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仵作笔记 > 第255章 整份奏疏,环环相扣

马车在神都的青石板路上平稳行驶,车轮碾过清晨的喧嚣,发出单调而规律的声响。

车厢内,林琛没有片刻耽搁。

他俯身在狄仁杰备好的矮几上,执起笔,蘸饱了墨。

他没有丝毫犹豫,落笔飞快。

这一次,他写的不再是冰冷的案情陈述。

奏疏的开头,劈头盖脸就是一句:“臣,大理寺评事林琛,于长乐坊百味斋外,遇刺。”

寥寥数字,却比任何罪名都来得惊心动魄。

一个大理寺的官员,在天子脚下,在人流最密集的长乐坊,光天化日之下,遭遇绝杀。

这打的不是林琛,是整个大理寺,是朝廷的脸面。

接着,他笔锋一转,将昨夜与影子的对峙,以及自己为何要当众烧毁第一份奏疏的缘由,详尽写下。

他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查到惊天秘密,却被东宫权势逼得走投无路,只能用自污的方式,来求一线生机的孤臣形象。

字里行间,没有一句控诉,却处处都是血泪。

“臣惧东宫之威,恐奏疏不达天听,反惹杀身之祸,无奈焚之,以求自保。”

做完这一切铺垫,他才将赵泉的口供,钱裕灭门案的疑点,以及南山别苑地下的那座兵甲地宫,和盘托出。

最后,他甚至附上了那几个被狄府护卫当场拿下的刺客的身份特征,以及他们所用的兵刃形制——那是太子卫率的制式装备。

整份奏疏,环环相扣。

从刺杀开始,以物证收尾,中间穿插着东宫的威逼与一个忠臣的无奈。

这不再是一份简单的状纸,这是一把递到天子手里的,最锋利的刀。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琛放下笔,额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狄仁杰从头到尾,只是静静看着,直到林琛将奏疏封好,他才伸手接了过来,稳稳地放入袖中。

“你在府中歇着,哪里都不要去。”

“接下来的事,交给老夫。”

马车在狄府侧门停下,林琛下车,看着那辆青布马车没有片刻停留,便调转方向,朝着皇城的方向驶去。

他知道,棋局已经布下。

现在,只等那位执棋的至尊,落下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子。

紫宸殿。

武后刚刚批阅完一摞从边关加急送来的奏报,正端着一碗燕窝羹,闭目养神。

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熏炉里飘出的袅袅龙涎香。

一名宦官碎步走了进来,跪在殿外,声音压得极低:“陛下,狄国公于殿外求见,说有十万火急之事。”

武后缓缓睁开眼。

她放下手中的玉碗,声音听不出喜怒:“宣。”

狄仁杰一身紫袍官服,大步流星地走进殿内,神情肃穆。

“臣,狄仁杰,参见陛下。”

“怀英今日这般火急火燎,是神都又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案?”武后语气平淡。

狄仁杰没有多言,只是从袖中取出那份还带着体温的奏疏,双手呈上。

“一份状纸,事关国本,请陛下一观。”

宦官连忙上前,接过奏疏,转呈到武后的案头。

武后拆开火漆,展开那份薄薄的纸。

她的视线从第一行字开始,缓缓向下移动。

整个紫宸殿的气氛,随着她阅读的深入,一点点变得凝固。

那碗尚有余温的燕窝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彻底凉透。

殿内的宫人宦官,全都将头埋得更低了。

她看得很慢,很仔细。

当她看到“长乐坊百味斋外,遇刺”时,捏着奏疏的手指,微微收紧。

当她看到林琛描述自己如何被逼无奈,当众焚毁奏疏时,她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冷峭弧度。

最后,当她的视线落在“南山别苑”、“地下宫殿”、“兵器甲胄”这些字眼上时,整个大殿的温度,好似都骤然下降了数分。

她终于看完了。

她没有发怒,没有拍案而起,甚至脸上都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她只是将那份奏疏轻轻地放在桌案上,抬起头,看着狄仁杰。

“林琛,人在何处?”

“在臣的府上。”

“刺客呢?”

“活口,也在臣的府上。”狄仁杰回答得滴水不漏。

“好。”

武后只说了一个字。

她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华美的宫装裙摆拖曳在地,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每一下,都像踩在所有人的心尖上。

“朕的好儿子,”她像是在自言自语,“武承嗣私藏军械,他这个太子,便要藏一支羽林卫。”

“这是觉得,朕老了,坐不稳这张椅子了?”

狄仁杰垂首,一言不发。

天家之事,他这个做臣子的,听着就好。

东宫,显德殿。

“你说什么?失败了?!”

李显一把将面前的茶盏扫落在地,满脸的不可置信。

“狄仁杰的人,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影子跪在地上,头深深地埋着:“属下无能。狄仁杰似乎早有准备,我们的人一动手,就被他的护卫制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仵作笔记请大家收藏:()大唐仵作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废物!全都是废物!”

李显气得在殿内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野兽。

一旁的王方庆,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次失败的,而且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刺杀,后果比什么都不做,要严重百倍。

“殿下,事已至此,暴怒无用。”王方庆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狄仁杰既然插手,那份奏疏,此刻恐怕已经摆在了陛下的案头。”

李显的动作猛地停住,他转过头,声音里透着一丝恐惧:“那……那孤该怎么办?”

“等。”

王方庆吐出一个字。

“等陛下的旨意。现在我们做任何事,都是错上加错。只能寄希望于,陛下还念及父子之情……”

他的话还没说完,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脸上毫无血色。

“殿下!宫里……宫里来人了!”

李显和王方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末日降临般的惊恐。

紫宸殿内。

武后重新坐回了她的御座之上。

她对着侍立在旁的大太监,用一种不带任何情绪的语调,下达了命令。

“传朕旨意。”

“宣太子李显、大理寺评事林琛、太子詹事府主簿赵泉,即刻于含元殿觐见。”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外那片广阔的天空,声音陡然变得威严而冷酷。

“朕,要亲自审问。”

喜欢大唐仵作笔记请大家收藏:()大唐仵作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