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衍启元 > 第118章 应天王府定新政 融今贯古启太平

应天府内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东段,一座气派非凡的王府拔地而起。朱红大门高达三丈,门楣上悬挂着“靖安王府”四个鎏金大字,由沈伯山亲笔题写,笔力遒劲。门前两座石狮子栩栩如生,镇守门庭,两侧分列着八名身着银甲的侍卫,身姿挺拔,目光锐利。王府内院层层递进,穿堂过廊,雕梁画栋间缀着精致的雀替与斗拱,庭院里遍植海棠与桂树,青石铺路,曲径通幽,既有王府的威严,又不失江南园林的雅致——这便是沈砚举家搬迁后的新府邸,从靖安郡到应天府,不仅是居所的变迁,更是天下重心的转移。

搬迁安顿妥当后,沈砚便把自己关进了王府的书房。这间书房宽敞明亮,西侧是整面墙的书架,摆满了从现代带来的书籍与古代典籍,东侧临窗摆着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桌上铺着上好的宣纸,砚台里研好的墨汁乌黑发亮,旁边还放着一本封面奇异、纸页光滑的册子(实则是他带穿的现代政策法规汇编)。沈砚身着常服,挽着袖口,手持狼毫笔,正低头奋笔疾书,笔尖在宣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楷书,偶尔抬手翻一翻那本“奇异册子”,眼神扫过,便继续誊抄,脸上不见半分思索的模样——他本就懒,懒得费心琢磨新政,索性将现代成熟的政策律法稍作字词修改,直接照抄照搬。

书桌前已堆起厚厚一叠写好的文书,最上面一卷,便是《靖安军与禁卫军福利总纲》,墨迹未干:

“一、薪资待遇:全军五十万将士,按军衔分五等发放月俸。士兵月俸五两白银,什长八两,校尉十五两,将军三十两,都督五十两,按月足额发放,不得拖欠;

二、退役安置:服役满十年者,退役后赐良田十亩,免赋税五年;服役满十五年者,额外赐工坊一间或商铺经营权一份;伤残将士按伤残等级,发放终身抚恤金,一等伤残月俸等同于校尉,二等等同于什长,三等等同于士兵,由户部专项拨款;

三、家属保障:将士直系亲属可免费入官办医院诊治,子女优先入官办学堂就读;阵亡将士家属赐抚恤金百两,良田二十亩,子女成年后由兵部优先安排差事;

四、军功奖励:战场上立功者,除原有爵位封赏外,额外给予现金奖励,一等功五十两,二等功三十两,三等功十两,当场兑现;

五、日常补给:全军将士统一配发衣物、口粮、军械,每季度发放一次生活用品,包括皂角、布料、鞋袜等,确保将士无后顾之忧。”

沈砚写完这一卷,随手放在一旁,又拿起一张宣纸,开始誊抄新律法。他删去了现代律法中过于晦涩的术语,保留核心条款:

“一、废除连坐之法,罪责自负,不得牵连无辜亲属;

二、保护百姓私有财产,偷窃、抢劫者,按涉案金额定罪,轻者杖责,重者流放,数额巨大者斩首;

三、简化诉讼流程,各县设立县衙诉讼堂,百姓可直接申诉,官员不得推诿拖延,审结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四、男女平等,女子可继承家产,可入学堂读书,可参与经商,不得歧视虐待女子,违者杖责;

五、打击贪污**,官员受贿百两以上者,革职抄家,流放三千里;受贿千两以上者,斩首示众,家产充公;

六、鼓励农桑,开垦荒地者,免赋税三年,由官府提供种子与农具。”

律法抄完,沈砚伸了个懒腰,喝了口桌上的凉茶,又继续抄写改革举措。他笔下的“百姓创业扶持令”条理清晰:

“一、设立创业低息贷款,百姓凡想开铺经商、开办工坊者,可向官府申请贷款,年利率仅为三分,期限最长三年,到期无力偿还者,可申请延期一年;

二、新开办的商铺、工坊,前两年免征赋税,第三年减半征收;

三、官府统一规划经商区域,提供场地,减免租金,鼓励百姓从事餐饮、手工、纺织等行业;

四、严禁垄断经营,凡恶意抬高物价、打压同行者,重罚其款,情节严重者吊销经营权。”

紧接着是“银行设立章程”:

“一、在应天府设立中央银行,各州府设立分行,统一货币,发行‘永熙通宝’,取代原有杂乱钱币;

二、银行可办理储蓄业务,百姓存款给予利息,年利率二分;

三、银行负责发放创业贷款、农业贷款,由户部监管,确保资金用途;

四、规范银两与铜钱的兑换比例,严禁私人囤积货币、操纵汇率。”

而后是学堂与医院的规划:

“一、学堂分为蒙学、中学、太学三级。蒙学面向六岁至十二岁孩童,免费入学,教授识字、算术、三字经;中学面向十三岁至十六岁少年,选拔蒙学优秀者入学,教授经史、策论、算术、格物;太学面向十七岁以上青年,培养治国人才,毕业后由吏部考核录用;

