滑的塑料盒身,卡扣藏得隐蔽,他试了几次都没撬开;旁边的士兵掂着牛肉罐头,金属外壳严丝合缝,刀背敲上去只发出沉闷的声响,连道白印都没有。

城楼下的百姓早被饿红了眼,盯着物资堆直咽口水,有几个年轻人想拿石头砸罐头,被陈宽厉声喝止:“住手!这是救命粮,砸坏了谁都没得吃!”

他抬头望向城外,沈砚还骑在赤焰火龙驹上没走远,身影挺拔,身后跟着百名亲卫。陈宽心头一急,大步冲上城楼,对着城外高声喊:“沈世子!请留步!”

沈砚闻声勒住马,见陈宽举着自热米饭,神色焦灼,当即从马鞍旁的背包里掏出个黑色玩意儿——正是他从现代带来的扩音喇叭,巴掌大小,外壳坚硬,顶端有个小小的喇叭口。

“陈将军,是不是不知怎么吃?”沈砚按下喇叭开关,清亮的声音瞬间放大,穿透风雾,清晰地传遍衡阳城西郊,城头上的士兵、城下的百姓,甚至远处营地的靖安军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我这有‘传声神器’,省得喊破嗓子,你仔细听好!”

这突如其来的“洪亮声音”让城上城下的人都惊了——陈宽愣在原地,看着沈砚手中的黑色物件,明明隔着百米远,却像在耳边说话一样清晰;百姓们更是好奇地伸长脖子,盯着那个能“放大声音”的宝贝,忘了饥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砚举着扩音喇叭,对着城头发声:“你手里那盒是自热米饭!看好了——盒身侧面有个小卡扣,拇指按下去,‘咔哒’一声就能开盖!”他一边说,一边对着自己手中的同款米饭演示,动作放慢,让城头上的陈宽看得明明白白。

陈宽依样画葫芦,指尖找准卡扣,轻轻一按,果然“咔哒”一声,盒盖弹了开来,露出里面颗粒分明的米饭和密封的菜肴包。城头上的士兵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眼里满是新奇。

“把菜肴包撕开,铺在米饭上!”沈砚的声音通过喇叭继续传来,清晰又有穿透力,“盒子底部有个隔层,里面装着白色的发热包,顺着侧面的注水口倒热水,没过发热包就行,盖紧盖子等五分钟,米饭就热得能吃了!”

陈宽立刻让人端来一碗热水,按步骤倒入注水口,刚盖好盖子,就感觉到盒子底部迅速发烫,一股热气顺着缝隙冒出来,菜肴的酱香渐渐弥漫开来,引得城头上的士兵们纷纷抽了抽鼻子。

“那铁罐是牛肉罐头!”沈砚又举起一罐牛肉罐头,对着喇叭喊,“侧面有个易拉环,手指扣住,顺着环的方向一拉,就能打开,里面的牛肉直接吃、拌米饭都成!”他随手一拉易拉环,“撕拉”一声,罐头盖应声而开,鲜香的牛肉味隔着百米都隐约能飘到城头。

“还有那袋装的是泡面!”沈砚拿起一包泡面,“面饼放进碗里,倒沸水没过面饼,盖盖子焖三分钟,再把调料包倒进去拌匀,香辣、酸菜、红烧三种口味,保准解馋!”

全程不用扯着嗓子喊,扩音喇叭的声音稳稳覆盖整个西郊,城上的陈宽兄弟、城下的军民、甚至沈砚身边的亲卫,都听得明明白白。陈安凑到陈宽身边,低声惊叹:“这‘传声神器’也太神奇了!沈砚果然藏着不少好东西!”

陈宽点点头,看着手中发烫的自热米饭,又看了看城下百姓们期盼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他对着城外举起手中的米饭盒,用尽力气喊:“多谢沈世子赐教!陈某铭记在心,三日之后,定给世子一个满意答复!”

沈砚按下喇叭开关,声音再次传来,带着几分笑意:“陈将军客气了!让军民们先吃饱肚子,有任何不懂的,随时派人来问!我在营中静候佳音!”

