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99章 李世积割股断义,杜氏家族弃恩怨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初十,王世充战败后的洛阳城,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硝烟与焦糊的木料味,昔日巍峨的宫城阙楼,如今布满了狰狞的刀斧凿痕和烟熏火燎的污迹。断戟残旗委顿在泥泞里。几只乌鸦落在烧得黢黑的飞檐上,哑着嗓子叫,衬得这座刚被攻陷的皇城愈发死寂。

宫门前,象征大郑的旗帜被粗暴地扯下,旗杆斜斜歪倒,像一具被抽了筋骨的尸体。几个唐军士兵倚着残破的宫墙,可以看出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疲惫。胜利的喧嚣早已散去,留下的,是这座被反复蹂躏的城池,在初夏灼热阳光下,无声地渗出绝望与惊惶的脓血。远处,尚未清理干净的街巷深处,隐约还飘来几声压抑的啜泣和伤兵的呻吟,断断续续,如同这座城垂死的脉搏。

就在此时,一队玄甲骑士拱卫着一个年轻的身影,马蹄踏过破碎的砖石和狼藉,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穿过洞开的宫门,踏入了曾经属于隋炀帝,又短暂属于郑帝王世充的宫禁深处。这位年轻统帅正是秦王李世民,他的目光掠过那些倒塌的华表、倾颓的宫灯,脸上并无多少得胜的骄矜,反而像一块浸透了洛水的寒铁,沉静,冰冷,带着审视与决断的重量。

他的战马不疾不徐,踩在地面散落破碎的绫罗上,走向这座巨大权力巢穴的心脏。宫城深处,隋朝最后一点文脉的灰烬,正等着他去拨弄;堆积如山的府库财帛,等着他去封存;以及,那些在权力倾轧中染血的名字,也等着他,用刀锋勾画最终的句点。风卷过空旷的殿前广场,扬起细小的尘埃和血腥气,仿佛无数看不见的魂灵在低语。一个新的时代,正踏着旧朝的骸骨,在这片弥漫着死亡与新生的气息中,悄然拉开序幕。

李世民进入紫微宫,没有先去欣赏那雕梁画栋,而是命人唤来了记室房玄龄。

“去中书、门下省,”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把隋朝的图籍、制诰,都找出来。那是朝廷的根基。”

房玄龄领命而去,脚步匆匆。不多时,他空着手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无奈:“殿下,都烧了。王世充的人,连片纸都没留下。”

隋朝最后一点文脉,在这乱世里,终究化成了灰烬。

李世民眼神微冷,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殿前的沉寂:“萧瑀、窦轨,带人封存所有府库。金银绢帛,清点造册,悉数分赏将士。”

萧瑀、窦轨躬身领命,转身疾步而去。不多时,沉重的库门被贴上崭新的封条,锁链碰撞发出沉闷而实在的金属声响,回荡在空旷的宫苑里。这声响落入疲惫士兵的耳中,比任何许诺都更真切。几张沾满尘土的脸上,终于浮起一丝久违的生气。

紧接着,李世民的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将官,和被押解跪地的众俘虏。一份名单被平静地念出,每个名字都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死水:“段达、王隆、崔洪丹(原名崔弘丹,史官避讳改‘洪’)、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叡、张童儿、王德仁、朱粲、郭善才……” 十余人,皆是王世充麾下“罪尤大者”。其中薛德音因撰写辱唐檄文、崔弘丹因督造强弩杀伤唐军过甚,已于先前问斩。

洛水岸边,成为最终的刑场。刀锋落下,血水很快便被浑浊的洛水卷走,了无痕迹。

这其中,单雄信的死,尤显悲凉。瓦岗旧谊,曾如烈火烹油。李世积(徐世积)与单雄信,当年是割颈换命的交情,誓同生死。洛阳城破,尘埃落定,李世积站到了秦王面前。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恳切:“殿下,单雄信骁健绝伦,实乃猛将。臣愿……尽输所有官爵俸禄,只求换他一命!”

他说出这些话时,几乎是赌上了自己的一切。

李世民端坐不动,眼神锐利,缓缓摇头。不允许。

李世积双膝一软,跪地再求,额头几乎触到冰冷的砖石。涕泪纵横,却撼动不了那铁石般的决定。最终,他只能踉跄起身,背影满是绝望。

刑场上,单雄信看着泪痕未干的老友走来,嘴角扯出一抹惨笑:“呵,我早就知道……你办不成这事。” 那话里,有失望,也有释然。

李世积心如刀绞,他猛地抽出佩刀,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大腿上一块血肉!献血瞬间顺着腿脚留了满地。他忍着剧痛,将那块犹带体温的肉递到单雄信嘴边:“兄长!非弟惜此残躯,不能与你同死!然此身已许国,忠义……难两全啊!” 他的声音嘶哑颤抖,“弟若死,谁来顾念嫂嫂侄儿?今日割肉随兄入土,黄泉之下,也算……不负当年之誓!” 那誓言,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只能用如此惨烈的方式,勉强画上一个带血的句号。

