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衍启元 > 第26章 拖字决;三个条件

大衍启元 第26章 拖字决;三个条件

作者:小麒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镇南关的硝烟像一层灰纱罩在天际,城头残破的垛口还插着断裂的箭矢,暗红色的血渍沿着城墙砖缝往下渗,在地面凝成一块块暗疤。关隘内外,六十万岭南叛军主力的营帐连绵数十里,白色的帐篷被风沙吹得猎猎作响,却少见往日的炊烟——唯有几处主营帐外飘着稀薄的烟柱,其余营区只剩兵士们蜷缩在帐外晒太阳,甲胄上的锈迹顺着衣摆往下掉,露出的胳膊腿瘦得只剩皮包骨。

主营帐内,岭南叛军首领萧焕身着玄色王袍,腰间佩剑的剑穗都磨得发毛,他俯身盯着舆图,指腹重重划过标注“苍梧关”的位置,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帐下六名副将按位次排开,个个面色凝重,铠甲上的血污还没来得及擦拭,有的副将靴底沾着泥土,裤腿上破了个大口子,露出的小腿满是干裂的纹路。

“王爷,粮草清点结果出来了。”分管粮草的副将周岳上前一步,双手捧着账本,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镇南关粮仓原存谷粟4.8万石,扣除霉变和掺沙的部分,实际可食用的不足3万石。六十万主力每日需耗粮9.5万石,这3万石连半天都撑不住;战马精料早在三日前就断了,如今城外的战马都在啃枯草,有近千匹战马因饥饿倒地,连拉炮车增援苍梧关前线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顿了顿,翻开账本继续念:“兵士口粮方面,现在每人每日只发两小碗稀粥,粥里掺着碎石和谷壳,昨日已有十七名兵士因饥饿晕倒在操练场,三名重伤员因缺粮体虚,伤口迟迟不愈合,高烧不退——再这样下去,别说攻打苍梧关,恐怕连镇南关都守不住。”

“军械呢?”萧焕抬眼,目光扫过分管军务的副将赵烈,语气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赵烈躬身禀报:“回王爷,六十万主力中,步兵的长枪有三成是断柄的,弓箭只剩不到八万支,每兵分摊不足两支;骑兵的马刀有半数卷了刃,连劈砍木头都费劲。更要命的是,火药只剩两窖,连一次攻打苍梧关城门的用量都不够——上次攻破镇南关,火药就快耗光了。”

“父亲,先锋营这边更棘手。”银甲染血的萧策跨步出列,他作为十万先锋营统领,铠甲胸前还留着一道深可见骨的刀痕,那是攻破镇南关时,被守将赵岳拼死砍中的,而赵岳早已在城破后战死,“我部十万弟兄本是攻打苍梧关的尖刀,半数是精锐骑兵,半数是强弓手。如今骑兵的战马每日只能喂两把枯草,有三千多匹战马瘦得站不稳,骑兵只能下马步行操练;强弓手的弓弦断了近千张,箭矢只剩一万五千支,昨日操练时,兵士们只能用木箭代替,连靶心都射不穿。”

他攥紧拳头,语气里带着少年将军的急切:“更关键的是体能,上次沈砚在军营售卖的五大车泡面、火腿肠,弟兄们分着吃了两顿,都说那东西顶饿又方便,开水一冲就能吃,如今个个都盼着能再弄到。当时是底下兵士对接的,咱们没人跟他直接打过交道。可现在每日两小碗稀粥,兵士们拉弓都拉不满,挥刀砍三两下就喘得不行,这样的状态,怎么冲开苍梧关的官军防线?”

分管医疗的副将吴谦补充道:“王爷,先锋营有八千多名伤兵,因缺粮缺药,伤口感染的不在少数。上次沈砚在军营售卖的物资里,有几箱压缩饼干,给伤兵吃了之后,体力恢复得很快,可那些饼干早就吃完了,现在伤兵们只能喝稀粥,不少人都开始便血——若苍梧关久攻不下,伤兵的伤亡还会增加。”

