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170章 骊山北麓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第170章 骊山北麓

作者:轩辕靖翔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4 18:52: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炭盆里的松枝爆起火星子,噼里啪啦溅在夯土墙上,把挂着的兽皮地图烧出几个焦洞。苏定方盯着那几簇跳动的火光,突然觉得它们像极了三天前冰河上漂浮的火把——那些被韦家暗坝炸碎的木筏,还有筏子上二十三个兄弟逐渐冷却的脸。

"老张头,你倒是说话啊!"他粗糙的手掌拍在木桌上,震得半碗烈酒晃出波纹,"这都换了三盆温水了,怎么伤口还在冒脓?"

随军医官张忠民摘下老花镜,用袖口蹭了蹭镜片上的雾气。铜盆里的水已经变成浑浊的暗红色,浮着一层白生生的脓絮,他用镊子夹起块药棉,在王老五膝盖上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边缘轻轻按了按,腐肉立刻渗出黑血:"将军您看,这溃烂都见筋了。冰河水里全是上游冲下来的腐叶烂泥,伤口泡在里面整整两日,早该发黑生蛆了..."

"放你娘的狗屁!"苏定方突然暴喝一声,惊得门口值岗的羽林卫差点把腰刀掉在雪地里,"老子当年在突厥大营里中了三箭,泡了三天马尿都没死透,他王老五可是跟着陛下爬过雪山的老斥候!"

话音未落,木板床上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轻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王老五右手无名指的指甲整片剥落,正掉在苏定方握着的床沿上——这位向来以铁掌闻名的虎贲中郎将,此刻正用尽全力攥着床头木板,指节因用力过度泛着青白。

宇文拓佝偻着背凑到床前,浑浊的眼珠死死盯着王老五颤抖的眼皮。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学士,此刻正用袖口偷偷擦拭着眼角的泪——三天前他亲眼看见,这个总是沉默寡言的老兵,如何用身体死死护住陛下的腰带,在冰河漩涡里浮沉了整整一夜。

"水...水..."王老五突然发出含糊的呢喃,干裂的嘴唇蹭过宇文拓的手背,留下一道淡淡的血痕。苏定方正要去拿水囊,却被宇文拓轻轻推开。老学士从怀里掏出个羊脂玉瓶,倒出半颗蜜丸掰碎在温水里:"这是太医院的醒神散,陛下亲赐的..."

温水灌下去的瞬间,王老五的喉咙发出"咯咯"的响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拼命撞击。苏定方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榆林关,他们曾从冻死的胡商喉咙里挖出过一块冻硬的饼子——此刻王老五的喉咙,恐怕比那饼子还要坚硬百倍。

"苏...黑子..."当这个带着血腥气的称呼从紫黑的嘴唇间挤出时,苏定方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这个只有当年在陇右大营时的老兄弟才会叫的外号,此刻听起来却像来自九幽地狱的召唤。

"我在!老哥哥,我在!"他紧紧握住那双比冰还冷的手,发现王老五右手小指少了半截——那是去年在玉门关外,为了救迷路的斥候,被野狼咬掉的。此刻断指处的旧疤正在渗血,和新伤混在一起,结成紫黑色的痂。

王老五的眼皮剧烈颤抖着,瞳孔却始终无法聚焦。他突然用尽全身力气拽住苏定方的衣领,带着脓血的唾沫喷在对方脸上:"陛...陛下...冰河...冲..."说到"冲"字时,他的喉结突然卡住,发出破风箱般的"呼哧"声,右手却死死比划出一个向上的手势。

宇文拓突然抓住王老五的手腕,把耳朵贴到他嘴边。洞外的风雪突然加大,拍打在木屋窗纸上发出"哗哗"声,像是无数只鬼手在抓挠。苏定方看见老学士的肩膀猛地一抖,灰白的胡须上溅了几滴黑血,却死死咬着牙不肯后退半步。

"韦家...暗坝...吐蕃..."王老五的声音越来越轻,每说一个字都像在呕出内脏,"少将军...长安...危..."当"危"字落地时,他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嘴角涌出大团黑血,在胸前的皮裘上洇开一朵妖异的花。苏定方想去按住他的肩膀,却发现这个向来精壮如熊的汉子,此刻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老王头!老王头!"苏定方的吼声震得屋顶积雪簌簌掉落,落在王老五渐渐冷却的脸上,却再也唤不回那双浑浊的眼睛。宇文拓颤抖着伸手合上死者的眼皮,指尖触到他眼角未干的泪痕——这个在战场上杀过三十七个吐蕃兵的硬汉,直到死都没来得及流下一滴泪。

木屋陷入死寂,只有炭盆里的火星偶尔爆裂,在黑暗中划出短暂的光痕。苏定方盯着王老五胸前的血渍,突然想起三天前冰河决堤时,陛下被激流卷走前的最后一句话:"定方,带兄弟们先走。"那时陛下的龙袍下摆已经被冰水浸透,却还在试图把腰间的兵符塞进他手里。

"宇文先生,"他突然转身,甲胄上的铜扣蹭过木柱发出刺耳的声响,"他说的'上游山洞',你可知道在哪?"