说完,他收起扩音喇叭,勒转马头,带着亲卫缓缓退回营地。那神奇的“传声神器”和沈砚耐心的讲解,像一颗定心丸,让衡阳城的军民彻底安了心。

“按沈世子教的方法,立刻给大家分食!”陈宽高声下令,“老人孩子优先,守城士兵跟上,务必让所有人都吃饱吃热!”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按步骤加热米饭、拉开罐头、冲泡泡面。浓郁的香味很快笼罩了整个西城,第一个吃到热米饭的白发老人,舀起一勺裹着酱香的米饭,慢慢送进嘴里,眼眶瞬间红了:“热乎的……还这么香……”

士兵们更是狼吞虎咽,温热的食物填满了饥肠辘辘的肚子,也点燃了心中的希望。他们一边吃,一边议论着沈砚的神奇,既有对扩音喇叭的惊叹,也有对物资的感激,更有对联手反赵的期待。

陈宽站在城头,看着满城军民吃饱喝足、脸上露出久违笑容的模样,握紧了手中的玄铁双戟。沈砚的诚意,不仅在二十车物资里,在神奇的扩音喇叭里,更在他处处为军民着想的细节里。

三日之后的答复,早已在这一刻,有了明确的答案。

沈砚刚翻身下马,就把扩音喇叭随手扔给亲卫,脚步轻快得像阵风,凑到帐外的周霆身边。二十一岁的年纪,眉眼间还带着少年人的鲜活,嘴角挂着藏不住的得意,语气里满是“邀功式”的小傲娇,贱兮兮的劲儿藏都藏不住:“周老将军!怎么样怎么样?我这招‘送粮 神器教学’,是不是百试不厌!”

周霆转头看他,见这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眼睛亮得像星星,带着股闯劲和机灵劲儿,忍不住失笑,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二十一岁的小伙子,倒是鬼主意多!你那‘传声神器’是真稀奇,隔着百米远,声音清亮得跟在跟前说话似的,既省了力气,又让城上城下都听明白,比扯着嗓子喊强多了。”

“那可不!”沈砚挺了挺腰板,得意得像只报喜的小孔雀,指尖还忍不住摩挲了下腰间的凤翅镏金镋,“这扩音喇叭在我那儿就是‘远距离传话神器’,对付这种场面简直量身定做!你没见陈宽刚才急得举着米饭盒的模样?他越急,越能显出我送粮又教吃法的诚意,还能让他见识见识我的‘能耐’——跟我合作,不仅有粮吃,还有新鲜玩意儿,好处多着呢!”

他凑近周霆,声音压低了些,却依旧藏不住雀跃:“再说了,陈宽是忠义之人,硬攻没用,就得软着来。他缺粮,我送粮救他军民;他不会用,我用喇叭手把手教(虽然是隔空),既让他欠了人情,又摸准了他反赵的软肋。这招我用多少次都灵,对付这种重情义的人,一抓一个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霆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模样,眼底满是赞许,语气里带着点对晚辈的纵容:“你这孩子,心思倒细。陈宽与赵瑜有血海深仇,你又能给他粮草、助他报仇,他没理由不跟你合作。二十一岁就有这等谋略和胸襟,难得。”

正说着,周虎兄弟带着周凌云、周凌峰走了过来,脸上都带着笑意。周凌云看着沈砚,眼里满是佩服:“世子!您那扩音喇叭也太神奇了,我们在营地都听得一清二楚,将士们都说您藏着不少‘异世宝贝’,跟着您打仗,总能遇到新鲜事儿!”

“那是自然!”沈砚哈哈大笑,少年人的爽朗劲儿展露无遗,“以后新鲜事儿还多着呢!等咱们联合陈将军,推翻了赵瑜,我让你们见识更多好东西,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营地中的将士们也早听说了沈砚用“传声神器”教衡阳城军民吃粮的事儿,个个觉得新奇又自豪,看向沈砚的眼神里满是敬佩。二十一岁的世子,既有少年人的冲劲,又有超出年龄的谋略,跟着这样的主将,谁能不士气高涨?

夕阳把沈砚的身影拉得修长,他站在营地中央,望着衡阳城的方向,眼里满是胸有成竹的光芒。三日后的会面,早已没了悬念。一场由二十一岁少年牵头,颠覆大衍王朝的联盟,即将正式成型。

议事厅的油灯添了新油,火苗跳得稳稳的,映着满桌的吃食——两碗冒着热气的自热米饭,一碗拌着酱香肉丁,一碗铺着咸鲜蔬菜,旁边还摆着一罐打开的牛肉罐头,金黄的肉块浸在浓稠的汤汁里,香气顺着敞开的罐口弥漫开来,盖过了往日里挥之不去的粮荒气息。

