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38章 暂别那烂 迈向茶博

大唐储君 第38章 暂别那烂 迈向茶博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9 20:05:0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断壁残垣辞旧梦,长亭古道赴新程。茶博风物应如绣,万里风尘向罗城。”当晨雾如轻纱般漫过那烂陀寺的残垣,李承乾一行已整理好行囊,踏着沾露的石阶缓缓离开。身后的遗址在晨光中静默如谜,而前方的路,正朝着印度北部的茶博和罗城延伸,仿佛一条连接历史与当下的丝线。

李承乾身着月白锦袍,外罩的浅灰披风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冠上的玉珠随步履轻摇,折射出细碎的光。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片承载着太多思绪的遗址,目光掠过佛塔残基与半塌的讲堂,最终轻轻颔首,似在与千年前的智者作别。“走吧,”他声音轻缓却坚定,“过去的智慧当铭记,未来的风景更该亲见。”

郭正一身着藏青常服,腰间玉佩随马步轻撞,发出清越的声响。“陛下说得是,”他侧过身,看着远处渐醒的原野,“那烂陀的余韵已刻在心里,茶博和罗城的风华,正等着我们去领略。”

李敬玄策马并行,手中折扇轻摇,扇面上“海纳百川”四字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听闻茶博和罗城是北印度的通衢重镇,既有雪山融水滋养的沃野,又有商贾往来的繁华,想来与那烂陀的静谧截然不同。”他眼中闪着好奇,仿佛已看到市集上琳琅满目的异域风物。

王玄策勒马护在侧前方,一身劲装更显身姿挺拔。“李大人所言极是,”他回头笑道,“茶博和罗城虽不以学术闻名,却是天竺北部的咽喉要地。它西接波斯商道,东连恒河平原,南抵德干高原,往来的不仅有僧侣学者,更有波斯的驼队、南洋的商船,算得上是‘万国风情一域收’。”

“哦?竟有这般气象?”李承乾挑眉,脚下的白马似也听懂了趣闻,轻快地打了个响鼻。“那它的风物与习俗,和我们途经的城镇相比,又有何独特之处?”

王玄策抬手遥指前方起伏的丘陵:“陛下您看,过了这片山岗,便是茶博和罗城的地界。那里的民居多是平顶石屋,屋顶常种着天竺葵与素馨花,每到花期,整座城都像浸在香水里。城中有三条主街,最东头的香料市,胡椒、豆蔻、檀香堆得像小山,连空气里都飘着辛辣的甜香;西头的织物巷,能见到波斯的织锦与大唐的丝绸并排悬挂,色彩艳得能灼伤人眼。”

郭正一听得入神,忍不住追问:“那当地的百姓,性情如何?”

“爽朗得很,”王玄策笑道,“他们见惯了异乡人,见我们这身装束,定会捧出椰浆与烤饼来招待。对了,那里的舞姬最擅‘柘枝舞’,虽与大唐的舞姿不同,却别有一番热烈奔放,配着驼铃与手鼓,能让人忘了旅途劳顿。”

李敬玄轻摇折扇:“如此说来,茶博和罗城倒是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万国风情。”他望向李承乾,“陛下,这等多元交融之地,或许更能看出天竺与各国往来的脉络。”

李承乾点头,目光投向远方:“正因如此,才更要去走一走。文化的交融,既在寺庙的经卷里,也在市集的叫卖声中;既在学者的辩经里,也在百姓的笑谈里。”

队伍一路南行,沿途的风光渐渐从苍凉的遗址变为鲜活的原野。田埂上,赤足的农夫正驱赶着水牛犁地,泥水里翻起细碎的银光;道旁的菩提树下,穿橘红僧衣的比丘尼正给孩童分发浆果,笑声清脆如铃。偶尔有挎着竹篮的妇人经过,见了大唐的队伍,便停下脚步,用生硬的梵语道声“吉祥”,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暖。

行至午后,日头渐烈,王玄策引着众人到山涧旁的榕树下歇息。侍从铺开毡毯,摆上干粮与水囊,郭正一刚要落座,却被远处传来的驼铃声吸引。“听这声响,像是商队来了。”他起身远眺,果见一队骆驼踏着烟尘而来,领头的商人高鼻深目,竟像是波斯人。

那商人见了大唐队伍的旗号,远远便翻身下驼,快步走来行礼,说的竟是带些口音的汉语:“大唐的贵人?我去过长安西市,见过你们的丝绸,比天上的云彩还软!”

