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衍启元 > 第74章 云州辞行·靖安归程

大衍启元 第74章 云州辞行·靖安归程

作者:小麒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热菜更是丰盛,满满当当摆了十六道:清蒸龙虾卧在长青花盘里,虾壳泛着珊瑚红,蒜蓉铺得厚厚一层,粉丝吸足了虾的鲜汁,筷子一挑就能看见晶莹的汁水;东坡肉红亮如玛瑙,颤巍巍浸在浓汁里,表皮吹弹可破,筷子轻轻一夹就拉出丝,肥肉入口即化;宫保鸡丁裹着红油,鸡肉块切得均匀,花生米炸得金黄酥脆,嚼着带响,还有几颗鲜红的泡椒点缀;红烧排骨炖得脱骨,酱汁浓稠地裹在骨头上,肉缝里还嵌着香菇丁,香得人直咽口水;糖醋鱼炸得外脆里嫩,浇上的糖醋汁酸甜适中,鱼身划着花刀,方便夹取;辣子鸡满盘红亮,鸡肉块炸得干香,辣椒里藏着芝麻,吃着够味;蒜蓉西兰花翠绿欲滴,蒜蓉的香裹着西兰花的脆,还撒了点生抽提鲜;香菇扒油菜摆得整齐,油菜焯水后保持着嫩绿,香菇吸足了汤汁,软嫩入味;铁板鱿鱼滋滋冒着凉气(刚从现代公寓端来,铁板还带着余温),鱿鱼须切得长段,裹着黑胡椒酱,嚼着弹牙;可乐鸡翅泛着焦糖色,表皮裹着浓稠的可乐汁,甜香里带着肉鲜,连骨头都想嘬干净;粉蒸肉铺在米粉上,肉片肥而不腻,米粉吸足了肉汁,带着淡淡的荷叶香(垫了现代带来的干荷叶);梅菜扣肉切片码得整齐,梅菜吸足了肉的油香,肉片咸香软糯,配米饭正好;四喜丸子做得圆润,红、黄、绿、白四色点缀在丸子上,肉馅里加了马蹄碎,咬着带脆;地三鲜里的土豆炸得金黄,茄子吸足了酱汁,青椒脆嫩,家常的味道最下饭;干煸豆角煸得微皱,表面裹着肉末和辣椒,嚼着干香;番茄炒蛋红黄相间,番茄熬得出汁,鸡蛋炒得蓬松,酸甜可口,最是开胃;青椒肉丝火候正好,青椒脆嫩,肉丝滑嫩,酱汁裹得均匀,配馒头绝佳。

桌心的两例汤更是讲究:瓦罐佛跳墙炖得浓稠,海参、鲍鱼、鱼翅、花胶在汤里浮沉着,汤面泛着淡淡的油光,鲜味儿直往骨子里渗,瓦罐底下还垫着温炭,保持着热度;不锈钢汤锅里的酸辣汤翻滚着,豆腐丝、木耳丝、鸡蛋花、胡萝卜丝飘在红汤里,胡椒的辛香混着醋的酸意,喝一口浑身暖烘烘的,汤勺舀下去还能捞着满满的料。

竹篮里的主食也透着新奇:白米饭是五常大米焖的,颗粒分明、软糯香甜,嚼着比云州本地的糙米更细腻,还带着淡淡的米香;馒头是雪白的白面做的,个头饱满,捏着比平时吃的杂粮馍松软十倍,掰开是细密的气孔;馅饼分了肉馅和素馅,皮薄得能看见里面的馅料,肉馅是猪肉大葱的,咬一口油香四溢,素馅是韭菜鸡蛋的,鲜得掉眉毛;烙饼是层层叠叠的油酥款,表面撒着芝麻,掰开来酥得掉渣,嚼着满是焦香,还带着点葱花的香。

周霆最先凑到桌前,盯着清蒸龙虾眉头微挑:“世子,这红壳子的物件是什么?瞧着像海虾,却比望海城的海虾大了好几倍!”沈砚笑着递过筷子:“这是龙虾,清蒸着吃最鲜,您尝尝就知道了。”周豹更直接,伸手就拿起一个肉馅馅饼,“啪”地掰开,肉香瞬间冒出来,他烫得直咧嘴还忍不住喊:“这饼也太好吃了!皮薄馅足,比咱们平时贴的玉米饼子香多了!”

