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仵作笔记 > 第117章 余波未平,暗桩浮现

殿中灯火摇曳,映着她变幻不定的脸色。

裴炎倒台的喧嚣尚未完全散去,新的阴影已然笼罩长安。

“彻查!”

“凡裴炎党羽,一律严办,绝不姑息!”

狄仁杰躬身领命。

长安城,一夜之间,风声鹤唳。大理寺与金吾卫倾巢而出。

一队队甲士穿梭于坊间,锁拿之声,哭嚎之声,在暗夜中此起彼伏。数十名与裴炎过从甚密的官员,或被革职,或被下狱,或被流放。

抄没的府邸,一座接着一座。金银财帛,古玩字画,如流水般被清点入库。

林琛负责甄别裴府查抄的证物,除了巨额来历不明的财富,更有大量与各方势力勾结的密函。

有些名字,平日里道貌岸然。有些信件,字字句句透着触目惊心的交易。

山东士族,因裴炎的倒台,遭受重创。崔知渐等其他山东士族代表人物,立刻与裴炎划清界限。他们一面痛斥裴炎的罪行,一面又在暗中角力,争夺新的领袖地位。

朝堂的权力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崔知渐的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却始终不曾站到风口浪尖。

天牢深处,阴暗潮湿。

裴炎卸去了一身紫袍,换上了囚服,反而显得异常平静。

狄仁杰数次提审。

裴炎对勾结突厥、毒害东宫等核心罪行供认不讳,但问及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的主使,或其在军中、地方的潜藏势力。

他便三缄其口,甚至故意抛出一些亦真亦假的线索,试图误导调查。

林琛奉命定期检查裴炎的身体状况,防止他自尽,也防止他被暗杀。

他静静观察裴炎,观察他的微表情,他细微的动作,他使用笔墨茶具的习惯。

裴炎每日都会在牢中写字,字迹潦草,内容多是些前尘旧事。

林琛注意到,裴炎写字时,总会下意识摩挲颈间佩戴的一块螭龙纹古玉,那玉佩看似普通,色泽也并不出众。

一次例行检查,林琛端着药碗进入牢房,裴炎正伏案写字。

林琛走近时,脚下“不慎”一滑,药碗脱手。滚烫的药液大部分泼洒在地,少许溅到了裴炎的手稿和玉佩上。

“林少卿,你……”裴炎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迅速压制。

林琛连声告罪,慌忙取出手帕擦拭,手帕“无意”间拂过那块玉佩。

玉佩从裴炎颈间滑落,掉在坚硬的石砖上。

“啪”的一声脆响,玉佩裂开。

裴炎脸色骤变,猛地伸手去抢,林琛先一步拾起裂开的玉佩。夹层中,赫然是一张用蚕丝绘制的、极其精细的图形。上面用特殊符号标记了几个点。

“这是何物?”林琛故作惊讶。

狄仁杰适时出现,“裴相国,看来你藏得东西不少。”

裴炎面如死灰,那竟是一张长安地下水道的分布图。图上标记的几个隐秘地点,令人遐想。

太子李弘在裴炎案后,身体奇迹般渐愈,他开始重新监国理政。

或许是经历了生死,他的行事风格比以往沉稳干练许多,朝中赞誉之声渐起。

武后也表现出更多的放权与信任,但仍有部分宗室及旧臣,对其心存疑虑。认为其过于仁弱,难当大任。

东宫的威望,在微妙的平衡中缓慢增长。

裴元澈没有沉浸在裴炎倒台的短暂喜悦中,他根据杨氏子弟和裴炎案中获得的线索。开始秘密追查那些与裴炎勾结的突厥势力在长安的潜伏暗桩,以及关陇旧部中可能存在的“贰臣”。

他的行动,隐秘而高效。

狄仁杰依据玉佩中的水道图,指挥大理寺和金吾卫精锐,对图上标记的几处地点进行突袭。

长安城中几处看似寻常的废弃民宅。几家不起眼的商铺。

地底下,竟都藏着裴炎秘密囤积的兵器、粮草,其中一处,更是一个用于秘密联络和豢养死士的据点。地道错综复杂,守卫也颇为顽抗。

但最终被尽数拿下。

在一个据点最深处的密室中,除了兵器粮草,还搜获一本用密码记载的名册。

林琛接过名册,仔细翻阅。上面的名字,让他心头一沉。

这本“花名册”上,记录了裴炎安插在朝中各部、甚至禁军中的一些眼线和暗桩。

其中不乏一些平日里看似忠厚老实之人,更有一些,早已公开宣称投靠武后。

人心之险,深不可测。

被捕的死士头目,在严刑之下,终于开口。他的供词,牵扯出一位已被贬斥的宗室重臣——雍王李贤的旧部。

裴炎在倒台前,曾秘密联络此人,试图说服其共同起事,里应外合,但据称遭到了拒绝。

这供词是真是假,还需细查。

令人意外的是,在裴炎的“花名册”和所有供词中,均未直接牵涉到崔氏核心人物。

崔知渐等人,似乎早已与裴炎做了干净利落的切割。又或者,是裴炎有意保护。

崔氏在此次风暴中,毫发无损,反而因其“中立”和“未涉案”。隐隐有填补山东士族权力真空的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仵作笔记请大家收藏:()大唐仵作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崔明琅,依旧深居简出。

武后拿到了那本“花名册”,她没有立刻下令大肆抓捕,而是将其交给了狄仁杰。

“此事,你看着办。”

语气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狄仁杰明白,女帝这是要利用这份名单,进一步掌控朝局,清除异己,也可能是在观察某些人的忠诚度。

接连的大案,让林琛对人性的复杂和权力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坚守的“真相”与“正义”。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又会付出何等代价?

他感到一丝迷茫,但也正是在这种迷茫中,他感觉自己在迅速成长。

就在长安城因裴炎案余波未平之际,那份八百里加急的边疆军报内容,逐渐在小范围内泄露。

玉门关守将,疑似叛变,勾结突厥!

边境重镇,失守。

十万火急!

消息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武后震怒之余,急欲派得力干将前往边疆稳定局势,彻查叛乱。朝中对钦差人选,议论纷纷。

有人举荐老成持重的宿将,有人推举手腕强硬的宗室。

此时,一名御史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狄仁杰狄公,刚破获裴炎通敌大案,对此类事务最为熟悉。”

“且其副手,大理寺少卿林琛,验尸追凶之能,天下无双。或可查明守将‘叛变’真相。”

“臣以为,可遣狄公为帅,林琛为辅,前往玉门关,必能不负圣望。”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下来。

不少人暗中交换眼色,将刚刚立下大功的狄仁杰和林琛派往凶险的边疆。

这提议,耐人寻味。是真心举荐,还是想借刀杀人,将他们调离权力中心?

武后坐在御座之上,凤目微眯,看不出喜怒。

喜欢大唐仵作笔记请大家收藏:()大唐仵作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