二、各州府、县均需设立官办学堂,由礼部负责监管,聘请饱学之士任教,俸禄由官府发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设立官办医院,应天府设总院,各州府设分院,各县设医馆,配备医者与药材,为百姓免费诊治,疑难病症由总院统一调配医师;

四、开办医科学校,培养专业医者,学制三年,毕业后分配至各级医院任职。”

最后,沈砚还特意加了“美食一条街规划”,显然是记着家宴上众人对杭城美食的喜爱:

“在应天府西城规划美食一条街,统一修建商铺,减免三年租金,吸引各地商户入驻,经营特色美食;

二、官府负责管理街道卫生,规范食材质量,严禁售卖变质食物,违者吊销经营权;

三、鼓励创新菜品,每年举办美食评比,优胜者给予奖金与荣誉牌匾;

四、街道两侧设置座椅、茶水摊,方便百姓休憩,打造应天府特色景致。”

夕阳西下,书房里的宣纸已堆得老高,沈砚放下狼毫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满桌的文书,满意地笑了——照抄果然省事,既周全又实用,比自己苦思冥想强多了。他起身走到窗边,对着外面的侍卫吩咐道:“去请沈太傅、苏尚书、周大将军、程元帅,再请礼部尚书王崇文、御史大夫李修远、户部侍郎赵文彬三位大人来书房议事。”

侍卫领命而去,不到半个时辰,七位长辈与大臣便陆续抵达。沈伯山、苏青庚、周霆、程定山四人走在前面,神色沉稳,身后跟着三位巩固大臣:礼部尚书王崇文,身着藏青色朝服,温文尔雅,专司教化礼仪;御史大夫李修远,面容严肃,一身正气,负责监察百官;户部侍郎赵文彬,精明干练,擅长财政民生。

“砚儿,叫我们来,可是新政有了眉目?”沈伯山一进书房,便看到满桌的文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沈砚笑着点头,示意众人落座:“父亲、各位伯父、岳父,还有三位大人,新政与新律法我已拟定妥当,劳烦你们帮忙看看,若有不妥之处,再做修改。”

众人闻言,纷纷围拢到书桌旁,拿起文书翻看。周霆最先拿起《靖安军与禁卫军福利总纲》,越看越激动,花白的胡须都微微颤抖:“好!好啊!这福利政策,真是前所未闻!将士们月俸足额发放,退役有安置,家属有保障,谁还会不拼命效力?有了这政策,军心定然稳如泰山!”他征战半生,最懂将士疾苦,这样周全的福利,是他从未想过的。

程定山拿起新律法,目光落在“废除连坐”“打击贪污”条款上,重重点头:“连坐之法害人不浅,废除得好!贪污**是国之蛀虫,重罚才能震慑人心。这律法条理清晰,量刑得当,百姓定然信服。”

沈伯山翻看着创业扶持令与银行章程,眉头渐渐舒展:“设立低息贷款,鼓励百姓经商,还统一货币、开办银行,这法子新奇却实用,能让天下经济活起来。不过,银行之事从未有过,需谨慎推行,避免出乱子。”

苏青庚则关注学堂与医院的规划,眼中满是赞许:“免费学堂、官办医院,这是真正的仁政!让百姓子弟有书读,让穷苦人有病可医,天下民心,必能因此凝聚。只是办学、办医耗费巨大,户部需提前做好预算。”

三位巩固大臣也各有侧重。礼部尚书王崇文看着学堂规划,笑道:“蒙学、中学、太学三级体系,兼顾普及与选拔,既能让百姓识字明理,又能培养治国人才,礼部定然全力配合推行。”

御史大夫李修远翻看着律法,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认可:“律法废除连坐,保护私有财产,打击贪污,条条都是为民着想,只是‘男女平等’一条,恐遭守旧大臣非议,需慢慢推行。”

户部侍郎赵文彬则算了算福利、学堂、医院的开支,皱眉道:“靖安王,这些政策虽好,但耗费甚巨,五十万将士的月俸、学堂医院的开销,再加上创业贷款,户部压力不小。不过好在有银行统筹,再加上赋税改革,假以时日,定能收支平衡。”

沈砚坐在一旁,听着众人的议论,笑着回应:“各位所言极是。银行之事,可先在应天府试点,再逐步推广;男女平等一条,不必急于求成,先从女子可入学、可继承家产开始;户部的压力,我也考虑到了,后续还会推行赋税改革,按土地多少、财产厚薄征税,富者多缴,贫者少缴,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能减轻百姓负担。”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些政策,皆是我多方借鉴而来,虽看似新奇,却都是经过验证的良策。如今天下初定,正是推行新政的好时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长治久安。”

七位长辈与大臣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与坚定。周霆站起身,沉声道:“靖安王深谋远虑,这些新政律法,老夫全力支持!”