严沧则盯着佛跳墙的瓦罐,伸手摸了摸罐壁:“这里面炖的都是好东西吧?闻着就鲜得很,比望海城的海鲜汤还够劲。”沈砚给他盛了一碗,海参、鲍鱼浮在汤面上,严沧小口抿了口,眼睛立刻亮了:“好家伙!这汤得炖不少时辰,你这孩子,藏着这么好的吃食,早该拿出来了!”

周虎忙着摆陶碗,拿起一块熏鱼咬了口,脆生生的口感让他眼前一亮:“这鱼炸得够味!甜酱裹得正好,不腻!”赵玮则夹了一筷子宫保鸡丁,花生米的酥脆让他点头:“这花生米炸得火候正好,鸡肉也嫩,世子这菜做得讲究!”

张清鸢和楚昭雪挨着沈砚坐下,沈砚先给她们各舀了一勺酸辣汤,笑着说:“这汤开胃,先喝点垫垫,再尝尝别的。”楚昭雪轻轻喝了口,酸得眉眼弯弯:“这汤真好喝,比家里的姜汤更解腻,里面的豆腐丝也嫩。”张清鸢则拿起一个素馅馅饼,小口咬了咬,软嫩的饼皮裹着韭菜鸡蛋的鲜香,她忍不住点头:“这馅饼做得真精致,比云州城里点心铺的还好吃,韭菜也新鲜。”

沈砚拿起酒壶,先给严沧的瓷杯斟了小半杯茅台,琥珀色的酒液滑入杯中,对着烛火能看见淡淡的挂壁:“严老将军,这四个月多亏了您,云州的墙补了,粮道通了,水师也稳了,这杯我敬您。”严沧端起杯子抿了口,酒液入喉先是微辣,随后回甘漫开,他忍不住咂咂嘴:“好!够醇厚!比望海城的米酒烈多了,适合咱们这些守边关的!”

周豹、李奎这些武将见了,立刻凑过来要尝,沈砚给他们每人倒了小半杯,周豹仰头就饮,辣得他直咧嘴,却又笑着喊:“痛快!比咱们平时喝的烧刀子带劲!”赵玮性子稳些,小口品着,点头道:“这酒绵里藏劲,喝着不冲,但后劲怕是不小,得慢些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酒过三巡,沈砚放下瓷杯,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目光扫过满桌人,语气软了些:“说起来,我离家已经四个月了。夜里躺在州牧府的书房,总想起父亲在靖安郡的书房里,蘸着茶水画疆域图,手边总温着一壶米酒;母亲炖的冰糖雪梨,甜得能解乏,每次我练完刀,她都端来一碗;姐姐沈薇手巧,总绣些兰花纹的帕子,偷偷塞给我;还有妹妹沈玥,天天缠着我教她骑马,说要跟我一样守边关,可我走的时候,她还哭着说要等我带糖回去。”

周雄捧着陶碗喝了口米酒,碗沿沾着米粒,他轻声道:“世子想家是应当的,如今云州已定,确实该回去看看。咱们这些跟着来的,也盼着能早点回靖安,看看家里人。”周凌云年纪小,捧着梅子酿喝得欢,嘴角沾着酿汁,闻言抬头道:“世子去哪,我们就去哪!到了靖安,我还想尝尝世子说的靖安酥糖!”

沈砚笑了,给周霆又添了些茅台,酒液缓缓注入杯中,泛起细小的酒花:“云州这边,就托付给严老将军一家了。明日咱们就启程回靖安郡,不用等旁人点头——周老将军一家,清鸢、昭雪,还有周凯、赵玮、李奎、张恒,咱们一起走。”

楚昭雪手里的梅子酿碗轻轻晃了晃,蜜色的酒浆溅在指尖,她赶紧用帕子擦了擦,耳尖红得滴血;张清鸢则悄悄握住沈砚的手,指尖带着梅子酿的清甜,眼里满是暖意。严沧看着两人的模样,笑着打趣:“等回了靖安,世子办喜事,可得再拿些今日这样的好酒、这样的好菜,我虽不能去,也得让启海他们替我多喝几杯、多吃几口,沾沾喜气!”

