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唐协律郎 > 0437 吾剑利否

大唐协律郎 0437 吾剑利否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0-09 18:32:44 来源:抖音小说网

台院就在直事厅一旁,张岱跟随王翰进来之后,堂中除了一些书吏等办事人员,唯杂端班景倩和另一名知院事的侍御史在堂。

“下官见过班杂端。”

张岱入堂后,便向班景倩拱手为揖。

班景倩年纪四五十岁,瞧着老成稳重,见状后便也起身向张岱颔首笑道:“台中多是老物,闻张侍御如此少俊才流得选司宪,宪台群僚都在期待能够早日于此相会呢!”

班景倩笑容和蔼,并没有要找茬的意思,这也让张岱微微松了一口气。不过就算对方态度不善,张岱倒也不需要太过忌惮,正如王翰所言,他眼下在御史台中关系也是很硬的。

在与班景倩简短寒暄之后,张岱当即便疾行到堂中另一侧的案席前,然后便俯身作拜下去,口中恭敬说道:“孩儿拜见舅公!”

此间席案后方的中年人早已经站起身来,含笑望着张岱,见其入前作拜,当即便捻须笑语道:“今在公廨,小子不必多礼!诚如班杂端所言,台中言官多是老物,你这样的英俊少年难得入此。

但既然承蒙诸相公厚爱选授来到了这里,就不要辜负恩用!人之风格各有不同,宪台之中则唯以强直为重。日后在直,谨记此节,见不平则鸣、闻不法则纠,将你过往风格大扬于此,执言司宪、肃正世风!”

能够如此热情夸奖的,自然不是外人,这中年人正是张说的小舅子、燕国夫人元氏的弟弟元彦冲。之前崔隐甫担任御史大夫,大力肃清张说党羽,元彦冲作为其小舅子自然也免不了首当其冲,直接被优化掉了。

如今随着张说的势力再次有所恢复,党羽们也都陆续归朝,元彦冲便也得以再返回御史台任职侍御史。

所以眼下御史台中,明确属于张说一系的就有两名侍御史,至于其他的殿侍、监察之类,也都有不少亲近张说之人,张岱在这里的确是混得开。

宇文融在御史台势力同样不小,就比如这个台院老大班景倩。之前宇文融便从御史台一路升迁到了御史中丞,而其括户期间所辟用的各个使职判官们,也都陆续进入了御史台当中任职。

包括如今的中丞裴宽,也曾在宇文融属下任职过。

这些政治人物各自人脉关系都很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就算一些领军人物倒台了,其从属诸员却仍然没有随之一同倾覆,哪怕短时间内受到一定的影响,之后又会陆续回到时局中来。

不过张岱还是有点疑惑,宇文融本身已经成功拜相,在御史台中又拥有颇为深厚的影响力,历史上为什么还是仅仅在拜相百日后便遭到了罢黜?这得多能作死,才能完成这样的速通成就?

张岱这里疑窦未解,一旁的元彦冲便又笑语道:“知你今日入台,我已经吩咐厨食盛备饭食稍作祝贺。你且先与王端公游览别院,稍后廊下再会!”

听到这话后,张岱便又告退行出,跟王翰一起继续游览御史台。

台院一旁就是殿院,眼下殿院中人并不多,而且也并没有什么值得特殊请见之人,王翰只是随便介绍了一番然后就将张岱带离此间。

察院位于御史台的东面,规模和面积也是三院当中最大的,占据了整座御史台公廨将近一半的区域。

“三院之中,察院员额最众,东北是监察本院,东南则是十道使院。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春秋各有出使,凡所巡归,俱于十道使院编整奏闻。”

王翰讲到这里后又对张岱说道:“来日六郎若有出使,需拣一二判官并诸令史同行。你若有得力书记之选,可引入台中以处令史之职,若无,则由台中择员配给。”

“监察御史竟可自募僚佐?”

张岱闻听此言,也不免大感惊奇,没想到监察御史还有这样的特权。

见到王翰又颔首确认,张岱心中便忍不住思索起来。令史就类似于后世机关单位里的合同工办事员,本身并不在编,职责就是处理本司各种杂事庶务以及公文事宜,这对一些有其他途径做官的人而言自然是看不上的,但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岗位。

如王翰所言,每一名监察御史都可自辟一到两个令史,当他留台的时候做个文书秘书,出使的时候则做随从判官,其职事范围要比所谓的防阁、庶仆等仆役更宽广得多,而且担任令史时间久了还能获得转正机会,从流外入流,获得正式的官身。

单单这一点而言,监察御史的待遇甚至就连五六品的一般朝士都比不上。尚书省的郎官再怎么清贵,也不能随随便便将亲信家奴安插进本司之中任职官吏。但监察御史在任职以后,就能立即培养自己的心腹。王翰见张岱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便又笑语道:“监察御史职在分察百僚,以举劾匡正为能。但人只两眼,竟日端坐台中,又如何能分察百僚?所以辟用令史,以当耳目,犹御史乃天子耳目。该当择谁,六郎也当慎重挑选啊!”