“我等也愿追随靖安王,推行新政,共护太平!”众人齐声应和,书房内的气氛热烈而坚定。

窗外夜色渐浓,书房里的烛火却越燃越亮,映照着满桌的新政文书,也映照着一个即将迎来变革与繁荣的新时代。沈砚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了然——这天下,终将在他这套“照抄”来的新政之下,走向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书房议事一毕,众人当即草拟奏书,将新政、新律法及各项改革举措一一列明,措辞严谨却直奔核心——毕竟皆是早已议定之事,奏书不过是走个流程。沈伯山亲笔誊抄,落笔遒劲,短短半个时辰,一份厚厚的奏书便已备好。

次日早朝,沈砚率沈伯山、苏青庚、周霆、程定山及三位巩固大臣一同上奏。太和殿内,沈砚展开奏书,高声宣读新政纲要,从军队福利到百姓创业,从银行设立到学堂医院,条理分明,句句关乎民生与安定。

九岁的赵炎坐在龙椅上,小手紧紧攥着龙袍下摆,听得似懂非懂。他目光不时瞟向沈砚,见这位平日里沉稳可靠的靖安王神色坚定,身旁的几位辅政大臣也皆是一脸郑重,便知此事定然没错。待沈砚读完,他稚嫩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依赖:“靖安王与众卿谋划周全,朕准奏!即刻推行便是!”

话音落,内侍高声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准靖安王沈砚所奏新政、新律法及各项改革举措,自今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各部各司其职,不得有误!钦此!”

新政推行的序幕就此拉开,因早有周密规划,又有沈砚等人全力统筹,一切竟出奇地顺利。

先是军队福利率先落地。五十万靖安军与禁卫军将士,当月便领到了足额的月俸,银锭沉甸甸地握在手中,将士们脸上满是激动。退役老兵领到了赐田文书,伤残将士拿到了第一笔抚恤金,家属们得知可免费入学就医,更是感激涕零。周霆巡查军营时,见将士们训练劲头十足,私下里无不夸赞靖安王体恤下属,军心之稳,前所未有。

紧接着,银行在应天府正式开张。崭新的“永熙通宝”流通起来,样式规整,成色十足,取代了以往杂乱的钱币,百姓们纷纷前往银行兑换。有人将多年积蓄存入银行,得知还有利息可拿,直呼“从未有过的好事”;想开铺经商的百姓,顺利申请到低息贷款,捧着银子筹备店铺时,脸上满是憧憬。户部侍郎赵文彬每日盯着银行账目,虽忙碌却欣慰——资金流转有序,民心安定,这“照抄”来的银行制度,竟比预想中更见效。

学堂与医院的建设也紧锣密鼓。应天府的官办蒙学率先开课,六岁孩童们背着书包走进崭新的学堂,免费领到笔墨纸砚,跟着先生读书识字,家长们站在学堂外,望着孩子们的身影,笑得合不拢嘴。官办医院里,医者们免费为百姓诊治,平日里看不起病的穷苦人,如今能喝上免费的汤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礼部尚书王崇文亲自督查学堂教学,见蒙学里琅琅书声不绝,心中感慨:这才是真正的教化万民。

创业扶持令一出,应天府内掀起了经商热潮。西城的美食一条街更是热闹非凡,各地商户纷纷入驻,杭城的小吃、江南的糕点、北方的面食齐聚一堂,香气扑鼻。街道两侧座椅上坐满了食客,孩子们拿着糖葫芦奔跑嬉戏,商户们忙得热火朝天,却个个笑容满面。官府派人每日巡查卫生与食材,确保食品安全,还张贴了美食评比的告示,引得商户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

新律法的推行也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认同。废除连坐让百姓不再提心吊胆,保护私有财产让大家安心劳作,简化诉讼流程让冤屈有处可诉。有百姓因邻里纠纷申诉,县衙不到一个月便审结,公正合理,当事人逢人便夸“新律法好”。御史大夫李修远巡查各地,见官员们不敢再推诿懈怠,贪污**之风绝迹,心中对沈砚愈发信服。

苏青庚主理吏治民生,每日收到各地呈报的新政成效:开垦荒地的百姓越来越多,工坊里机器声日夜不息,商铺林立,市集繁华。他将这些景象一一禀报沈砚,语气中满是赞叹:“砚儿,你这新政,真是救民于水火,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啊!”

