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382章 西进的前锋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第382章 西进的前锋

作者:轩辕靖翔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3 08:26:4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地中海的阳光,炽烈地洒在亚历山大港巨大的灯塔上,将这座古老奇迹染成金色。今日,港内的气氛却与往日不同。渔民的小船和商人的货轮被勒令远离中央深水区,一片空旷的水域上,三艘体型修长、风格迥异于地中海任何船型的战舰,正缓缓抛下石锚。

这是大唐岭南道水师的先遣分舰队。为首的“伏波号”楼船上,高大的桅杆顶端,一面赤底金龙旗在带着咸腥味的海风中猎猎作响。甲板上,水兵们盔明甲亮,肃然挺立,虽然经过漫长航行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锐利,警惕地扫视着这座闻名已久的异国港口。

舰队都督,年约四旬、面色黝黑如铁的张继业,按着腰间横刀,站在船头,冷静地观察着港口布局、岸上的人群以及远处那座雄伟的灯塔。他身边站着通译和几名斥候出身的校尉。

“都督,看来埃及人是真心迎接,岸上仪仗队都列好了。”一名校尉低声道。

张继业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更远处那些若隐若现的其他船只上:“不可大意。这地中海,狼群环伺。拜占庭的、意大利城邦的、还有那些神出鬼没的医院骑士团海盗船,都盯着咱们呢。传令下去,保持一级戒备,轮班休息,泊船期间,了望哨加倍!”

“得令!”

码头上,新受册封的埃及国王穆斯塔法,穿着融合了阿拉伯与拜占庭风格的华丽王袍,亲自率领他的大臣和卫队前来迎接。他的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心中却五味杂陈。一方面,唐军的到来,意味着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大义名分和军事后盾,足以震慑国内外的反对势力;另一方面,这面飘扬的唐旗,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他这个国王,头上还悬着一把来自东方的利剑。

“尊敬的大唐都督,欢迎来到亚历山大!您的到来,如同尼罗河的甘霖,滋润了埃及的土地!”穆斯塔法用略显生硬的汉语说道,这是他为迎接唐军特意学的几句客套话。

张继业沉稳地走下跳板,抱拳行礼:“大唐皇帝陛下麾下,岭南水师都督张继业,奉天可汗之命,驻守亚历山大港,协防埃及。见过国王陛下。”礼节周到,却不失天朝上将的威严。

双方的接触,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试探的氛围中开始了。张继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工兵和工匠,他们立刻开始规划建设划归唐军的海军基地区域。夯土、垒石、修建营房和码头设施,唐军高效的工程能力让埃及人啧啧称奇。

然而,摩擦也随之而来。

几天后,一艘来自拜占庭的商船,试图强行穿越唐军划定的军事警戒区,声称那是他们行驶了上百年的传统航线。唐军巡逻艇上前阻拦,双方语言不通,气氛瞬间剑拔弩张。拜占庭水手依仗着对地中海的熟悉和往日的傲慢,出言不逊,甚至有人做出了挑衅手势。

负责警戒的唐军校尉年轻气盛,差点就要下令动武。关键时刻,张继业闻讯赶到。他制止了冲突,通过通译,严厉警告拜占庭船长:“此港已归大唐埃及王国管辖,军事禁区,不得擅闯!念你初犯,速速退去!再有无视禁令者,视同挑衅,格杀勿论!”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拜占庭船长被其气势所慑,又看到周围唐军战舰上那寒光闪闪的弩炮,悻悻然下令转舵。这件事很快传开,地中海各方势力都意识到,这批新来的东方人,不仅船坚炮利,而且态度强硬,绝非易与之辈。

与此同时,穆斯塔法国王的宫廷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一些传统的阿拉伯贵族和掌握地方实权的马穆鲁克将领,对穆斯塔法引唐军入室深感不满,认为这是出卖主权。他们虽然不敢公开反对,但暗地里的消极抵制和小动作不断,比如在供应唐军粮草时以次充好,或者在提供情报时有所保留。张继业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他一方面加强自身后勤保障,减少对埃及方面的依赖,另一方面,则派出精干人员,暗中搜集埃及各方势力的情报,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反唐情绪。这条暗线,为日后可能的内部冲突埋下了伏笔。

长安,大明宫。

拉什米卡公主在得到上官婉儿的赏赐和口头嘉奖后,并未得意忘形,反而更加沉静。她不再刻意追求与皇帝的直接见面,而是通过上官婉儿,陆续又提供了一些关于印度次大陆北部邦国兵力部署、土王之间矛盾的情报,甚至还包括一些当地气候、物产的详细记录,显示出她确实在用心整理和挖掘自己掌握的知识宝库。