陈宽坐在案前,指尖捏着竹筷,动作不疾不徐地夹起一块牛肉,浸了浸罐头里的汤汁,慢慢送进嘴里。肉质紧实不柴,咸香入味,带着恰到好处的油脂香气,顺着喉咙滑下,熨帖了连日来被稀粥磨得发空的肠胃。他忍不住眯了眯眼,这味道,比他早年跟着父亲赴宴时吃的御膳还要解馋。

“大哥,这沈砚的东西也太好吃了!”陈安坐在对面,吃得比陈宽急得多,竹筷扒拉米饭的速度飞快,嘴里塞得鼓鼓的,说话都含糊不清,“你看这米饭,热乎软糯,拌上牛肉,比咱之前吃的硬干粮强一百倍!”他说着,又用勺子舀了一大勺牛肉,倒进自己碗里,汤汁顺着碗沿淌下来,滴在案上,他也顾不上擦,只顾着往嘴里送。

陈宽抬眼,看着弟弟狼吞虎咽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暖意。这些日子,弟弟跟着他忍饥挨饿,守着衡阳城,没半句怨言,如今能吃上一顿热乎又鲜香的饭,也算是苦尽甘来。他拿起勺子,给陈安碗里又添了些米饭:“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沈砚送了二十车物资,够咱们吃几日的。”

“几日哪够?”陈安咽下嘴里的饭,抹了把嘴角的汤汁,语气里带着真切的赞叹,“要是能天天吃这个,弟兄们打仗都能多冲三分!你说这沈砚也太神了,不仅有这么好吃的粮,还有那‘传声神器’,隔着百米远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跟在耳边说话似的!”

提到扩音喇叭,陈宽夹菜的动作顿了顿,眼神沉了下来。他夹起一筷子酱香肉丁,拌在米饭里,慢慢咀嚼着,语气沉稳:“他的‘神’,不止在这些玩意儿上。你想想,咱们粮食只够三天,他偏偏在这个时候送粮来,还耐心教咱们怎么吃,甚至不惜露出自家的‘宝贝’,这份诚意,做不得假。”

“我看出来了!”陈安用力点头,碗底的米饭已经见了底,他又拿起自热米饭的盒子,想再添点,却发现已经空了,只好舔了舔勺子上的汤汁,“他要是想攻城,根本没必要费这劲,八万大军压境,咱们粮食断了,不出三天就得城破。可他没这么做,反而送粮,还说给咱们三天时间考虑,这分明是真心想跟咱们联手!”

陈宽放下竹筷,端起旁边的粗瓷碗,喝了一口温水,润了润喉咙。油灯的光映在他脸上,明暗交错,眼底的思绪翻涌:“父亲在世时,常说‘良禽择木而栖’。赵瑜那昏君,杀我父亲,屠我家眷,此仇不共戴天。可咱们只有五千弟兄,粮食短缺,仅凭衡阳城,想报仇难如登天。”

他看向案边斜靠的玄铁双戟,戟身黝黑,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沈砚有八万精锐,有源源不断的‘异世物资’,更有推翻赵瑜的决心。他的目标,与我们一致。跟着他,不仅能报仇,还能护着城里的百姓,让他们不再受战乱和饥饿之苦。”

“大哥,我早就想通了!”陈安猛地一拍桌子,语气斩钉截铁,“咱们反赵,不就是为了报仇、护民吗?沈砚能给咱们提供粮草,能给咱们助力,这样的盟友,打着灯笼都难找!三日后,咱就跟他联手,杀回京城,剁了赵瑜那狗贼!”

陈宽看着弟弟眼中的怒火与决绝,又想起城楼下百姓吃饱饭后面露笑容的模样,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他拿起一块牛肉,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味道鲜香,却带着一股坚定的意味:“好。三日后,我亲自去见沈砚,与他歃血为盟,共讨赵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窗外的风掠过城头,带来隐约的巡逻脚步声。议事厅内,两碗空了的米饭盒、一罐见了底的牛肉罐头,见证着兄弟俩的决定。灯光下,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默契与决绝——沈砚的出现,不仅解了衡阳城的燃眉之急,更给了他们报仇雪恨、守护百姓的唯一希望。

三日后的盟约,已然板上钉钉。一场席卷大衍王朝的风暴,即将因这顿热饭、这番对话,彻底拉开序幕。

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衡阳城外的平原,带着入秋的清寒。陈宽、陈安兄弟俩身着劲装,手持玄铁双戟,率领五千训练有素的士兵,踏着晨露,朝着靖安军营地缓缓行来。士兵们队列整齐,步伐沉稳,却难掩眼底的好奇与警惕——他们即将与这支八万之众的“神秘军队”结盟,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不确定。