“一定!”沈砚仰头饮尽杯中酒,又给张清鸢和楚昭雪夹了块东坡肉,肉块颤巍巍的,酱汁滴在碟中,“这肉炖得烂,你们多吃点,路上要走半个月,得把身子养得结实些。”周豹这时已经跟李奎碰了第三次杯,两人手里拿着啃剩的排骨,说着云州布防的趣事,陶碗碰撞的声响混着酒香、菜香,在烛火里飘得很远。

烛火摇曳,茅台的醇厚、米酒的清甜、梅子酿的酸甜,混着佛跳墙的鲜、清蒸龙虾的嫩、东坡肉的香,裹着白米饭的软糯、烙饼的酥脆,还有满桌人的笑意。沈砚看着身边的人——有同生共死的旧部,有即将拜堂的心上人,还有托付后背的战友,忽然觉得这四个月的风沙都化作了此刻的暖意。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青椒肉丝,配着白米饭嚼着,熟悉的味道里,竟隐约尝到了靖安郡府里老仆做的家常菜味。

“吃吧,”他笑着说,“吃饱了,喝足了,明日咱们就回靖安。”

周霆夹了块熏鱼,嚼得酥香,酒液在嘴里转了圈才咽下,忽然叹了句:“说起来,我家老婆子最会做熏鱼,当年在靖安郡时,每到秋里就腌上一坛,挂在房檐下熏,比今日这还多了层松木的香。”他放下筷子,指节敲了敲桌面,眼里带着点怀念,“上次家书里说,她给虎儿的儿子缝了件小棉袍,蓝布面,绣了只老虎,说等咱们回去正好穿。”

周虎正啃着排骨,闻言笑得露出牙,油汁沾在嘴角也不在意:“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才三岁,上次写信说,天天盼着爷爷回去教他耍刀——不过您可别惯着他,去年把我那柄旧刀的穗子都扯断了!”说着他夹了块东坡肉,往周凌云碗里塞,“凌云,多吃点,你小子随军这几个月瘦了,回去让你娘给你炖只老母鸡补补。”周凌云捧着碗点头,米饭上堆着肉,含糊道:“我娘说,等我回去就做我爱吃的韭菜盒子,比今日这馅饼还香!”

严沧喝了口茅台,指尖摩挲着瓷杯沿,笑着接话:“望海城的秋里,最宜吃螃蟹,满黄满膏,我家启海最会挑,每次都能捡着壳薄肉肥的。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父子几个在海边搭了个灶,清蒸螃蟹就着米酒,能吃到月上中天。”他看向沈砚,眼里带着温和,“等明年秋里,你要是得空来云州,我带你去赶海,捡些花蛤、蛏子,煮锅鲜美的汤,比今日这佛跳墙多了股海腥气,是咱们云州的家常味。”

沈砚听着,夹了一筷子蒜蓉西兰花给张清鸢,又给楚昭雪盛了勺酸辣汤,笑着应道:“一定来。说起来,我娘最会做冰糖雪梨,去年冬天我练刀受了寒,她连着炖了半个月,梨肉炖得化在汤里,甜得能暖到心口。”张清鸢握着汤匙,轻声道:“我前几日收拾行囊,带了些云州的干百合,回去给伯母炖雪梨时加进去,能更润些。”楚昭雪也跟着点头,眼里带着期待:“我还想学学伯母的手艺,往后砚哥哥要是累了,我也能给他炖碗暖汤。”沈砚闻言,指尖轻轻碰了碰她们的手背,眼底满是软意。

