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农圣 > 第657章 父子谈心

大唐农圣 第657章 父子谈心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1 00:28:30 来源:武林小说网

今时今日李承乾在朝堂上的威望,早已不是一个学政的少年那么简单了,人家可是孩子都快出生的大人了,见到他拦在自己前面出声了,侯君集硬是把自己强行找好的理由咽了下去,这个朝班之上,谁都可以呛李承乾,唯独他这个岳父大人不行。

然之后,以萧瑀,魏征等大臣为首的朝臣都出来表示了赞同,并且从各个方面,把他的这个建议起到的好处分析了一遍。

首先,人家山南道垸田区域的百姓虽然减少种植面积,可产量却没降低,按照新一季,垸田区域水稻亩产十石来计算,人家一户人家,种植二十五亩水稻田,两季就能收获五百石以上的粮食,六垸田县,一千万亩水稻田,一年收了两亿石左右的粮食,单独拿出来看,简直是亮瞎所有人的狗眼。

而且,你再看看人家少种地的其它好处,那就是他们的百姓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它的事情,九垸县那么多大的产业,可都是人家在种田之余做起来的。

这些理由都太强大,强大到李世民不点头都不行,所以,本来准备商量怎么向西边动手的李世民,硬是耐下性子来,陪李承乾和这些大臣们商量怎么种地,他那副憋屈的表情,看的朝班上的所有武将,都对他升起了同情之心。

若说改革能够最先,最快的在什么地方实行,那肯定是关中,皇帝脚下嘛!

所有行政管理单位齐全,吏治最清明,政令最畅通,当朝廷将调整耕地配额的公告发出去之后,顿时引起了民间一阵热议,各村各里的村正,里长,没过两天,就纷纷开始跑到衙门申报,而且,全部是要求少种地的,其结果,让李世民和朝臣们有些目瞪口呆。

因为,朝班上的大臣们先前商议出来的办法是,让百姓们自由申报自己想耕种的田地数量,家里人口多,想多种的,给以他们多种,人口少,种不过来,想少种,也可以给他们少种。

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即便是在富裕的关中,大多数百姓家庭里有耕牛,丁口也足,却也都不愿意种太多地,甚至,有很多民户家里,一亩田也不愿意种。

为何?

人家家里两个青壮都可以在渭南找到一份年收入二三十贯,每天只工作八小时,风不吹,日不晒的工作,而且还能享受各种福利保障,但由于你朝廷给每户分配八十亩永业田,我还得请人来帮忙种,粮价现在这么低,卖出来的钱,其实也就够给请来的帮工一些工钱,吃喝几顿的,白忙活个啥?

这就是李承乾当初在做职业体验的时候,看到的问题了,他早就已经猜到了是这样的情况,大唐现在发展的太快了,老百姓,都是奔着利益去的,政策需要跟着实际情况改变,滞后了,就会阻碍发展。

百姓纷纷去到衙门,要求少种田这件事,让朝班上,顿时没有了别的声音,百姓耕种的问题,可是大事,必须得妥善处理好。

李世民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其全部交给李承乾负责。

然之后,趁着冬天农闲,关中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田地重新分配,直接按照百姓的意愿给他们划田,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朝廷收回来了近五百万亩田,占关中现有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要知道,经过中下田的退耕运动之后,关中现在可是只保留了上田,这些百姓们,已经骄傲到连上田都不想种的地步了吗?

在各个村落转悠了一阵的李世民感觉到很郁闷,曾几何时,百姓们得几亩自耕田,就高兴的不得了的画面去哪里了?

“父皇,百姓们不愿意种地,其实是好事,证明他们有比种地更好的出路,咱们关中工商业这么发达,百姓逐渐转向工商业,已是必然之势,您无需介怀。”

看着在御书房里愁眉苦脸的李世民,李承乾劝道。

现在,一向自负的李世民,甚至有点感觉自己在民生管理方面,有不如李承乾的节奏了,这是多么悲哀,又让人兴奋的事情啊!

“可是,中下田退耕,关中已经空出来过千万亩田地了,现在,连上田也要空出来五百万亩,这些田地,就任由它空着?”

李承乾早就知道李世民看着关中成片的空地会感觉到心慌,于是建议道,“儿臣以为,那些中下田区域,挖湖蓄水,植树造林,起到的作用,未必会比种田差。

另外,上田,自然是要继续种下去的,关中保证一定的粮食产量,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有好处,所以,臣建议,迁民三十万,补充关中耕种田地的劳力不足。”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他此前,就是有这样的担忧,作为帝都所在,附近不产粮的话,万一地方上有人造反,封死了粮道,关中岂不危矣?

李承乾能想到这一点,着实让他有些欣慰,又开口问道,“三十万?你是说,从耽摩道迁?”

李承乾点头回答道,“是的,咱们关中有足够多的熟手农夫教他们耕种,又有足够多的人口,影响,同化他们,您看看几年前从东北以及各个山区迁过来的少数民族百姓,他们现在和我汉人,还有无区别?在您的脚下生活,他们能够受到最公正的对待,在关中数百万人的影响下,他们能够快速的被同化,所以,关中就是最适合推进融合政策的地方。”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道,“你,是不是还有后续的话要说?”

“是的,父皇,您想要统一天下,最应该考虑的,是让天下的人服气,耽摩道的百姓迁过来,应该当做一个种子,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他们在遥远的疆域,宣示您的仁德。

所以,不管是已经被运送到山南道的那些劳工也好,还是即将迁到关中的那些耽摩道的百姓,咱们都应该给他们的家人,亲朋好友,留下一些信息。

让这些迁来这边落户的百姓,有了自己的房屋,田地之后,回去宣扬这里的好,或者接他们的亲属过来。

只要您的仁德之名在那些地方传开,再配以各项利民的政策,相信,将那些地方的百姓,牢固的控制在我大唐治下,就不难了。”

听完李承乾的这段话,李世民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沉默了片刻,又道,“你此前之所以打断侯君集的上奏,就是不想朕对西边动刀兵?”

“正是,包括去年,在您回来之前,儿臣将国库结余的税款全部用完,也是这个想法。”

李承乾老实的承认道。

闻言,李世民欣然一笑道,“算你老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