其余四名副将也纷纷开口:分管先锋营辅佐事务的李达说兵士们士气虽在,但饥饿已开始磨掉斗志,再无补给,攻打苍梧关的信心会彻底动摇;分管侦查的副将陈峰提官军已在苍梧关增派三万兵力,加固城墙,若再拖延十日,官军兵力可能翻倍;分管后勤的副将马坤直言,运输队的民夫也因缺粮逃跑了近三成,就算后续有物资,运输到苍梧关前线都成问题;分管阵法的副将杨毅则强调,若再无补给,六十万主力的合围阵法根本无法展开,十万先锋营也难发挥尖刀作用,攻打苍梧关只会徒增伤亡。

萧焕听完,重重一拳砸在案几上,案上的茶杯都震倒了,茶水顺着桌沿往下流,浸湿了舆图上苍梧关的标注。他看向萧策,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六十万主力是我岭南叛军的根基,十万先锋营是破苍梧关的尖刀,绝不能因缺粮误了战机。

传我王令,派参军李云携黄金千两、文书印信,即刻赶赴靖安郡——务必让沈砚明白,他手里的物资,是救我岭南叛军、破苍梧关的命!”

萧策抱拳领命,眼底闪过一丝亮光:“父亲放心,李云此去,定能说动沈砚!只要物资到位,先锋营必能率先冲破苍梧关的城门!”

帐外,风沙卷着枯叶掠过营帐,六十万叛军主力的营区里,偶尔传来兵士们压抑的咳嗽声,十万先锋营的战马低低地嘶鸣着,像是在诉说着饥饿与渴望——所有人都在等,等靖安郡的物资,等一场能让他们吃饱饭、进军苍梧关的转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快马加鞭三日夜,李云的衣袍还沾着镇南关的风沙,便已站在靖安郡王府的朱红大门前。府门两侧的石狮子鎏金剥落,却依旧透着王府的威严,门内庭院深深,隐约可见飞檐上的琉璃瓦在日光下泛着微光——与镇南关的残破相比,这里的富庶安宁恍如另一个世界。

通报的仆役引着李云穿过三重庭院,最终踏入一间陈设古朴的书房。靖安王沈伯山正临窗而坐,手中摩挲着一枚玉如意,青灰色的王袍衬得他面容清癯,眼角的皱纹里藏着久居上位的沉稳。见李云进来,他抬眼淡淡一扫,并未起身,只抬手示意:“参军请坐。”

李云不敢怠慢,将装有黄金千两的锦盒与萧焕的印信文书放在案上,躬身行礼道:“岭南叛军参军李云,奉萧王爷之命,特来拜见靖安王世子沈砚,有要事相商。”他刻意加重“世子”二字,依着王府礼制称呼,目光里满是急切。

沈伯山指尖一顿,将玉如意搁在案上,端起侍女奉上的清茶浅啜一口,语气平淡无波:“参军远道而来辛苦。只是不巧,犬子沈砚近日事务繁忙,怕是无暇见客。”

“世子事务繁忙?”李云心头一紧,往前半步拱手道,“王爷明鉴,岭南六十万大军困于镇南关,粮草军械告急,兵士已到了食不果腹、刀不能举的境地!上次世子在军营售卖的泡面、压缩饼干与药材,救了我军不少弟兄的性命——此次萧王爷特备黄金千两,愿以重金求世子再卖给我们一批物资,这不仅是救岭南叛军,更是助世子拓展财路啊!”

他说着,将萧焕的文书印信推到沈伯山面前,印信上“岭南王萧焕”五个篆字鲜红醒目:“这是萧王爷的亲笔文书,承诺后续若能攻破苍梧关,所得战利品愿分与世子三成;若世子有其他要求;也可说出来!”

沈伯山瞥了眼文书,并未去碰,只是缓缓道:“参军不必多言,本王知晓你的来意。砚儿性子跳脱,近来确实在忙着打理些‘琐事’——前几日刚从城外库房清点完一批货物,昨日又带着人去对接漕运的商船,连王府都难得回一趟。”他话锋微顿,目光落在李云紧绷的肩头,“不过参军既带了萧王爷的诚意而来,本王会将此事告知他。只是何时能见你,还得看他何时能抽出身来。”

李云急得额角冒汗,镇南关的粮草撑不过半日,每多耽搁一刻,就多一分风险:“王爷,事态紧急!六十万弟兄还在关隘等着物资救命,迟则生变啊!能否请王爷通融一二,即刻唤世子回府?”

