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53章 刘世让计擒突厥伦特勒

大唐凌烟志 第253章 刘世让计擒突厥伦特勒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德三年(620年)岁末,时近元旦之际,并州(今山西太原)突然传来消息,总管刘世让巧施计谋,将长期为祸当地的突厥大将伦特勒成功擒获。这一事件在当时极大地提振了唐军士气,打击了突厥的嚣张气焰。

刘世让,字元钦,京兆醴泉(今陕西礼泉)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父刘坦曾任北周时任州刺史。他本人性格刚强耿直,富有谋略,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凭借才干在地方上崭露头角。

当李渊在太原起兵,挥师西进图谋关中之时,刘世让审时度势,毅然率领所据守的城池归顺了李唐王朝,被授予通议大夫之职,从此成为唐朝开国功臣集团中的一员。在唐朝初建、扫平群雄的统一战争中,刘世让的身影活跃于多个关键战场。他追随秦王李世民参与了平定薛举、薛仁杲父子的战役,在浅水原之战前后立下战功;随后又随军东征,在讨伐王世充、围攻洛阳的战役中奋力拼杀,凭借战功不断升迁,最终被任命为并州总管,肩负起镇守帝国北部重要门户、抵御强大突厥汗国侵扰的重任。

并州地处要冲,是突厥南下的必经之路,承受着巨大的边防压力。刘世让到任后,一方面整顿军备,加固城防;另一方面,他深知突厥骑兵剽悍,正面硬撼并非上策,必须善用计谋。

被刘世让擒获的伦特勒,其历史活动主要见于唐初武德年间记载。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占据李唐“龙兴之地”的刘武周兵败逃亡突厥后被杀,突厥处罗可汗趁中原战乱之际,派遣大将伦特勒率精骑进驻并州,名义上是协助唐朝恢复河东势力,实则暗地里在太原盆地建立军事据点。

据《资治通鉴》记载,这支突厥军队"大为民患",其部众以自身游牧习性,经常肆意践踏农田,劫掠往来商旅,更将太原周边的村落视为补给场,强行征发粮草牲畜。每当秋高马肥时节,伦特勒便纵兵四出,以"围猎"为名实施武装劫掠,所过之处"室庐焚毁,丁壮被掳",致使并州境内"道路断绝,商旅不行"。

尤为酷烈者,是其军队特有的索贡方式。每当地方难以满足其物资需求时,伦特勒便采取"悬首槁街"的恐怖手段,即将抗命者斩首后悬挂于城门示众。而且,作为当时的野蛮民族,其部属常在饮宴时射杀平民取乐,太原城郊时常可见被乱箭射穿的尸体倒伏道旁。

伦特勒治下的突厥军队,以这种残暴统治在太原持续半年之久,直至冬十二月,并州总管刘世让以臣服姿态,设计宴请伦特勒,在宴席间伏甲士突袭,方将其生擒。

当时,正值残冬腊月,并州的城头还挂着冰棱,总管府内正堂之上却张灯结彩,极尽热闹。刘世让亲手斟满琥珀色的汾酒,青铜酒爵在炭火映照下泛着幽光。只见刘总管深揖及地,玄色袍角掠过青砖上的霜花,殷切的对伦特勒说道:"特勒将军远道戍守,某未尽地主之谊,今日特备薄酒赔罪了。"

伦特勒踞坐胡床,狼裘大氅半敞着露出胸甲,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堂前捧着炙肉的仆役,不屑地回应:"刘总管前日还闭门不出,今日倒学起汉时鸿门宴?"说罢,故意将腰间弯刀铿然出鞘半寸,寒光掠过案上热气蒸腾的羊腿。

"将军说笑了。"刘世让将酒爵举过眉心,"突厥铁骑威震河朔,某不过想替麾下儿郎求条活路。"话音未落,檐角铜铃忽被北风撞响。二十名突厥亲卫按刀的手骤然收紧,皮靴碾得地砖咯咯作响。

伦特勒突然纵声大笑,金耳环在虬髯间乱晃:"早闻刘总管善筑城,不想更擅筑谎!"说着仰颈饮尽烈酒,镶金酒爵当啷掷地,接着又说道,"若要献城,何不......"

