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极品帝婿 > 第1054章 科举新章 故意针对

大唐极品帝婿 第1054章 科举新章 故意针对

作者:炳烛夜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6 17:03:2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听好友建议自己将来去主持殿试,李承乾手指不自觉的攥紧了锦被,指节泛白 —— 不是不愿,是不敢。

哪怕腿上笃疾已经见好,但只要一想到学子非议,说什么‘瘸腿太子,不似人君’...

与其草草出入人前,给自己招来非议 ,倒不如塌下心来安生养病,等待一鸣惊人的最佳时机。

垂着眼帘,脸上露出几分愧色:“斯文过誉了,某如今这身体,怕是难当此任,到时候万一撑不住,反倒会误了学子们的前程。”

孔颖达却一反严肃常态,和煦的点了点头。

好不容易见到李承乾的转变,他这个做老师的,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学生留下心病。

“诶,殿下莫要妄自菲薄。

在老夫看来,小公爷这主意却是相当恰当。

自猪肉一事,太子殿下仁厚爱民的美誉便广传天下。

将来若能出面主持殿试,定能取信天下学子,让他们相信科举的公平公正。”

说着,还担心李承乾怀疑自己,孔颖达取出教学用的那本《论语》,温声而道:

“正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殿下就是那股春风,吹暖天下学子...寒彻多年的心。

至于身体,慢慢调养便是,这次赶不上,就等三年后的常科,到那时,殿下定能恢复如初。”

见这茬总算糊弄过去,孔颖达清了清嗓子,示意李斯文赶紧继续:

“说回科举的事,小公爷刚才说...打算将州试交由各地刺史主持,老夫倒是心生顾虑。

各地刺史大多与当地豪绅交好,互通有无,甚至有些刺史,便是世家的门生故吏。

若是刺史故意偏袒世家子弟,把寒门学子的卷子压下去,那州试岂不成了摆设?

就算科举重开,只怕也会重蹈覆辙。”

不是不相信大唐官员,只是当年在隋堂任职,他便见过这样的事,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哪怕文章写得狗屁不通,但只要出身世家,卷子起步便是‘上等’。

反观寒门子弟,即便策论字字珠玑,顶了天也只是个‘中下’,连参与省试的资格都没有。

“关于这点,小子也想到了。”

站在后世巨人的肩膀上,李斯文对此自然早有安排,稍作斟酌,便在纸上再添一笔:

“科举事大,当用重典,州试时,朝廷会派遣御史前往各州监督。

不是类似韦挺那种,出身世家、或与世家交好的御史,而是才刚入仕的寒门御史...

不,与其说是御史,反倒是酷吏二字,更为恰当。

这些人多是孑然一人,一身荣辱皆系于陛下心念之间,不怕闯出祸事,牵连家人。

但凡发现刺史舞弊,直接革职查办,抄没家产,以儆效尤。”

孔颖达凑过去打探,目光落在‘严惩不贷’四个字上,缓缓点头:

“好,新官上任三把火,科举重见天日,有重典护行才最稳妥,那考题呢,小公爷又有何计较?”

“小子也有些想法。”

李斯文淡然笑了笑,并不把孔颖达的惊叹当真,抬笔重新蘸墨,龙飞凤舞间便是行行条例。

“州试考题会由国子监统一拟定,以印玺密封,交由百骑护送至各州。

等开卷当天,当众拆封,最大程度上避免考题提前泄露的风险。”

孔颖达看着纸上的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眼中赞许更多几分:“小公爷虑事倒是周全。”

那考试科目呢?隋制考经义、诗赋,小公爷又打算如何定题?”

李斯文提笔写下‘经义、诗赋、策论’六个字,笔尖顿了顿,特意在‘策论’二字上描得更粗了些。

“经义自然是考《五经正义》。

先生乃当世大儒,《五经正义》更是先生牵头编撰,如此考校学子,既合往朝规矩,也方便查验每个人的学问底子。

孔颖达听到这话,实在忍不住心中喜意,咧嘴笑了笑。

《五经正义》是他耗费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

若科举能以此为题,不止是个人名声,孔家也能近水楼台得到相当好处。

摸着花白的胡须,下意识想要谦虚婉拒,但最终也只是厚着老脸,点了点头:

“嗯...经义考《五经正义》倒也合适,至于诗赋方面...隋制考五言排律,小公爷是否打算沿用?”

自己知道自家事。

虽说抄了几篇诗赋,被人捧成了文坛新秀,人送外号小诗仙。

但对于这种过于高雅的行为,李斯文打心里的敬谢不敏。

“至于诗赋...自古文章憎命达,简单考证才学,大体承袭隋制便可,重中之重,当于策论。

隋制策论主考‘古今治乱’。

但小子细细想来,历朝民乱的缘由如百花齐放,周的臣强君弱,秦的苛政猛如虎,西汉的外戚,东汉的门阀...

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疏漏症结,笼统来考实在空泛。

反倒不如直至病根,考校‘民间疾苦’,让学子们说说该如何解决流民、赋税这些实际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极品帝婿请大家收藏:()大唐极品帝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考民间疾苦?”

孔颖达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小公爷,这怕是不妥呀。

当今武勋大多出身贫弱,二代子弟更有父辈的言传身教,与底层百姓尚未脱离,时而目睹人间疾苦。

可门阀世家出身的小少爷们,从小被圈养在高墙大院,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又从何处知晓百姓的水深火热。

分数权重最大的策论,却如此张扬的针对世家子,怕是会让这些人心生不满。”

“某就是要故意为难他们!”

李斯文冷笑一声,态度坚定,根本不容孔颖达劝诫。

“陛下推行科举,不是要选只会掉书袋的酸秀才,更不是自视清高的权贵!

要大力提拔、大批选任的,只有那些肯为百姓办实事的清流、寒门。

若是学子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就算考中了,当了官,也会是个鱼肉百姓的狗官,害群之马。

与其放任自流,将来为祸一方,反倒不如从一开始便堵死前路,断了他们的念想!”

李承乾在一旁点头附和:“某觉得...斯文说得对!

弟子去年去城外赈灾,见流民吃草根、啃树皮,心里便觉得难受,打定主意要为他们做些善举。

若是朝廷官吏不知百姓疾苦,又怎能办好政事?”

孔颖达沉默片刻,觉得俩人说得在理。

哪怕...自己就曾是两人嘴中,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的权贵。

“也罢,是老夫太过拘泥于旧制了。

考民间疾苦好啊,好让那些世家子弟也知道,当官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朝廷昌盛,为了让百姓喜居安乐。”

喜欢大唐极品帝婿请大家收藏:()大唐极品帝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