沈伯山放下茶杯,语气依旧平稳,却多了几分不容置喙的威严:“参军稍安勿躁。靖安郡有靖安郡的规矩,砚儿有他的行事章法,本王不便强行干涉。你且回客栈歇息,待他处理完手头事务,本王自会让他寻你。”说罢,他抬手示意仆役,“送李参军下去安置。”

李云还想再劝,却见沈伯山已重新拿起玉如意,闭目养神,显然不愿再谈。无奈之下,他只能躬身告退,走出书房时。指尖攥得发白——镇南关的弟兄们还在等转机,可沈砚这一“忙”,不知要耽误到何时。

客房内,李云焦躁地踱步,目光落在案上的黄金锦盒上。他忽然想起萧策提及的细节:沈砚上次售卖的物资都是些新奇玩意儿,开水一冲就能吃,伤口敷上药膏好得极快,倒不像是寻常商户能弄到的。难道世子的“忙”,竟是在筹措这些特殊物资?

他正思忖间,门外传来仆役的声音:“李参军,世子差人送来了些点心,说是让您垫垫肚子。”

李云开门,只见托盘上摆着几样精致的糕点,还有一小碗冒着热气的速食粥——那粥的包装,竟与上次军营里兵士们吃的泡面是同款样式。他心头一动,连忙追问:“送东西的人呢?世子可有说何时能见我?”

仆役躬身答道:“送东西的是世子身边的小厮,说世子还在忙,让您再耐心等一日,明日此时,他定会亲自来见您。”

李云盯着那碗速食粥,眼底燃起一丝希望。看来沈砚并非无意相助,只是他口中的“忙”,多半与筹措物资有关——只要能见到世子,定要将这批救命物资给求下来!

李云在客栈焦躁踱步的同时,王府书房内的茶香正袅袅升腾。沈砚斜倚在梨花木椅上,手中把玩着一只白瓷茶杯,杯沿沾着的茶沫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与方才沈伯山对李云说的“事务繁忙”截然不同——他一身月白锦袍,连发丝都梳理得整整齐齐,哪里有半分奔波忙碌的模样。

沈伯山端着茶盏,瞥了眼儿子悠哉的神态,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方才李云那模样,怕是急得快上火了。你倒好,躲在这里陪为父喝茶。”

“急才好,越急越好。”沈砚轻啜一口茶,语气里的算计更浓,“岭南叛军六十万大军困在镇南关,粮草撑不过半日,拖得越久,他们的处境越糟。现在就答应他,无非是赚千两黄金和三成战利品,可若是多拖几日,等他们所有士兵连苍梧关的方向都走不到,连站都站不稳的时候,到时候咱们提的条件,才能真正让靖安郡受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放下茶杯,指尖重重敲了敲案上舆图上“镇南关”与“苍梧关”之间的空白地带:“父亲您看,这两地相隔百里,叛军现在每日两小碗稀粥,别说行军,再过三日,恐怕连出营门的力气都没有。现在李云求着咱们,主动权全在咱们手里;等他们真到了山穷水尽,饿殍遍野,萧焕就算要割让岭南半壁之地换物资,也得点头。”

沈伯山眼中闪过一丝顾虑,却很快被赞许取代:“你想得比为父更狠。只是明日李云定然会来催,不见他怕是说不过去?”

“有什么说不过去的?”沈砚笑了笑,将袖中的靖安漕运令牌扔在案上,“理由就一个——忙。让仆役告诉他,我要么在库房盘货,要么去漕运码头对账,连回府的空都没有。他急,就让他等着,等个三五日,等萧焕的第二封、第三封急信接连送过来,等叛军那边真的撑不住开始逃兵的时候,咱们再露面。”

他顿了顿,补充道:“库房里的物资早就备足了,三大仓的泡面、压缩饼干,还有从西域商队高价收来的金疮药、止血散,足够让叛军起死回生。昨日让小厮送速食粥,就是故意让他知道咱们有货,吊着他的胃口,让他不敢轻易离开靖安郡。”

沈伯山颔首,端起茶盏与他碰了一下:“好,就按你的意思来。拖到他们走投无路,才能让萧焕明白,谁才是能决定岭南军命运的人。”

书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茶香混着淡淡的墨香漫在空气中。父子二人闲谈间,字字句句都透着对局势的绝对掌控。

而客房内,李云盯着案上早已凉透的速食粥,一夜未眠。天刚亮,他就急匆匆赶往书房求见,却被守在门外的仆役拦下,语气恭敬却坚定:“李参军,实在对不住,世子一早就去城外库房盘货了,说是要核对漕运到的一批紧俏货物,今日怕是回不来,也不见客。”

李云心头一沉,追问:“那世子何时能回?我有十万火急的事!”

