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302章 齐善行归降唐朝

大唐凌烟志 第302章 齐善行归降唐朝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秦王李世民站在王世充昔日金碧辉煌的宫室废墟前,眉头微锁,正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商议着这新得之地的善后事宜。如何抚平城中满目疮痍,如何安置降卒,如何让这中原腹心之地重新流淌生机。每一道命令,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生计与性命,沉重如这初夏闷热的空气。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踏碎了宫城外的沉寂。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唐军驿卒,滚鞍下马,汗水浸透的号衣紧贴在背上,泥点溅满了裤腿,脸上满是长途奔波的疲惫与一种难以言喻的亢奋。他几乎是踉跄着冲到近前,单膝跪地,双手高高托起一份带着汗渍的急报,声音嘶哑却异常清晰: “报——秦王殿下!河北急报!窦建德旧部,洺州总管齐善行,率洺、相、魏等州军民……归降我大唐了!”

驿卒话音落下,瞬间,李世民周围众人低声的议论戛然而止。连远处清理瓦砾的叮当声似乎也停顿了片刻。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都聚焦在那份薄薄的信报上,以及秦王李世民瞬间凝重的脸上。

但见李世民眼中锐光一闪,手指稳定有力的接过急报。他展开细看,那字里行间,仿佛带着洺州城头初夏的风,吹来了一个出人意料却又在历史洪流中显得无比清晰的结局。那画面仿佛随着信报上的墨迹,闪回至千里之外的洺州。

几日前,窦建德兵败被擒的消息如同惊雷炸开,他留在洺州的残部登时成了无头之鸟。恐慌的气息在军营和城池间迅速蔓延。有人红了眼,提议拥立夏王窦建德的养子为新主,拼凑残兵,再举抗唐大旗;有人则彻底绝望,叫嚣着不如放手大掠一番,裹挟着金银财帛,遁入茫茫大海去做亡命海盗。

一时间,刀剑出鞘的寒光映着士卒们惶惑而狰狞的脸庞,一股毁灭的气息眼看就要将洺州城点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声音斩钉截铁地响起道:“不可!”说话的正是时任窦建德夏政权的洺州总管齐善行。

他站在众人之前,身形并不算魁梧,此刻却像中流砥柱。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混乱的力量,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诸位兄弟!当年隋室倾颓,天下板荡,我等啸聚草莽,所求不过是在这乱世里挣扎出一条活路罢了!”

说罢,他环视众人,眼中是深切的痛惜与洞悉世事的清醒,继续道:·“夏王何等英雄?当年他横扫河朔,士马精强,一时无两!可结果如何?虎牢关下一朝倾覆,身陷囹圄,易如反掌被唐军翻覆!这难道仅仅是人力不济吗?这可是天命已有归属啊!”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沉重:“如今大势已去,败局如山。守城?不过是徒劳挣扎,困兽犹斗!逃亡?又能逃到哪里?天涯海角,终归是丧家之犬!我们已注定是亡国之人,难道还要在最后,把刀锋转向供养过我们的父老百姓,在他们身上再剜一刀,留下千古骂名吗?这毒,我们不能再遗给生民了!”

此刻,齐善行眼中已含着泪光,语气却仍然无比坚定:“不如……我们放下兵戈,诚心归顺大唐!若诸位兄弟心中仍有不甘,惦念着这些年刀头舔血的酬劳——”说话间,只见他猛地一挥手,指向身后巍峨的万春宫府库,“那就打开它!把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分给大家!府库里的帛,本就是取之于民,今日尽散于众,也算一丝偿还,切莫再去劫掠百姓们的家园!”

他的意见取得了众人的认可,于是,当时的洺州城见证了奇异而悲壮的一幕。 沉重的府库大门轰然洞开。数十万匹、堆积如山的素色绢帛,被一车车运出,在万春宫东面那条宽阔的长街上,铺陈开来,如同一条流淌的白色河流。齐善行亲自坐镇,士卒们排着长队,依次领取。没有哄抢,没有喧嚣,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和布匹摩擦的沙沙声,在初夏的阳光下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

这漫长的分发任务,像一场无声的告别仪式。 街道两端,齐善行派出的士兵持械肃立,守住每一个巷口。规矩只有一条:领了东西,立刻离开,决不许再踏入民宅一步!那些原本躁动不安、眼露凶光的士兵,在触碰到手中沉甸甸的布帛时,眼神渐渐复杂起来,有茫然,有失落,或许也有一丝解脱。他们领完“福利”,便自觉地默默转身,汇入四散的人流,消失在大街小巷。

洺州城,竟在这种奇异的平静中,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当最后一个士卒的身影消失在街角,喧嚣彻底归于沉寂。齐善行这才缓缓起身,掸了掸衣袍上的灰尘。他望向身旁同样面色凝重的仆射裴矩、行台曹旦,以及身后那一群神情各异的窦夏旧臣。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肩负起了新的使命。

“走吧。”他平静地说道,“奉着主母(窦建德皇后曹氏),带上我们该带的东西,前往长安,请降。”

第二日,投降的队伍出了洺州城门,缓缓肃穆前行。曹氏乘坐的马车帘幕低垂。裴矩手中捧着的,是那象征无上权柄的传国八玺,它们曾随着宇文化及弑君而四处流落,后又被窦建德视作战利品收入囊中,如今,它们将再次易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随齐善行投降队伍一同献上的,还有当年从江都宫缴获的无数珍宝。这支队伍没有携带武器,却带着一个政权最后的体面与尊严,也带着洺、相、魏等州无数生民免于涂炭的希望,走向未知的命运,也走向历史新的篇章。

画面再次切回洛阳的废墟前。 李世民看完了急报的最后一个字,那份记载着齐善行如何力挽狂澜、散帛安民、率众归降的详细过程。他抬起头,望向北方,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是胜利者对大局底定的了然,是对齐善行这份担当与清醒的欣赏,更有一丝对乱世终结、新朝开启的凝重期许。

李世民沉默片刻,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对其幕僚和传令官下达指令道:

“即刻起草奏报,飞马传讯长安!详述齐善行归顺之诚、安民之功。奏请陛下:授齐善行秦王府左二护军之职。另,请旨厚赐之!”

命令迅速被记录、传达。驿骑带着这份至关重要的奏章,绝尘而去,奔向长安的太极宫。李世民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越过残破的洛阳城郭,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长安城御座之上父亲(李渊)审视奏章的模样。若这份奏请几乎必然会被允准,齐善行的归降,不仅献上了河北的土地和传国玉玺,更以一种近乎悲悯的方式,为这纷乱的时代,画上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句点。那万春宫东街上堆积如山的素帛,如同为旧时代送葬的幡,也悄然铺就了通往未来太平的基石。一个即将被彻底整合、再无强大割据势力的崭新帝国版图正在徐徐展开。这其中的深意,远非一份捷报所能尽述。

想到此,李世民轻轻吁了口气,初夏的暖风拂过,带着新生草木的气息,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血腥与尘埃。真正的太平,或许真的要来了,而此刻,他作为帝国的利剑与支柱,已为这太平的到来,又扫清了一道巨大的障碍。剩下的,便是等待长安那代表天子意志的、最终的任命诏书了。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