李承乾闻言轻笑:“你去过长安?”

“去过!去过!”商人连连点头,从行囊里掏出一颗鸽卵大的蓝宝石,“这是我给长安的胡商带的货,茶博和罗城的宝石,全印度最好!贵人若去那里,一定要看看我们波斯的地毯,上面的花纹,能讲出十夜的故事!”

王玄策在旁解释:“此人是波斯的‘胡商’,常年往返于波斯与天竺,汉语便是在长安学的。”

李承乾接过蓝宝石细看,石上的光泽流转如溪,笑道:“茶博和罗城能容下波斯的宝石、大唐的丝绸,想来是座有容乃大的城。”他将宝石还回,“待我们到了城里,定会去看你的地毯。”

商人喜得眉开眼笑,又捧出一小袋番红花:“这是见面礼,贵人拿回去泡茶,比蜜还香!”

告别商队,队伍再次启程。夕阳西斜时,前方的地平线上终于浮现出茶博和罗城的轮廓——不是想象中的尖塔林立,而是连绵的石屋顺着丘陵铺开,平顶上的繁花如彩色云霞,城墙虽不高,却在暮色中透着烟火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到了!”王玄策勒住马,语气里难掩兴奋,“那道赭红色的城门,便是茶博和罗城的东门,门楣上刻着的‘万国通’三个梵字,还是前朝一位印度教大师题写的。”

众人策马靠近,只见城门下人流如织:挑着陶罐的农夫、牵着骆驼的商人、抱着经卷的僧侣、穿着纱丽的妇人……各色人等摩肩接踵,却又井然有序。守城的士兵见了大唐旗号,赶忙上前引路,盔甲上的铜片在夕阳下闪着光。

李承乾望着城门内的景象,不由得眼前一亮:主街两旁的石屋粉刷着奶白、赭红、明黄三色,窗台上摆满了陶罐,里面插着不知名的热带花卉;店铺前的幌子随风摇摆,有写梵文的,有画着骆驼的,还有一面竟绣着大唐的团花;街头的摊贩正用铜壶煮着香料茶,蒸腾的热气里飘出甜香,混着远处传来的手鼓声,让人瞬间忘了旅途的疲惫。

“陛下您看,”郭正一指着街角的摊位,“那里在卖糖人,竟是照着佛陀的模样捏的,倒也别致。”

李敬玄则被一面挂着的织锦吸引:“这纹样,既有波斯的联珠纹,又有大唐的卷草纹,果然是交融之地。”

王玄策笑道:“更妙的还在后面。城里的‘胡姬酒肆’,既有天竺的椰酒,也有波斯的葡萄酿,连酒保都能说三四种语言。今晚,臣便请陛下尝尝这茶博和罗城的风味。”

李承乾勒马立于城门下,望着眼前这幅鲜活的“万国风情图”,心中豁然开朗。如果说那烂陀寺是文明的根基,那茶博和罗城便是文明的枝叶,根脉深扎大地,枝叶拥抱长风。他抬手拂过披风上的褶皱,轻声道:“看来,这茶博和罗城,不会让我们失望。”

暮色渐浓,城门内亮起了盏盏油灯,如散落的星辰。李承乾一行随着人流缓缓入城,身影很快融入这片喧嚣而温暖的烟火气中,仿佛一滴水珠汇入了奔腾的江河——他们的旅程,还在继续;文明的交融,从未停歇。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