仆役躬身道:“小人不知,世子只说事务繁杂,忙完再说。您还是回客房再等等吧。”

李云僵在原地,指尖攥得发白——他能想象到镇南关的弟兄们正饿着肚子苦苦支撑,可沈砚这一句轻飘飘的“忙”,却像一道无形的墙,将他拦在希望之外。

客房的烛火换了一轮又一轮,李云的衣袍沾着灰尘,眼窝深陷,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

第二日,他再去书房,仆役依旧拦在门外:“李参军,世子去了漕运码头,说是要核对西域商队的到港货物,今日回不来。”李云攥着拳头,心里急得冒火,却只能喃喃:“好,我等,我等。”

第三日,得到的答复是:“世子在库房清点新到的药材,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不见客。”他趴在书房门外的廊柱上,听着里面隐约的翻书声,满心期盼能有一丝转机。

第四日,仆役躬身道:“世子临时去了城东粮庄,说是要敲定一批杂粮的收购价,您再等等吧。”李云的脚步虚浮,只能扶着墙慢慢走回客房,心里反复安慰自己:世子定是真的忙,再等等就好。

第五日,他几乎是拽着仆役的衣袖追问,得到的依旧是那句轻飘飘的:“世子忙,没空见您。”他颓然坐倒在客房门槛上,望着王府深处的方向,眼神里满是焦灼,却从未怀疑过“忙”这个理由。

客房案上的黄金锦盒落了层薄灰,萧焕的印信文书被他反复摩挲,边角都起了皱。每日清晨,他都能听到王府内院传来的脚步声、笑语声,只当是世家大族事务繁杂,从未想过其他——毕竟沈砚手里有能救叛军的物资,总不会眼睁睁看着六十万弟兄覆灭。

第六日天刚破晓,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划破靖安郡的宁静,一名浑身是尘、甲胄染血的兵士跌跌撞撞冲进王府,手中高举着一封插着三根羽毛的急信——那是岭南叛军最高等级的加急文书,只有生死关头才会使用。

李云几乎是扑上去接过急信,信封上的火漆印已经开裂,字迹潦草得几乎辨认不清,是萧焕带着绝望的亲笔:“云速求沈世子!兵士饿毙逾三千,逃兵日增万余,苍梧关官军已列阵关外,旦夕可至!六十万大军危在旦夕!沈世子若肯发物资,无论提出何等三个条件——割地、纳贡、听调、结盟,皆无条件答应!无半分异议!”

李云的手狠狠颤抖,信纸被捏得皱成一团,他疯了似的冲向书房,不顾仆役阻拦,硬生生闯了进去——沈伯山正临窗品茗,案上摊着舆图,唯独不见沈砚的身影。

“靖安王!”李云嘶吼着将急信拍在案上,声音嘶哑得破了音,“萧王爷的急信!他说了,只要世子肯发物资,任何三个条件,无条件答应!割地、纳贡、听调都行!求您转告世子,别再等了!镇南关真的撑不住了!”

沈伯山慢悠悠放下茶杯,拿起急信扫了一眼,指尖在“无条件答应”四个字上顿了顿,语气依旧平淡无波:“参军稍安勿躁,本王知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您知道?!”李云胸口剧烈起伏,上前一步追问,“那您快让世子见我啊!六十万弟兄的命就在眼前!萧王爷已经把姿态放到底了!”

“世子依旧在忙。”沈伯山将急信搁在案角,拿起玉如意轻轻敲击舆图,“方才仆役来报,他正在库房核对新到的金疮药,下午还要去漕运码头验收一批压缩饼干,确实抽不出空。”

“都这时候了还忙?!”李云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案上的急信,声音里满是崩溃,“萧王爷已经无条件妥协了!您还让我等到什么时候?!”

