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69章 王怀文刺郑王

大唐凌烟志 第269章 王怀文刺郑王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德四年(621年)春二月,秦王李世民麾下铁骑在青城宫前击溃了王世充背水一战的郑军主力。此役过后,王世充残部仓惶退守洛阳城,困守孤城,唐军兵锋直指城垣,彻底锁死了其最后生机。

经过短暂休整,次日(二月十三日)晨,距离青城宫惨败仅仅过去一日,王世充竟再次打开洛阳城南的右掖门,率军鱼贯而出,背靠洛水列阵。

洛阳城右掖门与左掖门分列端门两侧,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时显示皇城威严的象征,洛水自门前奔流而过,其上横跨着沟通东西的天津、永济、中桥三桥。

此刻,王世充选择右掖门出军,实乃深思后的又一险棋。此门紧邻洛水,便于快速背水列阵,缩短暴露在城外唐军铁骑冲击下的距离;同时,依托坚固城墙和门前桥梁构成的狭窄通道,进可威胁对岸唐营,退可迅速龟缩回城防庇护之下。

青城宫一役,郑军主力折损严重,粮道断绝,人心惶惶。困守孤城无异坐以待毙。王世充心中很清楚,他必须孤注一掷,以一次决绝的出城列阵来展示其最后的抵抗意志,试图震慑城外虎视眈眈的李世民大军,更要向城内那些动摇观望的势力证明,郑国仍有背水一战的勇气,以此维系那即将崩溃的士气,为渺茫的生机,或许是窦建德的援军,或许是唐军的疏漏,做最后一搏。

于是,在料峭春寒中,郑军残部背靠冰冷的洛水,在右掖门前展开了决死的阵型,这是一场绝望中的政治表演,更是一场刀尖上的豪赌。

行伍之中,紧随其后的原唐将王怀文骤然发难,挺槊直刺王世充后心!岂料王世充内穿铠甲,槊锋应声折断,竟不能入。左右亲卫猝然惊变,愕然僵立,未及反应。王怀文见一击不中,毫不迟疑,当即拨转马头,猛夹马腹,冲破短暂的凝滞,向着洛水对岸唐军的方向飞驰而去。

前面章节中我们讲到过,唐军骠骑将军王怀文于武德三年深秋亲率精骑巡至谷水畔的密林地带时,遭到王世充郑军的伏兵三面合围。王怀文挥刀劈开敌将刺来的两支长槊,座下战马却被绊索轰然撂倒。泥泞中他尚未起身,七八柄横刀已架住脖颈,被对方生擒。

当时王世充阵前正缺良将,便策马踱至王怀文面前,下得马来亲手扯下其束身绳索,抬手轻拍他染血的左肩,说道:"将军之名,如雷贯耳。今日屈尊为俘,可愿观我郑军气象?"未待应答,王世充便把对方安排在自己身边任职。

王怀文刺杀王世充不成,便策马狂奔,向着洛水对岸唐军营垒的方向疾驰而逃。然而,就在他冲过洛水河滩,即将抵达“写口”(古洛阳城的一处污水排放口)时,浑浊的污流裹挟着秽物在此处翻滚着汇入洛水,挡住了王怀文的去路。

就在王怀文迟疑间,王世充的追兵如跗骨之蛆般已赶至身后。为首的郑军骁骑借着下坡的冲势,狠狠掷出套索,精准地缠住了王怀文坐骑的后蹄!战马悲鸣着轰然栽倒,将王怀文重重地甩入腥臭刺鼻的泥泞污流之中。

王怀文挣扎着想要爬起,还未来得及拔出腰间的佩刀,更多的追兵已如饿狼般扑至,冰冷的刀锋瞬间撕裂了其浸湿的衣甲。这位试图扭转乾坤的孤胆勇士,最终被乱刀斫杀,殷红的鲜血迅速在浊流中洇开、消散。

王世充遭到意外刺杀,虽未危及性命,却也受到不小的惊吓,他无心再战,率队退回洛阳城内。回到紫微宫,他身上仿佛还带着先前战场未散的兵戈之寒和血腥之气。阳光照进殿内,将他抖动的身影撕得支离破碎。

只见王世充从紧贴肌肤的软甲里摸索着,一层层剥去遮掩,直至那件贴身铠甲赫然展现,甲身中央嵌着一个触目惊心的凹痕,周围金属皮纹也已开裂,好似一张愤怒扭曲的鬼脸。内衬衣帛也从中撕裂一道长口,露出底下那块皮肤。暗红肿块仿佛浸了血渍的印章,如磐石般硌在他苍白的**上。