李奎剥了只盐水虾,虾肉白嫩,蘸了点醋塞进嘴里,含糊道:“我家那口子最会做烙饼,跟今日这不一样,她是用鏊子贴的,一面焦脆一面软,裹着炒鸡蛋吃,能吃三张!上次写信说,家里的麦子收了,磨了新面,就等我回去烙饼呢!”张恒听着笑了,碰了碰他的酒杯:“你可别回去就吃撑,路上练刀都提不动劲!”李奎也笑,又剥了只虾往张恒碗里放:“你懂什么?这叫想家的滋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严沧带着严启海、严启山在校场边缘送行,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粗布袋子,袋口露出些雪白的干贝和深绿的海菜。“沈砚,这是望海刚晒好的干贝和裙带菜,给老王爷和老夫人尝尝鲜——望海的海味,比靖安的河鲜多了股咸鲜气,炖豆腐最香。”严启海补充道,“我已经跟靖安郡的粮商打过招呼,往后云州的新米下来,第一时间用快船送过去,保证老夫人煮的米饭,还是软乎乎的。”严启山则把个巴掌大的硬木小马递过来,木雕的马鬃刻得根根分明,马蹄下还垫着片小小的木牌,写着“平安”二字:“给玥儿姑娘的,让她拿着玩,盼着你们一路平安。”

沈砚接过布袋子,指尖触到干贝的干爽,心里暖得发慌。他勒住马,回头望了眼州牧府的青砖门楼,又望向校场上连绵的靖安军——玄色的甲胄像一片墨色的海,在晨光里缓缓流动。“严老将军,多谢您这四个月的帮衬。”沈砚声音诚恳,“等开春了,我让人把靖安的明前茶送过来,咱们在望海的海边搭个灶,煮茶论兵,看看海上的日出。”

“好!”严沧拍了拍他的肩,甲胄碰撞声里满是笑意,“路上小心,过了黑石关,往后的路就平了,就是夜里冷,让兄弟们多裹件衣。”

“走了!回靖安!”沈砚扬声喊,马鞭轻挥,黑马踏着霜雾向前。骑兵方阵率先动了,玄甲在晨光里连成一片,像流动的墨;步兵紧随其后,步伐整齐得能震落路边矮树上的霜粒;粮车轱辘碾过霜地,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棉絮下的烙饼还冒着淡淡的焦香。

路边的百姓早早候在道旁,有的端着冒着热气的粗瓷碗,里面是滚烫的姜茶;有的手里拿着刚烤好的麦饼,往士兵手里塞。“世子慢走!回靖安好好歇着!”一个白发老妇捧着碗姜茶,往沈砚的马边递,“这姜茶暖身子,路上喝!”沈砚弯腰接过,指尖碰到碗沿的温度,心里一热:“多谢大娘!”

李奎骑着马跟在步兵侧,接过百姓递的麦饼,咬了一大口,含糊道:“婶子,您这饼真香!回了靖安,我让我家那口子跟您学!”张恒则时不时停下马,检查粮车上的棉絮,把被风吹开的边角重新掖好:“这些饼得护好,兄弟们路上的干粮全靠它们了,可不能凉了。”

沈砚走在最前,风里还带着云州残留的沙腥气——他知道,要再走三天,过了黑石关、穿过青狼岭,才能闻到靖安特有的槐花香。他摸了摸马鞍上的布包,仿佛能摸到里面干贝的质感、软糖的甜意,还有家人收到信时的模样:母亲肯定会拿着信,跟姐姐说“砚儿要回来了”,妹妹说不定会蹦着去找管家,问“哥哥什么时候到”,父亲则会把信叠好,放在书房的砚台下,等着他当面说云州的事。

“加快些脚程,争取今日过了黑石关!”沈砚勒紧马缰,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期待。骑兵们应声加快步伐,马蹄声更急了,甲胄上的霜粒化得更快,在地面上留下点点湿痕。张清鸢的马车里,楚昭雪正掀开帘子,望着远处的队伍,轻声对张清鸢说:“等过了黑石关,再走两天,就能望见靖安的城门楼子了吧?”张清鸢点头,眼里也满是期待:“嗯,到时候就能喝到伯母炖的冰糖雪梨了。”

六万五千靖安军的队伍像一条墨色的长龙,顺着官道缓缓向前,霜雾渐渐散了,晨光越来越暖,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沈砚望着前方的路,心里满是踏实——不管还要走多久,只要朝着靖安的方向,每一步都是在靠近家,靠近那碗温热的冰糖雪梨,靠近家人的笑脸。