张岱闻言后便也连忙点头应是,越发觉得这御史台自己真是来晚了!原来做了监察御史之后,就能在官方允许下,有资格安插眼线、构建自己的情报网络!

两人很快来到监察本院,而这里早有人等候在此,正是日前在忠王邸见到的那个杨汪,远远便阔步迎上前来拱手笑道:“张侍御,又见面了!我比张侍御早来一日,便且暂充向导引见同僚。”

“那便有劳杨侍御了!”

张岱闻言后便也笑语说道,转头又让王翰且去忙自己的事情,自己这里与同僚相见即可。

王翰同样也入台不久,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碌,因为是张岱到来才特意抽出半天的时间,见他在这里也有相识,便先告辞离开了。

察院建筑格局也比较简单,除了做北面南一座直事厅,两侧各有一排屋宇行廊,廊外栽种着许多高大且树冠茂密的槐树,将阳光都给遮挡在外,使得整座庭院都阴气森森的。张岱乍来此间,不免倍感不适。

“衙堂是受事理讼之所,台外若有士民鸣冤入讼,当直御史受之。东厢是诸侍御各自直案,西厢便是我等里行直案,日常起居休憩俱可于此。我等虽与诸侍御一同受事,但除了特命受事之外,主要还是在台待补事宜。”

杨汪又指着察院中这些建筑对张岱介绍一番,张岱闻言后便也点点头。

虽然说监察里行与监察御史享受相同待遇,但毕竟不是正职,做替补也是理所当然的。

“监察御史职事最繁,诸侍御或巡按未归、或衔命出使、或分押诸司,留司者并不多。我先引张侍御入厅与今日在直张倚张侍御相见,确定当月直事再言其他。”

杨汪一边说着,一边把张岱往正堂直事厅引去。

两人入堂之后,当堂端坐一名三十几岁的中年人便站起身来,拱手笑语道:“早前常见张侍御昂然朝班,心甚钦仰、渴与同流,如今张侍御同样列席宪台,清风入堂,使人神清气爽啊!”

“张侍御言重了,下官忝为后进,贸然入此、诸事不知,还需仰仗张侍御提携关照!”

张岱见状后,便也连忙举手作揖道,只是彼此称呼听着有点古怪,旁人听到了怕还是以为他们精神分裂呢。

这张倚也不是一般人,唐高宗时有大臣张俭兄弟三人俱官居三品、门皆列戟,故而称为三戟张家,张倚便出身这个家族。

而让他更加有名的,则是天宝年间一桩吏部选官舞弊案,他的儿子张奭不学无术,结果却在吏部选官当中名列甲科案首,结果被安禄山举报了,唐玄宗亲自在花萼楼复试,张奭直接交了白卷,也连累时任御史中丞的张倚被贬。

但这件事也没有给张倚造成太大的打击,当安史之乱爆发时,其人已经再次归朝担任御史大夫,并且还在被叛军抓捕后过了一把宰相的瘾。

由此可见唐玄宗后期吏治昏暗败坏,就连掌管邦国刑宪典章、肃正朝列的御史大夫都尚且如此,其他高官又有多少好货色!

且不说这张倚日后行迹如何,起码眼下对张岱的态度还算不错,在给张岱安排值班表的时候也非常照顾。

当张倚拿出察院事簿,张岱看到那长长的事务名单,也算是对监察御史的事务繁忙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抛开那些需要离京出使的事宜不说,单单在京就需要处理大大小小上百桩事务,怪不得忙到整个察院都见不到几个人。

张岱因为初到御史台,许多事务都还不熟悉,而且他的本职协律郎与相关使职都还没有解职,所以张倚在询问了一下他的时间表后,在第一个月里只给张岱安排了五天的工作内容,分别是两天当直和三个外勤。

“察院所见诸事,只是日常闲琐事宜罢了。真正能使人扬名建功者,还是举劾不法、匡正世风!张侍御过往事迹,某亦有闻,也期待张侍御入台之后更有壮举!”

在安排完张岱的值班表之后,张倚又唯恐天下不乱的笑语说道。

不只是张倚,张岱自己也很期待接下来谁会往自己刀口上来撞,让他们尝尝吾剑利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