宇文拓从腰间解下一个牛皮卷轴,铺在沾满血污的木桌上。火光照在地图上,映出一条蜿蜒的蓝线——那是用靛青混着金粉画的冰河,在骊山北麓突然拐了个急弯,旁边用朱砂写着三个小字:鹰愁涧。

"十年前,老臣随陛下巡视河防时,曾在涧西三十里处见过一个隐秘洞穴,"老学士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红点,袖口不经意间扫过王老五的血渍,"洞口被藤蔓遮蔽,寻常人根本找不到。只是..."他突然顿住,抬头看向苏定方,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话直说!"苏定方的横刀突然出鞘三寸,刀光映出他眼底的血丝。

宇文拓轻轻叹了口气:"鹰愁涧两岸皆是百丈冰壁,寻常人连下到涧底都难,何况是在这腊月寒冬。当年陛下曾想在涧上架桥,却被工部官员以'非人力可及'为由劝阻..."

"放屁!"苏定方猛地抽出横刀,刀锋劈在炭盆边缘,溅起的火星落在他手背上烫出几个泡,"当年老子带着三十个弟兄,从贺兰山雪顶往下跳的时候,也没人说过'人力可及'!传我的命令:全军立刻准备攀冰索、火折、烈酒,半个时辰后开拔!"

"将军且慢!"宇文拓突然提高声音,"此刻风雪未停,贸然行动怕是..."

"够了!"苏定方的刀尖直指洞口,门外的雪光映在刀身上,像是一条正在苏醒的白蛇,"王老五用命换来的消息,老子就算把鹰愁涧的冰全凿穿,也要把陛下找回来!你要是怕死,就留在这儿给老王头守灵!"

老学士沉默片刻,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青铜哨子放在嘴边。尖锐的哨声刺破风雪,远处传来马匹的嘶鸣声。当他再次抬头时,眼中已不见犹豫:"老臣当年随陛下打猎时,曾在涧东崖壁发现过一条猎户踩出的小路。只是..."他看向苏定方缠着绷带的左臂,"将军的箭伤..."

"少废话!"苏定方一把扯掉臂上的布条,露出一道狰狞的伤口——那是三天前韦家埋伏时,被吐蕃人的狼头箭射穿的。此刻伤口周围的皮肉已经发紫,却掩不住下面跳动的肌肉,"老子这条命是陛下给的,就算爬,也要爬到陛下身边!"

宇文拓不再说话,转身从墙角拿起一根铁梨木拐杖——那是陛下去年赐给他的,杖头雕着双龙戏珠。他用拐杖敲了敲地面:"去把霜儿叫来。让她准备好攀冰爪和火漆绳,还有...陛下常喝的那种暖身汤。"

当苏定方带着二十名羽林卫冲进风雪时,宇文霜正蹲在篝火旁搅动陶罐。这个十六岁的少女穿着羊皮短袄,腰间别着两把精巧的匕首,正是去年陛下在黑市上为她淘来的突厥货。陶罐里飘出辛辣的气味,混着雪粒子落在她睫毛上,结成细小的冰晶。

"苏将军,"她突然站起身,陶罐里的热汤溅在手上却浑然不觉,"爷爷说让我带你们走'一线天'。那儿的冰壁上有老鸹窝,可以借力..."

"你跟着瞎凑什么热闹!"苏定方皱眉看向宇文拓,却发现老学士正往孙女腰间系着一根拇指粗的麻绳,"这是去玩命,不是逛庙会!"

宇文拓拍拍孙女的肩膀,目光落在她胸前晃动的玉佩上——那是陛下送的生日礼物,刻着"护佑"二字:"霜儿从小在骊山长大,比任何人都清楚冰壁的脾气。再说..."他顿了顿,声音突然低沉,"陛下若见了她,说不定能想起些什么..."

苏定方盯着宇文霜腰间的攀冰爪,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御花园,这丫头曾徒手爬上三丈高的太湖石,只为给陛下捡回被风吹走的奏章。那时陛下笑着说:"霜儿这身手,该去羽林卫当教头。"

"好!"他猛地一拍宇文霜的肩膀,震得少女踉跄半步,"你给老子打头阵!要是敢掉链子,老子回头就把你爷爷的拐杖给掰了!"

