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6章 李密下血本重新夺得回洛仓,李渊则好事成双喜获良将

李渊在晋阳城拜将封侯不久,占据东南方洛口仓的李密也未甘示弱(洛口仓地处巩县(今河南巩义)境内,从地理位置上看,相对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来说是在其东南方向),想要再次进攻东都洛阳。

前文我们曾经提到,李密在首次攻打东都时,曾夺得隋军另一个粮食储备基地回洛仓,后因战败,又被隋军夺回回洛仓。迫不得已,瓦岗军退居洛口仓,因为洛口仓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又是粮食储备的重要地点,李密大军在此加固城池,养精蓄锐,等待可趁之机。

经过短暂休整之后,李密这位威震四方的将领,再次率领经过精心训练的瓦岗军大部队,向东都洛阳进发。这一次,他的目标明确,决心要一举攻克东都,为他的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元617年六月十四日,双方军队在平乐园(今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相遇,平乐园在东汉时期称为“平乐观”,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百戏演出、讲武观兵的场所。隋炀帝迁都洛阳后,整修了平乐园,使其成为一处重要的军事基地。此刻,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即将在这里展开。

李密的军队阵容严整,战术巧妙。左边是骑着战马的骑兵,他们身披重甲,手持长矛,冲锋陷阵,势如破竹。右边是步兵,他们步伐坚定,眼神锐利,时刻准备着与敌军短兵相接。而中间,则是排列整齐的弩兵,他们手中的弩机,如同死神的镰刀,时刻准备着向敌军发出致命一击。

随着战鼓齐鸣,战斗正式打响。李密的军队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向敌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骑兵冲锋在前,步兵紧随其后,弩兵则在后方提供远程火力支援。

东都的军队虽然拼死抵抗,但在李密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陷入了被动。

霎时间,战场上尘土飞扬,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士兵们的喊杀声、痛苦的呻吟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壮的战争交响曲。

片刻,无数的生命就此消逝,横七竖八的尸体躺倒在这片土地上,伴随着无尽的哀嚎,鲜血染红了这片大地。

瓦岗军此次发兵十万,驻守平乐园的隋军有七万,双方血战数日,隋军除少数人突围外,其余皆阵亡,瓦岗军也损失过半。

平乐园战役,加速了隋朝的灭亡,瓦岗军也是死伤惨重。而李密,则成功夺回了回洛仓。

这场胜利不仅为李密得了丰富的物资,更是提升了他的威望和瓦岗军的士气。

再说李渊这边,出使突厥的刘文静返回了晋阳城,同时带回一个好消息,突厥将派遣他们的柱国康鞘利等使臣,带着一千匹战马,近日将来到晋阳城。李渊听后大喜。

六月十五日,李渊率府中众将官站在晋阳城门外,迎接突厥使臣康鞘利。看着远方缓缓移动的黑压压一片人马,李大将军是思绪万千。这次会面,不仅关乎眼前的利益,更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局势发展。

此次突厥派使者前来,不仅是一次贸易的交换,更是突厥对李渊暗含的支持与示好。

双方在城门处会面,免不了一阵寒暄,李渊表现的热情满满,不停夸赞康鞘利劳苦功高,一路前来,风尘仆仆,并表示定会重谢于他。一番寒暄后,立即命人将康鞘利等突厥人引入大将军府,设宴款待。

李渊在宴会上表现得极为恭敬,席间康鞘利递交给李渊一份突厥可汗的书信,李渊双手接过,这不仅是出于对突厥势力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期待。他深知这份刘文静好不容易谈判说服而来的支持,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

突厥可汗在信中承诺,将出兵助力李渊义军进攻关中。李渊看过书信后,自是十分高兴,起身频频敬酒,向突厥使臣致谢。

至于这一千匹战马,康鞘利告诉李渊,并不是白送给他使用的,而是要卖给唐军,不过数量可以随意选择,这份“诚意”让李渊心中多少有些不爽。

在选择马匹时,李渊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只购买了其中的一半,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众将都感到惊讶。这时,有城中的贵族义士找到李渊,提出要用自己的私钱购买剩下的战马,供于义军使用。