天刚亮,靖安王府的青石板路还凝着层薄露,沾着晨雾泛着冷光。丫鬟秋纹握着竹扫帚刚扫开半条路,西厢房就“咚”地撞开了门——沈薇趿着鞋跑出来,头发用根木簪随便挽着,碎发贴在额角,手里攥着件玄甲护肩,针脚歪歪扭扭的,显然是昨夜缝到犯困,指尖还沾着点墨痕。

“娘!是不是云州来的信?我弟弟的信?!”她声音比晨雾里的鸟鸣还亮,跑起来带起的风掀着衣摆,路过晾衣绳时,差点撞翻春桃手里的铜盆,露水滴在她鞋面上,也只胡乱蹭了蹭。

院心的石凳旁,沈母苏氏正把十一岁的沈玥搂在怀里,手里捏着张牛皮信封,眼泪刚掉在“归府”二字上。沈薇一把抢过信纸,指尖攥得太紧,纸边都皱成了团,念的时候声音有点发颤,却硬拔高了调门:“‘云州事了,率军归府’?我这弟弟!写封信跟挤牙膏似的,就不能多说句自己瘦没瘦、伤没伤?”

话虽这么说,她却盯着信纸反复看了三遍,眼眶悄悄红了,又赶紧别过脸,假装扯乱发:“玥儿,你那破画呢?别跟上次似的,把你二哥画成歪嘴猴子,让人看见笑话!”

沈玥抱着布偶小马,晃着两条小短腿跑过来,举着张皱巴巴的宣纸:“姐姐你看!我画了大太阳!还有二哥骑马!”纸上的沈砚脑袋比马还大,马腿画成了三条,沈薇“嗤”了一声,伸手夺过笔,却仔细把马腿补成四条,又在旁边添了个小小的兰花纹——那是她弟弟每次缝护肩都要绣的图案,她记了好多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娘,厨房的酱肘子炖了没?”沈薇放下笔,突然往厨房方向瞅,“还有我上月藏在坛底的酱黄瓜,得找出来!我这弟弟在云州肯定吃不上顺口的,回来准得跟我抢着吃!”说着就往厨房跑,路过书房时,还探头跟沈伯山喊:“爹!我弟弟回来您可别总揪着军务说,让他歇两天!他要是敢累着,我先扒他的皮!”

沈伯山坐在书桌后,看着女儿风风火火的背影,无奈地笑了,指腹摩挲着砚台下沈砚的旧家书:“你比谁都急,还嘴硬——上次他出征,你在城墙上哭成那样,现在倒装起厉害来了。”

厨房门口,沈薇正翻着酱菜坛子,丫鬟忍着笑说:“长郡主,您上周就把酱黄瓜藏起来了,说等二公子回来吃,现在还脆着呢。”她“哦”了一声,耳根有点红,又板起脸:“谁特意给他藏的?就是怕放坏了浪费!”

这时沈母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你呀,嘴上跟你弟弟逞凶,心里比谁都惦记。上次他走,你在城墙上喊‘敢不回来就扒皮’,夜里却偷偷缝这护肩。”沈薇手一顿,手里的酱菜坛子差点滑掉,赶紧岔开话题:“娘,您给我弟弟缝的棉袍呢?我看看领口的兰花绣歪了没,他最挑剔这个——要是歪了,回来又得跟我抱怨!”

苏氏把棉袍递过去,沈薇捧着看了半天,小声说:“娘,我那护肩没缝好,等弟弟回来,您教教我,下次他再出去,我给他缝个结实的……省得他总把护肩磨破。”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他敢少一根头发回来,我真扒他的皮!”

晨光渐渐驱散薄雾,照在棉袍的兰花纹上,泛着浅蓝的光。沈玥拽着沈薇的衣角,晃着布偶小马:“姐姐我也要写!我要写‘二哥快带糖回来’!”沈薇蹲下身,把笔递过去,自己握着妹妹的手,一笔一划在画的角落写,笔尖放得极轻:“慢着点,别把‘糖’字写出框,不然你二哥看不见。”

厨房里的冰糖雪梨飘出甜香,混着酱黄瓜的咸,漫在院里。沈薇望着云州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护肩上歪扭的针脚——四个月了,从城墙上看着弟弟率军远去,到现在终于盼到归信,她好像还能听见当时自己哭着喊“你敢不回来”的声音,只是现在想起,心里只剩“回来就好”的踏实。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