沈砚站在王府书房的窗前,望着应天府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景象,嘴角露出一抹浅笑。他懒得多费心思,却没想到这“照抄”来的新政,竟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出如此生机。百姓们的欢呼声、孩子们的读书声、商户们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动听的太平之音。

而这一切,都在悄悄为他铺垫着更坚实的根基——民心所向,便是权柄所在。待这太平盛世愈发稳固,那龙椅上的幼主,是否还能坐稳,早已由不得他自己了。

应天府的深秋,风里裹着清冽的凉意,议事厅窗外的银杏落了满地金黄,几片叶子被风卷着贴在窗纸上,簌簌作响。室内燃着一盆不旺的炭火,暖气流淌在雕梁之间,却驱不散阿勒泰父子眉宇间的急切。

两人身着合体的汉家服饰,阿勒泰的藏青色长衫袖口挽了半寸,露出手腕上几道浅浅的旧疤,右手断指的关节处泛着淡淡的红——那是当年兵败时留下的印记,此刻被他不自觉地攥紧,指节微微泛白。巴图站在父亲身侧,月白色短褐的衣襟被风拂得微动,他肩背挺直,脚尖悄悄蹭着青砖地面,眼神像绷紧的弓弦,死死盯着沈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刚被侍卫引进门,阿勒泰没等沈砚抬手让座,便跨前一步,浑厚的声音带着草原人特有的干脆,还裹着几分压抑的急切:“沈世子,多余的话我们不说,就问一句——你何时出兵打漠北?”

沈砚正俯身看着案上的天下舆图,指尖停在漠北那片朱红圈出的区域,闻言缓缓直起身,随手拿起案边的青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的冰裂纹。他抬眸看向父子俩,目光扫过阿勒泰攥紧的手,又落在巴图紧绷的下颌线,语气平静得像窗外的秋水:“现在不是时候。”

“不是时候?”巴图忍不住往前凑了半步,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眼下都深秋了,再等下去,左贤王的势力只会更稳!”他说着,脚尖又重重点了下地面,青砖上留下浅浅的印痕。

阿勒泰伸手按了按儿子的胳膊,眼神却没离开沈砚,语气沉了沉:“世子有谋略,我们信你,但这口气,我们憋太久了。”他的指节因用力而更白,断指的疤痕在炭火微光下格外清晰。

沈砚喝了口温热的茶水,将茶杯轻轻放在案上,发出“当”的一声轻响。他重新看向舆图,指尖划过漠北的山川纹路,一字一句道:“急不得。等天冷透,等漠北飘起雪来,就是出兵的时候。”

风又吹过窗棂,几片银杏叶飘落,室内的炭火噼啪响了一声,父子俩脸上的急切渐渐被沈砚的笃定压下,只是眼底的恨意,仍像未熄的火星,在深秋的凉意里灼灼跳动。

应天府的深秋,风裹着银杏叶的碎金,在议事厅窗外来回打转,炭火盆里的银骨炭燃得正稳,火星偶尔噼啪作响,暖得室内空气都带着几分温润。

沈砚收回落在舆图上的目光,看向阿勒泰父子,语气比刚才更缓了几分,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抬手召来侍立在侧的管家,指节轻轻敲了敲案边的梨花木桌面:“李管家,取二十两银子来,再备一块王府的通行令牌。”

管家应声快步退下,不多时便捧着一个锦盒返回,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锭雪花银,旁边搁着一块黄铜令牌,正面刻着“沈府”二字,背面铸着简单的云纹。

沈砚拿起令牌,指尖摩挲着冰凉的金属边缘,递向阿勒泰:“你们父子二人且安心在城西客栈住下,不必挪地方。这二十两银子先拿去用,不够了就让客栈掌柜拿着这块令牌来府中支取,吃穿用度、笔墨纸张,但凡用得上的,王府一概包揽,不必省着。”

阿勒泰伸手接过令牌,入手沉甸甸的,银子的凉意透过锦盒传来,竟让他紧绷了许久的肩膀不自觉地松了松。他低头看着令牌上的纹路,又抬眼看向沈砚,只见对方正拿起茶杯,浅啜一口,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客栈住着若不舒坦,也可以让人来报,我让人给你们换一处清净的宅院,只图你们住得安心。”

巴图站在一旁,脸上的急切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动容。他看着案上的银子,又看了看沈砚坦荡的眼神,喉结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被阿勒泰抬手按住。

“我沈砚向来说一不二。”沈砚放下茶杯,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砸在青砖上一般扎实,“答应你们出兵漠北、让你们亲手报仇的事,只要时机一到,必定兑现。这几日你们不必急着来府中打听,安心歇着,熟悉熟悉应天府的情势也好,后续随军出征,你们对中原的规矩多懂一分,行事也更便一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汉装下依旧挺拔的身形,补充道:“若是闲不住,想活动活动筋骨,也可以让管家安排人带你们去城外的校场转转,看看我军的操练,也好心里有个数。”

阿勒泰攥着令牌的手紧了紧,断指的疤痕在暖光下若隐若现,他对着沈砚深深一揖,声音里少了几分急切,多了几分郑重:“多谢世子周全,我父子二人记在心里了。”

“不必多礼。”沈砚抬手示意他们起身,“李管家,派两个稳妥的家丁送二位回客栈,路上照应着些,别让闲杂人等惊扰了。”

“是,世子。”

巴图搀扶着父亲转身,手里捧着沉甸甸的锦盒,脚步比来时沉稳了许多。走到门口时,阿勒泰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沈砚已重新俯身看向舆图,指尖依旧停在漠北的位置,背影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挺拔。

