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314章 秦王凯旋回师

大唐凌烟志 第314章 秦王凯旋回师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苏世长在披香殿里那番“纣王倾宫鹿台”的讽谏余音还未完全消散,长安城的气氛却陡然为之一变。然而,这次切换并非源于又一次廷争面折,而是因为一个震动天下的捷报,帝国最耀眼的那位战神,秦王李世民即将凯旋!

数日前,太极宫两仪殿内,气氛热烈而微妙。

“陛下!”宰相裴寂率先出班,满面红光,“秦王殿下克定两雄,廓清中原,此乃不世之功,旷古烁今!老臣以为,殿下班师之日,当以古之圣王迎凯旋大将之礼待之。应命百官出迎,长安百姓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殿下宜乘金车,驾驷马,奏《秦王破阵乐》直入皇城!”

端坐御榻之上的李渊,手抚长须,眼中是难以掩饰的喜悦与自豪,但深处亦有一丝复杂的情绪一闪而过。他尚未开口,太子中允王珪却微微蹙眉,谨慎进言:

“陛下,裴相所言极是,秦王之功,确当厚赏。然礼制攸关,不可不慎。昔卫青、霍去病虽功高,亦未曾逾越人臣之礼。依臣愚见,欢迎仪仗可极尽隆重,以彰陛下天恩与帝国武功,然核心仍当遵循‘献俘太庙’之古礼,将我朝的光荣归于陛下与社稷祖宗。”

李渊闻言,微微颔首,眼中的复杂神色稍霁:“王卿所言,老成谋国。世民是朕的儿子,也是朕的臣子,为国家立下大功,朕心甚慰。这欢迎之礼,既要彰显我大唐赫赫武威,让万民同乐,亦不可废了君臣纲常。便依裴监所议,仪仗务必壮观,让长安百姓、让天下人都看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至于核心,”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便在太庙!朕要亲率百官,告慰列祖列宗!所有缴获之舆服、仪仗,及所俘王、窦二贼之众,皆需陈列庙前!”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附和。李渊的目光扫过殿阶下神色各异的臣子们,最后定格在虚无处,仿佛已看到了那即将到来的极致荣光与随之而来的无声波澜。

武德四年七月甲子(初九),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秦王李世民,在横扫中原、克定两雄(王世充、窦建德)后,终于班师回朝。

那场面,堪称大唐开国以来最高规格的“凯旋秀”。只见秦王殿下身披一袭耀眼的黄金甲,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的光芒几乎能闪瞎路人的眼,仿佛天神下凡。他骑在高头骏马上,身姿挺拔,年轻的脸庞上既有浴血沙场的坚毅,也有志得意满的飞扬。

李世民身后,跟着齐王李元吉、李世积(徐世积赐“李”姓)等二十五员铁甲铮铮、煞气腾腾的将领,再后面,是一万精锐铁骑,马蹄声如雷鸣般整齐踩踏着朱雀大街的石板,铠甲和兵刃的寒光连成一片令人窒息的金属森林。这还没完,队伍最后,是三万全副武装、步伐铿锵的甲士。整个队伍前后,都有庞大的军乐队卖力地吹打着雄壮的《秦王破阵乐》,鼓号声震天动地,几乎要把长安城的屋檐瓦片都掀起来。

长安城的百姓算是彻底开了眼,从朱雀门到承天门,街道两旁被挤得水泄不通,欢呼声浪几乎要盖过军乐。“秦王万岁!”“天策上将威武!”的呼喊此起彼伏。小贩们的瓜子蜜饯卖得飞快,大姑娘小媳妇们踮着脚尖,脸红扑扑地只想看清那位黄金甲将军究竟是何等英姿。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一片近乎癫狂的喜悦和自豪之中。帝国的武功,从未如此直观地展现在每一个升斗小民面前。

然而,这支辉煌队伍最引人注目的,却不是凯旋的将士,而是被武装士兵严密看押、夹杂在队伍中的几辆囚车。

最前面一辆里,蜷缩着的正是前些时日还在洛阳皇宫里作威作福的郑帝王世充。此刻他早已没了帝王派头,穿着囚服,头发散乱,面色惨白如纸,眼神躲闪,根本不敢看周围愤怒或鄙夷的人群。偶尔有孩童朝他扔个烂菜叶,他都会吓得一哆嗦,嘴里似乎还在无意识地喃喃求饶,哪还有半分昔日“开明圣主”(王世充自诩)的模样?

