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232章 一文邸报惊天下 新政如风入万家

贞观二年,三月中旬。

长安城西市,一座新修缮的门脸前,人头攒动,气氛热烈。门楣之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以遒劲的楷书写着四个大字——大唐报社!匾额右下角,还盖着一方鲜红的朱印,乃是当朝秘书监、总监察魏征的官印。

今日,是报社正式开业,第一期《大唐报》发行的日子!

报社门前,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有穿着长衫、好奇张望的读书人,有精明算计、打听消息的商贾,但更多的,是无数穿着粗布短衣、满脸好奇与期盼的普通百姓,甚至还有许多半大的孩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嬉笑打闹。

“让一让!让一让!都别挤!排好队!一文钱一张!人人有份!”几名身着统一青色短褂、精神抖擞的报童,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用铁皮喇叭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他们是龙首原从流民中挑选出的机灵少年,经过简单培训,成为了大唐第一代“报童”。

报社柜台后,堆放着如小山般、散发着浓郁墨香的新鲜报纸。那纸张略显粗糙泛黄,是龙首原竹纸的量产货,但上面的字迹却异常清晰。

一身利落劲装、英姿飒爽的刘霞,亲自站在柜台边督阵。她如今是龙首原对外的商贸总管,报社的发行和运营也暂由她统筹。她看着眼前火爆的景象,嘴角带着满意的笑容,不时指挥着手下:“快!补货!东边的队列再加一垛!收钱的手别停!”

“给我来一份!”

“俺也要一份!”

“小哥,给俺家娃也带一份,认认字!”

人们争先恐后地将一枚枚铜钱递上去,换回一张还带着印刷余温的报纸。许多人识字不多,甚至完全不识字,但他们依旧紧紧攥着那张纸,仿佛握着什么宝贝。因为他们知道,这上面写的,是朝廷的天音,是关系到他们饭碗和命运的东西!

报纸的头版头条,用最大的字号赫然印着:

《陛下钦定 魏公督行 新政六策 惠泽万民》

其下,分列六条,条条清晰,言语直白:

一策【均田减赋】:推行摊丁入亩!废人头税,依田亩多寡纳粮!地多多交,地少少交,无地者朝廷助其垦荒!钦差魏征,总揽丈量天下田亩,重造鱼鳞册! 有冤屈、有隐田,皆可至各地新政公廨申诉!

二策【神粮惠民】:推广土豆、红薯新粮种,龙首原农组亲授种植法!亩产数千斤,能饱腹,能富民!今春起,于各州府官田及自愿农户试种,秋后可见真章!

三策【筑路富民】:陛下旨意,招募五十万民夫,修天下水泥官道!每日工钱十文,管三餐饱饭! 各州府设招工点,流民、贫户皆可报名!以工代赈,共筑坦途!

四策【兴学选才】:各州县,筹建新式学堂!教授新学(算数、格物)、农技、律法!适龄童子,无论贫富,皆可入学!为三年后新科举选拔实干之才奠基!

五策【商税新政】:颁布《大唐商税则例》,十税一(利得税)!大唐商会已立,诚邀天下商贾入会,享便利,担税责!市舶税监司马周主理,公平公正!

六策【考成擢优】:革新官吏考核!重政绩,察民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贪者惩!岁岁考评,张榜公示!

这六条,如同六道惊雷,通过这薄薄的一张纸,清晰地、毫无衰减地传递到了每一个识字或不识字的人心中!

“天爷啊!真的按地收税?那…那俺家地少,以后不是能少交好多粮?”

“亩产几千斤?真的假的?那以后是不是再也饿不死人了?”

“一天十文钱?还管三顿饭?修路去!俺明天就去报名!”

“娃娃能上学了?还是朝廷办的学堂?”

“商税十税一?比以前那些杂税少多了!得赶紧入会!”

议论声、惊呼声、欢呼声,如同潮水般在人群中涌动!信息的力量,第一次以如此廉价、如此直接的方式,点燃了长安百姓心中的希望之火!

但这,仅仅是开始。

就在长安市民争相阅读报纸的同时,一队队百骑司的精锐缇骑,背负着沉重的行囊,从长安城的各个城门飞驰而出!他们的行囊里,装满了最新印制的《大唐报》!