这天,李琰在翻阅南方海运司关于印度洋航线的报告时,遇到了几个关于印度西海岸港口水深、季风规律的具体问题,报告中语焉不详。他忽然想起了拉什米卡之前提供的情报似乎有所涉及。

“婉儿,去请拉什米卡公主过来一趟,朕有些关于天竺风物的问题想请教她。”李琰随口吩咐道。

这声“请教”,让上官婉儿心中微微一动。陛下开始将这位公主视为一个信息源,而不仅仅是一个后宫佳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拉什米卡接到传唤,心中激动,却努力保持平静。她精心准备了一番,带上了几卷相关的古老地图和笔记,来到御书房。

这是她第一次被正式召见至处理政务的场所。她恭敬行礼后,李琰很随意地让她坐下,然后直接摊开海图,指出了自己的疑问。

拉什米卡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开始用清晰而柔和的语调,结合地图和自己的知识,详细解释起来。她不仅回答了李琰的问题,还补充了许多报告中未曾提及的细节,比如某些港口背后的统治者偏好、当地特有的商品、甚至是一些适合登陆的海滩情况。

李琰听得十分专注,不时发问。拉什米卡对答如流,展现出了远超寻常女子的见识和记忆力。

“公主果然博闻强识,于故土情势了如指掌。”李琰赞许地点点头,“这些信息,于帝国商路开拓乃至日后经略,大有裨益。”

拉什米卡低下头,轻声道:“能为陛下分忧,是妾身的荣幸。妾身别无所长,唯愿以此微末之学,报陛下收容之恩。”她没有趁机献媚,而是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用处”。

这次会面时间不长,气氛更像是君臣奏对而非男女相会。但拉什米卡知道,她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离开御书房时,她的脚步轻盈了许多。

太子李琮开始每日参与朝会,并在上官婉儿的指导下,学习处理六部呈送的奏章。他勤奋好学,态度谦逊,对许多老臣都执礼甚恭,赢得了不少好感。但他也逐渐展现出自己的主见。

户部呈报,关于修缮关中一处重要水渠的预算,工部与户部就款项数额争执不下,工部要求追加预算以确保质量,户部则以国库开支浩大为由要求削减。案件摆到了李琮面前。

他没有贸然决断,而是调阅了往年修缮记录、水渠图纸,甚至微服走访了当地老农,了解水渠的实际状况和重要性。然后,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核心险工段按工部标准拨款,确保质量;次要段落则采用更经济的材料和方法,并动员当地百姓出劳役,以工代赈,既节省开支,又能惠及民生。

这个方案既考虑了工程安全,又兼顾了国库压力,还带有惠民色彩,显示出李琮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懂得结合实际、平衡各方利益。方案呈给李琰御览后,得到了充分肯定。李琰当朝表扬了太子的务实和细致,令其主持落实此事。

这件事,让朝臣们看到了太子的潜力和成长,但也让一些原本在工部或户部有自己算盘的官员,开始重新评估这位年轻储君。李琮在赢得声望的同时,也开始触碰到朝堂中复杂的利益网络。

波斯,泰西封。

莎赫尔娜兹女王接到了李琰的回信和朝廷派来的协助官员。她对皇帝的嘉许和支持感到振奋,立刻行动起来。她以清剿骚扰商路的“匪患”为名,集结了一支由波斯本土士兵和唐军辅助军团组成的混合部队,由她最信任的将领指挥,向西推进。

部队的第一个目标,是盘踞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一处绿洲中的阿拉伯残部据点。这支残部人数不多,但熟悉地形,时常劫掠过往商队。莎赫尔娜兹的部队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先利用唐军辅助军团带来的先进攻城器械拔除外围据点,然后切断其水源补给,最后才发动总攻。

战斗并不算激烈,但女王御驾亲征,以及波斯士兵在唐军训练和装备支持下展现出的新面貌,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据点被迅速攻克,残部或降或逃。莎赫尔娜兹下令将被俘者中首恶处决,胁从者则编入劳役营,并在此地设立了一个新的哨所,派驻士兵,保护商路。

这次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干净利落,不仅巩固了波斯西部边境,更向整个西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波斯女王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地区的安全,并且她的背后,站着强大的大唐帝国。消息传开,周边一些较小的部落和城邦开始主动遣使向泰西封示好。莎赫尔娜兹的威望和波斯的势力范围,悄然向西扩展了一步。她严格按照李琰的指示,将战报和后续治理方案详细奏报长安,显示出绝对的忠诚。

地中海的唐旗已然升起,太子的政才初露锋芒,女王的前锋初战告捷,而深宫中的异国公主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帝国庞大身躯的每一次脉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