游行展示结束后,真正的重头戏“献俘太庙”开始了。太庙前,旌旗招展,仪仗森严。李渊皇帝身着最隆重的祭服,率领文武百官,肃立等候。气氛庄重得近乎凝滞。

李世民率领众将,押解着王世充等一干重要俘虏,缓缓行至太庙门前。军乐队停止了喧闹,只有低沉的号角声回荡在空旷的广场上,更添几分肃杀。

“臣,李世民,奉陛下之命,率王师东征,赖祖宗庇佑,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今已克平东都,擒获伪郑逆酋王世充等!特此献于太庙,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李世民的声音清朗而有力,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随后,士兵们将缴获的隋朝皇帝车驾、御用器物等陈列在庙前。

接着,便是“饮至礼”(其实就是一场在太庙前举办的露天庆功宴)。李世民和有功将领们依次上前,接受皇帝亲赐的御酒。酒是美酒,但仪式感远大于享受。

内侍们端上御酒。李渊率先举起金杯,目光扫过李世民及其身后众将,声音洪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众卿!”他朗声道,“此番东征,一举荡平二凶,奠定中原,使我大唐基业稳如泰山!此乃庙算之功,亦是将士们浴血奋战之功!朕,在此敬诸卿!饮胜!”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群臣与将领们轰然响应,纷纷举杯痛饮。胜利的喜悦与美酒的醇香弥漫在空气中。

李渊特意看向李世民,眼神中充满了父亲的骄傲(至少表面如此):“二郎,”他用了家中的称呼,显得格外亲昵,“你辛苦了!此番之功,非言语所能嘉奖。朕心甚慰,甚慰啊!”

李世民立即躬身,姿态谦恭:“父皇谬赞!儿臣岂敢居功?王世充、窦建德之败,实因父皇威德加于海内,天命眷顾我大唐!军中将士用命,齐王、李世积将军等皆竭尽全力,更有父皇运筹帷幄之中,儿臣不过遵奉父皇指令,执行无误而已。此胜,乃父皇之胜,乃我大唐将士之胜!”

一旁的齐王李元吉听着,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一下,自顾自地喝干了杯中酒。李渊则哈哈大笑,对李世民的回答似乎十分满意:“好!胜而不骄,居功不傲,真朕之麒麟儿也!赏!所有将士,皆重重有赏!”

仪式结束后,如何处理王世充就成了现实问题。李渊看着跪在阶下、抖得如同风中落叶的王世充,心里已有决断。

没几天,一道诏书颁下:赦免王世充死罪,贬为庶人,举家流放蜀地。给出的理由是…“王世乞降时曾许其不死”。

消息传出,有人觉得陛下仁厚,但只有深谙政治的人才能嗅出其中味道:王世充昏聩失人心,留着他显示宽大无害;窦建德在河北余威尚存,必须彻底铲除以绝后患。帝国的仁慈与冷酷,从来都是精确计算后的结果。

盛大的凯旋仪式结束了,太庙的香火气息渐渐散去。李世民回到了他的秦王府,功勋簿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声望如日中天。但长安的棋局,并未因这场巨大的胜利而变得简单,反而似乎更加波谲云诡了。

秦王李世民那身耀眼的黄金甲,和太庙前那番滴水不漏的谦辞,既能吸引无数崇拜的目光,也可能…更加刺痛某些人的眼睛。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