沈伯山抬眼看向他,目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参军,萧王爷既有如此诚意,本王自会转告世子。但世子有他的行事章法,何时见你、何时商议,还得看他的安排。你且回去再等,有消息了,本王会让人通知你。”

李云僵在原地,看着沈伯山云淡风轻的模样,一股彻骨的绝望涌上心头。他不明白,为什么沈世子偏偏在这生死关头如此忙碌,难道六十万条人命,还抵不上库房盘货、码头对账这些琐事吗?他只能失魂落魄地走出书房,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再等一等,或许下一刻,世子就会松口了。

李云失魂落魄的脚步声刚消失在庭院尽头,书房门被仆役轻轻带上,一道身影便从西侧的紫檀屏风后转了出来。沈砚依旧是那身月白锦袍,嘴角挂着藏不住的笑意,手里把玩着那枚靖安漕运令牌,几步走到案前:“爹,看到没?他到最后都没反应过来,还真以为我忙得抽不开身呢。”

沈伯山放下玉如意,抬眼看向儿子,笑着摇了摇头,指尖点了点案上的急信:“砚儿,差不多就行了。萧焕已经松口无条件答应三个条件,再拖下去,万一叛军真的溃散,或者苍梧关官军先动手,咱们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靖安郡西隅的小客栈房间里,光线昏暗得像蒙着一层黑布,唯一的窗棂被蛛网缠着,漏进的几缕日光也变得浑浊。李云蜷缩在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身上的参军袍沾满尘土和污渍,袖口磨破了大洞,露出的手腕瘦得只剩骨头凸起。

他的头发乱糟糟地黏在额头上,胡茬疯长,青黑一片遮住了大半脸颊,眼窝深陷得像两个黑洞,往日里透着急切的眼神此刻空洞无物,只剩一层灰蒙蒙的死寂。床边的矮桌上,一碗早已馊掉的稀粥凝着霉点,几只苍蝇在上面嗡嗡打转,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揉得不成形的急信,指腹被纸张边缘划破,渗着淡淡的血痕也没察觉。

直到那道熟悉的月白身影走到床前,带着淡淡的茶香,他才迟缓地抬眼。看清来人的瞬间,空洞的眼神猛地一颤,死寂的麻木里骤然裂开一道缝隙,积攒了数日的绝望、焦虑与委屈瞬间冲破防线。他嘴唇哆嗦着,喉咙里挤出破碎的哽咽,带着浓重的哭腔,声音嘶哑却字字清晰:“沈世子……您终于来了……”

泪水毫无预兆地涌出眼眶,顺着布满灰尘和胡茬的脸颊滑落,在脸上冲出两道泥泞的痕迹。他想挣扎着坐起来,却浑身无力,只能撑着床板微微抬头,眼神里满是哀求,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沈砚负手立在床前,目光慢悠悠扫过房间里馊掉的稀粥、满地的灰尘,最后落在李云泪流满面的脸上,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淡痕,语气故作惊讶:“哟,李参军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参军,怎么把自己折腾得这般狼狈?莫不是靖安郡的客栈招待不周,委屈你了?”

他顿了顿,眼神掠过李云手中揉皱的急信,却装作毫不在意,继续明知故问:“看你哭成这样,难不成是萧王爷那边出了什么事?还是……你在王府等得太久,心里不舒坦?”

李云死死攥着沈砚的衣袍下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泪水混着脸上的灰尘淌得更凶,哽咽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沈世子……别、别取笑我了……镇南关……镇南关快撑不住了!每日都有上千弟兄饿毙,逃兵越来越多,官军已经列阵关外,旦夕就会攻城!萧王爷说了……说了只要您肯发物资,任何三个条件,都无条件答应!求您……求您发发善心,救救弟兄们吧!”

沈砚轻轻拨开他的手,后退半步,掸了掸衣袍上的褶皱,语气依旧慢悠悠的,带着几分故作不解:“哦?上千弟兄饿毙?官军要攻城?这么严重?”他挑眉,装作刚得知消息的模样,“可我前几日听府里仆役说,李参军在王府日日求见,不是说萧王爷麾下六十万大军,粮草充足,战力强悍吗?怎么才几日功夫,就落到这般田地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李云手中揉烂的急信上,嘴角笑意更深:“还有那三个无条件答应的条件……萧王爷当真是这么说的?没有半分反悔的余地?李参军可别是急糊涂了,随口乱说吧?”

