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看着乱成一团的人群,突然想起李绩的话:
“治乱象,先抓源头。”
他转向李禄说道:
“去把替考的考生和韦尚书的侄子带来,当众对质。”
又对孔颖达说道,
“请孔博士重审落榜试卷,凡有真才实学的,不论出身,一律补录。”
李绩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捋着胡须点头说道:
“两位殿下做得对。
科场如战场,容不得半点徇私。”
三日后,放榜的黄纸重新贴了出来,崔明的名字赫然在列。
韦挺被削职为民,替考的考生杖责四十,流放岭南。
百姓们围在榜前,看着那些寒门士子的名字,突然爆发出欢呼声。
自贞观以来,寒门入仕虽有先例,却从未像这次这样,来得如此痛快。
李承乾在太极殿听着奏报,嘴角露出笑意。
长孙无垢递过杯茶:
“看来李绩没白教,一个敢查舞弊,一个敢抓赃,倒有你当年的影子。”
“只是......”
李承乾望着窗外,
“山东士族怕是要不满了。”
“不满也得忍着。”
长孙无垢放下茶杯,
“水太清则无鱼,但水太浑,鱼也活不成。
让他们知道,这大唐的官,不是谁都能买的。”
科场的风波还没平息,雁门关的八百里加急就闯进了长安。
李承乾展开血书,手指猛地攥紧。
突厥可汗默啜亲率三万骑兵,攻破了三座烽燧,守将战死,粮草被劫,残兵正退往云州。
“陛下!”
程咬金提着狼牙棒闯进宫,
“臣请战!
带玄甲军去撕了默啜那厮!”
李靖跟着出列,苍老的脸上满是凝重:
“默啜是突厥的新可汗,比当年的颉利更狡猾。
他这次突袭,怕是冲着新科进士来的。
想趁我朝文官掌权,搅乱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