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12章 李世民献计乱敌心,忠义烈女舍生取义力解雁门之围

十六岁的李世民拜别了父亲李渊,带着一队人马匆匆赶至太原城,顺利见到了云定兴。云定兴凝视着这位风华正茂、英气逼人的少年,内心不由自主地涌起了爱才之情。

前文我们讲过云定兴是一位典型的投机分子,他看眼前少年非同一般,就多聊两句。问及李世民姓名身世,李世民一一如实作答。云定兴听后,心头先是一惊,随后心中大喜。惊的是十六岁的李世民小小年纪气度不凡,举止落落大方,谈吐不俗。喜的是这个少年可是当今皇帝的皇亲国戚,这要是能够攀龙附凤,岂不鸢飞戾天!

云定兴赶忙将李世民引入营帐之中,设席款待。酒过三巡,云定兴开口道:“世民啊,我观你非池中物,今日前来所为何事?但说无妨。”

李世民恭敬地起身作揖,说道:“将军,如今突厥屡屡犯境,现如今又围困我朝圣上,掀起战乱,百姓苦不堪言。我虽年少,却也想出一份力,愿追随将军左右,击退突厥,解救皇上,共御外敌。”

云定兴听后,抚须大笑。“哈哈,好小子,果然有气魄。不过这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可有惧意?”

李世民目光坚定,朗声道:“为国为民,何惧之有?”云定兴心中更加赞赏,当下便决定让李世民留在军中。

李世民在自身能力素质出众,又有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背景,条件优越,成功通过云定兴的面试。史书中并未提及李世民在云定兴手下担任具体的职务,结合当时官吏制度以及后来李世民能够向云定兴提出作战建议来看,他在云定兴身边可能是一名幕僚或参谋。

几日后,云定兴领兵救驾雁门关外。他深知面对强敌,单纯的硬碰硬并非上策,必须运用智谋才能克敌制胜。

正当云定兴思索对策之时,李世民前来向他献上了一条疑兵之计,李世民分析道:“始毕可汗此次围攻雁门郡,是有备而来,据探报,他这是倾举国之兵要致陛下于死地,而且突厥兵士所向披靡,占我城池三十九座,目前士气正旺,我们若要强攻,未必取胜。”

云定兴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年轻的军参,问道:“世民有何妙计,可破敌军之围?”

李世民继续言道:“白日里,我们令将士们张展军旗,夜间则持续敲击钲鼓,以此营造出大军逼近的态势,蒙蔽敌人。突厥军队若误以为我军大量援兵将至,必会心生怯意,从而不战自退。”

云定兴听后眼前一亮,深感此计甚妙。他立即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并迅速部署实施。白天,云定兴命令士兵们高举军旗,在营地四周来回巡逻,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千军万马般壮观。夜间,他又令士兵们轮番敲击钲鼓,那震耳欲聋的鼓声在夜空中回荡,令人心悸。

突厥军队原本把雁门关围困得水泄不通,志在必得。然而,在云定兴和李世民的疑兵之计下,他们开始心生疑虑。白天看到的军旗和夜间听到的鼓声,都让他们误以为唐朝的援军已经赶到。这种心理战术让始毕可汗等突厥将士夜不能眠,生怕隋军突然发动袭击,造成他们两面受敌。突厥军队开始变得人心惶惶,士兵的斗志已开始逐渐减弱。

此时的始毕可汗被隋军的疑兵之计闹得寝食不安,又听得探马来报,隋朝的其他大批援军已经到达忻口(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如果雁门久攻不下,隋军将对突厥军形成反包围的局势。

但隋炀帝这块即将到口的肥肉,他又不忍放弃,这大好战机若要失去,必定有生之年还要臣服于隋朝。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义成公主送来急报,谎称北边有急,始毕可汗担心后方有变,在权衡了各方利弊后,选择了撤军。

看到突厥急退撤兵,云定兴命隋军乘机追赶到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俘虏了突厥2000余人后撤回。

义成公主在突厥军队胜败存亡之际,谎报军情,一个女人怎会有如此胆识和勇气,难道就不怕始毕可汗回去后杀了她吗?