李渊深受感激,紧握义士双手,说道:“您的心意我领了。只是这胡人卖马是为了贪图利益,他们日后还会不断地来。如果我们现在把所有的马都买下来,到时候他们可能会提高价格,甚至不会再卖给我们。我之所以少买一些,一方面是为了表示我们目前的困境和财政紧缺,另一方面我会派人再和胡人周旋,先赊账购买剩下的一半战马,你们放心吧。”

李渊的话语中透露出他的深思熟虑和对未来的规划。他知道,只有通过这样的策略,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持自己的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李渊在赠礼环节,毫不吝啬地送给了康鞘利等人非常丰厚的礼物,并悄悄贿赂于康鞘利个人一些贵重珠宝。李渊明白,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进一步巩固与突厥的关系,为自己的未来铺平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突厥使臣走后不久,李渊又得一送上门的好事。

六月二十一日,在灵寿县落草为寇的贼首郗士陵带领千余人马前来投诚。

灵寿县,隶属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中部东侧,河北省西部,东邻行唐县,东南与正定县毗连,南与鹿泉区隔滹沱河相望,西同平山县接壤,西北隅与平山县、阜平县及山西省五台县接境。

这郗士陵落草为寇,本也是无奈之举。生逢乱世,家中无粮,又逢贪官污吏,被逼无奈之下,纠集了数千之众,在灵寿县占山为王。他虽为贼寇,但却有着一颗尚存良知的心,只是为了在这乱世之中求得生存。

灵寿县位于晋阳城的东北方向,相距300公里。远在灵寿县的郗士陵听说晋阳城的李渊举义旗起事伐隋,且义军纪律严明,深得民心,与之前的隋朝官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郗士陵心中便生出一丝向往。

郗士陵心想,若能投靠李渊这样的明主,不再为贼寇之名所累,一旦事成,还可光宗耀祖。于是,他便和部下商议带着自己的数千兄弟投靠李渊义军。

李渊听闻有数千人马前来投靠,心中也是十分高兴。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兵力越多越好,但这些新投降的人马能否为己所用,还得看这些人是否真心归附。李渊亲自带领众将官,立刻前往城门处迎接。

当郗士陵来到李渊面前时,李渊仔细打量着他。只见郗士陵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虽然穿着有些破旧,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李渊心中一动,觉得此人定非池中之物。

李渊迎上前去,紧握对方双手,微笑着说道:“郗将军,你如今率领众兄弟前来,本官心中甚是欣慰。只是不知你这数千兄弟,是否皆能听从调遣?”

郗士陵恭敬地回答道:“大将军,末将深知,如今世道混乱,百姓受苦。末将等人虽曾落草为寇,但心中也渴望能为百姓做些好事。末将今日率众兄弟前来,便是真心归附将军,愿随将军征战沙场,唯将军之命是听。”

李渊听完郗士陵的话,心中大喜。他心想,此人能如此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且能说出为百姓做事的话,看来确实是有一颗真心。赶忙命李世民着手安顿面前的千余人马,自己则牵着郗士陵手一路交谈,引入大将军府设宴席接风洗尘。

李渊经过深思熟虑,第二日便任命郗士陵为镇东将军、燕郡公,同时设置了镇东府,补充了僚属人员,以此来招抚山东地区的郡县。

郗士陵在大将军府接到李渊任命后,连忙跪下谢恩:“多谢将军信任,末将一定不负将军所托,定会在山东地区宣扬将军的仁德,让更多的人归附将军。”

李渊赶忙扶起郗士陵,说:“很好,郗将军。本帅相信,你定能为本帅带来更多的人马。如今你既然归附本帅,那我们便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本帅提出来。”

郗士陵起身谢过,心中也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他要带着自己的兄弟,为李渊的仁义之师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此以后,郗士陵便在李渊的麾下,发挥着自己的积极作用,前往山东地区负责宣扬李渊的仁德,不久后将吸引众多郡县归附李渊。镇东府的设置和镇东将军的任命,也为隋末唐初的政治格局变化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至于历史将会向着何处发展,我们下章再讲。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