王世充缓缓伸指,指尖颤抖地触摸着那片温热肿胀的伤痛。皮肉之下奔窜的丝丝作痛,似乎将方才生死一发的战栗悉数唤回,那闪着寒光的矛尖何等精准犀利!直指心脏!此刻死里逃生的悚然仍然凝于肌肤之上。

王世充猛地倒抽一口冷气,冰冷的空气刺入肺腑,仿佛那柄长矛再度穿过**逼近灵魂。他眼中掠过惊惧,随即便被另一种奇异的明光取代,这惊悸的伤口不仅未曾致他于死地,反而更如天意冥冥的明证降临其身。这凸起的瘢痕何尝不是天授君命的徽章?一念到此,胸中那深如死潭的无底深渊,骤然浮涌出炽烈的希望火焰。他转身重新披上衣袍,将那伤痕藏于华服之下,继而迈步复入大殿。

当他昂首重归御座之上,目光扫过殿下匍匐而满心恐慌的群臣。王世充不动声色地缓缓褪下外袍,猛一掀揭贴身衣襟,将伤痕显露在众臣面前。他指着那道赤紫伤痕处,声音如铁石撞击大殿的琉璃顶棚,应声说道:“看见了吗?王怀文手中长矛欲取朕命!可是,天不允之!杀不了朕!”他的声音初时铿锵震动,继而字字迸出灼人的神采,“此非天命所归者,何有此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殿内死寂如冰封,旋即一股无形的热风由最前排汹涌卷至最后一隅。所有衣冠楚楚的王侯将相们扑地拜伏,犹如狂风吹倒的苇丛,随之震耳欲聋的声浪骤然冲破沉重的殿宇。

“吾皇乃真命天子!”

“此非天佑圣上何哉?!”

万岁之声如雷霆激荡,穿透重重殿宇高阁,直撞苍穹。其中几近昏聩的张老丞相在叩拜之际,手指竟紧抠着袖口渗出汗水的湿冷,他早已看穿了帝王权术的狰狞面目,如同看穿一具行走的假面,可依旧伏于尘埃,口中依旧高呼天赐洪福。

那场隆重的朝会在浩荡荡的颂声中终于落幕。人潮悄然退去,灯火仿佛也耗尽了气力,一支支萎谢,大殿被大片弥漫的黑暗逐步鲸吞。

王世充默立于御座之前,纹丝不动。他缓缓抬起手臂,指尖再次抚上胸前那片灼热的伤痕——暗红色的烙印微微凸出,无声倾诉着金属与肌肤碰撞的恐怖瞬间。当指腹拂过那炽烫凹陷的表面,一股冰凉如冬泉的刺骨寒意竟直透骨髓而去,他的指尖剧烈一颤,倏然缩回。

四周光影重重叠叠,仿佛千百道曾经和未来矛尖的寒光幽幽浮沉,将他孤绝的身影围困其中。他猛地阖上了眼睛,脑海中天授君命的响亮名号终究无法遮蔽一种宿命昭然的深寒,**之伤或许可愈,但那一记无声的撞击却注定长存,无论今朝多少臣仆将“天命所归”颂得震天响,也难消逝其生命里那一道惊心动魄的空缺。

王怀文刺杀王世充失败身死的消息传至唐营后,秦王李世民扼腕长叹,当众痛惜“失我一忠烈肝胆”,并即刻遣密使潜入洛阳,试图寻回其遗体厚葬,然王世充早将尸身悬于右掖门示众三日,终未能成。

此事传至长安城,唐朝朝廷对此事的处理极富政治智慧。高祖李渊于长安明发诏敕,追封王怀文为上柱国(特级功勋)、朔州刺史,谥号“刚烈”,赐帛五百匹抚恤其族,以彰其“虽陷敌营而志存唐室”的赤诚;暗地里却严令前线不得借机鼓噪报复,以防王世充屠戮城中其余唐军俘虏。

身在前线的李世民更以王怀文之事为楔子,命士卒在洛阳城下高呼:“郑主自诩天命,然畏死衷甲,岂真神佑?怀文公魂兮归来,且观逆贼百日之亡!”

此等口号将王世充遇刺后“袒甲示天”的表演反手化为瓦解郑军士心的利刃,也是古战场“心理战”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当五个月后洛阳城破,李世民策马踏过写口污淖时,特意驻马垂鞭,对随从慨然道:“此即怀文殒身之地。忠魂不泯,当见天日。”

王怀文之死,唐廷以荣衔追缅其志,以隐忍保全余众,更以最终破城的雷霆之势,为这曲未竟的孤勇悲歌落下了最铿锵的历史帷幕。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