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294章 我明明是个好人才对

第294章 我明明是个好人才对

“小郎君,是某。”

门外传来的赫然是百骑的声音。

温禾握着刀的手微微一松,悬着的心落回了原处,但他并未将刀放下,只是对着门外沉声道:“稍等片刻。”

“是。”

门外的人应了一声,随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显然是自觉退后了几步,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温禾侧耳听着屋外的动静,确认没有异常后,才起身吹熄了床头的油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摸到门边。

他先是从门缝里瞥了一眼,见那百骑果然站在几步开外,背对着房门,姿态恭谨,这才拉开了门栓。

开门的瞬间,他看到那百骑闻声转过身,脸上带着几分焦急。

温禾自嘲地笑了笑。

觉得自己是有些草木皆兵了。

他侧身让百骑近前,问道:“深夜寻我,何事?”

那百骑上前行礼,压低声音道:“启禀小郎君,卑下按您的吩咐去查郑五娘口中的阿弟,果然查出些问题,那孩子并非庶出,而是卢氏亲生的第三子,郑元璹的第九子,郑九郎。”

温禾指尖在门框上轻轻点着,示意他继续说。

“当年卢氏生这孩子时难产,伤了身子,一时难以照料,便将郑九郎送到郑五娘生母,也就是卢氏的陪嫁丫鬟那里寄养。”

百骑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唏嘘。

“三年前,那丫鬟突然暴毙,对外说是急病去世,恰逢卢氏身子好转,便将郑九郎和郑五娘一同接到身边抚养,只是府里新来的下人都以为这姐弟俩是那丫鬟所生,府里的老人则被卢氏严令封口,不许提及此事。”

温禾摸着下巴,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

“这未免太过巧合了。”

他低声道。一个陪嫁丫鬟,替主母养孩子,偏偏在孩子该记事儿的时候突然暴毙,怎么看都透着股刻意。

“是啊,卑下也觉得蹊跷。”

那百骑抬头看了看温禾,试探着问道。

“那是否要接着查?比如那丫鬟的死因,还有卢氏当年为何要隐瞒孩子的身份?”

温禾睨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很闲吗?”

那百骑一愣,挠了挠头:“额……不闲啊。”

地库里还有大半财物没清点,光是守着库房就够他们忙的了。

“不闲还多管闲事。”

温禾抬手给了他一个白眼。

“他们内宅这些污糟事,争嫡夺庶的,跟咱们有什么关系?陛下让咱们抄家,是查贪腐,不是查人家的家丑。”

那百骑被说得有些纳闷,忍不住小声嘀咕:“小郎君之前让属下查这件事,属下还以为……以为您是看上那小娘子了,想救她脱离苦海呢。”

“胡说八道什么!”温禾抬脚作势要踹,那百骑连忙笑着躲开,眼底的促狭藏都藏不住。

温禾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心里却豁然开朗。

他之所以让百骑去查,并非对郑五娘有什么心思,而是觉得她那番话里漏洞太多。

如今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郑五娘口中的阿弟,根本不是什么需要保护的庶子,而是郑元璹的嫡子郑九郎。

郑元璹和他的嫡长子郑允浩都要被流放,这孩子便是大房仅存的根苗。

卢氏自然拼死也要保住他。

可一个五岁的孩子,跟着流放队伍去苦寒之地,存活率几乎为零。

卢氏便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让郑五娘演那出遇袭的戏,既是试探他的性情,也是想借着献身或求助的由头,激起他的怜悯之心,最好能让他出手将这对姐弟留下来,远离流放之苦。

至于郑五娘的身份……

她虽是丫鬟所生,却记在卢氏名下,对外是嫡女,对内又因生母是陪嫁丫鬟而对卢氏言听计从,由她出面再合适不过。

“行了,这事我知道了。”温禾挥了挥手:“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喏!”

那百骑应声退下,走的时候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显然还在琢磨自家小郎君到底对那郑五娘有没有心思。

温禾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望着窗外的残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卢氏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想用一个半大的女孩换儿子的性命,还想借着他的手保住郑氏大房的血脉,当真是把他当成了会怜香惜玉的愣头青。

温禾长长的打了个哈欠,走到床榻边,鞋都没脱就往床上一倒,柔软的被褥陷下去一块。

他盯着帐顶,喃喃自语:“不过郑元璹父子也不是全然没了利用价值……”

眯着眼睛琢磨片刻,他心里渐渐有了个主意。

等这边抄家的事彻底了结,倒是可以去大理寺见见这对父子。

翌日天刚蒙蒙亮,温禾还在梦里数着金灿灿的元宝,就被一阵轻缓的敲门声吵醒。

“温县子,该起了。”

是高月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温禾翻了个身,把脑袋埋进枕头里,闷声闷气地嘟囔:“让我再睡会儿……”

“可库房那边还等着您算账呢,独孤郎君他们都快搬完了。”

高月在外头苦劝,语气里满是无奈。

这少年虽是个有本事的,可贪睡的毛病倒是和寻常少年没两样。

温禾挣扎了半天,终是抵不过现实的召唤,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坐起来,满脸不情愿地应道:“知道了,这就起。”

洗漱完毕,高月早已让人备好了早饭。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两个面饼,还有一小碟酱菜。

温禾狼吞虎咽地吃完,抹了抹嘴,又被“押”到了案前,被迫拿起算盘。

看着算盘温禾直咬牙切齿,心里暗暗发誓。

‘这次抄家结束,老子至少一两个月不想再看到算盘,谁提跟谁急!’