宇文霜咬着下唇点点头,伸手将陶罐里的热汤分成二十三个皮囊。当她递到苏定方面前时,突然轻声说:"将军,这汤里加了辣椒粉。喝了以后浑身发热,爬冰壁时不容易冻僵。"

苏定方接过皮囊灌了一口,辛辣的滋味直冲天灵盖,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抹了把嘴,突然咧嘴一笑:"臭丫头,倒有几分老子当年的狠劲!等陛下回来了,老子一定奏请封你做'冰上飞将军'!"

风雪越来越大,二十三个身影如同黑色的剪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宇文拓站在木屋门口,看着孙女腰间的玉佩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突然想起陛下曾说过的话:"天下虽大,终有破局之人。"

此刻,在百里之外的鹰愁涧上游,李琰正靠在潮湿的洞壁上,听着洞外风雪呼啸。他的龙袍已经被撕成布条,胡乱缠在右腿的伤口上,血渍早已凝固成暗褐色。宇文霜递来的肉糜粥还冒着热气,却怎么也暖不了他冰凉的手指。

"陛下,再喝两口吧。"宇文霜蹲在他面前,用木勺轻轻吹着粥面,"爷爷说,吃饱了才有力气走路。"

李琰抬头看向洞口,藤蔓缝隙里漏进的风雪,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突然想起婉儿临产前的那个雪夜,她也是这样捧着热汤坐在床边,轻声说:"陛下,等孩子出生了,我们就去骊山看雪。"

"好。"他接过木勺,却发现自己的手在发抖。粥汤滴在胸口,烫得他皱眉——原来自己还活着,原来血还是热的。

洞外突然传来三声短促的鸟叫。宇文霜立刻站起身,从腰间抽出匕首:"是爷爷的信号。陛下,咱们该走了。"

李琰扶着洞壁站起来,右腿刚一用力,伤口便传来剧痛,险些摔倒。宇文霜急忙扶住他,却触到他腰间一个坚硬的物件——那是陛下从不离身的玉佩,刻着"天子守国门"五个小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心脚下。"宇文霜低声提醒,举着火折子走在前面。洞外的风雪立刻灌进来,吹得火折子明灭不定。李琰借着微弱的火光,看见前方的冰壁上果然有几处凸起,像是被岁月磨平的石阶。

突然,头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宇文霜猛地把李琰推到岩壁边,一块拳头大的冰块擦着他的鼻尖砸在地上,碎成无数冰晶。月光照在冰屑上,像是撒了一地碎钻。

"是冰棱子。"宇文霜掏出火折子晃了晃,岩壁上果然垂着数十根长短不一的冰棱,"陛下,咱们得贴着岩壁走,千万别抬头。"

李琰点点头,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干得发紧。他想起王老五临死前的眼神,那是一种带着不甘和绝望的灼烧感,仿佛要把最后的消息刻进他的骨头里。韦家...暗坝...吐蕃...这些字眼在他脑中盘旋,像一串解不开的死结。

"陛下,您看!"宇文霜突然压低声音,火折子的光映出前方岩壁上一个模糊的符号——那是用刀尖刻的狼头,旁边还有三道斜杠。

李琰瞳孔骤缩。这个符号他再熟悉不过——那是羽林卫的紧急联络标记,三道斜杠代表"有埋伏,速退"。可此刻他们已经退无可退,身后是深不见底的冰河,前方是吉凶未卜的山洞。

"继续走。"他握紧腰间的玉佩,指甲几乎抠进玉里,"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朕也要闯过去。"

宇文霜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真正的天子,不是坐在龙椅上发号施令的人,而是能在绝境中劈开血路的人。"她握紧匕首,在狼头符号旁边刻下一个箭头——那是宇文家的标记,代表"跟我来"。

风雪突然减弱,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照亮了前方的冰壁。李琰看见宇文霜的身影在月光中移动,羊皮短袄上的毛领结着冰花,像一只灵巧的雪狐。他突然想起王老五最后说的"宇文",原来不是指宇文拓,而是这个在冰壁上跳跃的少女。

当他们终于看到山洞口那丛熟悉的藤蔓时,李琰已经数不清摔了多少次。右腿的伤口早已裂开,鲜血浸透了布条,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迹。宇文霜突然停下脚步,举起火折子照向洞口——藤蔓上挂着半块撕碎的黄绫,正是三天前他被激流卷走时,从龙袍上扯下的。

"陛下,是这里!"宇文霜的声音带着颤抖,伸手拨开藤蔓。洞口里突然传来一阵风声,却不是风雪的呼啸,而是某种金属摩擦的轻响。

李琰猛地按住宇文霜的肩膀,将她拽到身后。他伸手摸向腰间,却发现横刀早已在冰河中遗失,只剩一把袖珍的匕首——那是婉儿亲手为他绣的刀鞘,上面还缠着半根婴儿的胎发。

洞口的阴影中突然走出一个人影,披散的头发上结着冰棱,看不清面目。宇文霜握紧匕首正要上前,却听见对方发出一声哽咽:"陛下...真的是您..."