未待伦特勒语尽,其话尾便被一声暴喝打断:“拿下!”

但见刘世让摔杯为号,十二扇雕花屏风轰然倾塌,露出后排弩手。淬毒箭镞破空之声如蝗群过境,突厥武士尚未拔刀便接连栽倒。伦特勒反手劈翻两名唐军,狼头护腕却被围上来的唐兵用铁链缠住,竟是先前捧酒的哑仆甩出藏于托盘下的锁镰!

"尔等蛮夷!"刘世让呵斥着,随即踏案而起,腰间长剑龙吟出鞘,剑锋点在突厥大将喉间,"可知这半年间,并州父老的血泪比汾河水还深三分?"窗外忽传来隆隆鼓声,满城灯火次第点亮,照见街巷中列阵的唐军重甲。

冰棱坠地的脆响里,伦特勒盯着剑尖冷笑:"草原的雄鹰岂容尔等侮辱!"

"该折翼了!"刘世让怒喝道,振腕收剑,血珠顺着剑槽滚落火盆,腾起缕缕青烟。

此事件直接震动突厥王庭,处罗可汗已于几日前因病暴毙,其继任者颉利可汗闻讯,急遣使者质问唐朝,反被高祖李渊以"惩凶安民"为由严词驳回,侧面印证了伦特勒暴行之酷烈,另唐朝开国皇帝不惜得罪突厥,也要严惩这位异族暴徒。

刘世让计擒伦特勒的雷霆之举,彻底动摇了突厥在并州的统治根基。当夜唐军即在太原全城实施宵禁,四门由重甲步兵把守,城墙雉堞间密布强弓劲弩。失去主将的突厥驻军陷入群龙无首之境,其主力三千精骑驻扎的晋阳宫西苑大营,在天亮前便遭到唐军火攻突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仓皇出逃的突厥骑兵欲循汾水北撤,却被刘世让预先埋伏在蒙山峡谷的陌刀队截杀,致使该地"谷道枕骸三十里,血浸沙砾成紫"的惨状。

之后,突厥残存兵力退守太原以北的天门关,试图依托险隘负隅顽抗。然其军中粟特裔向导早已被唐军策反,趁夜色在蓄水池悄悄投毒,致使突厥守军"人马俱萎,持矛不能立"。腊月二十七,刘世让亲率轻骑攀越系舟山绝壁,以铁链缚马蹄裹布悄行,自关后绝壁奇袭成功。此战不仅焚毁突厥囤积的二十万束草料,更缴获处罗可汗不久前赐予伦特勒的黄金狼头兵符,彻底斩断突厥经井陉道南下的跳板。

次年(武德四年)正月,唐廷趁势推行"清边策",将太原周边二百里内原属突厥的三十六处牧马场悉数改为唐军军屯。曾遭伦特勒部众盘剥的并州豪族,在王师鼓舞下自发组织民团,这些乡勇"执耒耜为兵,负门板为盾",配合官军拔除了突厥数处暗桩。

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是刘世让军事生涯的巅峰时刻之一,充分展现了他作为边关统帅的智慧与勇武,有效地遏制了突厥的侵扰势头,为并州百姓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安宁,也为新生的唐朝稳固北方防线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突厥大将伦特勒被擒后的最终结局,现存正史中缺乏明确记载。从当时的政治背景推测,伦特勒可能面临三种命运。

其一,作为重要战俘被押送长安献俘阙下,但两《唐书》本纪未见相关记录;其二,被用于与突厥交换战俘或谈判筹码,但正赶上处罗可汗去世、颉利可汗继位引发的突厥内乱,降低了这种可能性;其三,就地正法以平民愤,这从《资治通鉴》记载"处罗遣使责上失信"后,李渊强硬回应"朕为民除害,岂可拘泥小节"的对话中可见端倪。

自此,突厥这位悍将最终湮没于史册,恰折射出唐初史料对突厥次级将领记载的简略特质。

刘世让在计擒伦特勒后,立即派遣驿卒快马前往长安城向朝廷上报此事。

冬日的太极殿内,炭盆烧得正旺,鎏金博山炉腾起缕缕青烟。当八百里加急军报朗声诵读至"生擒伦特勒"时,侍御史手中的象牙笏板"啪嗒"坠地,在寂静大殿里激得回音阵阵。

"好!"御座上的李渊霍然起身,身穿的玄衣纁裳下摆扫过丹墀,竟将案头那方雕着突厥狼头的镇纸扫落阶前。金铁交鸣声中,皇帝赤舄踏碎狼头,指着殿外积雪覆盖的终南山长笑:"半载屈辱,今朝雪矣!"