他们的使命,是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份报纸,送往大唐帝国的每一个州、每一个县、甚至每一个重要的村落!

李世民和秦哲要的,不是信息层层下达后的扭曲和滞后,而是帝国政令的同步与透明!要让天底下每一个子民,几乎在同一时间,听到朝廷的声音,明白朝廷要做什么!

数日后,河东道,一个偏僻的山村。

村口的歪脖子老槐树下,挂着一面铜锣。县里来的百骑司信使,在里正和全村老少敬畏的目光中,郑重地取出了一份《大唐报》。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用带着官话口音、尽量清晰的语调,大声朗读报纸上的内容。

村民们围拢在一起,屏息静气地听着。当听到“摊丁入亩”、“亩产几千斤”、“一天十文管饭”、“娃娃上学”这些词时,人群开始骚动,一双双原本麻木的眼睛里,逐渐亮起了难以置信的光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大唐有一帮古惑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读报完毕,信使将报纸郑重地交给里正:“贴在村祠门口!让识字的人天天念!让所有人都知道陛下的恩典和新政!若有胥吏敢曲解政令、趁机盘剥,记住这上面的地址,可去州府新政公廨告发!”

村民们激动地跪倒在地,朝着长安的方向磕头:“陛下万岁!万岁!”

同样的事情,在大唐数百个州府,成千上万个村落,同时上演着。

报纸所到之处,如同在沉寂千年的湖面上投下了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地方的豪强胥吏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压力!他们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欺上瞒下,曲解政令,从中渔利!因为每一个泥腿子手里,都可能握着一份写着真相的报纸!每一个百姓,都知道了自己应有的权利和朝廷真正的意图!

与此同时,长安城乃至各州县的酒肆茶楼里,说书先生们也拿到了报纸。他们迅速将枯燥的政令,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故事。

“话说当今圣上,真乃尧舜再世!眼见百姓困苦,龙心不忍,与那秦王殿下,定下了六条安邦定国的妙计!头一条,便是那‘摊丁入亩’!这可是专治那些田连阡陌却赋税轻巧的豪强!…”

“列位看官可知那龙首原神粮?嘿!那土豆炖肉,香飘十里!那红薯烤来,甜如蜜糖!亩产数千斤,从此我大唐再无饥馑之忧啊!”

“修路!一天十文!三顿饱饭!这可是陛下给咱穷苦人的活路啊!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先生们口沫横飞,将新政的好处描绘得淋漓尽致,极大地促进了新政在民间的传播和接受度。

甚至许多已经加入大唐商会的商贾,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和“表现”的机会。他们主动出资,大量购买报纸,在自家的店铺、工坊门口免费派发,并向雇工和顾客宣讲,既讨好了朝廷,也做了活广告。

一文钱,一张纸。

却仿佛拥有千钧之力,彻底打破了几千年来信息被垄断、被曲解的壁垒!

它让深宫中的皇帝,第一次真正将自己的意志,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它让底层的百姓,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国家的方向和自己的希望。

它也让所有试图对抗历史车轮的腐朽力量,暴露在了阳光之下,无所遁形!

《大唐报》的发行,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吹散了笼罩在帝国上空的迷雾,将魏征、秦战、尉迟恭正在地方艰难推行的新政,瞬间注入了磅礴的民心动力!

大唐的变革,从此不再是顶层的设计和少数人的奔波,它真正成为了一场…席卷天下的洪流。

皇宫两仪殿内,李世民拿着一份还散发着墨香的《大唐报》,看着窗外长安城万家灯火,心潮澎湃。他对身旁的秦哲感慨道:“秦兄,此物…真乃国之神器也!一字千金,莫过于此!”

秦哲笑了笑,抿了一口茶:“老李,这才刚开始。等以后报纸多了,内容丰富了,那才叫好玩呢。舆论的阵地,咱们不占,敌人就会占。现在,咱们先把说话的声音,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贞观二年的这个春天,因这一文钱的报纸,而变得格外不同。帝国的肌理,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大唐有一帮古惑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