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199章 双日同天封秦王 帝友并肩启新章

贞观二年,仲春。

长安城万人空巷。自朱雀门至承天门,再延伸至整条朱雀大街,早已被汹涌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金吾卫、千牛卫精锐尽出,甲胄鲜明,戟戈如林,组成一道森严而漫长的仪仗通道,竭力维持着秩序。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敬畏、好奇、兴奋与不安的躁动。所有百姓,所有官员,甚至所有潜伏在暗处的目光,都知道——今日,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大唐开国以来,乃至追溯至秦汉,都从未有过的异姓“一字并肩王”,即将诞生!

辰时正,阳光刺破云层,将巍峨的太极宫镀上一层金辉。

“咚——!”“咚——!”“咚——!”

承天门外,九声浑厚悠远的钟鸣响彻云霄,宣告大典伊始。

“呜——呜——呜——”

紧接着,庄严肃穆的号角长鸣,穿透整个长安。

仪仗队伍的最前方,庞大的皇家乐队奏响了恢弘的《秦王破阵乐》,但今日这乐曲,似乎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既是对往昔天策上将功业的追颂,亦是对新任秦王武勋的昭彰。

“百官入朝——”礼部尚书高亢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身着各色朝服的文武百官,按品级序列,神情肃穆,步履庄重地穿过承天门,步入巨大的太极殿前广场,依照早已排练好的位置,肃然站立。每个人脸上都表情复杂,尤其是那些传统文官,虽不敢表露,但眼神深处的忧虑与抵触依稀可见。而以程咬金、尉迟恭、李靖为首的武将,以及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则面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期待。

“陛下驾到——”

又是一声长喝,全场瞬间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目光聚焦于太极殿那高大巍峨的殿门。

李世民的身影出现在殿门之外。他今日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玄衣纁裳十二章纹衮服,腰佩鹿卢玉具剑,神情庄重,不怒自威,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尽显帝王威仪。他在御座前站定,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震天动地。

“众卿平身。”李世民的声音平和却极具穿透力。

“宣——秦王秦哲,入朝受封——”礼部尚书的唱喏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承天门方向。

静默片刻,承天门外传来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迎风招展的赤黑色王旗,旗上以金线绣着一个巨大的、苍劲有力的“秦”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霸气凛然!

王旗之后,秦哲的身影缓缓出现。

他没有穿戴李世民赐下的亲王冕服,依旧是一身龙首原特制的黑色劲装,外罩一件暗绣龙纹的玄色披风,寸头,面容冷峻,眼神平静如古井深潭。他的步伐并不快,却带着一种无形的、沉重如山的气场,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所有人的心跳之上。

他的身后,跟着秦杨、秦战二人,同样身着劲装,神色肃穆。再之后,是三十六名赤膊上身、露出狰狞图腾、手持仪仗长戟的秦族红棍,步伐统一,煞气冲天,与周围皇家仪卫的庄重华美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支队伍的出现,瞬间打破了皇家典礼的固有氛围,带来一种原始、强悍、令人心悸的力量感!

文官队列中响起一阵压抑的吸气声。武将们则目光灼灼,不少人暗自点头。

秦哲目不斜视,一步步穿过百官队列,走向御阶之下那片为他预留的空地。他所过之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终于,他在距离御阶九步之遥处站定,微微抬头,与龙椅上的李世民目光交汇。

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

一位是九五之尊,大唐天子。

一位是异军突起,即将并肩的秦王。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撞,没有言语,却仿佛交换了千言万语。有渭水畔的初见,有并肩抗敌的血火,有深夜对饮的坦诚,也有此刻这复杂难言的册封。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感慨,随即化为帝王的威严与…一种近乎托付的郑重。

秦哲眼中则是一片深沉的平静,无喜无悲,唯有眼底最深处,藏着一丝无人能察的警惕与疏离。

礼部尚书深吸一口气,展开那卷以金线织就、玉轴为杆的圣旨,用尽平生力气,以最庄重洪亮的声音,开始宣读:

“维贞观二年,岁次戊申,仲春吉日,大唐皇帝臣世民,昭告于皇天后土,文武百官,天下万民:”

“朕闻: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功高盖世,必飨其荣。咨尔秦哲,本始皇寻仙苗裔,秉性忠贞,天授神武,道济苍生…”

圣旨以骈四俪六的文体,极尽铺陈之能事,将秦哲自渭水救驾至献粮抗疫、从平逆定乱到献策革新所有功绩一一列举,辞藻华美,褒扬至极。

“…尔之功业,上超卫霍,下掩良平;尔之德泽,内安宗社,外抚夷狄。实乃擎天驾海之栋梁,经邦纬国之元勋!朕感佩于心,天下共睹。常人之赏,不足酬其功;寻常之爵,难以表其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大唐有一帮古惑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今顺应天心,俯从民意,特破格殊恩,创制封典:”

礼部尚书的声音陡然拔高,几乎声嘶力竭:

“册封秦哲,为秦王!”

“赐九锡!冕旒车服,仪仗护卫,皆依亲王最高制,位在诸王之上,与朕…并肩!”

“钦哉!”

“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广场之上,以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为首,众多官员及部分士卒齐声高呼,声浪滚滚!虽然不少文官呼喊得有些勉强,但此刻,无人敢公开质疑。

宣读完毕,礼部尚书躬身将圣旨递向秦哲。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秦哲的手上。他会接吗?会如何接?

秦哲静立片刻,目光再次与李世民对视一眼。他看到李世民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断和一丝隐隐的期待。

他缓缓上前一步,伸出双手,接过了那卷沉重无比的圣旨。动作平稳,没有丝毫激动或惶恐。

“臣,秦哲。”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冷静,穿透了现场的嘈杂,“领旨谢恩。”

没有山呼万岁,没有感激涕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带着一种与这盛大典礼格格不入的平静和力量。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化为笑意,他站起身,朗声道:“秦王平身!自今日起,见君不拜,参议不趋,剑履上殿!赐座!”

内侍连忙在御阶之旁,略低于龙椅、却远高于百官的位置,设下一张蟠龙金椅。

秦哲看了一眼那椅子,没有立刻坐下,只是对李世民微微颔首致意。

接下来,便是繁琐的仪式流程:授九锡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赐王印、王册,百官依次上前拜贺…

秦哲如同提线木偶般,配合着完成所有程序,脸上始终没什么表情,看得一旁的长孙无忌等人心中愈发忐忑。

整个典礼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当最后一项仪式完成时,已是日上三竿。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御阶边缘,目光扫过全场百官,最终落在身旁的秦哲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传遍全场:

“自今日起,秦王秦哲,与朕同心,共治大唐!凡秦王所谏,如朕亲言!凡秦王所令,如朕亲颁!望诸卿,同心同德,共襄盛举,开创我大唐万世之太平!”

“吾皇万岁!秦王千岁!”呼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似乎多了几分真切。

典礼终于结束。

百官依次退场,许多人已是汗湿重衣。

李世民走下御阶,来到秦哲面前,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低声道:“秦兄…这下,你我可真是绑在一起了。”

秦哲看着李世民,忽然也咧嘴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以往的痞气:“老李,这帽子太重了,下次别整这么花里胡哨的,累死个人。”

李世民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秦哲的肩膀:“走!去两仪殿,喝酒!就你我二人!今天,不论君臣,只论兄弟!”

两人并肩,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向着两仪殿走去。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太极殿前光滑如镜的石板上。

一个影子头戴冕旒,威严厚重。

一个影子劲装披风,挺拔不羁。

两道影子,并肩而行。

宛如…双日同天。

长安城的天空,从此多了一轮太阳。天下人皆知,大唐有了两位主人。

一个在明,执掌社稷神器。

一个在暗,手握革新之力。

未来的大唐,将走向何方,无人可知。但所有人都明白,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然随着这场旷古烁今的册封大典,轰然开启。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大唐有一帮古惑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