风从门外灌进来,吹起他的衣角,却吹不散室内那份让人安心的笃定。巴图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银子,又看了看父亲脸上舒展的眉头,心里那份悬了许久的石头,终于稳稳落了地。

阿勒泰父子刚走出议事厅,挂在门上的竹帘便被一阵清冽的秋风轻轻掀起,带着庭院里银杏的焦香与淡淡的脂粉暖意,涌进室内。最先踏入的是沈砚的四位妻子,步态各异,风姿卓然,一进门便让满室的书卷气多了几分鲜活。

苏凝雪走在最前,身着月白绣折枝兰纹的交领长裙,裙摆曳地时带着细碎的窸窣声,绣线在炭火暖光下泛着柔和的珍珠光泽。她手中端着一个紫檀木托盘,盘上垫着米白色绒布,放着四盏温热的桂花酒酿圆子,甜香袅袅。她指尖纤细白皙,托着托盘的手腕稳而不颤,发间斜插一支银质累丝衔珠钗,鬓边别着一朵带着晨露的白菊,眉眼弯弯,刚进门便柔声唤道:“相公,方才听管家说有客人来,这会儿已经走了吗?”语气温软得像托盘里的圆子,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砚抬眸看向她,眼底漾起温柔笑意,伸手接过她递来的圆子,银匙轻舀一颗送入口中,甜香混着桂花的清冽在舌尖化开,他含着笑意回应:“刚送走,是阿勒泰父子,来问漠北出兵的事。娘子的手艺越发精进了,这圆子甜而不腻,正好解了一上午的乏。”

紧随其后的是张清鸢,一身湖蓝织金暗纹褙子,腰间束着墨色玉带,玉带上悬着一枚羊脂白玉佩,走动时玉佩轻撞,发出清脆的“叮”声。她身姿挺拔,不似寻常女子的柔媚,反倒带着几分沉稳气度,目光锐利地扫过案上未收的舆图与锦盒残痕,在漠北的朱红圈记处稍作停留,便转向沈砚,语气平和却藏着几分通透:“相公,父亲母亲在后头,听闻你一早就泡在议事厅,便带着姐姐妹妹过来看看,顺便让厨房炖了银耳羹,给你润润喉。”

“辛苦清鸢惦记了。”沈砚接过她递来的银耳羹,温热的瓷碗暖了掌心,他浅啜一口,温润的甜润顺着喉咙滑下,“我心里有数,不会一直熬着,倒是你们,特意跑一趟,风里凉,别冻着。”

楚昭雪性子最是爽朗,没按常理跟在后面,反倒侧着身子轻快地越过张清鸢,一身石榴红窄袖短袄配同色马面裙,裙摆上的暗金缠枝莲纹随着动作晃出细碎的光。发间的赤金步摇叮咚作响,她凑到案前,一眼瞥见案上残留的银锭印痕,挑眉笑道:“砚哥哥,这是刚送了客人?看这阵仗,倒是给了不少银钱呢!”说话时指尖俏皮地轻点了下舆图上的漠北标记,眼底满是好奇,语气娇俏又直白。

沈砚被她逗笑,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语气宠溺:“我们昭雪眼睛真尖,给了些银钱让他们在客栈安心住着。回头让厨房做一匣子你爱吃的蜜饯,管够你吃,算是奖励你这双‘火眼金睛’。”

程月瑶走在最后,一身银红镶玉短袄,腰间别着她那柄银丝软鞭,鞭鞘上的绿松石在暖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她刚从城外校场回来,肩头还沾着两片金黄的银杏叶,发梢带着几分室外的秋霜凉意,眉宇间的英气未散,却在看向沈砚时瞬间柔和下来。她抬手轻轻拂去肩上的落叶,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砚哥哥,外面风越发大了,银杏落得满地都是,母亲怕你冻着,特意让我们来催你回内院歇息,还让我把刚做好的貂裘带来了。”

沈砚顺着她的手看向锦盒里的貂裘,指尖抚过顺滑的狐毛,能感受到内里的暖意,他笑着接过披上,肩背瞬间被暖意包裹:“还是瑶儿和母亲细心,这貂裘真暖和,刚披上就不觉得凉了。校场那边操练辛苦,你也别总在外头吹风,记得多添件衣裳。”

四位妻子刚站定,沈伯山夫妻俩便并肩走了进来。沈伯山身着藏青色暗织流云纹锦袍,腰间束着玉带,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面带威严,却在踏入室内时不自觉放缓了脚步。他身旁的沈夫人穿一身深紫色绣缠枝牡丹的诰命服,领口袖口滚着银线,头上戴着点翠头面,翠色鲜亮,虽已中年,眼角眉梢却依旧带着温婉的风韵,一手牵着大女儿沈薇,一手护着小女儿沈玥,生怕她们被门槛绊着。