来之前原以为一天就能搞定,没想到这郑氏的家底竟厚到这种地步,硬生生拖了两天还没算完。

温禾果然还是错过了武家的乔迁宴。

温柔见他三天没回家,急得坐立难安,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最后还是李恪带着武士彟家的管家找了过来。

毕竟武元爽、武元庆也在百骑,跟着温禾一起忙抄家的事。

李恪入宫请示后,便带着他们到了府邸门口。

但他们却被百骑拦在外面,说是温禾有令,无关人等不得入内。

得了外头的禀报,温禾这才带着武家兄弟出去见了一面,简单说了几句近况,报了平安,又匆匆赶了回来。

这般连轴转,直到第三天下午。

当最后一箱铜钱被登记入册,温禾猛地将算盘往案上一甩,长舒一口气,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疲惫:“终于结束了!”

独孤谌、长孙涣几人也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个个衣衫湿透,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张文啸端来几碗凉茶,大家抢着灌下去,冰凉的茶水滑过喉咙,才算是活过来了。

高月拿着最后汇总的账簿,手指都在颤抖,逐字逐句地念着:“金铜总和五百二十七万贯,绸缎三百二十匹,珠宝玉器折合十万贯,另有长安及周边商铺二十间,良田一百二十顷……”

念到最后,他声音都发飘了。

这等财富,说一句“富可敌国”都不为过!

要知道去年大唐全年的税收也不过一千多万贯,这次抄郑氏的家,加上之前军饷贪墨案查抄的数额,竟硬生生凑出了超过一年的税收!

难怪之前温禾跟陛下说,若是明年打突厥,连军饷都够了。

有这笔钱打底,别说出征突厥,就算再打几场硬仗都绰绰有余!

“这……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怕是要龙颜大悦啊!”

高月激动得满脸通红,捧着账册的手都在抖。

他在宫里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哪家犯官能抄出这么多家底。

温禾靠在椅背上,揉着发酸的手腕,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龙颜大悦是肯定的,说不定还能再赏我点什么。”

他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最好能睡上三天三夜。

许敬宗站在一旁,看着账簿上的数字,眉头却微微皱着:“郑元璹的家产不过是郑氏的一部分,就有这么多私产,若是把荥阳郑氏全抄了,还有那些士族……”

这话一出,院子里的兴奋劲儿顿时淡了几分。

是啊,荥阳郑氏尚且如此,那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呢?

这些世家盘根错节,积攒了数百年的财富,若是真要算起来,恐怕比国库还要丰厚。

温禾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场一场打,一口气吃太多,那不是噎死就是撑死。”

他心里清楚,许敬宗这是立功心切。

但是五姓七望如果那么好对付,李世民这一次也不用找什么借口了。

正说着,苏定方打着哈欠从偏院走出来,显然是刚睡醒。

他昨晚守了一夜库房,眼下挂着淡淡的黑眼圈,可看到温禾手里的账册,顿时来了精神:“算完了?总数多少?”

温禾把账册递给他,苏定方接过来一看,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里不停念叨着:“好家伙……五百二十七万贯……这要是都充了国库,陛下怕是要给咱们百骑记头功啊!”

他没想到,自己还没正式加入百骑,竟然就得了这么大的功劳。

一旁的高月已经等不及了,拉着温禾就要往宫里去:“走,咱们这就进宫报喜去!”

“不去。”

温禾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要去你去,我现在只想睡觉。”

他现在连手指头都不想动一下,更别说进宫去见李二了。

高月哪里肯依,半拉半拽地拖着他往外走:“睡什么睡,难怪陛下天天说你惫懒。”

温禾闻言,无语的抬眸看了高月一眼。

与其进宫和李世民说些废话,他不如去办一点正事。

“我还有事,有劳高中官进宫帮我说一句,说我去大理寺见郑元璹父子了。”

温禾是想睡个三天三夜来着,但他怕睡醒后,郑元璹他们已经离开长安了。

所以便打算先去见一见。

既然郑元璹父子几个要去辽东了,也不能让他们白去不是。

要知道大唐的敌人可不仅仅是北面的突厥。

东面那个高句丽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主,还有此时弱小,可未来成为猛兽的契丹。

百骑在辽东那边正好缺人啊。

现在郑元璹的小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百骑的手上。

如果不利用一下,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啧,我明明是个好人才对,唉。’

温禾长长的叹了口气。

周围人的人见他突然如此,都一头的雾水。

“县子为何要去见他们?”苏定方微微蹙着眉头,不解的问道。

温禾闻言,冲着莞尔:“此事还没有定论,等有了结果,下官再和中郎将说明。”

见他如此说,苏定方愣了愣,索性也不再多问了。

不多时,温禾便让张文啸带着他前往大理寺监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