单雄信看着那块肉,又看看挚友痛彻心扉的脸,最终,他张口吞了下去。再无言语。

行刑结束,围观的人群并未散去。当朱粲那具无头的尸身被拖过时,老百姓们压抑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这个以残暴和食人恶名昭彰的魔王,激起了洛阳人最深切的恐惧与仇恨。“恶魔!”“畜生!” 怒吼声中,瓦片、碎石、土块如同暴雨般砸向那具尸体。须臾之间,那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躯体,便被愤怒砸的粉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宫城深处,另一些人的命运也已落定。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十余名王世充旧臣,被戴上沉重的木枷,押入囚车。车轮碾过宫城破碎的石板路,吱呀作响,驶向遥远的长安。他们的面前,只剩下那场吉凶难卜的质询和审判。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各处的牢狱大门,在李世民一声令下,次第打开。那些因王世充猜忌、构陷而无辜被囚的士子与百姓,拖着虚弱的身体,步履蹒跚地挪出阴暗的牢笼。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和刺目的阳光,许多人下意识地抬手遮挡,眯起眼睛,脚步虚浮,仿佛行走在另一个陌生的空间。

而对于那些早已在王世充刀斧之下化为枯骨的冤魂,李世民下令设下香案,备齐祭品,郑重其事地举行一场祭祀。史官端坐案前,依照规程,提笔蘸墨,在简牍上一字一句地书写诔文。纸钱焚烧后的灰烬被风吹起,细碎地飘散在洛阳城浑浊的空气里。

在这座刚经历血与火洗礼的宫城一角,另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杜氏一门内部酝酿。

秦王府记室参军杜如晦,此刻正面对着一桩棘手至极的家事。他的叔父杜淹,曾是王世充倚重的臣子,如今也沦为阶下囚,按律当斩。这并非简单的敌我之分。杜淹与杜如晦兄弟素来不睦,积怨甚深。当年在王世充麾下,杜淹曾进谗言,直接导致了杜如晦长兄被杀;更将其的幼弟杜楚客投入牢狱,百般折磨,几乎饿毙。令人惊异的是,杜楚客竟始终未对他这狠心的叔父露出怨怼之色。

此刻,杜楚客就站在兄长杜如晦面前,脸上泪痕未干。他刚刚从关押杜淹的临时囚室出来。“兄长,”杜楚客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哭腔,却异常清晰,“求你去向秦王求情,救叔父一命。”

杜如晦面沉如水,眼神刀锋扫过幼弟的脸。长兄惨死的景象、幼弟在狱中奄奄一息的画面瞬间掠过心头。“救他?”他的声音冰冷得没有一丝波澜,“他害死大哥,几乎置你于死地之时,可曾想过血脉亲情?”

“我知道!”杜楚客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泪水再次涌出,“我都知道!可是兄长,你想过没有?当年叔父杀了大哥,今日若再由你之手,促成叔父伏诛……我们杜家一门之内,叔侄相残,兄弟相逼,竟要自绝血脉,灭尽满门吗?这岂止是家门不幸,这是滔天惨剧啊!”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濒临崩溃的绝望。话音未落,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带的短刀,毫不犹豫地横在了自己颈间!刀刃紧贴着皮肤,一丝鲜红瞬间渗了出来。

“楚客!”杜如晦脸色骤变,厉声喝止,身体下意识前倾。他看着幼弟决绝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对家族彻底毁灭的恐惧和痛楚。杜楚客握着刀的手稳得可怕,仿佛下一秒就要血溅当场。

时间仿佛凝固了。宫墙的阴影斜斜地打下来,笼罩着这对兄弟。远处祭祀的香烟还在袅袅飘散,而近在咫尺的,是亲人以性命相挟的残酷现实。杜如晦看着弟弟颈间那道刺目的红线,过往的仇恨与新涌上的、对家族仅存血脉的痛惜激烈交锋。最终,从紧咬的牙关中迸出几个字:“……把刀放下。”

杜楚客执拗地看着他,刀锋纹丝不动。

杜如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气息沉重得如同吸入了洛阳城所有的硝烟与血腥。他闭上眼,再睁开时,眼底翻腾的怒火已被一种更深沉的疲惫和无奈取代。他缓缓地,几乎是艰难地,点了点头。“……我去求见秦王。”

他转身,步伐沉重地走向李世民临时处理事务的殿宇。背影挺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沉重。家族的裂痕如同这洛阳城的断壁残垣,纵使勉强弥合,裂痕也永远在那里,成为心底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杜淹最终被其曾经残害过的侄儿救下。当士兵将他带离囚室时,他或许瞥见了远处杜如晦那冰冷如霜的眼神,也或许看到了杜楚客颈间那抹未干的血痕。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想。他只是沉默地,被带离了这片即将成为许多人生命终点的地方,他的名字却永远被钉在了家族耻辱柱与秦王恩典的夹缝之中。

洛阳城中,祭奠仪式中纸钱的灰烬仍在风中打着旋儿,细碎地飘散。这座城池背负的沉重血债与冤屈,连同这杜氏一门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似乎都随着那轻烟薄灰,被风无声地带走,成为那漫长历史长河中,一粒粒微不足道却又触目惊心的尘埃。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