姐姐沈薇身着淡粉绣桃花的交领长裙,发间插着一支温润的碧玉簪,性子素来端庄,走路时轻轻扶着母亲的胳膊,时不时替母亲拂去衣袖上沾染的细碎落叶,看向沈砚时,眼神满是关切:“二弟,这几日你总在议事厅熬夜,身子可吃得消?母亲炖的银耳百合羹,凝雪妹妹也带来了,快趁热喝点。”

“多谢姐姐关心,我身子硬朗着呢。”沈砚端着银耳羹,语气恭敬又温和,“有姐姐和母亲帮着打理内院,我才能安心处理外头的事,倒是让你们替我操心了。这银耳羹我正喝着,甜润得很。”

妹妹沈玥最是活泼,刚跨过门槛便挣脱了母亲的手,像只轻盈的小蝴蝶般扑到沈砚身边。她穿一身鹅黄绣小松鼠纹样的短袄长裙,发间扎着两个圆滚滚的垂髫,缀着粉色绒球,跑动时绒球轻轻晃动,煞是可爱。她踮着脚尖凑到案前,小手指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仰头望着沈砚,声音软乎乎的:“二哥,这画的是哪里呀?好多红圈圈,是要打仗吗?”

沈砚弯腰抱起沈玥,让她坐在自己膝头,指尖点着舆图上的漠北区域,柔声解释:“这是漠北,以后可能要去那边平定战乱,让那里的百姓也能过上安稳日子。”他刮了刮沈玥的小鼻子,“玥儿不怕,二哥会保护好大家的。”

沈夫人笑着走上前,伸手拉过沈砚的手,摸了摸他袖口的料子,蹙眉道:“身上还是凉的,快把貂裘穿上。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薇儿和玥儿帮着打理内院,我和你父亲看着,你只管安心做你的事,可别累坏了身子。”

“母亲放心,我已经穿上貂裘了,暖和得很。”沈砚反手握住母亲的手,指尖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语气恭敬,“儿子知道轻重,不会让自己累垮的,倒是母亲,天气转凉,您也要多添衣裳,别为我费心过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月瑶应声从身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锦盒,打开时露出里面的玄色貂裘,狐毛浓密顺滑,摸上去温热柔软,领口和袖口还镶着一圈雪白的狐腹毛,一看便知是上等料子。“砚哥哥,这是母亲亲自去布庄挑的玄狐皮,让绣娘赶了三日才做好的,你穿在里面,外面套上常服,既保暖又不显得臃肿。”她说话时指尖轻轻碰了碰狐毛,眼神里满是细致。

沈砚抬手拢了拢貂裘领口,感受着狐毛的柔软,对程月瑶笑道:“多谢瑶儿跑一趟,母亲的心意都缝在这貂裘里了,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沈薇接过苏凝雪手中的托盘,将其中一盏桂花酒酿圆子递到沈砚面前,柔声说:“二弟,这是凝雪妹妹亲手做的,甜而不腻,正好垫垫肚子,你忙了一上午,定是饿了。”

“姐姐说得是,我确实有些饿了。”沈砚接过圆子,又舀了一颗放进嘴里,看向苏凝雪的眼神满是赞许,“凝雪的手艺越来越好了,以后可要多做些,让大家都尝尝。”

楚昭雪早已自顾自地拿起一盏,用银匙舀了一颗圆子放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砚哥哥,凝雪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你快尝尝,不然一会儿都被我吃光啦!”说着还冲张清鸢眨了眨眼,张清鸢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拿起一盏。

沈砚看着楚昭雪孩子气的模样,失笑摇头:“慢着点吃,没人跟你抢,不够让厨房再做便是,仔细噎着。”

沈伯山走到案边,目光落在舆图上的漠北区域,沉声道:“这父子俩是可用之人,漠北之事,急不得,你心里有数便好。”他抬手点了点舆图上的山川纹路,语气里带着长辈的期许与信任。

“父亲说得是。”沈砚放下手中的银匙,神色多了几分郑重,“漠北局势复杂,阿勒泰父子熟悉当地情势,留着是枚好用的棋子。我已跟他们说定,等天冷下雪再出兵,眼下先让他们安心住着,收集更多情报。”

室内暖光流转,炭火噼啪作响,沈砚一一回应着家人的关切,语气时而温柔宠溺,时而恭敬沉稳,肩上的貂裘暖着身子,身边的笑语润着心,深秋的凉意被这满室温情彻底挡在了门外。

沈伯山负手站在案边,目光落在沈砚身上,眼底的威严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欣慰与感慨。

他想起几年前,儿子初领兵时,虽有谋略却仍带着少年人的锐气,遇事难免急躁,如今再看,面对家人的环绕关切,他一一回应得从容不迫,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对妻子们有宠溺有体谅,对父母有恭敬有孝顺,对姐妹有疼惜有担当;谈及漠北事务时,又能瞬间收敛起温情,神色沉稳,条理清晰,既不急于求成,也不盲目乐观,已然有了上位者该有的格局与定力。