裴寂捧着捷报的手微微发颤:"陛下圣烛千里,刘总管此功..."

其话音未落,却见皇帝突然敛了笑意,屈指重叩紫檀木军舆图:"突厥豺狼岂肯干休?传诏——"丹陛下的中书侍郎疾趋上前,墨笔在黄麻纸上悬停。

正在此时,萧瑀急出班列道:“陛下,昨夜张道源自洺州传回密信,称窦建德频繁出兵扩充疆域,前些时攻打曹州孟海公后,洺州仓廪空虚而民怨沸,建议朝廷立即出兵攻打窦建德都城洺州以震慑太行山以东地区。”

萧瑀所说的张道源,是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他是隋唐之际一位以清廉正直、恪守臣节闻名的官员。他出身官宦之家,少年时便以孝行着称。隋朝开皇末年,他被征召入仕,最初担任监察御史之职,后外放任为大理直。隋炀帝大业年间,他调任为河东郡(治今山西永济)的司法佐吏,即户曹书佐,在任期间以执法公平、不畏权贵而获得声誉。

然而,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张道源的仕途与命运也随之跌宕起伏。当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挥师西进夺取关中建立唐朝时,张道源并未立刻投奔新朝,而是留在河东地区。此时,强大的河北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势力急剧扩张,其兵锋向西推进。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的大军攻占了相州(治今河南安阳)等地,张道源未能幸免,被窦建德的军队俘虏。

被俘后,张道源与其他俘虏一同被押送至窦建德政权的都城洺州。在洺州的囚禁生涯成为他人生中一段严峻的考验。窦建德得知张道源的名声和能力,试图招降他为自己效力。窦建德甚至亲自出面劝说,并许诺给予高官厚禄。然而,张道源面对威逼利诱,表现出了坚定的气节。他始终忠于自己心中的正统(此时可能仍自视为隋臣或心向新生的唐朝),坚决不肯向窦建德称臣。这种拒不合作的态度贯穿了他整个被囚禁于洺州的时期,长达数年之久。尽管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威胁,张道源始终没有动摇,继续以沉默的抵抗维护着自己的信念与尊严,其风骨在当时被俘的官员中显得尤为突出。

李渊看了萧瑀呈上的张道源密信,稍加思索,只见他指尖划过地图上犬牙交错的标记,最终重重点在洺州方位,下令道:"加封刘世让左武卫将军,授并州道行军总管。着他即刻率本部兵马出土门关,直捣窦建德巢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瑀急忙建议道:"陛下三思!若突厥趁机报复如何是好。"

"报复?"李渊抓起半块碎狼头镇纸冷笑道,他忽将声音提高,怒喝之声惊得宿卫甲胄铿然,"朕的并州子民,被这畜牲祸害时,可汗讲过道义么!?"

满殿朱紫俱垂首屏息,唯闻皇帝腰间玉带撞击的轻响。李渊却转身望向殿外苍茫雪色,对众臣说道道:"诸位看见否?这雪地里,要开出春花了。"皇帝李渊话音刚落,玄武门铜钉上的冰凌恰在此刻坠落,碎玉般溅满朝阳金辉。

随着刘世让转任并州道行军总管后,其移镇雁门,史载"并州胡马嘶绝,汉家炊烟复起",标志着重镇太原彻底摆脱了突厥军事阴影。而伦特勒残部中归降的八百曳落河武士,后被整编为"跳荡营",成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战役中的奇兵。

刘世让接到朝廷诏令后,率军从土门关(今河北鹿泉境内,古称井陉关)出发,开始向洺州方向进军。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