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之逍遥侯爷 > 第13章 宁奋之才

大唐之逍遥侯爷 第13章 宁奋之才

作者:富贵与旺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5 07:42:12 来源:武林小说网

“府兵制啊,在我看来府兵制算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很先进的社会制度了,当然在后期也一定会被淘汰的,毕竟府兵制也只是在现在的均田制基础之上进行的。

所以当均田制度一旦被打破,府兵制将很难进行。

但是不得不说,现在的府兵制会给大唐带来很大的军事底蕴。

说起这个府兵制不得不让我想起了一个朝代,汉朝,这两个朝代在兵制上是两个极端的朝代,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但都是士兵和农民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汉代的兵农合一,是寓兵于农,亦即是全农皆兵,把武装寄托于农民的身上,生产集团同时即是武装集团。

唐代的兵农合一,则是寓农于兵,在武装集团里寄托生产,不再是全农皆兵,而是全兵皆农的典范。”

房玄龄对兵制不是很了解,但是大体是能听懂得,剩下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大唐的马上皇帝,他们对于府兵制还是相当熟悉的,而且宁奋能猜到李世民接下来的政治动向也是相当的难得,所以从这点上看,宁奋确实是有大才的人。

“宁奋,你说的府兵制是现在比较先进的制度,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提出了一个自己比较在意的问题。

“字面上的意思,府兵制优势很明显,缺点同样很明显,很依赖均田制,一旦均田制出现问题,府兵制也会出现问题。

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一下,几位叔伯,我再说一下啊,这些话,我只是同你们几个说说,出去这门,概不承认。

我们大胆的推测一下,现在的府兵地位高,免徭役,以均田制作为推行的民生的基础,虽然在服役时要自备武器干粮,也并不困难。

但是过了百年之后呢,随着均田制被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困苦。

随着战争阴云的远离,尚武之风会荡然无存,富户会通过各种办法入官或者逃役,从而导致府兵质量和数量断崖式下降,这个是能够想象的。

府兵制度也一定会从一个间接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变成了一个强制的劳役的制度。”

李世民对府兵制是很有信心的,听到了宁奋说府兵制优缺点,既有不服气,也有想要讨教的意思。

但是刚刚听到宁奋说,现在已经出现问题了,李世民有点觉得宁奋有点不自量力了。

不知不觉中,李世民已经将宁奋是一个小孩子的事情给忘记了,已经无形中将宁奋放在了一个可以问策,对等的地位上了。

这是李世民不知不觉的改变,而这一切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没有发觉。

“如何改变?”

李世民问。

“不是我们操心的事。”

宁奋想都不想的回答。

“如果是陛下问呢?”

李世民不放弃,紧接着问。

“府兵制,是现阶段最适合大唐的兵制。

如果是陛下问,我就会这样回答。”

宁奋不想在这个问题和李世民探讨再多,一是继续说下去宁奋会穿帮,二是再继续说下去李世民可能就听不懂了。

“先不说你说的对不对,如果是对的,既然已经发现了,那一定可以改掉这些问题啊?”

李世民真的是有些疑惑,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不怕发现问题,害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

一般来说发现问题之后改掉就可以了。

“唉,李叔,还有房叔和杜叔,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虑?”

杜如晦点点头,但房玄龄没有在意,因为他现在在意另外一件事情,虽说和克明的关系不错,大家私底下私交甚好,但是毕竟克明现在代表的是武官,而自己是文官一派的,回去之后要好好考虑可以给宁奋什么样的官职,这个可以争上一争。

至于杜如晦其实早就知道房玄龄会给宁奋安排职位,而且从现在看,宁奋的才能应该说在文职上更突出一些,但是谁又知道,宁奋能不能在武功有所建树呢,先把人抢来再说。

虽说自己不擅长怎么抢人,但是总有擅长的人在,所以早已打定主意的杜如晦很淡定的在听宁奋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