方才沈砚回应他关于漠北的谋划时,眼神清明,句句切中要害,那份对局势的把控、对人心的拿捏,早已超出了同龄人的范畴。连阿勒泰父子这样背负冤屈与仇恨的悍将,都能被他稳稳安抚,既给了实际好处,又许了明确承诺,还将其化为己用,这份驭人之术,是沉下心打磨出来的,绝非天生。

沈伯山抬手捋了捋颌下的胡须,指尖触及粗糙的须髯,心中百感交集。他看着沈砚耐心地听着沈玥叽叽喳喳说着美食街的趣事,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时不时点头回应,即便谈及战事,眼底也无半分戾气,只剩稳如泰山的笃定。这份沉稳,不是故作姿态的老成,而是历经战火洗礼、见过人间疾苦后沉淀下来的从容,是能让人心安、让人信服的力量。

“砚儿,”沈伯山开口,声音比刚才柔和了许多,带着长辈对晚辈的认可与期许,“如今的你,已然能独当一面了。”

沈砚闻言抬头,看向父亲,眼中带着几分谦逊:“父亲过奖了,儿子还有许多要学的地方,多亏父亲这些年的教导与扶持。”

沈伯山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满室和睦的家人,又落回沈砚身上,语气郑重:“路是你自己走出来的,民心、军心,你都渐渐攥住了,往后不管是平定漠北,还是稳固江山,为父都信你能做得好。”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上位者不易,既要运筹帷幄,也要懂得兼顾家人,你如今做得很好,莫要丢了这份初心。”

“儿子记下了。”沈砚颔首,语气诚恳,“不管走到哪一步,家人永远是儿子的根基,这份初心,儿子不敢忘。”

沈夫人在一旁听着父子俩的对话,脸上满是笑意,拉着沈砚的手轻轻拍了拍:“你父亲说得是,你如今有出息了,我们都为你高兴,只是也别太累着自己,家里永远是你最安稳的后盾。”

苏凝雪适时补充道:“相公放心,内院的事有我和姐妹们打理,定不让你分心,你只管安心处理外头的事便好。”

张清鸢也点头附和:“若是遇到需要商议的事,相公也可与我们说说,多个人多份思路。”

楚昭雪拍了拍胸脯,娇声道:“砚哥哥,打仗我也能帮上忙!校场的新兵我还能再教教,信号手势我熟得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月瑶跟着笑道:“我也能去校场帮忙,或是打探消息,总不至于拖砚哥哥后腿。”

沈薇和沈玥也纷纷说着“二弟/二哥放心”,满室的关切与支持,让沈砚心中暖意更甚。

沈伯山看着眼前这一幕,儿子沉稳有度,儿媳们贤惠懂事,女儿们活泼贴心,心中再无半分牵挂,只觉得未来一片光明。秋风依旧在窗外呼啸,室内却暖意融融,这份沉稳与和睦,正是支撑着沈砚走得更远、更稳的底气。

室内的暖意正浓,炭火噼啪作响,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柔和的光晕。沈砚看着眼前和睦的一家人,指尖还残留着貂裘的暖意,忽然笑着开口,语气轻松又带着几分期待:“这段时日应天府局势渐稳,想来也并无大事缠身,父亲、母亲、大姐、小玥玥,还有你们四个,不如跟我回现代去看看吧?”

这话一出,室内瞬间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细碎的惊呼与雀跃——四位妻子里,张清鸢作为大姐最是沉稳,苏凝雪、楚昭雪紧随其后,最年轻的程月瑶早已按捺不住,四人都去过现代,对那里的一切念念不忘。

沈玥最先反应过来,从沈砚膝头蹦下来,拽着他的衣袖使劲晃,粉色绒球随着动作乱颤,声音甜得像浸了蜜:“二哥!是你常说的那个有会发光的小盒子(手机)、能飞快跑的铁盒子(汽车)的现代吗?真的能带我去?我要去坐你说的飞机,还要吃甜甜的冰淇淋!”

沈薇也睁大了眼睛,脸上带着几分惊讶与好奇,她虽常听沈砚和弟妹们说起现代的趣事,却从未想过自己也能亲身体验,柔声问道:“二弟,我们真的能去吗?会不会太过麻烦?听说那里的规矩和我们这儿不一样,我们去了会不会闹笑话?”

沈夫人拉着沈砚的手紧了紧,眼中满是新奇,却也带着几分迟疑:“那现代……是不是到处都是你说的‘高楼大厦’?我们这一身衣裳去了,会不会不合适?要不要换件你说的那种‘便服’?”