随着营地越来越近,一股浓郁的香气顺着晨风飘了过来,先是淡淡的米香,接着是肉香混合着酱香,钻进鼻腔,勾得人胃里阵阵发响。五千士兵大多是空腹赶路,闻到这香味,脚步不自觉慢了些,眼神里满是诧异。

“这是……什么味儿?这么香?”陈安吸了吸鼻子,忍不住低声问道。他征战多年,从未在军营里闻到过这般诱人的香气,不似干粮的寡淡,也不似腊肉的咸硬,是那种鲜活的、热乎的香气。

陈宽也皱起眉头,目光投向营地深处。薄雾渐渐散去,营地的景象清晰地映入眼帘,让他和身后的五千士兵瞬间僵在原地,满脸震撼。

只见靖安军的营地早已苏醒,却没有丝毫混乱。数万士兵分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或蹲或坐,井然有序,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个粗瓷碗,碗里是冒着热气的白粥,粥面浮着几粒葱花;左手拿着一个蓬松饱满的肉包子,皮薄馅足,咬开的地方能看到鲜嫩的肉馅,油光锃亮;右手还攥着一个色泽红亮的茶叶蛋,蛋壳上布满细密的纹路,透着浓郁的卤香。

士兵们吃得从容不迫,没有狼吞虎咽,却个个神情满足。有人先喝一口热粥,暖一暖清晨的肠胃;有人咬一口肉包子,汤汁顺着嘴角流下,也顾不上擦,只觉得鲜香满口;还有人剥着茶叶蛋,蛋白紧实,蛋黄沙沙的,带着淡淡的茶香和卤味,越嚼越香。

整个营地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士兵们低声的交谈声,却听不到一丝喧哗,透着严明到极致的军纪。更让陈宽兄弟震惊的是,这数万士兵,人人都有热粥、肉包子、茶叶蛋,分量充足,热气腾腾——要知道,在这个战乱年代,即便是精锐军队,也难能日日吃上热食,更别说这般丰盛的早饭。

陈宽的五千士兵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睛都直了。他们前日才吃上沈砚送来的自热米饭和牛肉罐头,已是破天荒的美味,如今见靖安军士兵每日的早饭都如此丰盛,个个露出了羡慕的神色。有几个年轻士兵悄悄咽了咽口水,想起自己往日里顿顿稀粥配干粮的日子,再看看靖安军士兵的早饭,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乖乖……这靖安军的伙食,也太好了吧?”陈安喃喃道,眼神里满是不可思议,“数万士兵,人人都有肉包子、茶叶蛋,这得有多少粮草支撑?沈砚的家底,也太厚实了!”

陈宽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手中的玄铁双戟,眼底的震撼渐渐化为坚定。他原本就已决定结盟,此刻亲眼见到靖安军的后勤保障、士兵的精神面貌,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能让士兵们日日吃上热食、饱食,这样的主将,这样的军队,才有推翻赵瑜、平定天下的底气。

就在这时,营地中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沈砚穿着轻便的劲装,带着周霆爷孙五人,笑着迎了上来,二十一岁的脸庞在晨光中透着鲜活的朝气:“陈将军、陈副将,一路辛苦!来得正好,我军刚开早饭,快请进营,一起尝尝我军的手艺!”

他的目光扫过陈宽身后的五千士兵,笑着补充道:“还有各位弟兄,长途跋涉想必饿了,后勤早已备好了早饭,热粥、肉包子、茶叶蛋管够,随我军士兵一起用餐!”

这话一出,陈宽的五千士兵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看向沈砚的眼神里满是感激。陈宽对着沈砚抱了抱拳,声音诚恳:“沈世子待客有道,陈某佩服。今日前来,便是为了与世子结盟,共讨赵瑜,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沈砚脸上的笑容更盛,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陈将军快请!结盟之事,咱们边吃边谈!吃饱喝足,咱们再歃血为盟,共商大计!”

陈宽兄弟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与决绝。他们带着五千士兵,跟着沈砚走进营地,融入那片弥漫着食物香气的方阵中。热粥暖了肠胃,肉包子填了饥腹,茶叶蛋解了嘴馋,更暖了人心。

晨光渐渐驱散了薄雾,照在靖安军与陈宽所部士兵的脸上,个个神情满足,眼神坚定。一场注定要颠覆大衍王朝的联盟,在这顿热气腾腾的早饭中,悄然定下了基调。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