当那人影扑到脚下时,李琰终于看清了那张满是血污的脸——那是羽林卫的斥候小张,三天前在冰河决堤时被冲走的二十三人之一。

"陛下...快...里面..."小张剧烈咳嗽着,吐出几口带血的冰水,"王大哥...他...他用身体堵住了洞口..."

李琰感觉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推开小张冲进洞内,火折子的光映出一幅让他窒息的画面:王老五的尸体斜靠在洞壁上,双手死死抠进冰面,胸前插着三支断箭——那是吐蕃人的狼头箭。他的脚下是一滩凝固的血迹,在冰面上画出一个不规则的圆,像是用生命圈出的守护结界。

"陛下,王大哥说,让您一定要活下去..."小张跪在地上,声音哽咽,"韦家的人炸了暗坝,引吐蕃兵从河西入关。少将军此刻正在潼关死守,但粮草只能支撑三日..."

李琰蹲下身,轻轻合上王老五的眼睛。他的手指触到死者腰间的皮囊,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冻硬的饼子,还有一张被血浸透的纸条,上面用指甲刻着几个模糊的字:"冰河上游,宇文救驾"。

洞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金属碰撞声。宇文霜立刻转身,匕首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寒光。却听见洞口传来熟悉的吼声:"陛下!陛下您在吗?!"

苏定方的声音带着哭腔,甲胄上的冰棱随着奔跑纷纷掉落,在雪地上砸出细碎的坑。当他看见洞内的景象时,突然单膝跪地,手中的横刀"当啷"落地:"陛下...末将救驾来迟..."

李琰看着浑身是雪的苏定方,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玄武门,那个年轻的羽林卫校尉也是这样单膝跪地,说:"臣苏定方,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起来吧。"他伸手扶起苏定方,却发现对方的手臂烫得惊人,"你的伤..."

"不打紧!"苏定方抹了把脸上的雪水,突然指向洞外,"陛下,宇文先生已经在涧上架好了索桥。咱们得赶紧走,韦家的人随时可能追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等等。"李琰转身看向王老五的尸体,"把他抬上。朕答应过他,要带所有兄弟回家。"

宇文霜默默解下身上的羊皮袄,铺在冰面上。苏定方伸手抱起王老五的遗体,却发现他后背的衣服已经和冰面冻在一起,用力一扯,竟撕下大片皮肉。这位铁打的汉子突然别过脸去,肩膀微微颤抖。

当一行人踏上索桥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李琰扶着索绳看向涧底,冰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静静流淌,像是一条被冻住的银色巨龙。他突然想起王老五第一次见到冰河时说的话:"这河看着平静,底下全是暗礁,就像人心。"

索桥突然剧烈晃动,一块拳头大的冰块从上方坠落,砸在桥板上发出巨响。宇文霜急忙稳住身形,大声喊道:"陛下,抓住绳子!别往下看!"

李琰握紧索绳,却感觉掌心传来异样的触感。他低头一看,发现索绳上缠着几根粗粝的麻绳,正是王老五生前常用的那种——这个沉默的老兵,临死前竟然用自己的攀冰索加固了索桥。

"走!"苏定方在前方怒吼,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过了这道涧,就是阳关大道!陛下,您看!"

李琰抬头望去,东方的天空已经裂开一道金线,像是即将破晓的曙光。他突然想起婉儿的笑脸,想起襁褓中孩子的哭声,想起长安城里万家灯火。一股热流从心底升起,驱散了多日的寒冷和疲惫。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鹰愁涧时,二十三道身影终于踏上了对岸的土地。苏定方轻轻放下王老五的遗体,从腰间解下酒囊,洒在雪地上:"老哥哥,等咱们回到长安,一定用最烈的酒祭你。"

李琰转身看向身后的冰河,阳光落在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知道,在这冰面之下,藏着太多秘密和鲜血,但此刻,他更清楚的是——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险,他都要带着这些忠肝义胆的兄弟,杀回长安,碾碎所有背叛者的阴谋。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在晨风中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全速向长安进发。朕要在三日内,让韦家的狗头,悬在朱雀门上!"

苏定方抬头看向陛下,发现他眼中的疲惫已被怒火取代,宛如重新出鞘的利剑。他突然想起当年陛下登基时说的话:"朕的江山,不容任何人染指。"

风雪终于停了,一行人踩着积雪向东方行进。宇文霜走在最前面,腰间的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李琰看着她的背影,突然明白王老五最后说的"宇文",不仅是指宇文拓,更是指所有像他们这样,在绝境中依然选择忠诚的人。

远处,长安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朝阳升起,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是一幅正在展开的壮丽画卷。而在他们身后,鹰愁涧的冰面在阳光下渐渐融化,那些凝固的血迹和秘密,终将被岁月的流水冲刷殆尽。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