李云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猛地从床上爬起来,踉跄着扑到沈砚面前,从怀里掏出一枚沾着汗渍和血痕的青铜印信——那是萧焕的随身兵符,代表着岭南叛军的最高权限。他双手捧着印信,高高举过头顶,泪水模糊了视线,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是真的!沈世子,这是萧王爷的兵符为证!他亲笔写了血书,只要您肯发物资,三个条件无论是什么,签字画押绝不反悔!我、我怎么敢骗您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砚垂眸瞥了眼那枚泛着冷光的兵符,指尖漫不经心地敲击着腰间的漕运令牌,语气依旧带着几分玩味:“兵符都拿来了?看来萧王爷是真的急了。”他俯身,伸手捏住兵符的一角,轻轻晃了晃,“可我还是有点好奇,李参军,你说的‘任何条件’,到底有多‘任何’?若是我要岭南东部五县的主权,要萧王爷亲自来靖安郡结盟,还要他把先锋营的兵权交出来一半,萧王爷也能答应?”

李云浑身一僵,这些条件苛刻到几乎等同于让岭南叛军俯首称臣,可他想到镇南关每日饿毙的弟兄,想到官军压境的危急,只能咬着牙点头,泪水顺着下巴滴落在兵符上:“能!能答应!只要您肯发物资,萧王爷说了,没有他不能答应的!求您……别再问了,再晚一步,就真的来不及了!”

沈砚松开手,直起身来,嘴角的笑意终于收敛了几分,眼神里多了几分锐利:“既然李参军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绕圈子了。”他转身走到桌边,拿起桌上的纸笔,“笔墨伺候着,把萧王爷的承诺写清楚——三个条件,我现在就提。”

沈砚提笔蘸墨,笔尖在宣纸上顿出一个墨点,语气不容置喙:“第一个条件,你记好——岭南军攻破苍梧关、黔南关后,兵锋必临靖安城,我要萧王爷亲笔立誓,全军绕过靖安城,不得伤我郡一草一木、一兵一卒。若答应,靖安郡即刻与岭南军正式结盟,后续不仅给你们补齐粮草军械,还能提供靖安漕运的专属通道,帮你们转运物资。”

李云瞳孔骤缩,这条件看似简单,实则是让岭南军主动放弃兵临靖安的威慑,等于给靖安郡加了层护身符。可他没有犹豫的余地,连忙点头:“我记!我记!萧王爷定然会答应!”

沈砚嘴角勾了勾,笔尖继续滑动:“第二个条件,如实告知本世子——湘南楚王孟珏、黔南平西王陆承渊、闽南海王苏瑾,这三位藩王的具体驻军位置、麾下兵马总数,连偏将、谋士的名单也一并写来。别想着瞒报,靖安郡在各州都有眼线,真假一查便知。”

李云心头一震,这是要岭南军交出其他藩王的核心机密!可他看着沈砚锐利的眼神,想到镇南关的危局,只能咬着牙应道:“好!我回去就禀明萧王爷,把所有信息都整理出来!”

沈砚放下笔,将写好的两条条件推到李云面前,指尖敲了敲纸面:“这两条,你先带回给萧王爷,让他签字画押,盖上岭南王印为证。”

李云急忙伸手去拿,却被沈砚按住手腕。他抬眼,对上沈砚似笑非笑的目光:“急什么?还有第三个条件。”

李云一愣:“您方才说……”

“第三个条件,本世子还没想好。”沈砚收回手,将信纸折好塞进李云怀里,“等萧王爷履行完前两个条件,攻破两关、交上藩王信息后,我再提。放心,不会让他难做,但必须等我满意了,后续的物资和帮助才会到位。”

李云捧着那纸条件,手心全是冷汗。第三个条件悬而未决,无疑是给萧王爷套上了一道枷锁,可他早已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只能紧紧攥着信纸,躬身道:“好!我即刻赶回镇南关,让萧王爷按世子的要求办!求您……现在先拨付一批应急物资,救救弟兄们!”

沈砚颔首,朝门外喊了一声:“来人,带李参军去库房,先提一万箱泡面、五千箱压缩饼干和两千箱金疮药,用漕运船送他去镇南关。”

听到这话,李云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泪水再次涌了出来:“谢沈世子!谢沈世子!”

沈砚看着他踉跄离去的背影,眼神沉了沉。绕过靖安城是自保,摸清其他藩王底细是布局,至于第三个条件——他要等一个能让靖安郡在乱世中站稳脚跟的绝佳筹码。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