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47章 皇帝不想听的道理,都让药说了

长安城的疫情就像退潮的海水,声势渐弱,只在东市还留下几处不甘心的水洼。

苏敬这老头,最近跟福尔摩斯附体似的,一头扎进东市的药铺里,愣是把自己熬成了行走的药罐子。

三天三夜,硬是让他查出了点门道——敢情那些零星爆发的病例,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嫌弃东宫改良的退热散,反而对崔明远那厮鼓吹的“清瘟正方”爱的深沉。

这“清瘟正方”也是邪门,别的药恨不得把名贵药材往里怼,它倒好,直接禁用赤金蕊,还说什么“西域妖药,伤人根本”。

呸,我看是伤人钱包吧!

李承乾听完汇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崔明远,还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徐惠,”李承乾放下茶杯,淡淡吩咐道,“把这段时间服用东宫退热散和‘清瘟正方’的患者数据整理一下,要详细,要真实。”

徐惠心领神会,连夜加班,愣是把一份详尽的数据报告摆在了李承乾的案头。

李承乾翻开册子,啧啧称奇。

服用东宫改良退热散的,死亡率不足三成;而那些信了“清瘟正方”的,六成以上直接见了阎王。

这数据,简直就是血淋淋的控诉!

但他并没有直接把这份报告呈给李二,而是抄录了十份,盖上东宫的印章,交给孙思邈。

“孙道长,劳烦您把这些东西分送到长安各坊的药局,让百姓们都好好看看。”李承乾意味深长地说道。

孙思邈郑重接过册子,拱手道:“殿下放心,老道定不辱使命!”

这年头,老百姓最怕什么?

当然是死!

当各坊药局门口贴出这份“死亡报告”时,整个长安都炸了锅。

西市更是直接爆发了骚乱,那些卖力推广“清瘟正方”的药铺,被愤怒的百姓砸了个稀巴烂。

崔明远的府邸外面,更是夜夜上演“扔石头”的戏码,门匾上被涂满了“杀人御史”的血字。

这下,李二坐不住了。

他震怒之下,直接把李承乾叫到了甘露殿,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承乾,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煽动百姓,扰乱民生!”李二龙颜大怒,唾沫星子都快喷到李承乾脸上了。

李承乾跪在地上,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说道:“父皇明鉴,儿臣绝无煽动百姓之意,实在是……药自己会说话啊!”

“药会说话?”李二被气笑了,“朕看你是鬼迷心窍了!朕问你,西市的骚乱,崔明远的遭遇,你作何解释?”

李承乾叩首道:“儿臣以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清瘟正方’当真有效,百姓又怎会如此愤怒?若陛下不信,可召太医院丞苏敬当庭验方!”

李二闻言,犹豫了。他虽然对李承乾有所不满,但也不想冤枉好人。

更何况,这事关百姓的性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李二冷哼一声,“明日早朝,朕要太医院当庭验药!若‘清瘟正方’当真有问题,朕绝不轻饶!”

验药当日,太医院的院判们战战兢兢地准备好了两份药方。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他们还特意找来了十名死囚,让他们分别服用两份药。

这年头,死囚的命也是命啊!

三天后,结果出来了。

服用“清瘟正方”的死囚,四人高烧不退,两人开始抽搐,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

而服用东宫药组的死囚,全都退了烧,精神状态良好,甚至还有人开始在牢房里吟诗作对。

这下,胜负已分。

孙思邈再也按捺不住,当庭跪奏道:“陛下,臣行医一生,救人无数,不敢妄言。但今日,臣要为太子殿下说一句公道话!”

“医者本无党,然药有生死!东宫所用之药,确实能有效控制疫情,挽救百姓性命。老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东宫所行者,乃活人之道!”

孙思邈这番话,掷地有声,瞬间让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长孙无忌想说什么,但看到李二铁青的脸色,又默默地闭上了嘴巴。

高履行眼珠一转,立刻抓住机会,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保障民生。既然东宫在抗疫方面卓有成效,不如设立药政院,统归东宫协理。”

“如此一来,既能集中力量,有效抗疫,又能避免各方势力互相掣肘,耽误大事。臣恳请陛下准奏!”

高履行这番话,看似为李二着想,实则句句都在为李承乾说话。

他深知,李承乾想要真正掌握权力,就必须在朝中拥有自己的势力。

而设立药政院,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李二沉默了。

他心里很清楚,设立药政院,意味着李承乾将在医疗领域拥有极大的权力。

这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无疑是一种威胁。

但他也明白,现在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百姓对东宫的呼声很高。

如果他强行压制李承乾,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更大的民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请大家收藏:()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权衡再三,李二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准奏。”

“不过,”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承乾一眼,“药政院监院大臣,须由朕亲自提名。”

李承乾闻言,心中一凛。

退朝后,李承乾立刻召见了苏敬。

“苏院丞,父皇要的不是共治,是牵制啊!”李承乾开门见山地说道。

苏敬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殿下,陛下圣明,老臣也无能为力啊!”

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苏敬不必担心。

“苏院丞,本宫要你尽快拟定一份《药政院章程》,记住,所有外派巡医,必须持有‘双印符’。”

苏敬一愣,有些不解地问道:“殿下,何为‘双印符’?”

李承乾微微一笑,解释道:“一枚印章出自太医院,另一枚,自然是出自东宫灯政房。”

苏敬恍然大悟,连忙点头道:“殿下高明!如此一来,即便陛下安插人手,也无法完全掌控药政院。”

李承乾又看向徐惠,吩咐道:“徐惠,你负责起草一份《女医巡坊三年录》,详细记载每位女医的治愈人数、百姓感言,务必做到真实可信。”

“然后,在扉页上题上一句话:非功于宫,而在于民。”

徐惠领命,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李承乾站在窗前,望着渐渐西沉的夕阳,心中思绪万千。

风,已然在民间吹起。

而那只掌控风向的手,依旧牢牢地掌握在宫墙之内。

数日后,李二独召李承乾入甘露殿,屏退左右。

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李二那略显疲惫的面容。

他轻轻抚着那本《三年录》,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你到底想做什么?”

李承乾跪在地上,抬头时目光清明如水:“儿臣不想做什么,只想让长安人病时,能吃上一口对的药。”这句话在寂静的殿内回荡,带着几分坚定,几分温情。

李二沉默良久,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将手中那柄象征监国权柄的玉如意轻轻推至案前。

这玩意儿,可是代天子巡查六部的象征。

李二的眼神复杂,既有无奈,又有几分威严。

李承乾未接,只是叩首谢恩。

当夜,薛仁贵清点东宫密档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李二近三月批阅太子奏章,朱批“览”字者十七,而“可”字,仅此一次。

这一发现,让他心中暗自警觉——风向已变,无声无火,却比天雷更响。

李承乾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点点繁星,心中无数思绪翻涌。

他转过身,对一旁的薛仁贵淡淡说道:“仁贵,传令下去,明日一早,苏敬依《章程》拟派十名巡医赴外坊施药。”言罢,他迈步走向内殿,背影在烛光中显得格外坚毅。

喜欢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请大家收藏:()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