沈伯山看向身边的妻子,见她眼底藏不住的向往,又转头看向孩子们期待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难得的柔和,缓缓点了点头,语气沉稳:“也好,去看看你说的那个世界,也算是开一开眼界,看看是什么样的地方,能养出你这样的性子。”

四位妻子里,张清鸢最先开口,作为大姐,她行事素来周全,语气沉稳却难掩期待:“既然相公提议,那便去看看。上次回来后,我一直惦记着现代的图书馆,里面的兵书和治理类书籍极多,正好借这次机会多翻一翻,说不定能给应天府的新政添些助力。而且,现代的交通方便,也能带着父亲母亲好好逛逛,省得赶路辛苦。”

紧随其后的苏凝雪,性子温婉,凡事都想着家人,柔声补充道:“清鸢姐姐说得是。现代的布料又软又透气,给父亲母亲和大姐、小玥玥各选几件衣裳,穿起来轻便舒适;还有那里的糕点铺子和甜品,种类多还不腻,正好买些回来给大家尝尝,也学几道简单的做法,日后在府里也能做。”

楚昭雪性子爽朗,却也懂得尊重姐姐们,笑着接话:“我听两位姐姐的!上次没吃够火锅和奶茶,这次一定要敞开了吃,还要给大家拍好多照片,把现代的热闹都记下来。对了,还能去逛逛现代的市集,看看和应天府的美食街有什么不一样!”

最年轻的程月瑶,眼睛亮得像星星,拉着楚昭雪的衣袖,语气带着几分娇俏:“我想去坐高铁和飞机,上次坐高铁只觉得快,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窗外的风景!还有现代的军事博物馆,里面的武器比我们的弓箭、震天雷厉害多了,我要仔细看看,说不定能琢磨出改进的法子!”

沈砚看着四位妻子按年龄次序说话,既有各自的期待,又透着姐妹间的和睦,眼底满是笑意,抬手安抚道:“大家放心,你们的手机和身份证都好好收在府里,我已经让人妥善保管,去了那边直接能用。现代的规矩不难,我陪着你们,不会闹笑话的。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想看什么,咱们一一安排,不着急。”

他揉了揉沈玥的头顶,笑道:“小玥玥放心,飞机、高铁、冰淇淋、甜甜的奶茶,二哥都带你体验,保证让你玩得尽兴。”

沈玥眼睛瞬间亮得更甚,拍手欢呼:“好耶!谢谢二哥!我还要看会动的画(电视),还要玩你说的那个能打游戏的平板!”

沈薇看着妹妹兴奋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对沈砚道:“二弟,那就麻烦你了,我们也没什么要准备的,随时可以出发。”

沈夫人拉着沈伯山的手,脸上满是笑意:“是啊,家里的事让下人打理便是,我们跟着你去见识见识,也沾沾你的光。”

沈砚点头,起身道:“那好,我们现在就出发。”他抬手示意大家围过来,“还是老样子,抓好彼此的手,别松开,一会儿就到了。”

一家人纷纷围拢过来,沈伯山夫妻并肩,沈薇牵着母亲的衣角,沈玥紧紧抱着沈砚的胳膊,四位妻子按年龄次序站好——张清鸢站在最外侧,伸手拉住沈砚的另一只手,苏凝雪挨着张清鸢,楚昭雪在中间,最年轻的程月瑶拉着楚昭雪的手,还不忘叮嘱:“姐姐们慢点,别松手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暖意从掌心传递开来,沈砚看着眼前亲密无间的家人,心中满是安稳。他闭上眼,默念着穿越的念头,再睁开眼时,周围的环境已然变换——不再是古色古香的议事厅,而是现代温馨明亮的客厅,空调的暖风吹拂着,茶几上还放着他上次回来时没喝完的茶,墙上的电视正播放着柔和的背景音乐。

“哇!”沈玥最先发出惊呼,挣脱沈砚的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伸手摸了摸光滑的电视屏幕,又指着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二哥!这个灯好亮啊!比家里的烛火亮多了!还有这个方方正正的东西(电视),里面真的有人在动!”

沈伯山夫妻也好奇地四处张望,看着陌生的沙发、玻璃茶几、墙上的挂画,眼中满是新奇。沈夫人伸手摸了摸柔软的沙发坐垫,惊讶道:“这椅子真软,坐上去肯定舒服……砚儿,那个吹着风的东西(空调)就是你说的能调冷暖的?”

“是啊母亲。”沈砚笑着点头,走过去打开空调面板,“冷了能调热,热了能调冷,很方便。”

张清鸢作为大姐,最先稳住心神,环顾四周后对大家道:“大家先别急着乱跑,现代的房子和咱们府里不一样,先熟悉下环境,一会儿相公带我们出去逛逛,路上注意跟着,别走散了。”

苏凝雪跟着点头,走到沈薇身边,柔声说:“大姐,我带你看看房间,里面有现代的床和洗漱的东西,都很方便,我教你怎么用。”

楚昭雪拉着程月瑶往厨房跑:“凝雪姐姐先忙着,我们去看看冰箱里有没有好吃的,说不定有冰淇淋和水果!”

程月瑶跟着跑,还不忘回头喊:“清鸢姐姐,一会儿找到好吃的给你留着!”

沈砚看着一家人各得其所、满是新奇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他知道,不管是古代的应天府,还是现代的城市,只要家人在身边,哪里都是最安稳、最热闹的家。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带着他们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让这份团聚的暖意,跨越时空,一直延续下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