据史料记载,经过此事后,义成公主不但平安无事,而且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其实义成公主心中早有盘算。她深知突厥人的习性,更明白始毕可汗的脾性。在这关键时刻,若不谎报军情,突厥大军必然士气低落而溃败,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她赌的便是这份绝境下的生机。

当始毕可汗归来,知晓真相后大发雷霆。然而义成公主却镇定自若,向可汗陈情道:“隋朝援军已到,我们突厥将士腹背受敌,军心已乱,若据实以告,可汗求胜心切,未必收兵,敌军定会乘虚而入,整个突厥军队恐将有灭顶之灾。我这么做虽是欺君,却是为了保全突厥,也是为了可汗的千秋霸业。”

始毕可汗听后沉默良久。他虽恼怒公主胆大妄为,但也不得不承认她的话有几分道理。而且公主此举确实稳定了后方,让残军得以喘息休整。最终,始毕可汗决定不再追究此事。

经此一事,义成公主反而因祸得福,在突厥宫廷中的威望竟意外的再次得到提升,人们皆传颂她的果敢与睿智,而她也成为突厥宫廷中传奇般的存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从忠义与民族情结而言,义成公主身为女子,已然不顾个人安危。她身为和亲制度的受害者,当生命遭受威胁之际,仍一心效忠于隋朝,将国家利益与民族存亡置于首位。其民族气节,仿若一束璀璨之光,照亮历史幽暗之隅,更令后世的汉奸、出卖国家利益之叛徒们羞愧难当。

而如她这般之民族英雄,于中国近代历史中亦屡见不鲜,刘胡兰、江姐等革命先烈,也是以其生命与热血,扞卫国家尊严与利益,彰显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之精神风貌。

就义成公主当时所处的地位而言,她是隋朝的宗室公主,嫁到突厥启民可汗后,她又是始毕可汗的生母。启民可汗死后,如今她又成为儿子始毕可汗的妻子,历经生活磨砺,她在突厥内部的政治活动中早已占据重要地位。如此身份,突厥族人若想对她动手,也需深思熟虑,若惘然下手,至于最终被杀的是谁,尚未可知。

讲到到这里,估计读者心中还有一个疑问,义成公主是始毕可汗的母亲,怎么又是他的妻子?这就要说一说突厥族的“收继婚”习俗。

收继婚,是指丈夫去世后,其妻子被丈夫的弟弟或儿子继承的制度。在古代突厥等少数民族中,收继婚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风俗,他们认为这是保留财产、保证家族血统纯正和快速繁衍人口的一种方式。

再后来,始毕可汗死后,义成公主因突厥族“收继婚”习俗,又嫁给了始毕可汗的弟弟处罗可汗。

处罗可汗,未被隋朝册封前叫做埃利弗设。

此次始毕可汗突然反目突袭隋炀帝杨广,也正是与弟弟处罗可汗有关。

原来,始毕可汗继位后,他带领东突厥迅速发展,一度成为北方势力的霸主。继位之初,他坚持父亲在位时制定的亲隋政策。但隋炀帝看到突厥族在始毕可汗的带领下迅速崛起,担心虎大伤人,就试图通过册封其弟为处罗可汗,从而分散始毕可汗的权力。始毕可汗怎能愿意,遂与隋朝断交,此次借隋炀帝北巡之际,就对其进行攻打,以发泄心中怒气。

隋炀帝在雁门关被围困33天后,最终得以逃脱。雁门关之困,是隋炀帝杨广统治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暴露了隋朝内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军事和财政方面的困境,加上隋炀帝杨广统治后期的暴政,从而进一步激化了朝廷内部的矛盾与分裂,整个隋朝社会也出现了分崩离析的态势。

此次北巡失利,严重削弱了隋炀帝的威望,使他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那个能够让万邦来朝的皇帝,已逐渐开始自暴自弃,甚至躺平摆烂。

从此之后,杨广的统治变得越发岌岌可危,从而加快了隋王朝走向覆灭的步伐。历史就是历史,总是这般波澜起伏、曲折多变,至于隋朝的未来走向发展如何,我们下章再讲。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